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译者: 高新勇 / 王亦兵 / 葛雪蕾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86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0649038
内容简介 · · · · · ·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他是柯维领导中心的创始人,也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Franklin Covey)的联合主席,曾协助众多企业、教育单位与政府机关培训领导人才。柯维博士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本书自出书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七十个国家以二十八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 富兰克林柯维公司是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世界顶尖级公司,与财富(Fortune)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和成千上万个中小型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服务与产品遍布全球,在全球38个国家设有44个分支机构。 关于本书 企业领导人都知道:只有每一位员...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他是柯维领导中心的创始人,也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Franklin Covey)的联合主席,曾协助众多企业、教育单位与政府机关培训领导人才。柯维博士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本书自出书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七十个国家以二十八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 富兰克林柯维公司是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世界顶尖级公司,与财富(Fortune)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和成千上万个中小型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服务与产品遍布全球,在全球38个国家设有44个分支机构。 关于本书 企业领导人都知道:只有每一位员工成为高效能人士,企业才会真正成高效率企业。 这本书几乎覆盖所有美国成年人,它是美国成年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书。 一个强大的美国是由每一位高效能的美国人决定的,不能不说与这本书有重要的关系。 FrankinCovey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简介 当您阅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这本书后,是否希望获得更多的学习资讯,与更多的职业经理人探讨成功的心得?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培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使您更加深入地了解书中的理论,彻底地改变思维模式,从而为您走得成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富兰克林柯维公司擅长于通过使用先进的培训方法和系统、完善的内容帮助个人和组织提高效能,其最著名的课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源于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的同名著作。它所传授的内容不是某种流行时尚或管理技巧,而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并且能够指导行为的基本原则。通过彻底思维的改变达到行为的改变从而加强了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培养组织内部的共同语言和价值观;在全球每年有七十五万人次参加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培训,而该公司也因其优异表现连续五年入选中国三大培训公司,并在2000年被《China Staff》(中国人事杂志)评为中国最杰出的培训公司。
作者简介 · · · · · ·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他是柯维领导中心的创始人,也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Franklin Covey)的联合主席,曾协助众多企业、教育单位与政府机关培训领导人才。柯维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第二部分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第二部分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第五章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第三部分 公众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第六章 你不是一座孤岛
第七章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第八章 习惯五:知彼知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第九章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第四部分 全面观照生命
第十章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第十一章 再次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附录
一、你是哪种类型的人?——生活重心面面观
二、第四代时间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一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阅读下面的内容时,请找个僻静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我走过这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友好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现在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评价?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你希望他们怎样评价你的人格?你希望他们回忆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贡献?你希望对周围人的生活施加过什么样的影响?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大致记下你的回答和感受,这有助于你对习惯二的理解。 请思考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的话:当我面对伟大人物的墓地,妒忌之心荡然无存;当我阅读历代佳丽的碑文,贪婪的欲望顿然消失;当我在墓碑旁遇见泣不成声的父母,禁不住悲从中来;当我看到父母的坟墓,忍不住想到那些自己将追随的人的悲伤的空虚;当我看到王者与其废黜者的墓碑并肩而立,生前为不同观点唇枪舌剑的文人墨客的遗体相邻而居,不禁感到那些内讧、派系斗争、人间是非的渺小。再查看墓碑上的日期,发现有些就在昨日,有些却可追溯到600年前,于是又忍不住想到最后审判日那天,我们都将同时接受上帝的审判。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习惯二 以终为始 -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 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Physical/Second Creation). 以终为始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明白了两次创造的道理,把制定目标看得与实践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圈就会日益扩大,反之就会日益缩小。 换句话说,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 Leadership)不同于管理(Management)。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会在第三个习惯中谈到。 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es)的话来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制订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基本的思维定式就在这里,即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透镜”。 “人生方向”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 “智慧”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 “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做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 它们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人生方向可以带来真正的智慧,智慧则能激发力量。若四者全面均衡,且协调发展,便能培养高尚的人格、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习惯二 以终为始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70 条 )
