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详尽叙述了晚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同治中兴”、挽救腐败清王朝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并且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
作者简介 · · · · · ·
芮玛丽(Mary Clalaugh Wright,1917—1970年),美国著名汉学家,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芮玛丽的主要著作有:《同治中兴》、《中国历史和历史职业》、《中国再次估价它的过去: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著作》、《革命中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1913年》等。
目录 · · · · · ·
再版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新纪元
第三章 合作政策
第四章 中兴的思想
第五章 文官政府的恢复
第六章 镇压叛乱
第七章 地方行政的重建
第八章 中国经济的恢复
第九章 自强运动
第十章 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第十一章 功败垂成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同治中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同治中兴"的人也喜欢 · · · · · ·
同治中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
芮玛丽在书中坦诚当时国外学界对于中国伊教新教(哲合忍耶)的了解有限,虽然她只是极简略的介绍了哲派初期历史,但是如下一段: 「有一个叫马二的人,据清朝官方的材料说,他继承了新教领袖穆大阿浑阿訇的白帽子和红袍子。穆大阿浑在临终前命令他的儿子和信徒们拥护马二。后来,马二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他的儿子马化龙则成为左宗棠最难对付的敌手。」 即有数处明显的错误,且译者也未能发觉出注。 1,穆大阿浑即哲派第二代教...
2021-02-10 18:58:12 7人喜欢
芮玛丽在书中坦诚当时国外学界对于中国伊教新教(哲合忍耶)的了解有限,虽然她只是极简略的介绍了哲派初期历史,但是如下一段:
「有一个叫马二的人,据清朝官方的材料说,他继承了新教领袖穆大阿浑阿訇的白帽子和红袍子。穆大阿浑在临终前命令他的儿子和信徒们拥护马二。后来,马二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他的儿子马化龙则成为左宗棠最难对付的敌手。」
即有数处明显的错误,且译者也未能发觉出注。
1,穆大阿浑即哲派第二代教主穆宪章,「阿浑」即「阿訇」,重复连用有误。穆宪章葬于平凉,故而教内称为「平凉太爷」。
2,马二为哲派第三代教主马达天,但他并非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是因秘密传教发遣黑龙江,死于途中,葬于吉林船厂地区,故而教内称为「船厂太爷」。
3,马化龙不是马达天的儿子,而是孙子。马化龙的父亲,也即马达天的儿子,哲派第四代教主名马酸费耶,是哲派前五代教主唯一善终的,死于四月八日,故而教内称为「四月八太爷」。
4,马化龙是哲派第五代教主。
这本书是我在中亚买的正版,一直没时间读,今天直接翻到第六章,不过除了错误之外,还发现好像已经下架了。
回应 2021-02-10 18:58:12 -
有关中国的学术著作通常不是走向这个极端就是走向那个极端。有的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细微侧面大书特书,有的则是对中国长期稳定不变的原因作出洋洋大观的一揽子解释。当然对这两类研究不可完全忽视,但是对于许多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是行不通的。
2022-02-22 16:43:26
-
落葉知秋可烹茶 (素衣微凉)
