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歐洲六十年 【卷一】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Bamboo Insight 2015-01-13 16:05:01

    朱特充满了睿智的洞见。

  • 1 鎮長 2021-03-26 15:16:13

    這本書值得看第二次

  • 0 lanyutouling 2023-07-13 17:55:13 上海

    非常客观冷静的叙述,字里行间几乎看不到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小时候历史课本上短短的一段话,原来背后发生了这么多的故事。唯一的缺点是翻译质量不是很好,很多句子是按照英文原文的结构来翻译,完全不适应中国人的行文习惯,看起来很费力也很难理解。不过社科类的书籍这个也算是通病吧,两岸皆然。

  • 0 法比不安 2023-04-07 13:40:17 辽宁

    战时及战后有意无意达成的种族清洗及其意义(与其后南斯拉夫及苏联解体后的民族冲突相对照);德国民众及政治家集体失忆的努力;整个欧陆的经济困难、配给制与后续的福利国家;马歇尔计划之于欧洲复苏,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示意下的拒绝;史达林主义在东欧的蔓延;文化战争(详见未竟的往昔)。最末美国电影在欧洲国家的渗透比较有趣。

  • 0 哦吼 2023-04-15 14:52:51 广东

    台译就好很多。

  • 1 AlonsoQuijano 2015-01-22 19:00:16

    读得很慢,这段历史有不少盲区,多少是所受教育所致的。作者写的很有深度,值得一品

  • 1 豆友1437182 2019-06-19 11:06:24

    开读,序言极好。四条提纲挚领。

  • 1 枕流 2020-02-26 22:04:17

    黄译其实已经很令人满意了。朱特更近于思想家,如果对某国的具体事件了解更为详尽,会觉得本书很多地方大而化之。不过这算不上“错误”,作为宏观图景,本书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正面的。过度的详细也许反而是某一国对细节强调太过,妄图翻案,最少也只不过是理顺一国层面的事情罢了。

  • 1 泠箖 2021-06-23 22:29:59

    第二刷。對照了中信版與新星版,我好險有台灣的左岸版。譯者黃中憲讀外交出身,做過一段時間的國際新聞編譯,後才轉到翻譯。他翻譯的基本上都是有點大部頭的歷史著作,而且翻譯質量都還不錯。但整體上來說,台灣對這種大部頭的著作,還是有些古典的敬畏之心,譯者與編輯之間的質量把關都做得很好(當然還是會有洪蘭那種翻車的意外事故),讓我每次遇到這種類型的書,都會比較放心地買台版。台版可能不適合簡體版讀者,主要是譯名的差異,應該會讓人在理解上卡殼,但是過了這關,相信能夠享受這本書。

  • 1 Yuanming 2012-08-07 18:29:56

    想打4.5星没这选项。除第6章译者翻译校对有点糙,作者本人对盎格鲁和美利坚存在倾向有失中立外,全书文笔流畅,逻辑清晰,角度全面而富含信息量。

  • 1 Typewind 2018-04-17 09:03:07

    建议阅读英文版,无论是简体还是繁体翻译都差强人意。读完这套书会对理解现代欧洲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欧洲人的心态想法有很大帮助

  • 0 水木洞天 2019-12-26 20:53:14

    很有吸引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