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人类交往活动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规模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网络经济所导致人类交往成本迅速降低,正在使组织的横向革命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其他领域中去,并迟早会把我们每一个人大脑内部的思维网络并入那个无比扩展了的外部信息网络,从而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的“主体一客体”认知模式。“我思故我在”的时代就要结束了。
互联网使人类在互相不熟悉的前提下共同生产新知识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人类的“道德”构成了考验和挑战。互联网提供了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最终技术条件,但只有在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所需要的道德条件同样实现的情况下,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理想才可能成为现实。本随想集主要论述这些内容。
汪丁丁 1953年出生,北京市人,祖籍浙江。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执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德国杜依斯堡大学经济系。1997年以后,在北京大学讲授“数理经济学”与“制度分析基础”。已出版文集《永远的徘徊》、《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我思考的经济学》、《梦幻与真实》、《回家的路》等多种。
汪老师犀利
本书是一系列紧紧联系的文章的合集,作者对“制度”“资本”“自由”等概念的阐释堪称精妙,更让人敬仰的是成长于那样的中国环境中,胸中的人文情怀却极为强烈和鲜明,汪丁丁的这本书也告诉读者,成为一个像样的经济学家的前提是先成为一个由内而外的人文主义者。
洞见的产生必须保持着对新生事物的洞察,思考。
互联网与经济,旧书新读
前几篇写得挺不错的,后面略生涩。这是01年左右的书啊,这几年冬吴相对论等等节目都有谈到类似的观点,读起来格外熟悉。
> 更多短评 6 条
> 5人在读
> 30人读过
> 104人想读
订阅关于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秦岭山人 2013-02-08 09:14:52
汪老师犀利
0 有用 大鱼张张 2013-12-11 21:51:14
本书是一系列紧紧联系的文章的合集,作者对“制度”“资本”“自由”等概念的阐释堪称精妙,更让人敬仰的是成长于那样的中国环境中,胸中的人文情怀却极为强烈和鲜明,汪丁丁的这本书也告诉读者,成为一个像样的经济学家的前提是先成为一个由内而外的人文主义者。
0 有用 王建KINGSWORD 2011-09-21 17:17:43
洞见的产生必须保持着对新生事物的洞察,思考。
0 有用 飞 2016-09-04 22:25:06
互联网与经济,旧书新读
0 有用 zy 2015-05-31 09:45:53
前几篇写得挺不错的,后面略生涩。这是01年左右的书啊,这几年冬吴相对论等等节目都有谈到类似的观点,读起来格外熟悉。
0 有用 飞 2016-09-04 22:25:06
互联网与经济,旧书新读
0 有用 zy 2015-05-31 09:45:53
前几篇写得挺不错的,后面略生涩。这是01年左右的书啊,这几年冬吴相对论等等节目都有谈到类似的观点,读起来格外熟悉。
0 有用 大鱼张张 2013-12-11 21:51:14
本书是一系列紧紧联系的文章的合集,作者对“制度”“资本”“自由”等概念的阐释堪称精妙,更让人敬仰的是成长于那样的中国环境中,胸中的人文情怀却极为强烈和鲜明,汪丁丁的这本书也告诉读者,成为一个像样的经济学家的前提是先成为一个由内而外的人文主义者。
0 有用 秦岭山人 2013-02-08 09:14:52
汪老师犀利
0 有用 王建KINGSWORD 2011-09-21 17:17:43
洞见的产生必须保持着对新生事物的洞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