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下称小穆勒)是十九世纪的顶尖思想家之一,同时堪称最伟大的通才,没有之一。小穆勒的研究领域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至哲学、逻辑学,下至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就研究的广度而论,只需上仰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一人而已。
其实,小穆勒看似经天纬地的研究并非真正的四分五散,而是其来有自、一以贯之。本书《逻辑体系》既是他不竭的智慧之源,也是贯穿始终的方法论之线。当然,这本书也是小穆勒皓首穷经之作,前后历时42年(1830-1872年),八易其稿(正式版本),洋洋洒洒千余页、120万字,堪称当时逻辑学领域的扛鼎巨作。
《逻辑体系》这本巨著的价值在于,将洛克、贝克莱、休谟一脉相承的经验主义应用于逻辑学领域,特别是归纳逻辑,使得经验主义哲学开始真正成为其他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论。小穆勒本人正是这方面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哲学的贯通使他在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领域挥洒自如、举重若轻。
小穆勒在《逻辑体系》一书的研究重心是归纳逻辑,也正是在这个领域,他提出了大量独树一帜的创见,这些创见已经被奉为方法论的圭臬,俗称穆勒五法。尽管如此,《逻辑体系》的前两卷绝非陪衬之作。这两卷不仅渊深似海,更兼光华粲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前两卷,我们可以说“正本清源”。小穆勒用以正本清源的,正是一脉相承的经验主义精髓,而正本清源的对象则不一而足,既有关乎语言的名称、命题、分类、定义等,也有关乎演绎逻辑的三段论、证明等,甚至延伸到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无论是语言,还是演绎逻辑,这两个领域可谓步步荆棘、处处迷雾。关于语言的迷障是自然生成的、根深蒂固的,关于逻辑的迷障则既关乎习惯,也关乎内省,更有一些涉及玄之又玄的形而上学(至少是关于如何在形而上学和逻辑学之间划出分界线)。小穆勒在这个部分的探索堪称卓绝。除非理解经验主义的哲学精髓,否则的话,我们在这两卷有时简直寸步难行。然而,一旦跨过这片艰难之地,呈现在眼前的归纳逻辑将会是阳光大道(当然不会轻松)。正本清源固然为了廓清归纳逻辑的障碍,然而,其诸多副产品亦价值不菲,比如廓清在数学领域长期萦绕不散的诸多迷障。如果这些迷障不解,学习数学不过是鹦鹉学舌之属,绝难一窥数学堂奥之境。
一百多年来,《逻辑体系》的中译本只有严复的《穆勒名学》。严译堪称极品,然可憾者有二:一是文言文译就,不复为今人所用;二是戛然而止、 且有删略,令人难有一窥全豹之享。拙译致力于《逻辑体系》的全译本,译品绝难望严译之项背,唯期一补空白而已。
(远瞰图书唯一代理商:http://shop110357306.taobao.com/index.htm)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