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房龙(1882-1946),美国著名作家。毕生写了多部通俗历史著作,教育了一整代青年人,其中包括许多老一辈的中国读者。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地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会娓娓忘倦。
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本书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
作者简介 · · · · ·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 荷南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土学位,毕业后曾先后从事多种职业,但在写作方面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代表作包括《荷兰共和国衰亡史》、 《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 《宽容》等二十余部,均有相当大的影响,饮誉世界。其作品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无知的暴政
第二章 希腊人
第三章 禁锢的开始
第四章 众神的黄昏
第五章 禁锢
第六章 纯洁的生活
第七章 宗教裁判所
第八章 好奇的人
第九章 对书籍的开战
第十章 关于写历史书的普遍问题,以及写这本书的特殊问题第
十一章 文艺复兴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第十四章 拉伯雷
第十五章 新招牌换掉旧招牌
第十六章 再洗礼派教徒
第十七章 索齐尼叔侄
第十八章 蒙田
第十九章 阿米尼乌斯
第二十章 布鲁诺第
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第二十二章 新天堂
第二十三章 太阳王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第
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宽容
第二十八章 莱辛
第二十九章 托马斯・潘恩
第三十章 最后一百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是鹅的天敌,因为他使用的鹅毛笔比二十多个一般作家用的还要多。他属于文学巨人那一类人,他们都孤独一人,在最可怕的逆境中写的文章也和作家协会所有的作家总数写的一样多。他在肮脏的乡下客栈里伏案疾书。他在冰冷孤独的乡下客房里创作出了无以数计的六韵步诗歌。他的稿纸布满了他在格林威治寄宿的屋子的破地板。 他是个不引人注意的公证员的儿子,体弱多病,诙谐的命运把他扔进了鲨鱼和蝌蚪的大旋涡里,要么溺死,要么游出来。他愿意游出来冲到岸上。他长期同逆境作斗争的方法常常令人怀疑。他乞求、谄媚、充当小丑的角色。但这是在他没有版税和成为文学巨人之前的所做所为。让这个从来也不为混饭吃而粗制滥造作品的作者扔出第一块石头吧! 在他漫长而繁忙的一生中,他献身于与愚蠢的斗争,经历了无数次挫败,因此不在乎被当众打一顿或是挨了人家扔来的香蕉皮这类小事。但他是一个不屈不挠、充满了希望的乐天派。如果他今天在陛下的监狱里消磨了时光,说不定明天就会在驱逐他的同一个宫庭里得到一个名声显赫的职位。 他尽情地领略人间的快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奇怪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乡下,天天都有二十四小时的闲暇时间(包括星期日在内),伏尔泰开始非常认真地学习文学并且创作出了他的第一个剧本。十二个月的清新空气和受益不浅的单调生活之后,他被准许回到花天酒地的首都,他马上写了一系列讽刺摄政王的文章来弥补失去的时间。其实对于那个卑鄙的老家伙,骂他什么都不过份,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伏尔泰这样替他做宣传。以后的文章招来了第二次流放,最后还不得不去巴土底狱呆一段时间。但是当时的监狱,也就是说为象伏尔泰这样在社会上很有名望的年轻绅土准备的监狱,并不是坏地方。囚犯不允许擅自离开房间,但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情。这正是伏尔泰所需要的。巴黎中心的孤独牢房给了他做一些认真工作的机会。他被释放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好几个剧本,都非常成功,其中一个连续上演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伏尔泰 -
最可的是,《禁书目录》使人们心灰意冷,没有心思再搞文学和科学了,因为头脑使全的人不愿意辛辛苦苦写下一本书,却被无能无知的检查官“修正”得七零八落,或者被无学无识的宗教法庭调査委员会校订得面目全非。 他情愿钓钓鱼,或者去化装舞会和酒馆消磨时间。 也许他会坐下来,在对自己和自己的人民的完全失望中写下唐・吉诃德的故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九 向书开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宽容(房龙文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4 条 )





这一段话特别想给方舟子~~


宽容: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Althea Lynn (我们还是燃烧殆尽)
