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在香港《明报》副刊写专栏,从1992年开始,每天一篇。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错爱,劝我结集成书。陈教授对港台文学研究甚深,向来不轻易称许,收到他的信很使我吃惊。想想国内有那么多高知识水平的读者,我的专栏文字能野人献曝,汗颜之余,也一定能有所得益。
专栏文字是一种心灵日记,是每天开向世界古今的一扇窗口。从这扇窗口里,我有时看见繁星明月,有时看见落日余晖,看风景的人五年来的空蒙
目录 · · · · · ·
序
心灵的望远镜
比卡地利广场
苏豪
到伊士灵顿去
环球剧院
在包厢席上
公路霸权
在伦敦开车
裘裘夫人
尼尔街名店
停车暂借问
在边缘上
湖约山盟
曼彻斯特印象
龙阳俱乐部
虐待狂派对
利物浦今昔
酒馆与酒吧
期待早餐碟上的旭日
殖民主义文化的主要部分
左倾与恋爱
诗人故居
小说家故居
蒲香坊
刀叉丛中
排队现象的误解
黑车
电单车的士
心灵的望远镜
英国的衣服
小资产阶级的玩意
殖民主义旧创余恨
后现代的新定义
自行车之忆
单车窃贼
英伦天气
云情雨意
童年与刺猬
英国的猫
薄狐群而厚狗党
英国女秘书
英国的坟场
世纪末恐惧
中西无缘
马可孛罗到此一游
鲁滨逊与星期五
与海洋无缘
英人性格两大类
国民性格
从旅行家沦为游客
八爪鱼式的通才
“异新奇客”
寻人启事
英国通病
有甚么好急的?
无冕王试新车
英国老兵
东方迷情
世纪末恐惧
装腔作势 掩饰平庸
写作奖金 出手寒酸
作家的哀痛
“必须的罪恶”
学问与游历
英国“中国通”
别了,司徒雷登!
新的围城
勿玩鬼妹
留学与出家
留学生今昔
文明社会内出血
种族主义与意识形态
蔑称的历史文化因素
怀念布拉格
长崎的天空
国之缘分
你是日本人吗?
香港早晨
香港早晨
望夫山下
拆毁中国
塞纳河畔不能插刀
超级市场
同是一块塑料
大哥大霸权
兰桂坊批判
旺角一书店
夜店钢琴师
独行不必相送
电车颂
汽车渡轮
英国文化在香港
城市屠房
食在广州
泰国菜
饭后一根签
月饼会
去年元夜时
秋忆影红
日记春秋
只记得他的好
东京梦华
笔意墨情
时代的挽曲
张爱玲另类年表
才子不貌
中国作家的艳福
徐志摩太猴急了
死在年轻时
《迷魂记》
要命的希治阁
黑白的心情
女理发师
寻找安娜
中国油画之父
抽象的否定
争夺下一代
大提琴这种乐器
以落伍为荣
笔意墨情
赫逊河畔的中国
打倒“东方”
现代爱情学
论酷
海报“俊男”
男人与花
男女花事
会洗头的男人
新人和旧思想
惊识单眼皮
为单眼皮平反
东方女性与政治
异国姻缘
宫雪花的欣赏
破格之谈
找对象
话说暗恋
好色之徒
卖笑不卖身
李商隐包二奶考
从《红楼梦》看包二奶
现代爱情学
安德鲁王子与古丝德
暗夜里那艳红的寇丹
无眠在世纪末
小动物之忆
致某护士书
暗夜里那艳红的寇丹
电梯情怀
张妈之死
只少了一盆热水
咖啡因、酒精与灵感
黑衣
玛丽环娜的一课
戏剧的教育
杖端的小路
手帕一族的宣言
教英国人行礼的日子
大作家的情色执照
与陶杰兄聊天――编后琐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无眠在世纪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眠在世纪末"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眠在世纪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Çee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18世紀詩人屈艾敦的故居,竟然在今日唐人街一家華人超級市場上得二樓。屈艾敦以寫諷刺詩著稱,想不到對他身後清譽無意中幽了一默,竟是一群他生前從未見過的東方異族。 在一個文明的城市里,我們需要這樣的小小豐碑,讓我們在人潮中偶然瞥見,知道在紅塵里無論傑出還是渺小,無分彼此,都是一群匆匆的過客。2011-10-02 21:06:59
-
Çee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問題是這種生意,,理應由海外華人來做。但唐人街里的一班商人,觀念守舊自封,因循怠惰,開設的中國工藝品店,展售的如非福祿壽三星瓷像,便是紅黃兩色的“萬壽無疆”碗碟,庸俗而暮氣沉沉。經營者本身文化修養有限,更不知想像力與創造力為何物,落得個不思進取的落後形象,於是便成了洋人經營中國文化比華人更成功的荒謬結果。尼爾街中國精品店的光大,印證了海外華人一種深沉的悲哀。2011-10-02 21:00:29
-
Çee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每約晤初臨倫敦的朋友,總喜歡選擇比卡地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為約晤地點,那不僅是倫敦旅遊指里最容易找到的城市標誌。我對這個廣場別有情鐘,因為我希望在那裡等我的朋友,在我到來前領略倫敦的資采。 廣場中央有一個黑銅鑄成的丘比特像,翹足振翅,引弩欲射,銅像下長坐著一干年輕男女,人人來到此地等令一個人,不見不散。鮮紅的雙側巴士繞過廣場,對面可口可樂和三洋的巨型霓虹廣告閃爍不斷,在暮色里增添幾分都會...2011-10-02 20:53:35
