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理论读本 短评

热门
  • 18 柏拉图斯特拉 2016-07-18 16:38:13

    书里选的文章都不错,可惜不懂德语原文,不过也能看出里面的翻译实在太烂,强忍着看到第三章,读到把但丁的《神曲》翻译成《神圣的喜剧》,把巴赫金翻成米夏埃尔·巴赫汀,把对话和复调翻译成小说中的话语,还有超多约定俗成的译法都被翻得突兀,实在让人不能直视

  • 13 cub18 2016-02-08 22:51:11

    翻译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只具有目录参考价值

  • 8 东篱岸 2017-06-22 00:02:23

    翻译得太差了,糟蹋了文章。对比南大出的《记忆之场》和本书第六篇文章,就能知道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是多么草率、儿戏、不负责。 我昨天和女神Astrid Erll当面狠狠吐槽了这本书的翻译,such a disaster...然后顺便狠狠夸了南大出版社那一套历史与记忆系列,并表示十分期待这个书系下companion to cultural studies的中译本。她问我大概啥时候出版,有人知道吗?

  • 4 Edison呢 2012-06-17 10:52:41

    显然现在大多数历史记忆都是重构的,譬如将要到来的纪念屈原端午节,譬如已经过去的怀念雷锋做好事日。上海石库门江南古镇,自然资源被消费主义重新利用,用怀旧的噱头刺激人们消费体验“过去的时光",但是被凝视的旅游者们,谁会留意到这一点呢?或者,我就愿意花钱体验伪怀旧,我乐意~

  • 4 BOXING 2014-12-28 21:54:08

    读本是抛砖引玉建构知识谱系的原点,这本书提供了不错的“书目”指引。但说实话,部分篇章的翻译真的很差,甚至出现严重歧义。

  • 1 青年哪吒 2012-07-15 21:49:47

    翻译的事见仁见智,但是装订太粗劣了,我买的这本有三页全然是畸形的,就废了!

  • 1 Z 2012-11-11 18:56:24

    我只是翻了一遍,目测没什么意思

  • 2 哑口鲑鱼 2022-03-08 09:33:09

    这本书选择了几位文学及文化学者的文章,因专业区隔太大,其中法国的哈布瓦赫的绵密而絮语的文章仍然很难读下去,尽管之前读了他的专著与别人的评论。德国的阿莱达·阿斯曼与阿斯特莉特·埃尔的文章感觉很震撼,收获较大,尤其阿莱达。遗憾的是,每篇文章由不同译者翻译,比较参差不齐,比如但不限于此的耶鲁学派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为何要翻译成《西方的必读书目》?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为何要翻译成《叙述》?还有一些文化记忆中通用的学术名词也翻译混乱,回忆空间联结记忆交往记忆被翻的只能靠猜测。如果我这样的外行能发现这么多问题,那这本书翻译完能请专业人士过一遍,也不至于这样问题百出。

  • 2 雨二厶 2016-12-01 18:34:47

    冯老师,真是不好意思了

  • 3 娃娃小丑鱼 2013-01-15 22:27:58

    翻译直接导致阅读障碍。

  • 0 rexhrg 2015-12-09 23:19:44

    阐述“文化记忆”这个意涵

  • 0 summer lily 2014-10-16 00:13:49

    读了第一编和第三编,作为教材很不错的书。可我似乎越发不喜欢读文学理论了呢…

  • 0 咩咩咩 2015-06-08 13:53:14

    偏重文学理论,有启发

  • 0 momo 2021-04-10 22:46:40

    翻译不能看

  • 0 🦨🦫 2022-02-05 18:27:32

    催眠效果好

  • 0 🥐 2023-05-16 21:18:52 四川

    看到一半,我选择不再折磨自己hhhhhh

  • 1 小胖 2022-06-01 14:32:49

    Memory in Culture作者选编的

  • 0 山语河 2022-10-20 20:08:09 北京

    选文不错,但是翻译的问题让其价值与可靠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上一段还是瓦尔堡,下一段就变成了华伯格……

  • 0 CAMILA 2022-10-19 21:32:34 北京

    速览。看完了要求细读的部分,德国受害者叙事一节还蛮有意思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