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赤手空拳的青年,构筑了一座财富的王国。这里除了有亿万富豪富甲一方的成功秘诀,还有读者最为关注的一个曾经穷困潦倒,不名一文的青年是如何抓住机会掘得第一桶金的。书中传授了成为少年李嘉诚的方法:由22岁开始,每年不断投资,在退休之年,你可以拥有近800万元的资产,如果你有运气选择了一项年回报率达36%的计划,你就可以成为全球第二富有的人。书中甚至详细描述了李嘉诚在几笔重大生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堪称一部创业实战指南。
李嘉诚全传的创作者
· · · · · ·
-
陈美华 作者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时局动乱 辗转香港弃家园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第二章 雪上加霜 天灾人祸接踵至
李嘉诚一家投靠舅父庄静庵,一年之后,香港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祸不单行,父亲劳累贫困成疾,于两年后郁郁谢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到李嘉诚瘦弱的双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学业,独立谋生。
· · · · · · (更多)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第二章 雪上加霜 天灾人祸接踵至
李嘉诚一家投靠舅父庄静庵,一年之后,香港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祸不单行,父亲劳累贫困成疾,于两年后郁郁谢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到李嘉诚瘦弱的双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学业,独立谋生。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时局动乱 辗转香港弃家园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第二章 雪上加霜 天灾人祸接踵至
李嘉诚一家投靠舅父庄静庵,一年之后,香港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祸不单行,父亲劳累贫困成疾,于两年后郁郁谢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到李嘉诚瘦弱的双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学业,独立谋生。
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难
日治时期,百业萧条,求职谈何容易?李嘉诚求职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茶楼跑堂的工作。一天,他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客人身上,险些被炒鱿鱼。可没多久,他自动辞工,进了舅父的公司,干得好好的,突然又一次跳槽……
第四章 不安现状 频频跳槽步步高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
第五章 创业伊始 万里长江立大志
1950年夏,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他没想到,创业不久,遇到空前危机:客户退货,产品积压,他一筹莫展……
第六章 塑胶之花 开遍香江满世界
1957年,李嘉诚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生产,回港后,他率先推出塑胶花,立即成为热销产品。其后,他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又因生产规模太小,险些前功尽弃。当塑胶走遍世界之时,他由此赢得“塑胶花大王”的桂冠。
第七章 心心相印 亲上结亲喜叠喜
李嘉诚的妻子是表妹庄月明。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传闻,舅父庄静庵极力反对女儿下嫁李嘉诚。诚哥是如何征服表妹的心?表妹出身名门名校,他们门户不相对,地位不般配,世人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第八章 涉足地产 人弃我取显卓识
1958年,有“塑胶花大王”之称的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先后在北角、柴湾兴建工业大厦。1967年香港发生暴乱,人心浮动,地产市道一落千丈。李嘉诚正是在地产低潮中,大量购入廉价地盘物业,显示出超人的远见。
第九章 骑牛上市 地产股市任驰骋
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李嘉诚认准时机,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骑牛上市,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从此,李嘉诚在香港地产股市大展拳脚。
第十章 地铁招标 一飞冲天战地王
1977年,长实参与地铁遮打站、金钟站的上盖兴建权竞投。当时呼声最高的是置地公司。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志在必得。群雄逐鹿,鹿死谁手,似有定局,但结果出人预料。缘何缘何?
第十一章 立足中区 再建华行攀高峰
李嘉诚一举夺得中区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后,再接再厉,购得中区著名的希尔顿酒店。1978年,长实与香港第一财团汇丰银行携手合作,重建华人行。长实总部搬入位于中区心脏的华人行。从此,李嘉诚的事业攀上高峰。
第十二章 力助船王 大战英资九龙仓
九龙仓属怡和系的大洋行,其旧址将成为九龙地王,而九龙仓股票却被低估,若合理开发,前景辉煌。包玉刚看好这一点,李嘉诚亦看好;包氏欲夺,李氏欲购。结果李嘉诚成全船王,掀起轰动一时的九龙仓战役。
第十三章 蛇吞大象 李超人入主和黄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实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诚不但控得和黄,还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誉为“超人”。和黄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第十四章 招贤纳士 知人善任辅大业
一个小徒仔,受尽英国人的侮辱与歧视。他一旦成为富翁,便雇一名英国人做他的保镖,为其开车,连上厕所都要这英国保镖站岗。此富翁一泄心头之恨,趾高气扬。李嘉诚雇有不少英籍助手,他会因此而扬眉吐气吗?
