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本书源自人大的一门热门选修课,即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它靠同学们口碑相传而走红校园,最终使更多的人对这段看起来枯燥无比的历史重新认真审视起来。
这门课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原来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当诸多人物与史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难以用一句简单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视一段被扭曲的中国近代史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国人今日问题的精神根源。
基于此,我们将这门课的讲课稿集结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是的,那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
编辑推荐——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本书源自人大的一门热门选修课,即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它靠同学们口碑相传而走红校园,最终使更多的人对这段看起来枯燥无比的历史重新认真审视起来。
这门课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原来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当诸多人物与史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难以用一句简单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视一段被扭曲的中国近代史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国人今日问题的精神根源。
基于此,我们将这门课的讲课稿集结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是的,那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正如张鸣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诚如斯言。
重说中国近代史的创作者
· · · · · ·
-
张鸣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社会责任感使然,张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天下事,为历史与当下人物事件虚华假面,使真相豁然,真知毕然。
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历史文化随笔有《中国心绞痛》、《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等。
目录 · · · · · ·
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
中西两种体系
中国的抵抗
第二讲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
中西近代史的不同开端
中国和英国的第一次直接碰撞
鸦片——打破中英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第三讲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续)
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成本核算
中英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对比
开放教禁带来了西方的输入
传统历史缔造的两个神话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四讲 帝国古老命题新解
关于太平天国起义原因的商榷
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
洪秀全创教史
太平军起义
太平军的问题
第五讲 帝国古老命题新解(续)
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
关于太平军的几个问题
湘淮两军——汉族士大夫的崛起
“同光中兴”
第六讲 从自强到变法
洋务运动的起因
洋务运动的开展
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未必是场失败运动
第七讲 从自强到变法(续一)
洋务运动存在的问题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第八讲 从自强到变法(续二)
戊戌维新的贡献
清政府对于变法的态度
列强对于变法的态度
民众对于变法的态度
第九讲 义和团运动
民教冲突的产生
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冲突
清朝官府对于民教冲突的态度
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
第十讲 义和团运动(续)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义和团的特点
东南互保
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第十一讲 清廷的新政
新政的成就
预备立宪
废除科举
满族亲贵收权
第十二讲 辛亥革命
革命的发生
会党的特点
革命党结缘帮会的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袁世凯这个人
第十三讲 袁世凯的悲剧
共和体制的问题
袁世凯与国民党的对峙
袁世凯的悲剧
第十四讲 黯然北洋
段祺瑞与黎元洪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南北交战
第十五讲 众说纷纭的“五四”
白话文运动
五月四日政治运动
五四运动的吊诡之处
五四运动的影响
后记
附录: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重说中国近代史"试读 · · · · · ·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的一个朋友曾提过一个很好的比喻: 一天早上你起来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想想看你今后该怎么生活——你谁都不认识,这意味着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历史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实际上我们是离不开它的。其实对于一个民族,无论是其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很多人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处于失忆状态,所以一直安放不好自己的位置..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的一个朋友曾提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来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想想看你今后该怎么生活——你谁都不认识,这意味着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历史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实际上我们是离不开它的。其实对于一个民族,无论是其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很多人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处于失忆状态,所以一直安放不好自己的位置,在历史长河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通病,每个王朝都是如此,当新的王朝发展到一定时期,制度就会开始懈怠,进而失效。该遵守的规则没有落实,该处理的政务没有人干。逐渐的,潜规则开始当家,再然后,潜规则也不管用了,它又被无规则取代。如果对某类事件的处理有正式的规则,大家可以按照规则办事,这是最好的。若是有较为固定的潜规则,其实也能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转,大家多实践几次也就都知道该怎样办事了。等到潜规则都被破坏时,这个时候就乱了,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重说中国近代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重说中国近代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重说中国近代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8 条 )
论坛 · · · · · ·
传统观念的历史观 | 来自习惯 | 2023-08-13 17:54:17 | |
唐德刚、蒋廷黻、王汎森 | 来自豆友94610295 | 1 回应 | 2022-10-03 14:17:54 |
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直接看这本书会不会产生一些... | 来自阿法拉Dull | 2 回应 | 2022-09-06 20:32:06 |
三妇心态——看看有没有你 | 来自muamua | 9 回应 | 2021-08-15 20:59:58 |
恐怕清军不是书中说的仅仅输在战术吧。。。 | 来自无知是福 | 2 回应 | 2021-04-19 21:01:17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怪刺)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3(第一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 2012年華語圖書推薦榜 (451½°F™)
- 关于民国那些事 (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重说中国近代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東寫西讀 2013-01-20 22:52:49
张鸣这几年写晚清民国北洋的书少说也有六七本,过去多是鸡零狗碎的小文章,去年又趁着辛亥百年民国范儿流行,又将腹笥中的陈年旧货拿出来晾,新瓶装旧酒,于是乎就有了《重说中国近代史》。重读也罢,新解也好,除旧立新未必非得把前人当标靶,把别人说过的唾余再说一遍也未必显得自家高明。
6 有用 大句哥哥 2013-12-07 15:40:37
演绎精彩, 缺乏证据.
