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的原文摘录

  • 我们说,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然而,构成未来的种种条件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是,它们似乎都被加上了密码,使我们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难以解读(当这本子终于到了我们手中时,却又已经太迟了)……归根结蒂,我们最大的激情,就在于将意义赋予生命——尽管这种意义有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查看原文)
    林活泼泼地 1赞 2012-11-13 17:20:23
    —— 引自第3页
  • 有关一个人的灵魂可从躯体中分离出去的看法,是以一种有关灵魂构成的复杂信念为基础的。中国人相信,灵魂本来就有着多种层次。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看法是,在一个活人的身上同时存在着代表精神之灵的”魂“及代表躯体之灵的”魄“。早在公元前二世纪,这种关于灵魂二重性的认识便已存在;而且,当时这一认识已经于”阴“"阳"双重构成的宇宙观联系在一起——阴阳相依,方有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存在。同阴阳相对共存一样,当人活着的时候,灵魂的两个部分和谐地共存于人体内;而当人死去时,它们便分开了。魂与阳对应(并与男性、轻质和动态相联系);魄则与阴对应(并与女性、重质和静态相联系)魂所控制的是较高级的机制(脑与心),而魄所管理的则是有形的感觉和身体的功能。 (查看原文)
    谷啦啦 1赞 2012-12-13 13:07:39
    —— 引自第124页
  • 当我们解读由“事件”而产生的文件时(不管这文件是由于税收的常规公文还是关于叛乱的紧急奏报),都必须要么把它们当做关于外在现实的描述,要么将它们视为文件作者政治需要的反映。(所谓政治需要,当然并不一定是狭隘的私利,也可以是文件作者从原则出发对部门利益的捍卫。) “事件”有一个开端(当有人首先引起事端)和一个结尾(当某人因处理事端的方法而受到赏罚)。一个官员的仕途取决于它的表现,而他的表现则取决于他处理具体事务的优劣。赋税是否已经征齐?罪案是否被及时破获?造反是否被阻止或评析?水患是否获得了治理?灾民是否得到了赈济?等等。就可叙述性而言,一次明显的成功或失败就是一个“事件”。一般来说,是事件给了官员以及回去弹劾他人,也是事件使官员得以因自己的长处而受到赞助。事件作为一个机会,不仅可以为一个人带来幸运,也可以同时服务于上司和下属的需要,并编织起使一个人得以在公共生活中立足的人际关系。 官僚君主制的内在机制则对所有这些事件进行加工,使它们转换为权利和地位。 (查看原文)
    Ryochan 1赞 2013-01-07 23:07:39
    —— 引自第273页
  • 北京人很久以来便习惯于将一般乞丐叫做“叫化子”,这宗叫法便是来自于“募化”一词——指的是佛教僧人宗教性的募化乞讨活动。 (查看原文)
    Cory 2013-06-11 18:50:52
    —— 引自第57页
  • Though we say that we cannot see the future, its conditions lie all around us. They are as if encrypted. We cannot read them because we lack the key (which will be in our hands only when it is too late to use it). But we see their coded fragments and must call them something. Many aspects of our own contemporary culture might be called premonitory shivers: panicky renderings of unreadable messages about the kind of society we are creating. Our dominating passion, after all, is to give life meaning, even if sometimes a hideous one. (查看原文)
    木羽 1赞 2013-07-15 22:16:33
    —— 引自第1页
  • 它不仅使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更有利可图,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纳税能力。 投资者十分活跃 (查看原文)
    依依稀稀的歌者 1赞 2013-12-10 10:39:35
    —— 引自第41页
  • 在这一时期的经济中,白银与铜钱之类的货币充溢,这不仅使得进出城市的人口流动成为可能,甚至还成为一种必要。事实上,每个农民家庭都在当地市场上从事交易,同时又通过当地市场与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市场联系在一起。 十六世纪以来的商业发展是伴随着一个更为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的出现而来的。 (查看原文)
    依依稀稀的歌者 1赞 2013-12-10 10:39:35
    —— 引自第41页
  • 不管特定的官吏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官府在面对因妖术而引发的歇斯底里时,其反应总是要把案子从街上转移到官府大堂上来。若在某人的管辖范围内发生了公众动乱,那便是此人无能或无知的铁证。这比之未能完粮纳税更确定地会摧毁一个人的仕途生涯。 (查看原文)
    忍者神胖 1赞 2014-11-28 09:50:51
    —— 引自第30页
  • 乡村与市镇的结合,也意味着它受到了手工业的某种支配。在这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要使得依然不断增长的人口能够在一再缩小的耕地面积上生存下来,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不能闲着,而必须为市场生产一点什么东西。 (查看原文)
    忍者神胖 2014-11-28 16:56:17
    —— 引自第38页
  • 那些反对官方祭祀活动的罪行也同“祭祀”条款放在一起,这就清楚地表明,凡以祭祀为手段而追求不同于官方的神灵崇拜、或同未经官方批准的神灵发生交往的行为,都是“祭祀”条款的打击目标。 十八世纪早期的一位辑注者沈之奇的看法提供了不同的答案。他写到,“祭祀”条款所强调的是“煽惑人民”这一因素:小民百姓若是受惑于异端邪说,便可能会产生思想“摇动”,从而引致“蔓延生乱”。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国家的关注中心其实是在于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查看原文)
    fario 1赞 2015-05-10 22:50:12
    —— 引自第110页
  • 所谓的“叫魂”妖术只是产生于无知又滋生于忌恨的一个幽灵。着不过是奸刁之徒利用民间恐惧逞其私欲的又一个例子。 (查看原文)
    抱字 1赞 2015-06-07 15:40:51
