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各种类型、各种流派的小说名著,从小说本体与创作、审美多种角度探究小说的艺术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命题和观点,对作家和研究者都极有启发。全书分“小说的涵义和特点”、“小说的人物形态”、“小说的人物创造”、“小说的情节艺术”、“小说的语言艺术”、“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等八章。适用于作家、业余作者,广大美学、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应该是崔道怡的师兄,写的也比这个当了很久《人民文学》主编的《小说课堂》要好。其实基本理论构架都差不多,传统小说(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略微涉及现代派。书里用的例子鲁迅、王蒙、高尔基甚多。但如果只是针对一般小说创作,也是够了。的确不如美国大学里的商业小说写作课程讲义那么细致,开头结尾情节语言都有专门章节,但其实理论素养要超过之。另外本书对中国小说故事类型优势的解说很不错,对小说的拟现、表意和写意... 应该是崔道怡的师兄,写的也比这个当了很久《人民文学》主编的《小说课堂》要好。其实基本理论构架都差不多,传统小说(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略微涉及现代派。书里用的例子鲁迅、王蒙、高尔基甚多。但如果只是针对一般小说创作,也是够了。的确不如美国大学里的商业小说写作课程讲义那么细致,开头结尾情节语言都有专门章节,但其实理论素养要超过之。另外本书对中国小说故事类型优势的解说很不错,对小说的拟现、表意和写意、寓意的分类在当时绝对有分量——我发现阎连科的分类,尤其是他提出的神实主义其实在本书中已有涉及——本书称为伪实。这个书我觉得倒是很适合中学语文老师读一遍,因为对于记叙文写作和散文阅读挺管用的。如今显赫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本世纪初在茶陵路上有个很小的门市部,地近外婆家常去,这是那儿买的四本书之一。 (展开)
开创性地提出了“尖形人物”的学术观点------
没有高小康《人与故事》好看。
> 更多短评 3 条
艾公子 (12月20日)
2011-03-31 08:49:04
关于时间:“小说摹写人生的广泛性,是时间的艺术”长于有时间流逝的表述,像安徒生小小的文章中有时就是整整两代人的生活。但不善于静态的描绘,要不为什么有绘画。 关于人物:人物分扁形和圆形 关于塑造:“头脑中十分熟悉的真人。写的越细越多,越容易淹没人物的性格”。 艺术规律:合成;单纯化;虚构是作家的特权;情节的真实是生活暗示的,生活感受越深,越丰富,暗示就越强;过多过细的描写毁坏形象的完整;直缀,是我喜欢的方式,从较长时间的生活中,摘取若干片断,连缀成篇。
> 4人在读
> 20人读过
> 42人想读
订阅关于小说艺术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叫我妖而不孽 2020-06-15 23:37:13
应该是崔道怡的师兄,写的也比这个当了很久《人民文学》主编的《小说课堂》要好。其实基本理论构架都差不多,传统小说(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略微涉及现代派。书里用的例子鲁迅、王蒙、高尔基甚多。但如果只是针对一般小说创作,也是够了。的确不如美国大学里的商业小说写作课程讲义那么细致,开头结尾情节语言都有专门章节,但其实理论素养要超过之。另外本书对中国小说故事类型优势的解说很不错,对小说的拟现、表意和写意... 应该是崔道怡的师兄,写的也比这个当了很久《人民文学》主编的《小说课堂》要好。其实基本理论构架都差不多,传统小说(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略微涉及现代派。书里用的例子鲁迅、王蒙、高尔基甚多。但如果只是针对一般小说创作,也是够了。的确不如美国大学里的商业小说写作课程讲义那么细致,开头结尾情节语言都有专门章节,但其实理论素养要超过之。另外本书对中国小说故事类型优势的解说很不错,对小说的拟现、表意和写意、寓意的分类在当时绝对有分量——我发现阎连科的分类,尤其是他提出的神实主义其实在本书中已有涉及——本书称为伪实。这个书我觉得倒是很适合中学语文老师读一遍,因为对于记叙文写作和散文阅读挺管用的。如今显赫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本世纪初在茶陵路上有个很小的门市部,地近外婆家常去,这是那儿买的四本书之一。 (展开)
0 有用 悠悠球 2019-09-19 11:42:11
开创性地提出了“尖形人物”的学术观点------
0 有用 Farolito 2019-12-20 15:25:06
没有高小康《人与故事》好看。
2 有用 叫我妖而不孽 2020-06-15 23:37:13
应该是崔道怡的师兄,写的也比这个当了很久《人民文学》主编的《小说课堂》要好。其实基本理论构架都差不多,传统小说(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略微涉及现代派。书里用的例子鲁迅、王蒙、高尔基甚多。但如果只是针对一般小说创作,也是够了。的确不如美国大学里的商业小说写作课程讲义那么细致,开头结尾情节语言都有专门章节,但其实理论素养要超过之。另外本书对中国小说故事类型优势的解说很不错,对小说的拟现、表意和写意... 应该是崔道怡的师兄,写的也比这个当了很久《人民文学》主编的《小说课堂》要好。其实基本理论构架都差不多,传统小说(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略微涉及现代派。书里用的例子鲁迅、王蒙、高尔基甚多。但如果只是针对一般小说创作,也是够了。的确不如美国大学里的商业小说写作课程讲义那么细致,开头结尾情节语言都有专门章节,但其实理论素养要超过之。另外本书对中国小说故事类型优势的解说很不错,对小说的拟现、表意和写意、寓意的分类在当时绝对有分量——我发现阎连科的分类,尤其是他提出的神实主义其实在本书中已有涉及——本书称为伪实。这个书我觉得倒是很适合中学语文老师读一遍,因为对于记叙文写作和散文阅读挺管用的。如今显赫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本世纪初在茶陵路上有个很小的门市部,地近外婆家常去,这是那儿买的四本书之一。 (展开)
0 有用 Farolito 2019-12-20 15:25:06
没有高小康《人与故事》好看。
0 有用 悠悠球 2019-09-19 11:42:11
开创性地提出了“尖形人物”的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