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書是蘇童成名之作,包含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罌粟之家〉、〈妻妾成群〉三篇中篇小說。其中〈妻妾成群〉以「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名,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1999年香港《亞洲週刊》票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妻妾成群》排名第81。
生於1963年,江蘇蘇州人,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當過教師、編輯,現為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家、副主席。從198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代表作為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三盞燈》,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菩薩蠻》、《蛇為什麼會飛》、《碧奴》、《河岸》。其中小說《妻妾成群》被改編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荷蘭、日、韓等國文字出版。2009年《河岸》獲得第三屆曼氏亞洲文學獎,2010年獲得第八屆華語傳媒傑出作家獎。2010年短篇小說《茨菰》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 全部原文摘录
单独看《妻妾成群》时没觉得它有多好。看完了这中篇小说集,就不敢相信前后出自一个人之手。或者有可能,《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和《罌粟之家》来自二十岁的苏童,《妻妾成群》三十年后才写成。
《妻妾成群》也許是蘇童的中篇裡面最有名氣的,這當然歸結於張藝謀和鞏俐的演繹,但是原著的頌蓮令我有更多想象空間,而我不得不佩服蘇童26歲時就寫出了《妻妾成群》,《一九三四年的逃亡》還是寫女人,蔣氏與環子,祖父與狗崽的戲份雖多,但也只是作為線索與配角,一種偽紀實文學的體裁在蘇童的作品中比較少見,但蘇童還是那個蘇童,蘇童筆下的男人還是那樣,女人也還是那樣,《罌粟之家》就算不看作者名字也知道是蘇童的作品,... 《妻妾成群》也許是蘇童的中篇裡面最有名氣的,這當然歸結於張藝謀和鞏俐的演繹,但是原著的頌蓮令我有更多想象空間,而我不得不佩服蘇童26歲時就寫出了《妻妾成群》,《一九三四年的逃亡》還是寫女人,蔣氏與環子,祖父與狗崽的戲份雖多,但也只是作為線索與配角,一種偽紀實文學的體裁在蘇童的作品中比較少見,但蘇童還是那個蘇童,蘇童筆下的男人還是那樣,女人也還是那樣,《罌粟之家》就算不看作者名字也知道是蘇童的作品,且不說標誌性的“楓楊樹村”,那些地主、地主兒子、長工以及他們身邊的女人們都和其餘幾個同樣時代背景的作品如出一轍,蘇童寫這種一個家族的興亡史(其中必會涉及到紅顏禍水的情色片段)向來得心應手,4顆星 (展开)
此書在首尾的裝幀上各自加了兩張精美的深紅色皺紋紙,上方印着華麗的中式窗框。而我所買的是本二手書,上手買家用了個非常廉價的膠套把書包住,而還要把膠紙貼在皺紋紙上。此事令我痛苦不堪,每度看見都覺得自己猶豫被困某處,不可逃離。所以我鼓起勇氣,嘗試把膠紙撕掉,才撕了一點,明顯連着紙頁都被扯爛了。費了了許多心思,改用鉸剪處理,結果連膠膜也爛了。最終雖然終於能重獲自由,卻實在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我就是帶着這份不... 此書在首尾的裝幀上各自加了兩張精美的深紅色皺紋紙,上方印着華麗的中式窗框。而我所買的是本二手書,上手買家用了個非常廉價的膠套把書包住,而還要把膠紙貼在皺紋紙上。此事令我痛苦不堪,每度看見都覺得自己猶豫被困某處,不可逃離。所以我鼓起勇氣,嘗試把膠紙撕掉,才撕了一點,明顯連着紙頁都被扯爛了。費了了許多心思,改用鉸剪處理,結果連膠膜也爛了。最終雖然終於能重獲自由,卻實在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我就是帶着這份不適來讀此書,看到他們蔣氏無法離開農村,沉草悔恨地沒有成為山賊,而頌蓮每天忍住不跳井,他們的心情,我竟然大抵理解。其餘大部份的情節,我一路看便一路忘記,曾經聽人說太激動就會如此,許多人會在Taylor Swift演唱會演唱會裏集體失憶。而蘇童文字的密度,及其內在的偏執,讓我興奮萬分同時不忍卒睹。 (展开)