赫德的论点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地方官员的调动过于频繁,而且禁止他们回到于方言、风俗民俗都最为熟悉的本地任职;衙门管役的权力过大;军队衰弱,因为它的花名册是虚伪的,有不少是以老、弱、幼儿的名字滥竽充数。同时士气低落,训练方法迂腐荒谬;官员们所受的传统教育原是极好的,但时过境迁,已经空洞无用;土地税、盐税、俸禄和整个的国家财政结构都亟待改革;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皇帝接见各国公使和向海外派遺使节来提...2020-08-23 19:33:34
赫德的论点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地方官员的调动过于频繁,而且禁止他们回到于方言、风俗民俗都最为熟悉的本地任职;衙门管役的权力过大;军队衰弱,因为它的花名册是虚伪的,有不少是以老、弱、幼儿的名字滥竽充数。同时士气低落,训练方法迂腐荒谬;官员们所受的传统教育原是极好的,但时过境迁,已经空洞无用;土地税、盐税、俸禄和整个的国家财政结构都亟待改革;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皇帝接见各国公使和向海外派遺使节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赫德还提出了一些为其时的中国政治家所不能提出的建议。他尖锐地批评了御史们,称之为朝廷的不健全的耳目,认为他们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并对民间疾苦充耳不闻。他抨击了整个的人治”理论,认为对于官员个人寄托了过多和过于多样性的要求。他极力主张扩大在贸易、修筑铁路等方面的中外合作,认为这是增进人民福的最好方式 在回顾了就近一系列中外摩擦的事例后,赫德断言,今天中国在对外事务方面出现的困难是它先前未能解決国内问题的结果;而今天不能解決外部问题,又必将反过来进一步加剧国内的。 引自 第十一章 功败垂成 实在,落到实处。
回应 2020-08-23 19:33:34
-
七七|烂柯人bot (能在爱里死去就算活过)
关于保守主义的一些问题 P90曾国藩所崇敬的是孔夫子、周公、姚鼐的三位一体,把他的政府学说建立在桐城学派的基础之上。19世纪中期,桐城学派集政治思想之大成,它是有关治国方面的全部中兴思想的策源地。(甘阳“通三统”哈哈哈行左实右哈哈哈) P182冯桂芬认为保甲制度和宗法制度是中国社会的“经”和“纬”,宗法制度可以恢复家族的统一,报价制度可以恢复国家的统一,而实现了这种统一就能够使中国社会恢复到先前的隆盛。 ...2016-01-15 08:39:23
关于保守主义的一些问题 P90曾国藩所崇敬的是孔夫子、周公、姚鼐的三位一体,把他的政府学说建立在桐城学派的基础之上。19世纪中期,桐城学派集政治思想之大成,它是有关治国方面的全部中兴思想的策源地。(甘阳“通三统”哈哈哈行左实右哈哈哈) P182冯桂芬认为保甲制度和宗法制度是中国社会的“经”和“纬”,宗法制度可以恢复家族的统一,报价制度可以恢复国家的统一,而实现了这种统一就能够使中国社会恢复到先前的隆盛。 以及非常令人感慨的 P307“但是清朝大臣没能看到的是:他们的传统的诱饵——由化外的黑暗渐次进入中国文化的微明区,同时随着中国话程度的加深成比例地提高身份——再也无法与俄国人提供的使蒙古人作为蒙古人而具有更有力和更高基准的诱饵相对抗了。”
回应 2016-01-15 08:39:23 -
而中国的第三代保守派则比欧洲任何时候的保守派更失魂落魄、委靡不振,而且也确应如此。因为其他任何社会集团都不曾像他们那样仅仅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不仅面对着生计和自尊的丧失,而且面对着一切道德和社会价值的丧失。他们视之为普遍真理的儒家原则不是那种可以由信徒恪守于内心中的宗教原则,而是在社会效用中才得以维系的社会原则。一旦它们成为了珍藏品或受宠爱的“流亡者”,它们就会逐渐失去生气,被人遗忘。
2011-05-01 00:34:48
-
有关中国的学术著作通常不是走向这个极端就是走向那个极端。有的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细微侧面大书特书,有的则是对中国长期稳定不变的原因作出洋洋大观的一揽子解释。当然对这两类研究不可完全忽视,但是对于许多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是行不通的。
2022-02-22 16:43:26
-
芮玛丽在书中坦诚当时国外学界对于中国伊教新教(哲合忍耶)的了解有限,虽然她只是极简略的介绍了哲派初期历史,但是如下一段: 「有一个叫马二的人,据清朝官方的材料说,他继承了新教领袖穆大阿浑阿訇的白帽子和红袍子。穆大阿浑在临终前命令他的儿子和信徒们拥护马二。后来,马二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他的儿子马化龙则成为左宗棠最难对付的敌手。」 即有数处明显的错误,且译者也未能发觉出注。 1,穆大阿浑即哲派第二代教...
