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思辨录(精装)》收录王元化先生1940年至载2002年的各类思辨札记。范围广涉人物、思想、历史、哲学、美学、鉴赏、考据、训诂及译文校订等等。其中一部分,曾以《思辨随笔》为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4年刊行,在读者中影响甚巨,并于1995年获国家图书奖。此次作者重加增订,补入近十年来新札与前未发表的旧记150余则,或补述学案、发明旧说,或另辟蹊径、独抒新见、时间跨度逾六十年,从中不仅可窥作者之治学历程,更有以见一种贯通中西、融铄古今的真学问、真思想;一种持守如一、特立卓行的真精神、真性情。作者并将全书重新审改编定,作为定本问世。
目录 · · · · · ·
甲辑
一 反思经历述略
二 说反思
三 文化传统构成四要素
四 封建文化析
五 大传统与小传统
六 游民与游民
七 传统道德与民族精神
八 道德继承
九 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一○ 知识结构的整体
一一 抽象继承法
一二 中体西用
一三 “你要做世上的盐”
一四 毛泽东与文化传统
一五 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来源
一六 时代与理念
一七 态度与思想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276.学术压思想? 1994 年最近有人将学术界一些入开始出现探讨学术的空气说成是学术出台思想淡化。其实完全用不着担心,这种学术空气还十分微薄,简直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且我敢预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研究也不会成为可以和其他文化活动抗的力量。只要看看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是些什么读物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文化研究有以西学为坐标的老传统,也有以论带史的新传统。前者主宰文化界已七十多年,后者也将近半个世纪。伴随着这股潮流而弥漫文化界的仍是“阶级斗争工具论”的变种和趋新猎奇的浮躁之风。要在这样的文化市场使学术挤走思想,恐怕无异梦想。我不认为学术和思想必将陷入非此即彼的矛盾中。思想可以提高学术,学术也可以充实思想。它们之间没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那种势不两立的关系。而且我也不相信思想竟如此脆弱,会被救亡所压倒,被学术所冲淡。 (查看原文)
喜欢读"思辨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思辨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南渡 (远离颠倒梦想)
罗兰的青年时代完全辆牲在精燥乏味的考试上,为了不负家庭亲人的期望,他一步步地通过高等师范学校、学土、研究生………的考试。正当这一当初最繁重的工作都做完了、上流社会的大门为他洞开的时候,他却不愿跨进去,而宁肯挑选一条艰苦的道路。甚至连深爱他的老师迦勃里尔·蒙诺也认为他放弃即将获得酬报的教书生活是一种“轻率的举措”。但是他早已决定了永远不做一个“只求成功,企图通过最稳当又最方便的捷径来达到目的这样...2017-04-16 20:27:41
罗兰的青年时代完全辆牲在精燥乏味的考试上,为了不负家庭亲人的期望,他一步步地通过高等师范学校、学土、研究生………的考试。正当这一当初最繁重的工作都做完了、上流社会的大门为他洞开的时候,他却不愿跨进去,而宁肯挑选一条艰苦的道路。甚至连深爱他的老师迦勃里尔·蒙诺也认为他放弃即将获得酬报的教书生活是一种“轻率的举措”。但是他早已决定了永远不做一个“只求成功,企图通过最稳当又最方便的捷径来达到目的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人,竞准备向整个堕落的文学潮流挑战,自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敌人的力量是这么强大:占据了全部的出版物,垄断了所有的剧场,阻断了他和读者的一切交通。他的经济又是经常受着体 胁,没有一个有力量的朋友。在新闻界、出版界、周场方面得不到丝毫的。 情。虽然他写了一打的刷本,而其中八本竟未能印行,上演的只是少数了 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他一直在孤独和寂寞中工作着。他在《约约 偷·克利斯朵夫》中写下的这句话:“他的目的不是成功,是信仰!”为了信如 就不怕失败、不怕受伤,为了洗清积满油垢的艺术界就不怕被冷淡、被打击 被围剿。 他说:“世上不是稀稀落落有几颗石子,人类的元气真要丧尽了。”正是 他才在巴黎的艺术”节场”中坚持了光明和进步。
回应 2017-04-16 20:27:41 -
南渡 (远离颠倒梦想)
过去我深深服膺《费尔巴哈论》中谈到人性恶的观点。我曾在《韩非论 稿》中,引用过这段话。但是现在我发生了疑问。《费尔巴哈论》认为自产生 了阶级社会之后,恶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并说明所谓恶指的是 贪欲和权势欲这两种恶的情欲。《费尔巴哈论》这一说法很不全面,尚不及戴东原所谓禁铟情欲将造成社会的冷漠来得深刻。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限于贪欲和权势欲两种恶的情欲,也许这本书在批评史达克时所说的“追求真理的...2017-04-16 18:21:56