第十五章 锐意进取 再购青泥控港灯
1979年,李嘉诚入主英资青洲英泥董事局;1985年,他又斥资29亿港元,从老对手置地手中购得港灯集团;1987年,港灯分拆另组嘉宏。马世民任和黄行政总裁,并兼任港灯、嘉宏两主席。洋大班深孚众望,和黄系业绩惊人!
第十六章 地产大王 迂回包抄赛置地
1979年,长实拥有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李嘉诚仍不满足,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推出四大屋村,规模之大,盈利之丰,令人叹为观止。1986年,《信报》首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名列榜首,彻底实现赶超置地的宏愿。
第十七章 股市强人 潮起潮落稳行舟
股海行舟,风险多多,缘何每次股灾李嘉诚都能安然度过?1986年中,内幕交易审裁处公开谴责李嘉诚等4名长实董事,李嘉诚深感愤怒与遗憾。香港各大报章刊登长实的辩白广告,最后又不了了之,究竟为的是何事?
第十八章 华商众豪 联手合力战置地
香港商界素有“撼山易,撼置地难”一说。1987年,以李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合力摇撼置地。因“八七”股灾,收购鸣金收兵。半年后烽火再起,华商众豪再战置地,凯瑟克急抛应急措施,大战一触即发,又突然偃旗息鼓。
第十九章 跨国投资 众说纷纭是与非
1984年,怡和系率先迁册百慕大,一时迁册之风甚嚣尘上。几年后,李嘉诚大举进军海外,他的两个儿子加入加拿大籍。香港舆论议论纷纷,说“李嘉诚是走资派”,“购买政治保险”。香港首富,举手投足,万众瞩目。
第二十章 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
1978年,李嘉诚随代表团赴京参加国庆典礼,身着中山装,小心谨慎。那时候,李嘉诚之名在祖国大陆鲜为人知。随着他在香港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更随着他的慷慨善举,超人之名,响彻古老华夏大地,刻于人们的心碑。
第二十一章 汕头大学 泽被桑梓倾心血
李嘉诚从小就有执教育人的理想,由于环境的变更,他走的是经商之路,成为身价百亿的超级富豪。“发达不忘家国”,他幼时的梦,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于是汕头耸起一座现代化大学。为汕大的建设,李嘉诚倾资8.8亿港元!
第二十二章 堪称楷模 克勤克俭善待人
李嘉诚为公益事业“挥金如土”、“一掷亿金”,他个人的生活是否铺张奢侈呢?仅举一个例子,他手上戴的是一块打工族戴的普通精工表。他善待他人,宁可委屈自己。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却有钱不要,令人叹服!