它属于这样一种人:他们只知道一种法则,它是在早已被忘却的遥远的黑暗年代里定下的不可更改的一套规矩,这些规矩是为那些自命可以解释圣理的职业教师创立的精神专制体系。 洛克争辩说:“如果国家有权利命令人们的灵魂归宿,那么一半人都注定要沉沦,因为不可能两种宗教都正确,生在边界这边的肯定会进天堂,生在那边的注定要下地狱。这样一来,出生时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被拯救了。” 一个罗马皇帝曾经定下著名...2012-07-28 19:27:20 2人喜欢
它属于这样一种人:他们只知道一种法则,它是在早已被忘却的遥远的黑暗年代里定下的不可更改的一套规矩,这些规矩是为那些自命可以解释圣理的职业教师创立的精神专制体系。 洛克争辩说:“如果国家有权利命令人们的灵魂归宿,那么一半人都注定要沉沦,因为不可能两种宗教都正确,生在边界这边的肯定会进天堂,生在那边的注定要下地狱。这样一来,出生时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被拯救了。” 一个罗马皇帝曾经定下著名的原则:宗教是人与上帝间的事情,上帝觉得自己尊严受到损害的时候,自己会照顾自己的。 内战是件可怕的事情,却有一大好处。它可以清洁气氛。 但是第三种人是人民。他们用严肃的科学眼光观察人,认清人的真面目。他们喜欢人的好品质,也了解它的局限性。他们通过对过去时间的长期观察,认为一般的人只要不受感情或自私心的影响,就的确能竭尽全力作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们部队自己抱任何虚假的幻想。他们知道生长的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要想加快人们智慧的增长就像要加快潮流或季节的进程一样,只能是枉费心机。他们难得被邀请参加一个州的政府,但是每当有机会把他们的思想变成行动是,他们就开始修筑公路、改进监狱,并把剩余基金用在学校和大学上。这些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正确的教育将会逐步消除世界上遗留下来的部分年代已久的弊病,因此这样的事也应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 少数人没完没了地学习和思考,认真寻求自己的不朽灵魂,他们将会悟出某些恰如其分的哲学结论,终能摆脱常任的苦恼。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满足精神上的淡酒,他们想找些能刺激精神、烫坏舌头、割断食管、是他们突然坐起来振奋以下的东西。那“东西”是什么倒无关紧要,只要能起到上述的作用,能采用直接了当的方法而且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就行。
回应 2012-07-28 19:27:20 -
“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对书本知识一窍不通。正是出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才被最后压抑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一座埃及寺庙,这座庙宇自从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之后己有数百年香火了。 庙宇座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从人类的记忆所及之时起,这儿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什么原因,非洲、希腊和罗马诸...
2013-12-18 11:49:12 1人喜欢
第一眼的菲莱神庙“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对书本知识一窍不通。正是出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才被最后压抑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一座埃及寺庙,这座庙宇自从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之后己有数百年香火了。 庙宇座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从人类的记忆所及之时起,这儿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什么原因,非洲、希腊和罗马诸神早已悲惨地销声匿迹了,只有这个女神还灵光不灭。直到六世纪,这里一直是理解古老神圣的象形文字的唯一场所,为数不多的教士继续从事着在其它地方早已被忘却的工作。 而现在,随着一个被称为“皇帝陛下”的文盲农夫的命令,庙宇和毗邻的学校变成了国家的财产,神像和塑像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馆里,教士和象形字书法家被投入监牢。等最后一个人由于饥寒交迫死去以后,具有悠久传统的象形文字工艺便成为绝代失传的艺术。 真可惜啊。 假如查士丁尼(该死的家伙)稍缓斩草除根,把几名老象形文字专家抢救到类似“挪亚方舟”的安全地方,那会使历史学家的工作容易得多。我们虽然能再次拼写出古怪的埃及词汇(这全靠商博良的天才),却仍然理解不了他们传给后代的内在含义。 在古代社会的各民族中,这类事情不胜枚举。 ” 这是2010年去埃及时游览的第一座神庙,迄今印象深刻,mark一下为艾希斯女神建造的神庙,以怀念那10天的美好行程。 关于菲莱神庙的备注:菲莱神庙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是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艾希斯而建。神庙原位于阿斯旺大坝南面的尼罗河中的小岛上。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尼克塔尼布二世国王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最大的一座神庙叫艾齐斯神庙,系托勒密二世费拉底尤斯国王所建,还有一座神庙为罗马时期所建。 