每約晤初臨倫敦的朋友,總喜歡選擇比卡地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為約晤地點,那不僅是倫敦旅遊指里最容易找到的城市標誌。我對這個廣場別有情鐘,因為我希望在那裡等我的朋友,在我到來前領略倫敦的資采。 廣場中央有一個黑銅鑄成的丘比特像,翹足振翅,引弩欲射,銅像下長坐著一干年輕男女,人人來到此地等令一個人,不見不散。鮮紅的雙側巴士繞過廣場,對面可口可樂和三洋的巨型霓虹廣告閃爍不斷,在暮色里增添幾分都會風情。華燈初上的時候,還有幾人仍癡立在銅像下,苦待遲到的約會,好像企鵝一樣在佇侯一艘來自南太平洋的破冰船。那地點是一切愛情故事的起站。 引自 比卡地利廣場 回应 2011-10-02 20:53:35
-
Çee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18世紀詩人屈艾敦的故居,竟然在今日唐人街一家華人超級市場上得二樓。屈艾敦以寫諷刺詩著稱,想不到對他身後清譽無意中幽了一默,竟是一群他生前從未見過的東方異族。 在一個文明的城市里,我們需要這樣的小小豐碑,讓我們在人潮中偶然瞥見,知道在紅塵里無論傑出還是渺小,無分彼此,都是一群匆匆的過客。2011-10-02 21:06:59
-
Çee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問題是這種生意,,理應由海外華人來做。但唐人街里的一班商人,觀念守舊自封,因循怠惰,開設的中國工藝品店,展售的如非福祿壽三星瓷像,便是紅黃兩色的“萬壽無疆”碗碟,庸俗而暮氣沉沉。經營者本身文化修養有限,更不知想像力與創造力為何物,落得個不思進取的落後形象,於是便成了洋人經營中國文化比華人更成功的荒謬結果。尼爾街中國精品店的光大,印證了海外華人一種深沉的悲哀。2011-10-02 21:00:29
-
Çee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每約晤初臨倫敦的朋友,總喜歡選擇比卡地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為約晤地點,那不僅是倫敦旅遊指里最容易找到的城市標誌。我對這個廣場別有情鐘,因為我希望在那裡等我的朋友,在我到來前領略倫敦的資采。 廣場中央有一個黑銅鑄成的丘比特像,翹足振翅,引弩欲射,銅像下長坐著一干年輕男女,人人來到此地等令一個人,不見不散。鮮紅的雙側巴士繞過廣場,對面可口可樂和三洋的巨型霓虹廣告閃爍不斷,在暮色里增添幾分都會...2011-10-02 20:53:35
每約晤初臨倫敦的朋友,總喜歡選擇比卡地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為約晤地點,那不僅是倫敦旅遊指里最容易找到的城市標誌。我對這個廣場別有情鐘,因為我希望在那裡等我的朋友,在我到來前領略倫敦的資采。 廣場中央有一個黑銅鑄成的丘比特像,翹足振翅,引弩欲射,銅像下長坐著一干年輕男女,人人來到此地等令一個人,不見不散。鮮紅的雙側巴士繞過廣場,對面可口可樂和三洋的巨型霓虹廣告閃爍不斷,在暮色里增添幾分都會風情。華燈初上的時候,還有幾人仍癡立在銅像下,苦待遲到的約會,好像企鵝一樣在佇侯一艘來自南太平洋的破冰船。那地點是一切愛情故事的起站。 引自 比卡地利廣場 回应 2011-10-02 20:53:35
论坛 · · · · · ·
大家一起来打印无眠在世纪末如何? | 来自kellerwoman | 2 回应 | 2008-10-21 02:16:2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遗书之憾 (奥兹的铁皮人)
- 我的藏书(一) (丁丁)
- 阅读即是生活 (Azeril)
- 光明頂·陶傑·皇冠出版社 (待注销)
- 阁楼文丛 (RMR)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无眠在世纪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iaoquan 2012-04-21 15:26:19
四星并不相当于我同意他的说法。
1 有用 咸鱼嫖香 2012-03-18 03:00:53
滤去政治的专栏文字
0 有用 喊我疯猫 2017-11-23 21:36:17
大多文章篇幅短小,浅尝辄止,像轻呷红茶,淡有余香。没想到陶杰的文风可以如此多样化。写英国的部分文笔清新优雅,写香港的部分目光敏锐一针见血,写社会现象又有颇多揶揄讽刺。行文简单,但却看得出功力,这种厚积薄发的感觉大概就是香港专栏作家的魅力所在吧。
0 有用 启风 2019-03-11 23:43:17
陶杰在大陆的第一本文集,陈子善选编,内容大多关于英国
0 有用 米粉队长 2018-03-02 21:44:54
mmq,别做他的蝴蝶标本!
0 有用 邝海炎 2021-12-05 00:42:37
罗宋汤、大提琴、雨伞几篇很漂亮
0 有用 启风 2019-03-11 23:43:17
陶杰在大陆的第一本文集,陈子善选编,内容大多关于英国
0 有用 米粉队长 2018-03-02 21:44:54
mmq,别做他的蝴蝶标本!
0 有用 喊我疯猫 2017-11-23 21:36:17
大多文章篇幅短小,浅尝辄止,像轻呷红茶,淡有余香。没想到陶杰的文风可以如此多样化。写英国的部分文笔清新优雅,写香港的部分目光敏锐一针见血,写社会现象又有颇多揶揄讽刺。行文简单,但却看得出功力,这种厚积薄发的感觉大概就是香港专栏作家的魅力所在吧。
0 有用 WyattEarp 2017-01-14 20:00:46
陶杰早期的文章受在英伦留学经历影响。很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