深谙女性心理描写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15人读过
> 5人想读
订阅关于妻妾成群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木子子 2014-12-02 09:35:58
单独看《妻妾成群》时没觉得它有多好。看完了这中篇小说集,就不敢相信前后出自一个人之手。或者有可能,《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和《罌粟之家》来自二十岁的苏童,《妻妾成群》三十年后才写成。
0 有用 namik_ercan 2020-02-23 21:38:51
《妻妾成群》也許是蘇童的中篇裡面最有名氣的,這當然歸結於張藝謀和鞏俐的演繹,但是原著的頌蓮令我有更多想象空間,而我不得不佩服蘇童26歲時就寫出了《妻妾成群》,《一九三四年的逃亡》還是寫女人,蔣氏與環子,祖父與狗崽的戲份雖多,但也只是作為線索與配角,一種偽紀實文學的體裁在蘇童的作品中比較少見,但蘇童還是那個蘇童,蘇童筆下的男人還是那樣,女人也還是那樣,《罌粟之家》就算不看作者名字也知道是蘇童的作品,... 《妻妾成群》也許是蘇童的中篇裡面最有名氣的,這當然歸結於張藝謀和鞏俐的演繹,但是原著的頌蓮令我有更多想象空間,而我不得不佩服蘇童26歲時就寫出了《妻妾成群》,《一九三四年的逃亡》還是寫女人,蔣氏與環子,祖父與狗崽的戲份雖多,但也只是作為線索與配角,一種偽紀實文學的體裁在蘇童的作品中比較少見,但蘇童還是那個蘇童,蘇童筆下的男人還是那樣,女人也還是那樣,《罌粟之家》就算不看作者名字也知道是蘇童的作品,且不說標誌性的“楓楊樹村”,那些地主、地主兒子、長工以及他們身邊的女人們都和其餘幾個同樣時代背景的作品如出一轍,蘇童寫這種一個家族的興亡史(其中必會涉及到紅顏禍水的情色片段)向來得心應手,4顆星 (展开)
0 有用 傅科擺 2023-10-21 02:16:37 中国香港
此書在首尾的裝幀上各自加了兩張精美的深紅色皺紋紙,上方印着華麗的中式窗框。而我所買的是本二手書,上手買家用了個非常廉價的膠套把書包住,而還要把膠紙貼在皺紋紙上。此事令我痛苦不堪,每度看見都覺得自己猶豫被困某處,不可逃離。所以我鼓起勇氣,嘗試把膠紙撕掉,才撕了一點,明顯連着紙頁都被扯爛了。費了了許多心思,改用鉸剪處理,結果連膠膜也爛了。最終雖然終於能重獲自由,卻實在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我就是帶着這份不... 此書在首尾的裝幀上各自加了兩張精美的深紅色皺紋紙,上方印着華麗的中式窗框。而我所買的是本二手書,上手買家用了個非常廉價的膠套把書包住,而還要把膠紙貼在皺紋紙上。此事令我痛苦不堪,每度看見都覺得自己猶豫被困某處,不可逃離。所以我鼓起勇氣,嘗試把膠紙撕掉,才撕了一點,明顯連着紙頁都被扯爛了。費了了許多心思,改用鉸剪處理,結果連膠膜也爛了。最終雖然終於能重獲自由,卻實在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我就是帶着這份不適來讀此書,看到他們蔣氏無法離開農村,沉草悔恨地沒有成為山賊,而頌蓮每天忍住不跳井,他們的心情,我竟然大抵理解。其餘大部份的情節,我一路看便一路忘記,曾經聽人說太激動就會如此,許多人會在Taylor Swift演唱會演唱會裏集體失憶。而蘇童文字的密度,及其內在的偏執,讓我興奮萬分同時不忍卒睹。 (展开)
0 有用 文火慢炖 2023-09-10 10:50:03 上海
深谙女性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