埃及人对艾希斯的崇拜由来已久,古埃及的传统要求每一个埃及人在一生中都至少要来一次圣地向神灵祷告。据说女神艾希斯有一万个名字,她不仅掌管生育,还是所有人的庇护神,因而极受古埃及人的尊崇。 神庙的雕刻和壁画描写了神的生活和故事,雕刻非常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虽然描写的是神的故事,但是形象完全来自生活,凸起的腹肌、膝盖的关节等都清晰可见。在埃及,神与人之间没有被隔断,众神就在人们中间,神的面容就是人类的面容,或者是在天空和大地上环绕他们的动物的那些动物的面容,如牛、鹰、蛇等,就常被用在神的头上。埃及的神是人们的神,他们与百姓一样生活在埃及的土地上,不像中国的神那样高高在上。 菲莱神庙 这里还供奉着伊西丝的丈夫奥斯里斯。奥斯里斯是一位半人半神的埃及国王,他被描述为一位有无穷美德和智慧的人,他将游牧部落聚集在一起,教会他们耕种和采矿等技术。使命完成后,他将宝座留给伊西丝,自己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去教育其他民族。在路上,他被弟弟赛特赫篡位杀害,并将他的尸体肢解后埋在埃及各处。伊西丝在神灵的启示下,找到了丈夫的所有遗骸并将他 们拼到了一起。在伊西丝的热泪滋润下,奥斯里斯复活了,做了阴间的神。过去这里是普通人是绝对不能打扰禁地,只有祭司才有这样的特权。
回应 2013-12-18 11:49:12 -
九微 (我有不安的睡梦 与严寒的隆冬)
他如果活得再长一些,容忍力和对蠢行的憎恶反而会使他变为当时最专横的人。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能坦然回忆起在他的统治下没有一个人因为与他见解不同而被处死。可是,他的基督臣民以永恒的仇恨报答了他的仁慈。他们大肆炫耀说是皇帝自己的士兵(一个基督徒军团的士兵)射死了他,还精心炮制了颂词歌颂凶手。他们大讲朱利安死前是怎样承认自己做法的错误和承认基督的权力。为了诽谤这位一生俭朴苦行、全心全意为自己臣民谋取幸福的...2014-06-11 14:45:19
-
“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对书本知识一窍不通。正是出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才被最后压抑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一座埃及寺庙,这座庙宇自从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之后己有数百年香火了。 庙宇座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从人类的记忆所及之时起,这儿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什么原因,非洲、希腊和罗马诸...
2013-12-18 11:49:12 1人喜欢
第一眼的菲莱神庙“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对书本知识一窍不通。正是出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才被最后压抑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一座埃及寺庙,这座庙宇自从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之后己有数百年香火了。 庙宇座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从人类的记忆所及之时起,这儿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什么原因,非洲、希腊和罗马诸神早已悲惨地销声匿迹了,只有这个女神还灵光不灭。直到六世纪,这里一直是理解古老神圣的象形文字的唯一场所,为数不多的教士继续从事着在其它地方早已被忘却的工作。 而现在,随着一个被称为“皇帝陛下”的文盲农夫的命令,庙宇和毗邻的学校变成了国家的财产,神像和塑像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馆里,教士和象形字书法家被投入监牢。等最后一个人由于饥寒交迫死去以后,具有悠久传统的象形文字工艺便成为绝代失传的艺术。 真可惜啊。 假如查士丁尼(该死的家伙)稍缓斩草除根,把几名老象形文字专家抢救到类似“挪亚方舟”的安全地方,那会使历史学家的工作容易得多。我们虽然能再次拼写出古怪的埃及词汇(这全靠商博良的天才),却仍然理解不了他们传给后代的内在含义。 在古代社会的各民族中,这类事情不胜枚举。 ” 这是2010年去埃及时游览的第一座神庙,迄今印象深刻,mark一下为艾希斯女神建造的神庙,以怀念那10天的美好行程。 关于菲莱神庙的备注:菲莱神庙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是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艾希斯而建。神庙原位于阿斯旺大坝南面的尼罗河中的小岛上。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尼克塔尼布二世国王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最大的一座神庙叫艾齐斯神庙,系托勒密二世费拉底尤斯国王所建,还有一座神庙为罗马时期所建。 埃及人对艾希斯的崇拜由来已久,古埃及的传统要求每一个埃及人在一生中都至少要来一次圣地向神灵祷告。据说女神艾希斯有一万个名字,她不仅掌管生育,还是所有人的庇护神,因而极受古埃及人的尊崇。 神庙的雕刻和壁画描写了神的生活和故事,雕刻非常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虽然描写的是神的故事,但是形象完全来自生活,凸起的腹肌、膝盖的关节等都清晰可见。