过去我深深服膺《费尔巴哈论》中谈到人性恶的观点。我曾在《韩非论 稿》中,引用过这段话。但是现在我发生了疑问。《费尔巴哈论》认为自产生 了阶级社会之后,恶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并说明所谓恶指的是 贪欲和权势欲这两种恶的情欲。《费尔巴哈论》这一说法很不全面,尚不及戴东原所谓禁铟情欲将造成社会的冷漠来得深刻。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限于贪欲和权势欲两种恶的情欲,也许这本书在批评史达克时所说的“追求真理的热忧”更是主要的方面。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所作的伟大发现和发明,许多思想家所作的重大的理论贡献,许多政治家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使社会免 除了破坏与毁灭………,恐怕都是出于像“追求真理的热忧”这类善的动机或 愿望,而不是出于掠取金钱的贪欲或擅夺权力的野心这类恶劣情欲。自然应该看到,在一定情况下,贪欲和权势欲也会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更应该看到,在大多情况下,贪欲和权势欲往往只会给社会带来破坏,
回应 2017-04-16 18:21:56
-
钟螺 (书来如山倒,书去如拔丝)
“杜亚泉认为知识阶级缺乏独立思想,达则与贵族同化,穷则与游民为伍,因而在文化上也有双重性。一面是贵族性,夸大骄慢,凡事皆出于武断,喜压制,好自矜贵,视当世人皆贱,若不屑与之齿者。另一面则是游民性,轻佻浮躁,凡事皆倾向于过激,喜破坏,常怀愤恨,视当世人皆恶,几无一不可杀者。往往同一人,处境拂逆则显游民性,顺利则显贵族性;或表面上属游民性,根底上属贵族性。他说,以此性质治产必至于失败,任劳动必不能...2013-12-19 21:08:00
-
南渡 (远离颠倒梦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 我如果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 切近的规定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 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 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池 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整体了。 从这段话看来,马克思也是运用了感性—一知性——...2017-04-02 22:15:59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 我如果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 切近的规定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 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 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池 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整体了。
从这段话看来,马克思也是运用了感性—一知性——理性这三个概念 的。如果把上述理论概括地表述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公式:从混沌的 关于整体的表象开始(感性)—一分析的理智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规定(知 性)——经过许多规定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理性)。马克思把这 公式称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并且指出这种方法”显然是科 学上正确的方法”。
回应 2017-04-02 22:15:59
-
南渡 (远离颠倒梦想)
罗兰的青年时代完全辆牲在精燥乏味的考试上,为了不负家庭亲人的期望,他一步步地通过高等师范学校、学土、研究生………的考试。正当这一当初最繁重的工作都做完了、上流社会的大门为他洞开的时候,他却不愿跨进去,而宁肯挑选一条艰苦的道路。甚至连深爱他的老师迦勃里尔·蒙诺也认为他放弃即将获得酬报的教书生活是一种“轻率的举措”。但是他早已决定了永远不做一个“只求成功,企图通过最稳当又最方便的捷径来达到目的这样...2017-04-16 20:27:41
罗兰的青年时代完全辆牲在精燥乏味的考试上,为了不负家庭亲人的期望,他一步步地通过高等师范学校、学土、研究生………的考试。正当这一当初最繁重的工作都做完了、上流社会的大门为他洞开的时候,他却不愿跨进去,而宁肯挑选一条艰苦的道路。甚至连深爱他的老师迦勃里尔·蒙诺也认为他放弃即将获得酬报的教书生活是一种“轻率的举措”。但是他早已决定了永远不做一个“只求成功,企图通过最稳当又最方便的捷径来达到目的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人,竞准备向整个堕落的文学潮流挑战,自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敌人的力量是这么强大:占据了全部的出版物,垄断了所有的剧场,阻断了他和读者的一切交通。他的经济又是经常受着体 胁,没有一个有力量的朋友。在新闻界、出版界、周场方面得不到丝毫的。 情。虽然他写了一打的刷本,而其中八本竟未能印行,上演的只是少数了 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他一直在孤独和寂寞中工作着。他在《约约 偷·克利斯朵夫》中写下的这句话:“他的目的不是成功,是信仰!”为了信如 就不怕失败、不怕受伤,为了洗清积满油垢的艺术界就不怕被冷淡、被打击 被围剿。 他说:“世上不是稀稀落落有几颗石子,人类的元气真要丧尽了。”正是 他才在巴黎的艺术”节场”中坚持了光明和进步。
回应 2017-04-16 20:27:41 -
南渡 (远离颠倒梦想)