2021-02-10 18:58:12 7人喜欢
芮玛丽在书中坦诚当时国外学界对于中国伊教新教(哲合忍耶)的了解有限,虽然她只是极简略的介绍了哲派初期历史,但是如下一段:
「有一个叫马二的人,据清朝官方的材料说,他继承了新教领袖穆大阿浑阿訇的白帽子和红袍子。穆大阿浑在临终前命令他的儿子和信徒们拥护马二。后来,马二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他的儿子马化龙则成为左宗棠最难对付的敌手。」
即有数处明显的错误,且译者也未能发觉出注。
1,穆大阿浑即哲派第二代教主穆宪章,「阿浑」即「阿訇」,重复连用有误。穆宪章葬于平凉,故而教内称为「平凉太爷」。
2,马二为哲派第三代教主马达天,但他并非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是因秘密传教发遣黑龙江,死于途中,葬于吉林船厂地区,故而教内称为「船厂太爷」。
3,马化龙不是马达天的儿子,而是孙子。马化龙的父亲,也即马达天的儿子,哲派第四代教主名马酸费耶,是哲派前五代教主唯一善终的,死于四月八日,故而教内称为「四月八太爷」。
4,马化龙是哲派第五代教主。
这本书是我在中亚买的正版,一直没时间读,今天直接翻到第六章,不过除了错误之外,还发现好像已经下架了。
回应 2021-02-10 18:58:12
-
有关中国的学术著作通常不是走向这个极端就是走向那个极端。有的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细微侧面大书特书,有的则是对中国长期稳定不变的原因作出洋洋大观的一揽子解释。当然对这两类研究不可完全忽视,但是对于许多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是行不通的。
2022-02-22 16:43:26
-
芮玛丽在书中坦诚当时国外学界对于中国伊教新教(哲合忍耶)的了解有限,虽然她只是极简略的介绍了哲派初期历史,但是如下一段: 「有一个叫马二的人,据清朝官方的材料说,他继承了新教领袖穆大阿浑阿訇的白帽子和红袍子。穆大阿浑在临终前命令他的儿子和信徒们拥护马二。后来,马二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他的儿子马化龙则成为左宗棠最难对付的敌手。」 即有数处明显的错误,且译者也未能发觉出注。 1,穆大阿浑即哲派第二代教...
2021-02-10 18:58:12 7人喜欢
芮玛丽在书中坦诚当时国外学界对于中国伊教新教(哲合忍耶)的了解有限,虽然她只是极简略的介绍了哲派初期历史,但是如下一段:
「有一个叫马二的人,据清朝官方的材料说,他继承了新教领袖穆大阿浑阿訇的白帽子和红袍子。穆大阿浑在临终前命令他的儿子和信徒们拥护马二。后来,马二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他的儿子马化龙则成为左宗棠最难对付的敌手。」
即有数处明显的错误,且译者也未能发觉出注。
1,穆大阿浑即哲派第二代教主穆宪章,「阿浑」即「阿訇」,重复连用有误。穆宪章葬于平凉,故而教内称为「平凉太爷」。
2,马二为哲派第三代教主马达天,但他并非被清政府凌迟处死,而是因秘密传教发遣黑龙江,死于途中,葬于吉林船厂地区,故而教内称为「船厂太爷」。
3,马化龙不是马达天的儿子,而是孙子。马化龙的父亲,也即马达天的儿子,哲派第四代教主名马酸费耶,是哲派前五代教主唯一善终的,死于四月八日,故而教内称为「四月八太爷」。
4,马化龙是哲派第五代教主。
这本书是我在中亚买的正版,一直没时间读,今天直接翻到第六章,不过除了错误之外,还发现好像已经下架了。
回应 2021-02-10 18:58:12 -
落葉知秋可烹茶 (素衣微凉)
赫德的论点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地方官员的调动过于频繁,而且禁止他们回到于方言、风俗民俗都最为熟悉的本地任职;衙门管役的权力过大;军队衰弱,因为它的花名册是虚伪的,有不少是以老、弱、幼儿的名字滥竽充数。同时士气低落,训练方法迂腐荒谬;官员们所受的传统教育原是极好的,但时过境迁,已经空洞无用;土地税、盐税、俸禄和整个的国家财政结构都亟待改革;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皇帝接见各国公使和向海外派遺使节来提...2020-08-23 19:33:34
赫德的论点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地方官员的调动过于频繁,而且禁止他们回到于方言、风俗民俗都最为熟悉的本地任职;衙门管役的权力过大;军队衰弱,因为它的花名册是虚伪的,有不少是以老、弱、幼儿的名字滥竽充数。同时士气低落,训练方法迂腐荒谬;官员们所受的传统教育原是极好的,但时过境迁,已经空洞无用;土地税、盐税、俸禄和整个的国家财政结构都亟待改革;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皇帝接见各国公使和向海外派遺使节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赫德还提出了一些为其时的中国政治家所不能提出的建议。他尖锐地批评了御史们,称之为朝廷的不健全的耳目,认为他们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并对民间疾苦充耳不闻。他抨击了整个的人治”理论,认为对于官员个人寄托了过多和过于多样性的要求。他极力主张扩大在贸易、修筑铁路等方面的中外合作,认为这是增进人民福的最好方式 在回顾了就近一系列中外摩擦的事例后,赫德断言,今天中国在对外事务方面出现的困难是它先前未能解決国内问题的结果;而今天不能解決外部问题,又必将反过来进一步加剧国内的。 引自 第十一章 功败垂成 实在,落到实处。