在埃及,神与人之间没有被隔断,众神就在人们中间,神的面容就是人类的面容,或者是在天空和大地上环绕他们的动物的那些动物的面容,如牛、鹰、蛇等,就常被用在神的头上。埃及的神是人们的神,他们与百姓一样生活在埃及的土地上,不像中国的神那样高高在上。 菲莱神庙 这里还供奉着伊西丝的丈夫奥斯里斯。奥斯里斯是一位半人半神的埃及国王,他被描述为一位有无穷美德和智慧的人,他将游牧部落聚集在一起,教会他们耕种和采矿等技术。使命完成后,他将宝座留给伊西丝,自己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去教育其他民族。在路上,他被弟弟赛特赫篡位杀害,并将他的尸体肢解后埋在埃及各处。伊西丝在神灵的启示下,找到了丈夫的所有遗骸并将他 们拼到了一起。在伊西丝的热泪滋润下,奥斯里斯复活了,做了阴间的神。过去这里是普通人是绝对不能打扰禁地,只有祭司才有这样的特权。
回应 2013-12-18 11:49:12 -
九微 (我有不安的睡梦 与严寒的隆冬)
他如果活得再长一些,容忍力和对蠢行的憎恶反而会使他变为当时最专横的人。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能坦然回忆起在他的统治下没有一个人因为与他见解不同而被处死。可是,他的基督臣民以永恒的仇恨报答了他的仁慈。他们大肆炫耀说是皇帝自己的士兵(一个基督徒军团的士兵)射死了他,还精心炮制了颂词歌颂凶手。他们大讲朱利安死前是怎样承认自己做法的错误和承认基督的权力。为了诽谤这位一生俭朴苦行、全心全意为自己臣民谋取幸福的...2014-06-11 14:45:19
-
Althea Lynn (我们还是燃烧殆尽)
它属于这样一种人:他们只知道一种法则,它是在早已被忘却的遥远的黑暗年代里定下的不可更改的一套规矩,这些规矩是为那些自命可以解释圣理的职业教师创立的精神专制体系。 洛克争辩说:“如果国家有权利命令人们的灵魂归宿,那么一半人都注定要沉沦,因为不可能两种宗教都正确,生在边界这边的肯定会进天堂,生在那边的注定要下地狱。这样一来,出生时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被拯救了。” 一个罗马皇帝曾经定下著名...2012-07-28 19:27:20 2人喜欢
它属于这样一种人:他们只知道一种法则,它是在早已被忘却的遥远的黑暗年代里定下的不可更改的一套规矩,这些规矩是为那些自命可以解释圣理的职业教师创立的精神专制体系。 洛克争辩说:“如果国家有权利命令人们的灵魂归宿,那么一半人都注定要沉沦,因为不可能两种宗教都正确,生在边界这边的肯定会进天堂,生在那边的注定要下地狱。这样一来,出生时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被拯救了。” 一个罗马皇帝曾经定下著名的原则:宗教是人与上帝间的事情,上帝觉得自己尊严受到损害的时候,自己会照顾自己的。 内战是件可怕的事情,却有一大好处。它可以清洁气氛。 但是第三种人是人民。他们用严肃的科学眼光观察人,认清人的真面目。他们喜欢人的好品质,也了解它的局限性。他们通过对过去时间的长期观察,认为一般的人只要不受感情或自私心的影响,就的确能竭尽全力作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们部队自己抱任何虚假的幻想。他们知道生长的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要想加快人们智慧的增长就像要加快潮流或季节的进程一样,只能是枉费心机。他们难得被邀请参加一个州的政府,但是每当有机会把他们的思想变成行动是,他们就开始修筑公路、改进监狱,并把剩余基金用在学校和大学上。这些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正确的教育将会逐步消除世界上遗留下来的部分年代已久的弊病,因此这样的事也应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 少数人没完没了地学习和思考,认真寻求自己的不朽灵魂,他们将会悟出某些恰如其分的哲学结论,终能摆脱常任的苦恼。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满足精神上的淡酒,他们想找些能刺激精神、烫坏舌头、割断食管、是他们突然坐起来振奋以下的东西。那“东西”是什么倒无关紧要,只要能起到上述的作用,能采用直接了当的方法而且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就行。
回应 2012-07-28 19:27:20
-
九微 (我有不安的睡梦 与严寒的隆冬)
他如果活得再长一些,容忍力和对蠢行的憎恶反而会使他变为当时最专横的人。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能坦然回忆起在他的统治下没有一个人因为与他见解不同而被处死。可是,他的基督臣民以永恒的仇恨报答了他的仁慈。他们大肆炫耀说是皇帝自己的士兵(一个基督徒军团的士兵)射死了他,还精心炮制了颂词歌颂凶手。他们大讲朱利安死前是怎样承认自己做法的错误和承认基督的权力。为了诽谤这位一生俭朴苦行、全心全意为自己臣民谋取幸福的...2014-06-11 14:45:19
-
“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对书本知识一窍不通。正是出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才被最后压抑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一座埃及寺庙,这座庙宇自从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之后己有数百年香火了。 庙宇座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从人类的记忆所及之时起,这儿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什么原因,非洲、希腊和罗马诸...
