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花儿与少年》:严歌苓非常机警,她敏锐地意识到人的处境中有古典力学不能解决的吊诡:为了寻求“幸福”,一个女人离婚,再嫁,来到大洋彼岸。但是她真的爱她原来的丈夫和孩子,于是,在10多年间,孩子一个一个来了,前夫也来了,这个女人有了两个家庭,过上了危险的双重生活。这一切并非预谋,我们看着她一步步失去控制,我们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我们却很难为她找出一个明确的“敌人”:她不是主动加入这个游戏的吗?她不是已经像签订条约一样接受了游戏规则吗?当她破坏规则时,她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怀着卑琐快感的欺骗者吗?《花儿与少年》,这是"弱者"的长歌。我认为,只有重温着《雷雨》,我们才能充分领会它,才能看清面对"老问题"时,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走到了哪里。同时,它也证明在2003年,人性有多复杂,人的境遇有多复杂,写小说有多难,小说家必须穿越多少暗影憧憧的危险地带。
目录 · · · · · ·
二十一世纪的“雷雨”
1 《花儿与少年》之一
2 《花儿与少年》之二
3 《花儿与少年》之三
4 《花儿与少年》之四
5 《花儿与少年》之五
6 《花儿与少年》之六
7 《花儿与少年》之七
8 《花儿与少年》之八
9 《花儿与少年》之九
10 《花儿与少年》之十
11 《花儿与少年》之十一
12 《花儿与少年》之十二
13 《花儿与少年》之十三
14 《花儿与少年》之十四
……
错位归属
· · · · · · (收起)
1 《花儿与少年》之一
2 《花儿与少年》之二
3 《花儿与少年》之三
4 《花儿与少年》之四
5 《花儿与少年》之五
6 《花儿与少年》之六
7 《花儿与少年》之七
8 《花儿与少年》之八
9 《花儿与少年》之九
10 《花儿与少年》之十
11 《花儿与少年》之十一
12 《花儿与少年》之十二
13 《花儿与少年》之十三
14 《花儿与少年》之十四
……
错位归属
· · · · · · (收起)
喜欢读"花儿与少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花儿与少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活在世间,谁又能卑鄙过谁?
《花儿与少年》,严歌苓新作,新移民小说的高峰。 严歌苓,总是能深刻的看穿人的欲望,本性,并用文字毫不留情的揭露出来,拿捏精准,直击七寸。在她的文字里,没有纯粹高尚的人,每个人都不是干净的,值得赞扬的品行和称颂的事迹都是虚幻,即使有,在外表华丽的包...
(展开)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花开花落两由之——读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 来自2月30日 | 1 回应 | 2007-02-13 14:06: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7.2分 716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7.2分 30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花儿与少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海上花开 2007-08-30 01:13:39
随意写成的像是 血肉还在 骨架不齐
3 有用 安东尼的灰烬 2012-01-18 12:10:45
“故事的发展虽然时时都有可能完结,但它不可能像《雷雨》那样爆发起来,反而像在梅雨天那样郁闷和腐烂下去。”严歌苓的作品总是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这篇比较喜欢这样的结局。
3 有用 Pirouette 2013-01-03 20:26:36
唧唧歪歪 好烦
0 有用 囍夭夭 2007-07-18 10:54:41
少女小渔的另一种形态
1 有用 蔓蔓·`ω´· 2011-09-29 19:26:25
“错位归属”使他们不可能旧梦重温。情在义也在,回到原先位置却已是陌生人。彼此心灵的迁移,竟比形骸的迁移要遥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