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樓餘瀋 短评

热门 最新
  • 11 白鹇 2013-05-06 22:07:44

    读其书札,可想见钱穆其人其实极为勇猛精进,绝非一文弱书生。又由于学历过低,自学成才,在留学生霸权的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备受歧视和打压,却反而砥砺出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魄,接续“士”之传统。然其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文章,却大多似是而非,不足观也。

  • 2 愚公 2017-07-05 16:51:08

    钱穆全集六十九卷,本卷收录了未编入其它文集的杂文、书信、诗歌和散文,杂文以序言和传记为主,书信分为师友和门生两部分,其中与胡适的论经学书札很值得一读,与杨联升的四十通书信亦可以看朱子新学案的撰写过程,与徐复观的书信则是新儒家的交往,最后与余英时的书信则可见指点后生。反而与家人则少

  • 0 大熊 2013-07-09 16:20:25

    当年看过全集本,买了这本看,焦点在书信。

  • 0 松虛居士 2022-02-12 23:05:58

    五星給書信。錢先生由文入史,曾習古文,文辭之佳固不待言。編者言“先生生前曾明白表示,個人學術生命中有價值之信函俱已遺失”,收入此書的信確實多作於中晚年,非常可惜。但就現存者而言,頗有論學精語,亦能多了解錢先生中晚年的心態、生活、交遊。楊聯陞似乎身體一直不太好,常與錢先生討論養生心得。又,錢先生中年捲入行政工作,又遭逢人事鬥爭,常在信中感歎不得專心治學,這可能也是其後期著作不如前期的原因之一。

  • 0 hojin 2021-11-15 01:18:53

    补标(2019)

  • 0 常州秦某 2024-01-11 23:41:37 重庆

    五百余页的“余沉”,值得钩其沉者不出百页,其余都是对普通读者无益的史料而已。精要大体在前十余种序跋,以及与杨联陞、徐复观、余英时书。其中与余英时的那封论为学文体的信函,价值占此全书之半。《史官论议序》中此句亦可贵:“全身畏死,亦人情之常。而古者仅避一帝王。今则政体改制,一党之逆鳞,岂翅颈下之盈寸?良史难为,视昔为尤。”

  • 0 默鸣 2023-10-29 21:06:09 云南

    大師:時時慨歎自己無暇治學,精力不濟 真愛:钱对余绝对是真爱,直說,“心之所愛,無話不及”;又借他人之口说,“穆积十数年讲学得弟一人,儘足無憾”;“辭懇謙衝,學德修養較前益進”;屢次勸余早日返港教書(頗有嘮叨而懇切)。 自學:新亞初創艱難,闡述自學之道理,“學絕道喪,青黃不接,須自學自道自尋蹊徑,一時代之大師均於學絕道喪之環境中奮然崛起”;一意沉潛,立志遠到。 治學:慾究文化問題,非於各方面切實下工夫不可;發意治學,當於自己有一終身計劃,並於一時代有五十年一百年以上之遠大眼光;治學先有一根基,由此逐步擴大融化,安閒沉著之心情讀之,三五年工夫便可確立基礎。 讀書:並讀《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經理學必可入門;《近三百》《學籥》,為學門徑與讀書方法

  • 0 山鬼 2024-01-14 22:40:12 湖南

    结尾部分的晚学拾零,实在大煞风景

  • 0 Nana 2017-12-26 20:42:10

    书札那一部分很重要

  • 0 Caelum 2018-09-16 22:21:49

    书信有很多缺损,现在的信息发展程度,可以考虑辑佚。

  • 0 🌱 2018-01-30 15:06:27

    午后乱翻书。联经版全集显示不了了。。钱宾四致余英时书信:夯亢同人将陈庆云和潜山余相比拟。呵呵,陈氏从台退休,现在旧大陆乞食。未知宾四泉下瞑目否😢

  • 0 雨里青山 2021-04-23 11:29:25

    只读了后半部分

  • 0 淼斋 2022-09-15 20:15:02 四川

    读了书信部分,与杨联陞书信多讨论《朱子新学案》的写作,杨联陞亦可算钱穆晚年挚友,相互推重,可能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还讨论养生,打太极。及门里致余英时篇篇都见殷切期望,有论论文写作,近人文笔的一通大佳。老辈里的师生关系真令人动容,如同家人父子一般,也把余英时当最好的学生培养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