2013-12-18 11:49:12 1人喜欢
第一眼的菲莱神庙“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对书本知识一窍不通。正是出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才被最后压抑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一座埃及寺庙,这座庙宇自从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之后己有数百年香火了。 庙宇座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从人类的记忆所及之时起,这儿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什么原因,非洲、希腊和罗马诸神早已悲惨地销声匿迹了,只有这个女神还灵光不灭。直到六世纪,这里一直是理解古老神圣的象形文字的唯一场所,为数不多的教士继续从事着在其它地方早已被忘却的工作。 而现在,随着一个被称为“皇帝陛下”的文盲农夫的命令,庙宇和毗邻的学校变成了国家的财产,神像和塑像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馆里,教士和象形字书法家被投入监牢。等最后一个人由于饥寒交迫死去以后,具有悠久传统的象形文字工艺便成为绝代失传的艺术。 真可惜啊。 假如查士丁尼(该死的家伙)稍缓斩草除根,把几名老象形文字专家抢救到类似“挪亚方舟”的安全地方,那会使历史学家的工作容易得多。我们虽然能再次拼写出古怪的埃及词汇(这全靠商博良的天才),却仍然理解不了他们传给后代的内在含义。 在古代社会的各民族中,这类事情不胜枚举。 ” 这是2010年去埃及时游览的第一座神庙,迄今印象深刻,mark一下为艾希斯女神建造的神庙,以怀念那10天的美好行程。 关于菲莱神庙的备注:菲莱神庙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是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艾希斯而建。神庙原位于阿斯旺大坝南面的尼罗河中的小岛上。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尼克塔尼布二世国王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最大的一座神庙叫艾齐斯神庙,系托勒密二世费拉底尤斯国王所建,还有一座神庙为罗马时期所建。 埃及人对艾希斯的崇拜由来已久,古埃及的传统要求每一个埃及人在一生中都至少要来一次圣地向神灵祷告。据说女神艾希斯有一万个名字,她不仅掌管生育,还是所有人的庇护神,因而极受古埃及人的尊崇。 神庙的雕刻和壁画描写了神的生活和故事,雕刻非常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虽然描写的是神的故事,但是形象完全来自生活,凸起的腹肌、膝盖的关节等都清晰可见。在埃及,神与人之间没有被隔断,众神就在人们中间,神的面容就是人类的面容,或者是在天空和大地上环绕他们的动物的那些动物的面容,如牛、鹰、蛇等,就常被用在神的头上。埃及的神是人们的神,他们与百姓一样生活在埃及的土地上,不像中国的神那样高高在上。 菲莱神庙 这里还供奉着伊西丝的丈夫奥斯里斯。奥斯里斯是一位半人半神的埃及国王,他被描述为一位有无穷美德和智慧的人,他将游牧部落聚集在一起,教会他们耕种和采矿等技术。使命完成后,他将宝座留给伊西丝,自己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去教育其他民族。在路上,他被弟弟赛特赫篡位杀害,并将他的尸体肢解后埋在埃及各处。伊西丝在神灵的启示下,找到了丈夫的所有遗骸并将他 们拼到了一起。在伊西丝的热泪滋润下,奥斯里斯复活了,做了阴间的神。过去这里是普通人是绝对不能打扰禁地,只有祭司才有这样的特权。
回应 2013-12-18 11:49:12 -
Althea Lynn (我们还是燃烧殆尽)
它属于这样一种人:他们只知道一种法则,它是在早已被忘却的遥远的黑暗年代里定下的不可更改的一套规矩,这些规矩是为那些自命可以解释圣理的职业教师创立的精神专制体系。 洛克争辩说:“如果国家有权利命令人们的灵魂归宿,那么一半人都注定要沉沦,因为不可能两种宗教都正确,生在边界这边的肯定会进天堂,生在那边的注定要下地狱。这样一来,出生时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被拯救了。” 一个罗马皇帝曾经定下著名...2012-07-28 19:27:20 2人喜欢