过去我深深服膺《费尔巴哈论》中谈到人性恶的观点。我曾在《韩非论 稿》中,引用过这段话。但是现在我发生了疑问。《费尔巴哈论》认为自产生 了阶级社会之后,恶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并说明所谓恶指的是 贪欲和权势欲这两种恶的情欲。《费尔巴哈论》这一说法很不全面,尚不及戴东原所谓禁铟情欲将造成社会的冷漠来得深刻。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限于贪欲和权势欲两种恶的情欲,也许这本书在批评史达克时所说的“追求真理的...2017-04-16 18:21:56
过去我深深服膺《费尔巴哈论》中谈到人性恶的观点。我曾在《韩非论 稿》中,引用过这段话。但是现在我发生了疑问。《费尔巴哈论》认为自产生 了阶级社会之后,恶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并说明所谓恶指的是 贪欲和权势欲这两种恶的情欲。《费尔巴哈论》这一说法很不全面,尚不及戴东原所谓禁铟情欲将造成社会的冷漠来得深刻。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限于贪欲和权势欲两种恶的情欲,也许这本书在批评史达克时所说的“追求真理的热忧”更是主要的方面。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所作的伟大发现和发明,许多思想家所作的重大的理论贡献,许多政治家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使社会免 除了破坏与毁灭………,恐怕都是出于像“追求真理的热忧”这类善的动机或 愿望,而不是出于掠取金钱的贪欲或擅夺权力的野心这类恶劣情欲。自然应该看到,在一定情况下,贪欲和权势欲也会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更应该看到,在大多情况下,贪欲和权势欲往往只会给社会带来破坏,
回应 2017-04-16 18:21:56 -
南渡 (远离颠倒梦想)
我隔离结束回家后,利用长期等候做结论的空暇,重读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这篇不长的文字中所提出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学术界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个说法很难纳入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共同规律,于是援用《资本论》第二版跋所提出的“说明方法”和“叙述方法”来加以解释,以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叙述 方法”。对于这一说法我一直未惬于心。当我根据《小逻辑》中有关知...2017-04-15 18:29:09
我隔离结束回家后,利用长期等候做结论的空暇,重读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这篇不长的文字中所提出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学术界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个说法很难纳入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共同规律,于是援用《资本论》第二版跋所提出的“说明方法”和“叙述方法”来加以解释,以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叙述 方法”。对于这一说法我一直未惬于心。当我根据《小逻辑》中有关知性的论述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时,渐渐从暧昧中透出一线光亮。越思考下去,问题越变得明朗。就马克思在《导言》中对这问题的说明来看,我认为马克思
也是运用了感性—一知性——理性三段式的。如果这样去理解他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所作的说明,问题就变得明白易晓了。马克思在《导言》中仔细地阐释了这个方法的全部过程。我们可以把他说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从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开始”(即指感性)—第二阶段“分析的 理智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规定”(即指知性)—第三阶段“经过许多规定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即指理性)。问题太明显了,这三个阶段不是阐明 感性——知性——理性又是什么呢?这一发现不禁使我欣喜万分。我觉得 我的诠释是切合《导言》本义的。同时,用感性——知性——理性代替感性——理性的想法,由于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诠释中得到印证,更使我 对自己的观点增强了信心。我很希望自己的愉快别人也能分享。一九七九 年我有了投稿的可能,就把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解写成一篇短文,投寄《学术月刊》。这是我在沉默二十多年后发表的第一篇哲学文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 我如果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池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近的规定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 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整体了。
