面对疾病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南渡錄 2012-10-07 21:50:04

    很有啓發,特別是有關現代性的論述。

  • 4 喵巫 2012-06-23 22:10:34

    阅读时总是浮现的问题意识:有没有一种中国的近代性?甚至比作者还要强烈。。。|思路清晰,材料有些单薄的赶脚=.=

  • 5 romeobleu 2012-08-19 22:37:10

    白富美式的学术方法

  • 2 fateface 2012-01-17 16:39:00

    具体的研究可能有点琐碎,不过几篇讲方法论的综述真是五星以上的好文章,很给人启发。

  • 1 gardenhead 2015-07-06 09:32:16

    序和前三章看得真是热血沸腾,但一旦习惯了提问的设定一切就又顺理成章了起来

  • 2 NaviGator 2014-01-05 23:23:39

    最初的疾病命名多是症状描述,随着人们对症状的认识深入,以及新的关联的建立,病名也会随着变化,或者说,是同样的病名指向了不一样的症状(甚至病因)。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社会文化之事,而非生物之事。藉此,作为应对疾病的医疗,也不是纯粹的医学之事。时至今日,医疗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经验的映现,科技的进步拓展了人们对疾病的视野,丰富了应对疾病的资源,也拔高人们对医疗的期待,不过有时候,是不合理的期待。

  • 2 Larbre 2014-05-16 23:37:42

    去年底看的這本書。是梁其姿先生廿多年來關於中國社會醫療史研究的論文集子經過翻譯(原論文均英文發表)后編輯而成。全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醫學知識的建構與傳播,主要介紹宋以來中醫知識構建和傳承機制的社會史分析以及清末中西醫學的衝突與交流;第二部份介紹宋以後醫療制度與資源的發展,通過對民間和政府對於醫療資源的分配以及醫生培養方式的討論;第三部份通過麻風病在中國的發展指出疾病觀念的變化與社會的關係。先生跳出傳統的歷史研究,運用社會史或者新文化史的角度重新看待醫療史,使人耳目一新。中國文化始終強調整體觀,在歷史問題上卻被某些中心觀所囊括,先生之努力正是要呈現歷史的全面。還一個本來面目。如梁先生所謂:醫學史並不是中國史研究的邊緣,不是所謂的“專門史”,而是對中國史主流敘事有巨大衝擊作用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 1 不文 2013-07-20 22:42:39

    粗浅,不知道了他的聚焦在哪里。

  • 0 韧勉 2014-09-09 20:54:59

    确切说看不太懂,这种研究只能运用于近古史

  • 1 sanbilly 2012-08-20 22:31:31

    新书刚到手。书中各篇文章我都有copy,不过还是要支持下。细读第一编和第三编的文章,主要是学习梁先生如何写作医疗史论文。 有时间写一篇书评。

  • 0 食菠萝 2020-02-09 15:00:06

    新知~最后一章正好可以接下去读《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

  • 0 poiuny 2013-03-18 21:04:25

    在图书馆借到了刚入库的新书,好开心!// 重点看了第一章、第五章、第九章和最后两章。这书其实是由论文合集改编来的啊。序言中提到医疗史在中国还是个较少有人研究的领域,通过有关疾病的观念来研究社会,感觉挺神奇的。不过我对历史学也没基础,所以也就是看一看而已吧。。。

  • 2 持久忍耐君 2015-11-11 10:04:08

    虽然很多是她本来的论文,但我每次做这个topic都会被医疗社会史给吸引。真的太有趣了好吗

  • 1 Osd' 2013-05-21 22:58:39

    写调查报告的时候带给我太多灵感了。

  • 0 Inglourious B 2015-01-26 19:56:07

    1.大部分论文,除了写现代性的那篇以外都还行,但是你要写一本书就拿一堆发表的论文放进去也太没诚意了吧,有重叠的各种部分,我天 2.天花啊麻风啊,南北差异啊,药方啊药局啊也还有点意思。作者对史料下了苦功,但写出来的并不算太好。3.台湾还是和我们有某种相似感,还有意大利语原文,也是醉了,是国际化啊。

  • 0 路遥知马力 2013-01-12 11:27:25

    好书!尤其序言、5、13几章更是值得!

  • 0 霜闕〆 2012-02-06 16:51:38

    读到最后发现梁氏的学术关怀实际上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但并非单纯地在这个问题外套上疾病与医疗的外衣。梁氏于麻风病颇为熟稔,而给予医疗史的通观认识尚有不足,姑且算作白璧微瑕吧。窃以为,医疗史不是简单的医疗的历史而是历史中的医疗,做到这一点中国学界尚需时日。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