它属于这样一种人:他们只知道一种法则,它是在早已被忘却的遥远的黑暗年代里定下的不可更改的一套规矩,这些规矩是为那些自命可以解释圣理的职业教师创立的精神专制体系。 洛克争辩说:“如果国家有权利命令人们的灵魂归宿,那么一半人都注定要沉沦,因为不可能两种宗教都正确,生在边界这边的肯定会进天堂,生在那边的注定要下地狱。这样一来,出生时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被拯救了。” 一个罗马皇帝曾经定下著名的原则:宗教是人与上帝间的事情,上帝觉得自己尊严受到损害的时候,自己会照顾自己的。 内战是件可怕的事情,却有一大好处。它可以清洁气氛。 但是第三种人是人民。他们用严肃的科学眼光观察人,认清人的真面目。他们喜欢人的好品质,也了解它的局限性。他们通过对过去时间的长期观察,认为一般的人只要不受感情或自私心的影响,就的确能竭尽全力作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们部队自己抱任何虚假的幻想。他们知道生长的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要想加快人们智慧的增长就像要加快潮流或季节的进程一样,只能是枉费心机。他们难得被邀请参加一个州的政府,但是每当有机会把他们的思想变成行动是,他们就开始修筑公路、改进监狱,并把剩余基金用在学校和大学上。这些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正确的教育将会逐步消除世界上遗留下来的部分年代已久的弊病,因此这样的事也应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 少数人没完没了地学习和思考,认真寻求自己的不朽灵魂,他们将会悟出某些恰如其分的哲学结论,终能摆脱常任的苦恼。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满足精神上的淡酒,他们想找些能刺激精神、烫坏舌头、割断食管、是他们突然坐起来振奋以下的东西。那“东西”是什么倒无关紧要,只要能起到上述的作用,能采用直接了当的方法而且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就行。
回应 2012-07-28 19:27:20
论坛 · · · · · ·
绝对的好书 | 来自knight | 2012-08-11 16:47:36 | |
《宽容》和《人的解放》是同一本书吗? | 来自GMT | 2009-05-09 00:15:5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8.5分 685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8.7分 171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年8月)8.1分 751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7分 77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由主义读书单 (Alan Ye)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修身养性 开启心智 (navashiva)
- 在天商逃课时看的书 (你有雨伞 我有大头)
- 吴晓波的书单 (glassheart)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宽容(房龙文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时间之葬 2014-07-06 00:41:38
房龙的宗教观是我所赞赏的,但为何一个信仰宽容的人会信仰绝对的进步?
0 有用 来未 2008-04-23 10:00:19
一万年的许诺
0 有用 asado 2007-05-14 16:20:39
太过教条了。。。
1 有用 和尚 2010-01-17 09:16:54
宽容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0 有用 cnniuge 2010-10-02 23:43:38
中学读到它的序言,以为是一本随笔。今天掩卷,想其实是一本宽容精神贯穿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演进的历史。
0 有用 Fir 2022-01-19 11:10:46
当年明月是看过这本书以后才写的《明朝那些事》吧?文风很类似,忘记是21年还是20年读的了,记得是读完了,回家翻一翻
0 有用 I高级护理工 2022-01-05 14:09:27
低端,思考过于肤浅
0 有用 Theme 2021-11-21 15:29:10
2021年11月16日国际宽容日之前读完的
0 有用 安 2021-09-10 16:56:10
宽容和实证主义先后的问题始终是个问题。
0 有用 B.Z. 2021-02-24 16:58:56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政治宗教的发展,以及他们如何地折磨和排挤非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