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股文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雾港 2014-07-08 18:40:51

    虽然如今已没有这玩意了,但纵观此书,可知八股取士影响深远,绝不仅止教育领域。党八股官样文章怎么来的,政治课从头到脚的"一分为二"、"辩证唯物"是怎样披了西洋外壳占尽先机的,《XXX语录》是如何有样学样进而事必引诵的——某D对民众心理的揣摩和迎合简直精准到可怕。

  • 10 安得撸何必呢 2018-12-25 12:08:30

    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八股文,被不知其为何物的人反对着,多可笑的一件事。八股文的其中一项作用就是培养人的辩证思维,可是在评论八股文的时候辩证思维几乎都被抛掷脑后。如今的高考议论文、公考申论,不见得比八股文高明多少,去芜存菁才是正道。

  • 2 kiis 2009-06-09 15:14:28

    把它看完,在初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都无敌了

  • 0 wtj1990 2009-12-06 19:14:53

    高中读的。当初买书仅仅是出于一点点好奇,看完才明白自己对八股的认识太浅薄了。

  • 1 Elizabeth 2009-01-04 11:47:03

    书里选的那个八股文好有意思!

  • 1 乡下人 2016-06-18 16:43:52

    普及读物,通俗生动。邓先生真是大家,啥都能写,啥都写得那么晓畅明白,那么活泼有趣。推荐!

  • 0 睡牛 2022-03-24 20:08:49

    一本关于八股文的小册子,前半部分讲历史,讲源头,饶有趣味,后半段引范文,作分析有点枯燥,结尾附笑话几则,也算丰富。

  • 0 bookbug 2021-08-18 18:10:06

    上世纪末在人民大学读书时,图书馆有套本校所出的清史知识丛书很受欢迎,薄而窄小的开本,且著者不乏清史大家,记得我是按照书目逐本借阅,历时半年,其中就有邓云乡专讲清代八股的这本。邓先生应丛书约稿之前,本已写就《八股文三问》长文两万言,却并未拿来取巧省事,而是另起炉灶,从头开始,这才有了我们后来读到的扎实和详尽。八股风行明清两代,历五百年之久,本书却独独以清代为题,除了八股本身于明代成形清代纯熟外,邓先生书中还点出了明清八股最大的不同:1清代始有字数规定;2清代取消文末大结;3清代乃有临文不讳(然则真有文字狱时此条也是笑话,查嗣庭维民所止、俞曲园君夫人阳货欲等案便是明证);4清代规定四书出题次序;5清代乃有截搭题;6乾隆时才有钦定时文集(方苞《钦定四书文》);7清代统一衡文标准;8清代有试后的磨勘

  • 0 刀叢中的小詩 2021-09-02 22:02:17

    《清代八股文》——稍微改变了我对八股文的若干看法。唐人重诗赋,宋人重策论,明清重时文,今日还重过一阵子数理化。从取士到应试,凡是一种标准用得久了,未免僵化。如今虽然能够文明其精神,无论是洋八股还是论八股,其幽魂都还在。

  • 0 ren 2022-05-01 16:37:52

    关于八股的一部相当全面生动的介绍,考虑到八股这一文化现象在明清五百年间的炙手可热,便很值得一读。过去无知,读后才晓得八股这一文体也自有其妙处。写八股固然有其难度,但作者强调其思维训练类似数学,则似属圆凿方枘格格不入。我看八股的主要意义是吸引和造就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准和统一意识形态的官僚队伍,此为维持中华帝国政经文化之必须。要说八股禁锢思想导致科技落后,未免责之过苛,因为落后的主因还是上上下下泥古不化的传统思想,八股只能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1 einsteinliu 2022-11-07 05:18:24 德国

    匆匆扫过,作者的心态大概是这样:“你们知道吗,回字有四种写法,超复杂的!要每一笔都写对才能得分!所以啊别小看了八股文,很难的!”。。。一个现代人研究八股文研究出来这样的想法,可见这玩意对人诱惑真的很深,危害着实不小

  • 1 络青缄红 2022-12-06 19:41:56 湖北

    内容是好内容,但是作者不太会写东西

  • 0 MOLY 2022-04-26 21:24:55

    以前人做学问真的太厉害了,又严谨又富有逻辑,佩服佩服。202112

  • 0 飞翔小泡 2022-08-23 16:51:51 北京

    读完此书,不能不知道八股制文流程:破题、承题、起讲(转圣人口,代圣人立言)、提比、中比、后比、收结(大结),虽名八股,其实后来多是六股三比,且有字数限制,三百至五百字。 看得出作者想为八股正名,通行了几百年的制度,必有其可取之处,细思却是陷入了合理的诡辩陷阱,这种制度从一开始的推行就立场不正,不只是因为它是为了帝王服务,而且很大程度的误导了文人学子的人生方向,为了社会稳定,而将最有前途的读书人陷构在经典之中,至于作者所提的几个优点(训练逻辑严谨、防止思维发散、培养文学素养……)在人生角度都显得无关紧要。还有截搭题、连章题、O题……荒谬至极! 代圣人立言限制了考生思想,处处考虑对比辩证膨胀了考生心态,看现在网上各种键盘侠、标题党,仿佛各行各业他们都能插上几句,这样又算不算八股的毒瘤呢?

  • 0 梧桐斋 2022-08-07 18:50:49

    妙趣横生,撰写时文也颇可借鉴。

  • 0 小畜 2022-08-19 13:23:01

    能写好八股文那什么文章都so easy

  • 0 拉各那丹尼斯 2022-06-19 12:45:52

    四书入口气六比对仗版高考作文

  • 0 翻身咸鱼把歌唱 2023-07-31 22:41:54 北京

    作者大概不懂理工科,对西方经典了解也不多。所以纯粹在传统文化的范围内论述,几乎没有横向的比较,自然也就缺乏现代的眼光。这大概是现代人大多读起来膈应的原因之一。另外同意评论区,我也认为邓老先生的许多论证确实十分不严谨。综观本书,作者先说大家都不懂八股文,我们需要重新学习。之后谈谈八股文形成的过程,由过程发掘其必要性,由必要性延伸出其优点,于是也就翻案了。同样的思路可以用于其他保守事务,例如裹小脚之类...最后谈谈收获。读古籍应当熟读经典,大量阅读其他,多写,多体会名家行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