第二十三章 母逝妻故 超人动哀亦凡人
1986年,李嘉诚母亲李庄碧琴老夫人病逝;1990年,李嘉诚夫人庄月明女士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这位在商场叱咤风云的超人,如凡人一样悲痛不已。李老太太与李夫人的丧礼极其哀荣,可见李嘉诚人缘之好,声望之高。
第二十四章 商界俊彦 李泽钜肩负大任
含银匙出生的李家公子令世人羡慕,他们不用白手打天下就可克绍箕裘。而李泽钜最怕别人称他接班人。他设计万博豪园一鸣惊人,其后步步高升,舆论均看好他是未来基业掌门人。李氏家族豪门婚宴,轰动一时。
第二十五章 乃父之风 小超人崭露头角
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皆有“小超人”之称。但后来,“小超人”多冠之于李泽楷。两兄弟相比,泽钜较持稳,泽楷较冲动。泽楷颇具乃父早年锐意进取之风,卫视交易,泽楷名声大噪。他独创事业,似不会秉承乃父衣钵。
第二十六章 联手中资 四大天王占两席
1990年起,李嘉诚与中资中信、首钢联手合作,借壳上市,新组中信泰富、首长国际两间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与首长国际发展迅速,在中资四大天王中金榜题名。然而,李超人与荣公子在美丽华一役中,却进退维谷……
第二十七章 楼利滚滚 立足香港再拓展
20世纪90年代是李嘉诚收获的大好时节。他推出的大型屋村先后竣工,楼利滚滚而来。他大举进军海外的同时,未放弃在香港的拓展。然而,有些事却难遂人愿,售楼大比拼,李兆基再挡超人势头;9号码头,却让他人捷足先登。
第二十八章 地产群豪 称霸港九奈若何
升斗小民节衣缩食,却难置下自己的蜗居物业。即便有买得起首期者,亦要受炒家二手、三手的盘剥。一时全港怨声载道,激起港府遏制楼市投机风。地产巨头接招还招,控制全港上市公司市值过半的地产商,谁能奈何?
第二十九章 和记黄埔 最后一位洋大班
和黄大班有两位:一位是首任华人大班李嘉诚,一位是最后一位洋大班马世民―从这个称谓,可知接替马世民的是华人,今后也不太可能启用洋大班。功勋彪炳的马世民为何离职?是能力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第三十章 用人有道 “打工皇帝”出旗下
李嘉诚麾下的“打工皇帝”霍建宁的年收入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的1.7倍。即是说,这位“打工皇帝”只要工作7个月,就可购下那家上市公司,一尝做老板滋味。
做“打工皇帝”,未必不如自己做老板。
第三十一章 德财兼备 白璧微瑕放光华
李嘉诚既拥有巨大财富,又是个道德至上者。德财集于一身,盛名之累,招来一些吹毛求疵者。有一痴情才女,大登广告向超人求爱,说超人与她如何;某刊又骤然爆出李嘉诚挥金如土的豪赌。是真是假?白璧微瑕仍为璧。
第三十二章 世纪之交 超人手笔惊全球
“老超人”虽已高龄,在商场上却雄风益盛。虎父无犬子,“小超人”李泽楷更是如日中天,一跃跨上美国以外的全球科技富豪第5位的宝座。
第三十三章 勇夺3G 众说纷纭论成败
“对手拿着刀来打仗,和黄则是拿着机关枪来打仗。”霍建宁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霍建宁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我们要的就是‘哗’地一声的感觉。”
“哗”地一声之后,资本市场的热情似乎不高。
第三十四章 四面出击 打造传媒业巨舰
来自投资界的消息是,李氏财团将在中国内地媒体对外开放的最初这几年内,用9亿港元的力量收购内地媒体。王说:“我们拥有30亿港币现金,其中16亿港币是净现金。我们拥有支撑大规模收购的强大财力。”
第三十五章 南北联姻 精心布局圆旧梦
对于李嘉诚来说,广州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地,与他的老巢香港仅咫尺之遥,卧榻之旁,岂能置之不理?房地产是他的老本行,驾轻就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正可以让他大展拳脚。
· · · · · · (收起)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第二章 雪上加霜 天灾人祸接踵至
李嘉诚一家投靠舅父庄静庵,一年之后,香港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祸不单行,父亲劳累贫困成疾,于两年后郁郁谢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到李嘉诚瘦弱的双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学业,独立谋生。
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难
日治时期,百业萧条,求职谈何容易?李嘉诚求职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茶楼跑堂的工作。一天,他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客人身上,险些被炒鱿鱼。可没多久,他自动辞工,进了舅父的公司,干得好好的,突然又一次跳槽……
第四章 不安现状 频频跳槽步步高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
第五章 创业伊始 万里长江立大志
1950年夏,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他没想到,创业不久,遇到空前危机:客户退货,产品积压,他一筹莫展……
第六章 塑胶之花 开遍香江满世界