回应 2020-08-23 19:33:34
论坛 · · · · · ·
哪里可以买 | 来自Distance | 1 回应 | 2020-01-30 19:14:48 |
谁看完这本书,不想收藏了,求转让 | 来自粥·粥 | 2 回应 | 2014-12-01 13:26:12 |
要思考的问题 | 来自月明盈盈 | 2014-03-12 20:05:53 | |
书已买了两月,今夜挑灯读完 | 来自木桃 | 7 回应 | 2010-02-17 18:38:59 |
房德邻简历 | 来自mahout | 2009-01-08 19:47:5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Stanford Univ Press (195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國研究 (東寫西讀)
- 加州大学近代中国历史研究文献(中译本)目录 (benshuier)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近现代史 (魔术师)
- 洋务运动及晚清史研究书目 (古人)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同治中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abing 2008-02-04 17:10:37
观点新颖
0 有用 沙砾于飞 2006-07-29 18:10:57
芮玛丽认为:“同治中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中兴,同时也是第一次试图在不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体现这种价值观的制度进行革命改造的条件下改善中国政府,使之在近现代世界立于不败之地所作的努力。它也是一系列努力中最接近于成功的一次。”
1 有用 七七|烂柯人bot 2016-01-14 10:23:10
写法比较中规中矩感觉驾驭起来没有那么游刃有余,但总的来说开掘历史暗角和翻案文章都是我们欢迎的。桐城学派作为中兴思想策源地很触发现实感慨呵呵呵
2 有用 暴走系乙女药 2018-09-13 20:40:51
看到,日本人视为被清朝人翻译后却束之高阁的西方典籍图书为珍宝时,真是叹气。
10 有用 兔子晴 2014-02-04 14:08:48
“全面”既是好处也是缺点。近代国家不可能移植到儒家社会之上这个论点真是大胆,但似乎并没有足够多的论述指向这个结论。《北华捷报》对中西谈判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0 有用 Turnsole 2022-06-19 17:24:30
《北华捷报》
0 有用 崩溃侠 2022-05-05 14:07:57
也许是时代所促使,作者的政治立场过强,以至于书中充满了为帝国主义的诡辩。总结起来就是旧式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产力的要求,这就是清政府和国民政府失败的根源。作者的错误在于否认了武力入侵是清政府灭亡的直接原因。
0 有用 王纳耳朵 2022-04-16 15:44:56
另辟蹊径,视角独特
0 有用 骇客辉 2022-02-15 07:13:20
同治中兴取得的四项主要成就成就,那就是1、恢复稳定,2、贤人政治,3、建立近代工业,4、设立新式军队。
0 有用 烤肉君 2022-02-07 23:02:58
抛开一些结论的问题,芮玛丽对同治中兴的史料整理真的相当细致,相当程度的反映了中国精英层如何试图在“传统范围内进行的改革”。一般人普遍,这本书属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范式的代表著作,但芮玛丽在第三章便花了整整一章讨论西方列强的”合作政策“,表明”帝国主义“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干扰中国的改革,“因此改革失败的原因全部在于”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不适配,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本书体现的其实是所谓将“传统与现... 抛开一些结论的问题,芮玛丽对同治中兴的史料整理真的相当细致,相当程度的反映了中国精英层如何试图在“传统范围内进行的改革”。一般人普遍,这本书属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范式的代表著作,但芮玛丽在第三章便花了整整一章讨论西方列强的”合作政策“,表明”帝国主义“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干扰中国的改革,“因此改革失败的原因全部在于”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不适配,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本书体现的其实是所谓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问题。问题就在于,“同治中兴”真的失败了吗?芮玛丽将失败的节点视为“阿礼国条约”签订失败,但从她的研究来看,这次条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商人”,因此倒数第二章的“功败垂成”让我非常疑惑;同时,“传统”在“同治中兴”之后也并没有放弃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