    —— 引自第243页
  • 在一个受规则束缚的环境里,最好的官员就是最少惹事的官员——也就是那些能规避麻烦,将消极应付视为美德的人。在任何一个官僚体制中,表现卓异都是有风险的。同样,告密者和惹麻烦的人也不为人欣赏。过分热情的官员比规行矩步者更容易犯规。因此,在日常考评中,谨慎、小心和勤勉成为最突出的品德。 (查看原文)
    抱字 1赞 2015-06-07 15:51:36
    —— 引自第257页
  • 通过把缉拿叫魂案犯变成日常公事,地方官员们便回到了既为他们所熟悉又不受短期考评约束的方法(如保甲制)。一个官员可以指望,在使用这些方法的结果还未经考核前就被调任,案件于是也从紧急渠道转入了对地方官员更为安全的常规渠道。 (查看原文)
    抱字 1赞 2015-06-07 16:49:15
    —— 引自第287页
  • 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农村家庭能够生存下去,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投入每个人的劳力。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查看原文)
    咕咚来了 1赞 2015-07-28 09:50:26
    —— 引自第42页
  •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到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倍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会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即使叫魂这样的事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仍然普遍地相信,任何人只要有适当“技巧”便可通过窃取别人的灵魂而召唤出阴间的力量。这是一种既可怕又富有刺激的幻觉。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真实的权力——人们可以通过指控某人为叫魂者、或以提出这种指控相威胁而得到这一权力争施行妖术和提出妖术指控所折射反映出来的是人们的无权无势状态。对一些无权无势的普通民众来说,弘历的清剿给他们带来了慷慨的机会 这种“受困扰社会”(impacted society)为反常的权力所搅扰,它和莱斯特·瑟罗(Lester Thurow)所描述的二十世纪美国“零和社会”在某一方面是很相似的。这两种社会都发现,它们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已无法通过增进生产来解决,而需要“对损失进行分摊”。但是,两者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在瑟罗笔下的后工业化的美国,人们被出卖的感觉是由于进步和经济成长的信念而产生并得到强化的——这种进步和经济成长一度曾使西方世界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会屈服于人类的努力,从中某些人会得益却不会有任何人受到损害。与此形成对照,在帝制后期的中国从未有人设想人的努力能够(或应该)产生无限的进步和成长。同一个富裕的工业社会相比较(不管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有多大),“损失分摊”在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是一种更为严酷的过程。当中国进入近代的时候,社会拥挤、贫穷,人们对于正在侵蚀着普通大众生存机会的种种实际力量则几乎完全没有了解。 “受困扰社会”的特殊政治就是在这... (查看原文)
    xiangtanyi 2015-09-15 23:37:13
    —— 引自第332页
  • 人们对于生活正向何种方向发生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变得更安全还是不安全等问题的态度,同我们期待在经济发展时会发生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查看原文)
    Ethan 1赞 2015-12-27 16:51:41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盛世
  • 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 (查看原文)
    windflower 1赞 2016-02-14 16:20:23
    —— 引自第36页
  • 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成为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利......对任何想捞取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权力;对虐待狂,它是一种乐趣。 (查看原文)
    向上游的鱼 1赞 2016-02-17 22:58:19
    —— 引自章节:叫魂
  • 这种拘谨呆板的程序是官僚生态的自然产物,也反映了运用这些程序的人们的心态。首先,人们需要回避风险。推荐一个日后表现令人失望(或甚至更为糟糕)的官员,会使推荐者本人受到处罚。或许,考评标准越是严格狭窄,官员们在推荐别人时所承担的风险可能就越大。作为一种原则,话应该越少越好。更进一步说,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描述行为比分析人品更容易搪塞。第二,考评或许适宜用于官僚们自己认为是“好的”官员。在一个受规则束缚的环境里,最好的官员就是最少惹事的官员——也就是那些能规避麻烦,将消极应付视为美德的人。在任何一个官僚体制中,表现卓异都是有风险的。同样,告密者和惹麻烦的人也不为人欣赏。过分热情的官员比规行矩步者更容易犯规。因此,在日常考评中,谨慎、小心和勤勉成为最突出的品德。 (查看原文)
    乐透喜中八百万 1赞 2016-03-19 20:27:51
    —— 引自第243页
  • 我们最难以判断的,是“盛世”在普通人的眼里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对于生活正向何种方向发生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变得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等问题的态度,同我们期待在经济发展时会发生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的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农村家庭能够生存下去,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投入每个人的劳力。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查看原文)
    candyme 1赞 2016-07-08 18:17:09
    —— 引自第42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20 12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