-
东写西读 (漫漫人生路)
阅读下面的内容时,请找个僻静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我走过这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友好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现在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评价?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 (3回应)2012-04-23 18:23:59 262人喜欢
阅读下面的内容时,请找个僻静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我走过这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友好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现在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评价?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你希望他们怎样评价你的人格?你希望他们回忆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贡献?你希望对周围人的生活施加过什么样的影响?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大致记下你的回答和感受,这有助于你对习惯二的理解。 请思考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的话:当我面对伟大人物的墓地,妒忌之心荡然无存;当我阅读历代佳丽的碑文,贪婪的欲望顿然消失;当我在墓碑旁遇见泣不成声的父母,禁不住悲从中来;当我看到父母的坟墓,忍不住想到那些自己将追随的人的悲伤的空虚;当我看到王者与其废黜者的墓碑并肩而立,生前为不同观点唇枪舌剑的文人墨客的遗体相邻而居,不禁感到那些内讧、派系斗争、人间是非的渺小。再查看墓碑上的日期,发现有些就在昨日,有些却可追溯到600年前,于是又忍不住想到最后审判日那天,我们都将同时接受上帝的审判。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引自 习惯二 以终为始 这句话,是我这么多年来,看到的关于人生目标的最好的辨识方法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 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Physical/Second Creation). 以终为始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明白了两次创造的道理,把制定目标看得与实践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圈就会日益扩大,反之就会日益缩小。 换句话说,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 Leadership)不同于管理(Management)。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会在第三个习惯中谈到。 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es)的话来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制订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基本的思维定式就在这里,即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透镜”。 “人生方向”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 “智慧”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 “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做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 它们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人生方向可以带来真正的智慧,智慧则能激发力量。若四者全面均衡,且协调发展,便能培养高尚的人格、平衡的性格与完美的个体。 这四者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方向可以带来智慧,智慧则能激发行动。若四者十分健全且均衡发展,便能产生高尚的人格、平和的个性与完美正直的个体。 一个人的安全感一定介于极度不安全和极度安全之间,前者说明你的生活总是被变化莫测的外力所干扰和左右,后者说明你对于自己的真正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人生方向也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以“社会之镜”及其他不确定的变化性因素为基础,一个是以坚实的内在方向为基础;智慧则一端是完全扭曲事实的错误地图,一端是所有事物和原则都适度关联的正确地图;就力量来说,最低层次是成为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事事由人,最高层次就是完全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不受外人和外界的干扰。 这四者的成熟程度,它们之间的平衡、协调和整合的情况,它们对生活各方面的积极影响,都取决于你的基本思维定式。 以工作为中心 只知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即使牺牲健康、婚姻、家庭与人际关系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价值只在于他的职业或工作——医生、作家或演员…一正因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都以工作为基础,所以一旦无法工作,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任何妨碍工作的因素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感;他们的人生方向取决于工作需要;而智慧和力量也只限于工作领域,无益于其他生活领域。 原则为中心的人会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情绪或其他因素的干扰,综观全局——工作需要、家庭需要、其他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决定的可能后果,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职责或使命,他人无法越俎代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仅止于一次……追根究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质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义为何。换言之,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确定角色和目标 人生在世,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为人父母、妻子、丈夫、主管、职员、亲友,同时也担负不同的责任。因此,在追求圆满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全局,就成了最大的考验。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因小失大,更是司空见惯。 引自 习惯二 以终为始 3回应 2012-04-23 18:23:59 -
Mission statement: 1. 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 2.要有属于自己的理财计划,从而帮家庭整体理财 3.要让女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使她成为自己对自己满意的人 4.要和丈夫一同把家庭建设淂更好 5.每天看一些有意义的书,包括技术,思维 6.摒弃不好的习惯,包括游戏,网上购物,看小说,迟睡觉 7.尝试着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8. 锻炼身体,使身体更棒 9. 每年有家庭旅游 10. 感激父母的付出 (25回应)
2011-02-17 09:47:39 204人喜欢
-
灰灰酱 (expect the unexpected)
1 人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来自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能超出现实之外;有”良知“,能明辨是非善意;更有”独立意志“,能够不受外力影响,自行其是。 2 要注重”产出、产能“平衡,而不能只注重其中一面,不然会得不偿失。 3 人类的三类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人力资产。 4 不要为了改善生活而动用本金,本金与利息就相当于产能与产出,本金减少,产生利息的产能就减少,收入当然... (1回应)2011-02-09 14:47:27 39人喜欢
