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之血》的原文摘录

  • 1、威尔逊对文学鉴赏方面权威的任意性相当直言不讳。他说,对于艺术的好坏之分,其实没有真正的客观标准,只有“感情反应”。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22:45
    —— 引自第5页
  • 2、P7 证明战争有理的大多数理由,其实并不是打仗的真正原因。战争是因贪婪本性引起,人类用捍卫道德和文明等辩护理由证明自己的贪婪和侵略是有理的。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22:45
    —— 引自第5页
  • 当革命势力在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以后,感到自己已经强大到无所顾忌的地步的时候,他就会敞开肚皮去吞食别人,而原先的口号所具有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法国人起先是捍卫自己的革命,后来发展到拿破仑的远征;俄国人起先是捍卫自己的革命,后来演变到贪婪的扩张,它一边愤怒地谴责帝国主义,一边吞并了巴尔干半岛和波罗的海诸国以及若干中欧国家。再说美国,我们同样受到扩张心理的驱使,所不同的是,我们接过了别人好战的虚伪口号之后,又添上“美国之梦”美国生活方式以及捍卫自由世界等等诸如此类的口号。,,,我们的扩张手段相当平和,同印第安人的斗争属于例外。我们从法国人手里买下路易斯安那州,从西班牙人手里买下了佛罗里达州。迪克萨斯州以前是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土地,后来美国移民把西班牙人赶跑后,变成美国的一个州。和英国人协议把额勒冈准州接管过来。加州是从墨西哥人手里强行买过来的。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36:14
    —— 引自第4页
  • 2、一封摘自小说家兼时事评论员威廉.吉尔摩.西姆斯的信,可以看到当时为墨西哥战争辩护的那种思想情绪。“你不应该过分谴责军人的荣耀。战争是现代文明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命运就是去征服别人。一个国家一旦停止扩展它的统治势力,它就会沦为虽处劣势但却富有生气的邻国的牺牲品。墨西哥人的处境正如谚语中所说的那样:上帝要毁灭他们,就先使他们变疯,他们竭尽全力迫使我们去征服他们。请记住我的话——我们的人民绝对不会放弃他们所赢得的任何一寸土地。也许我们愿意出钱买,可是这笔钱的来源只能是被征服的国家支付给我们的赔偿金。“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36:14
    —— 引自第4页
  • 3、P9 林肯、俾斯麦、列宁,这三位都通过他们所行使的权利施压,使自己成为不妥协的独裁者。但是,他们的继承者都以一种愚蠢、暴虐、肆无忌惮的手段继续行使这种权利,操纵由他们统一起来的各个民族。前者潜在的恶劣因素在他们后继者身上以一种令人无比厌恶的方式体现出来了。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36:14
    —— 引自第4页
  • 4、P10 印第安人不愿意当美国公民,他们一直在抵制为了修公路和建造发电厂而夺走他们土地的企图。可是在当今中央集权时代,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别处,这种工程项目往往比任何个人利益或地方利益更为重要。印第安人一直在引用过去同政府签订的条约。可是我们却敢于对这些条约不屑一顾。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36:14
    —— 引自第4页
  • 5、P12 美国民主党领袖道格拉斯曾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一如既往地前进,创造更多的财富、增添人口、增强国力,以及增加形成一个伟大国家所需的一切因素。这样,全世界都会羡慕我们,乃至恐惧我们,随着人口增长,我们需要更多的空间,直到我们使这个大陆成为一个单一的为大洋环绕的共和国为止。这是上帝为我们安排的命运。按照这个原则,我们万无一失地接收从旧世界源源涌向新世界的智慧之流,从而使我国成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们提供庇护。“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36:14
    —— 引自第4页
  • 6、P16 二战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也许很难让全世界相信,一个能够秘密制造并突然使用一种原子弹,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人的国家今后会让人相信愿意根据国际协定把这类武器销毁......突然使用原子弹来对付日本果然能使我们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并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可是却无法抵偿随之而来的自信心的丧失,以及席卷世界各地的恐惧和反感。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19:36:14
    —— 引自第4页
  •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中所描写的其他白人形象中,没有一个是按照他们所宣称信奉的宗教原则生活的,而只有黑人汤姆叔叔一本正经地皈依了白人的宗教,他在小说结尾时勇敢地维护了自己心灵的尊严,同时宽恕了西蒙。他试图不折不扣,身体力行地遵循教义。但是,他从基督教徒那里得到的报答却是日益加剧的压榨、骨肉分离、流亡他乡,百般折磨乃至最后被投入监狱并迫害致死。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查看原文)
    海绵 2017-10-19 21:24:24
    —— 引自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