16 有用 Mura 2013-07-17 09:25:39
知道中国的历史不靠谱,但是没想到不靠谱到这个地步,历史课本里完全是魔幻现实主义么。。。不过也感叹一个又一个的小失误,让当下的我朝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拖全球后腿的地方。
2 有用 朱鸰 2018-03-09 00:52:54
语言完全是北方糙汉,段子手大白话。这种方式讲述历史的趣味是语言暴力的味道,在拉低人的审美
198 有用 豆友2533629 2013-06-20 09:40:58
就算看过不少书,也知道中国历史教科书瞎鸡巴写的,名为历史,其实都是党宣和意识形态教育,通篇谎言。但是一直也没看到过清朝历史的正解,张鸣这本书写的真不错,很有观点
0 有用 HelloIndra 2023-09-09 13:52:17 湖北
20230909-看看怎么从说,9.16读完,不长,但还有些自己观点,还行
0 有用 孙正鹏 2023-09-07 23:50:41 贵州
结论有余,分析不足。最后年表天津条约时间是错的
0 有用 qimokaoshi 2023-08-29 08:34:35 辽宁
太差了,不知所云。看了60页,弃了
1 有用 Yeats 2023-08-20 16:07:12 安徽
1840~1919概述。不论是我们中学阶段的历史义务教育,还是大学公共必修课的史纲教育,对于这80年的近代屈辱史叙述都是把罪恶的矛头绝对指向列强和正常在华办理现代化工作的外国人,满清政府一会儿是无辜一会儿是罪孽的矛盾形象,而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的晚清农民、烧杀抢掠的土匪、顽固不化的乡绅、思想被八股扭曲的士大夫等等人民群体则一直被描述为受害者或革命者的先进形象。这些就是张鸣教授说的历史三妇论,其实比喻的... 1840~1919概述。不论是我们中学阶段的历史义务教育,还是大学公共必修课的史纲教育,对于这80年的近代屈辱史叙述都是把罪恶的矛头绝对指向列强和正常在华办理现代化工作的外国人,满清政府一会儿是无辜一会儿是罪孽的矛盾形象,而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的晚清农民、烧杀抢掠的土匪、顽固不化的乡绅、思想被八股扭曲的士大夫等等人民群体则一直被描述为受害者或革命者的先进形象。这些就是张鸣教授说的历史三妇论,其实比喻的很形象,但随着女性意识的苏醒,这个比喻放在现在的学术界和大众社会下确实过时,好在再版后删除了这一说法。不纠结开篇的这点已改正的瑕疵,整本书或是说张教授开设的晚清政治史的公开课是极好的史学视角和思维的拓展,与其说是拓展,说是正视更好。 (展开)
0 有用 悠哈悠哈 2023-08-11 19:32:43 上海
买过多年了,以前看过,只记得当时觉得写的很真实,很多史实和事件自己第一次触及,非常好看。这次决定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