1 人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来自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能超出现实之外;有”良知“,能明辨是非善意;更有”独立意志“,能够不受外力影响,自行其是。 2 要注重”产出、产能“平衡,而不能只注重其中一面,不然会得不偿失。 3 人类的三类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人力资产。 4 不要为了改善生活而动用本金,本金与利息就相当于产能与产出,本金减少,产生利息的产能就减少,收入当然也会减少。 5 我们最宝贵的金融资产就是赚钱的能力。如果不能持续投资以增进自己的产能,眼光就会受到局限。 6 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7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如何做“;技巧告诉”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8 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的看法,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便会极度沮丧。相反,情感上独立的人信心十足,能自我管理,不因他人好恶而影响自我价值评价。 9 除自我意识外,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10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1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 12 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尽管这些事的确会让人身心受创或者经济受损,但是品德和本性完全可以不受影响。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能磨练意志,开发潜能,提升自如应对困境的能力,甚至还可能感召他人争取同样的自由。 13 原则制约我们的行为,顺之则产生积极效果,逆之则导致消极后果。所有说我们在享有选择的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就好像“拾起手杖的一头,也就拾起了手杖的另一头。” 14 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错误,积极主动的人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往日错误已属关注圈的事实。 15 其实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16 这期间请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影响圈内,从各种小事开始,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身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17 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只顾着揭发对方的过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这种强调“错不在我”的做法本身就证明了你是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受害者,自然更谈不上影响对方。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真正有效的策略应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失,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我们当然也盼望能感受这份苦心,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过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重点所在。
1回应 2011-02-09 14:47:27 -
silentabby (the iceberg)
书中提到七个习惯,操之在我、确立目标、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集思广益、均衡发展,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的过程。 操之在我不是强出头或者无视他人反应,而是更敏锐、理智,不受表象影响而分析实际、掌握问题症结。 充分信任的授权,教导下属提高能力,起初会比自己完成工作更加费时,但绝对值得。 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2011-03-09 16:36:03 1人喜欢
-
哈佛法学院的教授罗杰.费舍和威廉.尤利在二人合作出版的《走向共识》一书中建议在谈判中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虽然他们没有使用“双赢”一次,但是倡导的精神和本书不谋而合。 他们认为原则性谈判的关键是要将人同问题区分开来,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要创造出能让双方都获利的方法,到不违背双方认同的一些原则或标准。 我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
2022-02-28 07:16:04
-
领导与管理就好比思想与行为。 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 用彼得.德鲁克和华伦.贝尼斯的话来说:“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有效的顺着成功的梯子向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靠在了正确的墙上。 第二章 以始为终—自我领导的原则 摘录 所以第二个习惯的核心就是,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2022-01-16 07:55:32
-
读书习惯之一: “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 美国建国初期政治思想家佩因(Thomas Paine)所说: “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
2021-12-07 07:40:51
论坛 · · · · · ·
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每周日程安排表格 | 来自DREAMER | 17 回应 | 2022-02-28 16:19:59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实践工具软件 下载 | 来自梦想成真之路 | 19 回应 | 2020-11-15 18:46:35 |
谁有书中 关于时间安排的表格? | 来自之洲-学习 工作 想问题 | 3 回应 | 2020-02-03 16:22:45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再分享 | 来自XNOT | 397 回应 | 2019-07-06 16:33:02 |
推荐四本书一起读 | 来自robin1123 | 35 回应 | 2016-12-13 22:28:0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6)8.2分 1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黄集伟的一架好书 (饥饿艺术家)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也许能改变你生活态度的书 (/nuː s/)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Frankel 2006-01-06 22:50:16
这本书,足以重生
23 有用 李伯伯 2011-06-07 02:10:21
“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10 有用 怪咖研究院长长 2011-10-23 00:35:36
很失望。
12 有用 làzy day 2013-02-23 00:02:22
作者怎么就想不开,起了个这么个名字?
10 有用 Abigail 2009-04-13 23:38:17
看的时候心潮澎湃,几乎没有使用过
0 有用 Bosh 2022-05-24 10:02:30
书的质感很差就是了。美国self help榜单常年冠军。读书还是英文好。
0 有用 征帆 2022-05-21 08:31:06
花了一周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还是颇为震撼,受益颇深,尤其是自己作为管理者,开始深入思考领导和管理的差异,在工作中逐步执行要事第一、双赢思维、授权放权等习惯。整体挺好,就是阅读翻译版感觉差了点意思。
0 有用 Bisous2022_x 2022-05-20 02:49:17
*这本书共读过两次,第一次是初入大学,虽然读过但对内容已经一无所知,只知道当时还是蛮受用的;第二次凭借初次的好印象坚持着读完,可概括为初级玩家在人生这场大型游戏的攻略。不得不说,个人不喜欢作者儿子对内容的补充修订。 #读完全书的最终成果是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97527-Windows 系统》,期待经过实践不断迭代后的版本和实效。 #“一些人在生活中的发展实在令人称奇” ,循序渐进,知易行难,常... *这本书共读过两次,第一次是初入大学,虽然读过但对内容已经一无所知,只知道当时还是蛮受用的;第二次凭借初次的好印象坚持着读完,可概括为初级玩家在人生这场大型游戏的攻略。不得不说,个人不喜欢作者儿子对内容的补充修订。 #读完全书的最终成果是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97527-Windows 系统》,期待经过实践不断迭代后的版本和实效。 #“一些人在生活中的发展实在令人称奇” ,循序渐进,知易行难,常读常新。 #如果能推荐给中学时代的渣潇,应该会有超出预期的效果吧,当然现在也绝对不晚~ (展开)
0 有用 KKcloud 2022-05-18 16:04:51
妈耶这本看上去俗气的书好的脱俗
0 有用 cici和leo 2022-05-16 21:00:51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