1957年,李嘉诚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生产,回港后,他率先推出塑胶花,立即成为热销产品。其后,他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又因生产规模太小,险些前功尽弃。当塑胶走遍世界之时,他由此赢得“塑胶花大王”的桂冠。
第七章 心心相印 亲上结亲喜叠喜
李嘉诚的妻子是表妹庄月明。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传闻,舅父庄静庵极力反对女儿下嫁李嘉诚。诚哥是如何征服表妹的心?表妹出身名门名校,他们门户不相对,地位不般配,世人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第八章 涉足地产 人弃我取显卓识
1958年,有“塑胶花大王”之称的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先后在北角、柴湾兴建工业大厦。1967年香港发生暴乱,人心浮动,地产市道一落千丈。李嘉诚正是在地产低潮中,大量购入廉价地盘物业,显示出超人的远见。
第九章 骑牛上市 地产股市任驰骋
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李嘉诚认准时机,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骑牛上市,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从此,李嘉诚在香港地产股市大展拳脚。
第十章 地铁招标 一飞冲天战地王
1977年,长实参与地铁遮打站、金钟站的上盖兴建权竞投。当时呼声最高的是置地公司。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志在必得。群雄逐鹿,鹿死谁手,似有定局,但结果出人预料。缘何缘何?
第十一章 立足中区 再建华行攀高峰
李嘉诚一举夺得中区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后,再接再厉,购得中区著名的希尔顿酒店。1978年,长实与香港第一财团汇丰银行携手合作,重建华人行。长实总部搬入位于中区心脏的华人行。从此,李嘉诚的事业攀上高峰。
第十二章 力助船王 大战英资九龙仓
九龙仓属怡和系的大洋行,其旧址将成为九龙地王,而九龙仓股票却被低估,若合理开发,前景辉煌。包玉刚看好这一点,李嘉诚亦看好;包氏欲夺,李氏欲购。结果李嘉诚成全船王,掀起轰动一时的九龙仓战役。
第十三章 蛇吞大象 李超人入主和黄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实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诚不但控得和黄,还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誉为“超人”。和黄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第十四章 招贤纳士 知人善任辅大业
一个小徒仔,受尽英国人的侮辱与歧视。他一旦成为富翁,便雇一名英国人做他的保镖,为其开车,连上厕所都要这英国保镖站岗。此富翁一泄心头之恨,趾高气扬。李嘉诚雇有不少英籍助手,他会因此而扬眉吐气吗?
第十五章 锐意进取 再购青泥控港灯
1979年,李嘉诚入主英资青洲英泥董事局;1985年,他又斥资29亿港元,从老对手置地手中购得港灯集团;1987年,港灯分拆另组嘉宏。马世民任和黄行政总裁,并兼任港灯、嘉宏两主席。洋大班深孚众望,和黄系业绩惊人!
第十六章 地产大王 迂回包抄赛置地
1979年,长实拥有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李嘉诚仍不满足,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推出四大屋村,规模之大,盈利之丰,令人叹为观止。1986年,《信报》首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名列榜首,彻底实现赶超置地的宏愿。
第十七章 股市强人 潮起潮落稳行舟
股海行舟,风险多多,缘何每次股灾李嘉诚都能安然度过?1986年中,内幕交易审裁处公开谴责李嘉诚等4名长实董事,李嘉诚深感愤怒与遗憾。香港各大报章刊登长实的辩白广告,最后又不了了之,究竟为的是何事?
第十八章 华商众豪 联手合力战置地
香港商界素有“撼山易,撼置地难”一说。1987年,以李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合力摇撼置地。因“八七”股灾,收购鸣金收兵。半年后烽火再起,华商众豪再战置地,凯瑟克急抛应急措施,大战一触即发,又突然偃旗息鼓。
第十九章 跨国投资 众说纷纭是与非
1984年,怡和系率先迁册百慕大,一时迁册之风甚嚣尘上。几年后,李嘉诚大举进军海外,他的两个儿子加入加拿大籍。香港舆论议论纷纷,说“李嘉诚是走资派”,“购买政治保险”。香港首富,举手投足,万众瞩目。
第二十章 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
1978年,李嘉诚随代表团赴京参加国庆典礼,身着中山装,小心谨慎。那时候,李嘉诚之名在祖国大陆鲜为人知。随着他在香港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更随着他的慷慨善举,超人之名,响彻古老华夏大地,刻于人们的心碑。
第二十一章 汕头大学 泽被桑梓倾心血
李嘉诚从小就有执教育人的理想,由于环境的变更,他走的是经商之路,成为身价百亿的超级富豪。“发达不忘家国”,他幼时的梦,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于是汕头耸起一座现代化大学。为汕大的建设,李嘉诚倾资8.8亿港元!
