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这本小书里,主要集合了孙歌前些年学术论文之外的部分文字。对于他来说,它们比他的学术论文更为重要。那是因为,在写作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到自己和这个世界面对面地凝视,才能感觉到心灵面对世界的开放,感觉到思维伸展自己的枝条,接受这个世界的光热和营养。本书是作者部分学术评论,文学批评及杂感类文字的结集,无论是对日本思想史的辩析与梳理,还是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验,都体现了作者感受的深度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而作者思考与研究的跨学科,乃至“跨国界”,其“无法归类”亦于本书得见。
目录 · · · · · ·
目录
前面的话
作为方法的日本
在异质空间中思索“空间’
亚洲意味着什么
――读《在亚洲思考》
在历史中寻找什么
――再读《在亚洲思考》
普遍性的载体是什么
――三读《在亚洲思考》
再生于现在的历史
论坛的形成
翻译的思想
反复读库恩
读《洗澡》
语词 不止是语词
期待与期待的落空
文学批评的立足点
第三种文学?
――从日本的向田邦子说起
东方女性的文化立场
――论向田邦子
“后现代”:苦果,还是甜枣
――日本的大众文学
日本式洁癖的文化意义
谈谈微观研究
两秒钟与七年
喝酒与做学问
与日本青年对话
浓雾与火山岩的启示
京都奈良行
需要女权还是男权
―― 日本家庭管窥之一
山村留学
―― 日本家庭管窥之二
山口百惠现象
言语共同体(外五篇)
“他人”与“其他人’
片假名的功用
“表日本”与“里日本’
谎言的功效
在真与假之间
邻居老妈妈的自然感情
作为象征符号的上海
旅行者
迷途不知返
· · · · · · (收起)
前面的话
作为方法的日本
在异质空间中思索“空间’
亚洲意味着什么
――读《在亚洲思考》
在历史中寻找什么
――再读《在亚洲思考》
普遍性的载体是什么
――三读《在亚洲思考》
再生于现在的历史
论坛的形成
翻译的思想
反复读库恩
读《洗澡》
语词 不止是语词
期待与期待的落空
文学批评的立足点
第三种文学?
――从日本的向田邦子说起
东方女性的文化立场
――论向田邦子
“后现代”:苦果,还是甜枣
――日本的大众文学
日本式洁癖的文化意义
谈谈微观研究
两秒钟与七年
喝酒与做学问
与日本青年对话
浓雾与火山岩的启示
京都奈良行
需要女权还是男权
―― 日本家庭管窥之一
山村留学
―― 日本家庭管窥之二
山口百惠现象
言语共同体(外五篇)
“他人”与“其他人’
片假名的功用
“表日本”与“里日本’
谎言的功效
在真与假之间
邻居老妈妈的自然感情
作为象征符号的上海
旅行者
迷途不知返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部作品是否“有用”,与这部作品的“好”“坏”,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作品有用与否,是在它与社会的关系中确定的。换言之,作品是否有用,就看它是否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科学其他范畴的研究对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文学批评的立足点 -
而一部作品是否“好”,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这取决于作品的内在构成。好作品的内在构成是完美的。由于作品体裁不同,这种内在构成的标准亦不同,不过归根结底,一部作品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而不必借助于其他学科的价值判断。判别作品好坏的文学批评主要是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即《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文学的内部研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文学批评的立足点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读书文丛(共9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新颖的课题》《唐时明月》《关于小说》《听者有心》《文学》
等
。
喜欢读"求错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求错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一本带有浓厚学术气息的评论和随笔集
最近写文字经常出错,要么思维混乱,要么错字连篇,自己也曾反思过,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太过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恐怕都有。写文字是需要思考的,如果一味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自然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觉得写文字一要有思考,先有文章的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7.9分 107人读过
-
限时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版读书文丛(进行ing...) (小米=qdmimi)
- 已拥有的日本学书籍 (蘭台公子)
- 12年购书 (mojo)
- 中國文化把脈【1】 (南池子)
- ニホン (void eyes 家族)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求错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豆友1485565 2012-10-15 01:28:47
因为读过一些孙歌后来的批评文章,所以从书中前面的一些偏学术类文章可以看到其思想的形成轨迹。后面一些写日本文化的文章颇有趣。第一,这些文章有着一股浓浓的90年代日本的气息,里面描述的日本好像是90年代前期日剧里的感觉。第二,日本在孙歌的文章中永远都是他者,并且一些文章写得过于草率。
0 有用 Fionn 2016-10-31 01:38:04
近20年后去靠近这本书,读到了浓郁的时代感,既是其味道的来源,也造就了明显的局限性,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一种“结构话语”的束缚(日本人怎样-中国人怎样),方法也不如其对象那般精细(他们-我们)。越来越觉得,写人(ta-我)的散文才有意思,很立体,最末几篇最好看。
0 有用 假面的自白 2020-06-06 22:40:56
有一些篇目非常喜欢,也深有同感。
0 有用 挠挠 2020-07-12 20:18:12
2020357
0 有用 問疏 2013-12-02 08:53:09
1998年版
0 有用 快樂的小台🌈 2021-12-16 23:28:25
朋友推薦,略略翻完的。偏散文和評論。
0 有用 豆友226765715 2021-09-11 01:16:10
@2009-10-16 22:12:46
1 有用 DSZS 2021-08-19 17:59:15
比大学术简单,比通俗难,正适合我这种半吊子
0 有用 挠挠 2020-07-12 20:18:12
2020357
0 有用 假面的自白 2020-06-06 22:40:56
有一些篇目非常喜欢,也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