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上)的书评 (56)

漂亮的开头,错综复杂的情节,最后却没有收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国机密是我在几周前就读完的,读的时候有过酣畅淋漓的快感,也有过恨不得把kindle扔出去的冲动。一直想为它写点什么,既然现在有空,就不如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吧。 我挺喜欢三国机密里随处可见的伏笔和埋梗,当我想记录他们的时候,所有的思绪一起涌上心头,作为一个逻辑混... (展开)
八成是假的,所以是真的
东汉末年,朝纲紊乱,军阀纷起,中国混战。 总之一句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相当地出名。刘关张兄弟结义,曹操和他的儿子们煮豆燃箕,司马懿以及他那些承接了朝代的子孙们路人皆知其心……例例件件,事事人人,几乎达到了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我想,这其中...
(展开)

逼格太高,漏洞太多。消遣一下还是可以的。
很容易联想起《火凤燎原》这本也是高逼格的三国题材,逼格高得已经有点反感了,郭嘉“永远不犯错”,最后的乌巢对决他除了去送死还能做什么?他去不去戏志才已经在哪了?曹操也在进攻阳武了。结果两个重症晚期患者相遇,结果引发药性相冲,双双嗝屁。杨修不故意反水,董承就成...
(展开)

看的时候觉得好看,看完觉得有点扯谈
《三国机密》确实称得上鬼才小说,情节设置得峰回路转,各种描写也深得我心,只有马伯庸才写得出来这样的小说。最近以三国机密改编的电视剧《潜龙在渊》也开播了,拍的也不错。但是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和业余三国迷,还是有些东西不吐不快。 开篇就是伏后等人葬送了董承,让...
(展开)

开始很惊艳,结尾很随意
历史小说如果太写实了,就会感觉一切都注定了,没啥看的动力。相反,如果在一段历史,注入一些“变化”,就会变得非常的吸引人。——当然,有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写的是“历史”,背景、人物、语言等越真实越好,至少不能感觉是挂着古人名的现代小说。我发现,我最喜欢的几...
(展开)

《三国机密》摘录及书评
"她望着刘协镇定自若的微笑,一时百感交集”; "这幅自信的笑容,却是毫无二致"; "高明的谎话须得是七虚三实,说一藏十,这样别人才会深信不疑。司马懿对于许都之事旁敲侧击,故意说得模糊神秘,仿佛全盘在胸,实则一句实指也无"; " 郭嘉是螳螂,时机一到,出手犀利,从不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