第二十二章 堪称楷模 克勤克俭善待人
李嘉诚为公益事业“挥金如土”、“一掷亿金”,他个人的生活是否铺张奢侈呢?仅举一个例子,他手上戴的是一块打工族戴的普通精工表。他善待他人,宁可委屈自己。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却有钱不要,令人叹服!
第二十三章 母逝妻故 超人动哀亦凡人
1986年,李嘉诚母亲李庄碧琴老夫人病逝;1990年,李嘉诚夫人庄月明女士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这位在商场叱咤风云的超人,如凡人一样悲痛不已。李老太太与李夫人的丧礼极其哀荣,可见李嘉诚人缘之好,声望之高。
第二十四章 商界俊彦 李泽钜肩负大任
含银匙出生的李家公子令世人羡慕,他们不用白手打天下就可克绍箕裘。而李泽钜最怕别人称他接班人。他设计万博豪园一鸣惊人,其后步步高升,舆论均看好他是未来基业掌门人。李氏家族豪门婚宴,轰动一时。
第二十五章 乃父之风 小超人崭露头角
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皆有“小超人”之称。但后来,“小超人”多冠之于李泽楷。两兄弟相比,泽钜较持稳,泽楷较冲动。泽楷颇具乃父早年锐意进取之风,卫视交易,泽楷名声大噪。他独创事业,似不会秉承乃父衣钵。
第二十六章 联手中资 四大天王占两席
1990年起,李嘉诚与中资中信、首钢联手合作,借壳上市,新组中信泰富、首长国际两间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与首长国际发展迅速,在中资四大天王中金榜题名。然而,李超人与荣公子在美丽华一役中,却进退维谷……
第二十七章 楼利滚滚 立足香港再拓展
20世纪90年代是李嘉诚收获的大好时节。他推出的大型屋村先后竣工,楼利滚滚而来。他大举进军海外的同时,未放弃在香港的拓展。然而,有些事却难遂人愿,售楼大比拼,李兆基再挡超人势头;9号码头,却让他人捷足先登。
第二十八章 地产群豪 称霸港九奈若何
升斗小民节衣缩食,却难置下自己的蜗居物业。即便有买得起首期者,亦要受炒家二手、三手的盘剥。一时全港怨声载道,激起港府遏制楼市投机风。地产巨头接招还招,控制全港上市公司市值过半的地产商,谁能奈何?
