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类书籍看过不算少了,这本虽是心灵鸡汤式的读物,有很多启迪人的道理,但觉得说教稍强。
- -
买的是毛边书。。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楞严经》。噶玛仁波切总是那么懂被烦恼纠缠的众生希望读到的东西和能够领悟的角度!深入浅出,逻辑分明!感恩所有高僧大德!感谢@月亮偷不去 赠书!
翻了一下,佛教就是认识社会(生灭轮回,诸行无常,因果,诸苦,生,老病死,怨,求,),认识自我(欲求,情感,有劫),约束自我(戒定慧,行:同理心,,观心,放下)
心静,则国土静。“通过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当心灵变得越来越清净时,快乐自然就会降临。这时,那些以前看起来导致我们迷茫、痛苦、烦恼和忧愁的一切,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就迎刃而解了;即使以前看起来充满铜臭、冷漠无情又令人厌恶的凡间世界,也在我们眼里变得如极乐世界一般和谐平安起来。”
比较通俗直白地讲了佛学的一些基础………….可以从我的省略号看出显然我并无因看了此书而觉醒……… 但是对没有接触过的确实比较好入门(?
谦卑是觉悟的开始。
大一在北京南站送走妈妈时候买的。
可精简为十分之一
烦恼即菩提
一般,有些地方过犹不及
在心不够静的时候读一读,休笃定,休诚心。
《生命的觉醒》 嘎玛仁波切 3个笔记 第一章 序言 佛教强调向内求,主张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解脱,认为人只有向内求才会彻底觉悟,一切外力不是最根本的解脱之道。 第二章 我们的前生今世 没有一种佛法是教你怎样看别人做错什么事的,而是要运用佛法来反观自己。 第五十八章 用“大贪”化解烦恼 拥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大的痛苦;有多少执著,烦恼痛苦就有多大。” 来自微信读书
正常的劝你向善的佛教书籍,偶尔的典故会有感触
心静则国土静。翻阅此书的每一刻都宛如一场内心的净化之旅。当外界的嘈杂声浪纷扰内心,心灵蒙尘之际,阅读灵修类书籍便成为了一种修行的途径。阅读如同低声的祈颂,调整着我们的心灵频率。沉浸于这些高振动的能量之中,自身的频率也会悄然提升。无明就像陷入的池塘的淤泥,使人困顿其中。越是躁动,周遭越是混沌。然而,唯有静下心来,才会重归清澈。当我们渐次上浮,接近光明,清澈度也随之增加,前行的道路便会照亮,内心的宁静、喜悦与平安也将油然而生。修习之初,首要便是静心,当心灵平静,对光明的感知力将复苏,神明自会指引我们走向解脱。
佛学,比较是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了解一些
挺好的,就是像鸡汤
佛学的通俗化版,没事儿看看也不错。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 开导自己的佛学作品
> 生命的觉醒
0 有用 畅畅心 2012-08-10 21:10:04
这类书籍看过不算少了,这本虽是心灵鸡汤式的读物,有很多启迪人的道理,但觉得说教稍强。
1 有用 COTTON 2013-06-06 13:02:18
- -
0 有用 麦肤 2012-02-02 23:42:41
买的是毛边书。。
0 有用 哈拿比 2012-04-04 16:01:30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楞严经》。噶玛仁波切总是那么懂被烦恼纠缠的众生希望读到的东西和能够领悟的角度!深入浅出,逻辑分明!感恩所有高僧大德!感谢@月亮偷不去 赠书!
0 有用 行者 2012-09-12 23:17:46
翻了一下,佛教就是认识社会(生灭轮回,诸行无常,因果,诸苦,生,老病死,怨,求,),认识自我(欲求,情感,有劫),约束自我(戒定慧,行:同理心,,观心,放下)
1 有用 007 2023-01-19 15:27:37 福建
心静,则国土静。“通过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当心灵变得越来越清净时,快乐自然就会降临。这时,那些以前看起来导致我们迷茫、痛苦、烦恼和忧愁的一切,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就迎刃而解了;即使以前看起来充满铜臭、冷漠无情又令人厌恶的凡间世界,也在我们眼里变得如极乐世界一般和谐平安起来。”
0 有用 辰木 2022-06-06 21:49:39
比较通俗直白地讲了佛学的一些基础………….可以从我的省略号看出显然我并无因看了此书而觉醒……… 但是对没有接触过的确实比较好入门(?
0 有用 许明澈 2022-04-07 12:36:41
谦卑是觉悟的开始。
0 有用 jolly 2016-06-22 19:22:15
大一在北京南站送走妈妈时候买的。
0 有用 早睡 2016-03-15 19:28:43
可精简为十分之一
0 有用 北北 2016-10-20 14:29:25
烦恼即菩提
0 有用 梨米 2021-07-19 10:41:46
一般,有些地方过犹不及
0 有用 束帛。 2024-08-18 02:02:00 湖北
在心不够静的时候读一读,休笃定,休诚心。
0 有用 在下徐俠客 2024-08-22 15:57:09 辽宁
《生命的觉醒》 嘎玛仁波切 3个笔记 第一章 序言 佛教强调向内求,主张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解脱,认为人只有向内求才会彻底觉悟,一切外力不是最根本的解脱之道。 第二章 我们的前生今世 没有一种佛法是教你怎样看别人做错什么事的,而是要运用佛法来反观自己。 第五十八章 用“大贪”化解烦恼 拥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大的痛苦;有多少执著,烦恼痛苦就有多大。” 来自微信读书
0 有用 门房王大妈 2024-10-16 20:39:57 甘肃
正常的劝你向善的佛教书籍,偶尔的典故会有感触
0 有用 浮生一日 2024-11-04 21:21:56 北京
心静则国土静。翻阅此书的每一刻都宛如一场内心的净化之旅。当外界的嘈杂声浪纷扰内心,心灵蒙尘之际,阅读灵修类书籍便成为了一种修行的途径。阅读如同低声的祈颂,调整着我们的心灵频率。沉浸于这些高振动的能量之中,自身的频率也会悄然提升。无明就像陷入的池塘的淤泥,使人困顿其中。越是躁动,周遭越是混沌。然而,唯有静下心来,才会重归清澈。当我们渐次上浮,接近光明,清澈度也随之增加,前行的道路便会照亮,内心的宁静、喜悦与平安也将油然而生。修习之初,首要便是静心,当心灵平静,对光明的感知力将复苏,神明自会指引我们走向解脱。
0 有用 ATP绿色永桁 2012-12-30 23:57:33
佛学,比较是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了解一些
0 有用 ColdColdNight💅🏻 2022-01-16 07:23:23
挺好的,就是像鸡汤
0 有用 pianosunny 2012-04-02 23:07:33
佛学的通俗化版,没事儿看看也不错。
0 有用 木木 2013-04-02 14:08:57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 开导自己的佛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