从这段话看来,马克思也是运用了感性——知性—一理性这三个概念的。如果把上述理论概括地表述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公式:从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开始(感性)—一分析的理智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规定(知 性)——经过许多规定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理性)。马克思把这一公式称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并且指出这种方法“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和这种方法相对立的,则是经济学在初期走过的路程,例如十七世纪的经济学家(他们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那些启蒙学者一样,把“思维的悟性[知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就是从温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开始,通过知性的分析方法,把具 体的表象加以分解,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越来越稀薄的抽象。这也就是说,从感性过渡到知性就止步了。马克思提出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则是要求再从知性过渡到理性,从而克服知性分析方法所形 成的片面性和抽象性,而使一些被知性拆散开来的简单规定经过综合 恢复了丰富性和具体性,从而达到多样性统一。从这一点来看,黑格尔 说的一句警句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理性涵盖并包括了知性,而知性却不能理解理性。
回应 2017-04-15 18:29:09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限时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王元化 (白露@思勉)
- 我的政治常识 (羊的门)
- 我的民国学术Ⅱ (羊的门)
- 值得重读的书 (fenglong88)
- 书虫09年1月购书单 (bookbug)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思辨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昼寝 2013-05-24 13:05:56
读书很细很广啊。
0 有用 王 之 瞳 2011-12-28 18:30:20
寨个就牛逼大发了。。。
0 有用 存悔斋主人 2013-10-12 20:40:28
此书分主题编排,涉及人文领域的许多方面;篇章大多短小、精炼,观点平允又深刻,启人深思。
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07-26 16:36:43
韩非毫无节度地滥用不可两立的矛盾论,不仅把它硬套在非对抗性的矛盾上,而且机械地把它扩大到去解决那些本来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上。例如,他认为情和貌或质和文这些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由于是对立面的关系,因此这些对立面的解决只能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不是在它们的和解里。凡是不同的就是相反的,两者之间,非此即彼,只能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这种形而上学的矛盾论,口头说说还不要紧,一旦付诸实践,就要产生极大恶果。
0 有用 阿米塔 2016-04-01 00:43:08
犹如东塾读书记。
0 有用 北青萝 2021-06-09 19:41:43
潘江陆海,高山景行。
0 有用 心不惑 2020-12-29 22:48:49
西方虽然在俗世生活中重功利、重物质,可是在俗世生活外还有宗教生活,可以使人在这个领域内吸取精神的资源,以济俗世生活的偏枯。中国情况不同,没有超越的领域。一旦受到功利观念的侵袭,正如一位海外学者所说“整个人生都陷于不能超拔的境地,所以有人慨叹现代中国人过分讲实际,过分重功利,缺乏敬业精神。很少有人为知识而知识,为艺术而艺术,只有一种工具理性。” ‘’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
1 有用 智术师 2020-01-26 10:11:03
读于本科时代。
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07-26 16:36:43
韩非毫无节度地滥用不可两立的矛盾论,不仅把它硬套在非对抗性的矛盾上,而且机械地把它扩大到去解决那些本来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上。例如,他认为情和貌或质和文这些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由于是对立面的关系,因此这些对立面的解决只能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不是在它们的和解里。凡是不同的就是相反的,两者之间,非此即彼,只能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这种形而上学的矛盾论,口头说说还不要紧,一旦付诸实践,就要产生极大恶果。
1 有用 南渡 2017-04-17 13:50:20
在读王元化先生的书时,对我来说是一个性格润化笃实的过程 先生治学的严谨与谦怀,思考的深入浅出,影响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