第二十九章 和记黄埔 最后一位洋大班
和黄大班有两位:一位是首任华人大班李嘉诚,一位是最后一位洋大班马世民―从这个称谓,可知接替马世民的是华人,今后也不太可能启用洋大班。功勋彪炳的马世民为何离职?是能力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第三十章 用人有道 “打工皇帝”出旗下
李嘉诚麾下的“打工皇帝”霍建宁的年收入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的1.7倍。即是说,这位“打工皇帝”只要工作7个月,就可购下那家上市公司,一尝做老板滋味。
做“打工皇帝”,未必不如自己做老板。
第三十一章 德财兼备 白璧微瑕放光华
李嘉诚既拥有巨大财富,又是个道德至上者。德财集于一身,盛名之累,招来一些吹毛求疵者。有一痴情才女,大登广告向超人求爱,说超人与她如何;某刊又骤然爆出李嘉诚挥金如土的豪赌。是真是假?白璧微瑕仍为璧。
第三十二章 世纪之交 超人手笔惊全球
“老超人”虽已高龄,在商场上却雄风益盛。虎父无犬子,“小超人”李泽楷更是如日中天,一跃跨上美国以外的全球科技富豪第5位的宝座。
第三十三章 勇夺3G 众说纷纭论成败
“对手拿着刀来打仗,和黄则是拿着机关枪来打仗。”霍建宁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霍建宁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我们要的就是‘哗’地一声的感觉。”
“哗”地一声之后,资本市场的热情似乎不高。
第三十四章 四面出击 打造传媒业巨舰
来自投资界的消息是,李氏财团将在中国内地媒体对外开放的最初这几年内,用9亿港元的力量收购内地媒体。王说:“我们拥有30亿港币现金,其中16亿港币是净现金。我们拥有支撑大规模收购的强大财力。”
第三十五章 南北联姻 精心布局圆旧梦
对于李嘉诚来说,广州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地,与他的老巢香港仅咫尺之遥,卧榻之旁,岂能置之不理?房地产是他的老本行,驾轻就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正可以让他大展拳脚。
· · · · · · (收起)
"李嘉诚全传"试读 · · · · · ·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如果不是李嘉诚,李氏家族史很可能湮没在浩瀚的历史尘埃中。 20世纪末叶,经济热成为全球性的时代大潮。一代超人李嘉诚,人称香港首富,同时又是世界华人首富,在华夏经济史上耸起一座丰...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李嘉诚这样的成功者而 言,勤奋无疑是必备的条件。然而,世上刻苦努力的人成千上万,取得巨大成功的却只是极少数。对此,李嘉诚道出了其中的真谛:”除勤奋外,还要节俭(只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吝啬);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人际关系;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做出适当的判断。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今天我仍然继续学习,尽量看新兴科技、财经、政治等有关报道,每天晚上还坚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李嘉诚还特别强调一个”信“字。”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李嘉诚坦言:”以往99%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1/3时间谈生意,2/3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1页 -
要顾及对方 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房屋里,自己也就物理。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李嘉诚全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李嘉诚全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李嘉诚全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 更多书评 50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管理人必看的300本书籍(1) (tony)
- 人物传记类以及励志类书籍 (IVAN)
- 传记人生 (D。上妝夜。)
- 收藏1 (季冬)
- 张潇雨的得到订阅《商业史精读》课程书目 (李文思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李嘉诚全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empo rubato 2010-04-07 12:13:17
不论耍多少花枪,商人最终的目的都是利益最大化。
0 有用 豆总Jessica 2010-06-22 16:21:45
2005 纸质 企业家
0 有用 吴大帅 2007-08-26 12:41:42
我的偶像啊~~~
9 有用 睡莲 2015-01-02 11:54:56
平铺直叙的大事纪记载,褒扬太多,细节不够,经不起推敲。
1 有用 ○○ 2009-12-18 19:02:27
他一定是近2个世纪里最杰出的华人商业领袖。看了他的全传,看过他的所有电视视频资料。我想说,这个人真正地值得尊敬和学习!
0 有用 mx 2023-11-20 22:21:17 广东
是个勤奋的踩在时代浪潮的牛人
0 有用 在逃空间站 2023-08-31 15:38:54 山西
本书对于李嘉诚的商业版图和改变命运的几场著名战役都描写的很细致,对私人生活方面涉及较少,后半部分还期望能说一下其子被绑架的事情,结果没有。总体几乎都是正面评价,没有触及到这位商业大鳄的阴暗面。诚然人们对李氏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和非议,但我认为他的真诚、想让世界改变的心,是真的。
0 有用 最爱马蹄莲 2023-06-16 09:49:08 安徽
百度百科一样的文字,没意思
0 有用 Silvia 2023-06-07 13:17:27 重庆
学习了解大佬的投资思路
0 有用 什么 2023-04-25 10:24:02 危地马拉
原本我以为这本书是李嘉诚自己的传记,现在看来更像是他人写的故事,把故事串起来而已。 最大感受:刻苦好学!真的任何一个富豪他的初期都是无限努力的!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