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黛博拉·布罗蒂加姆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原作名: 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
译者: 沈晓雷 / 高明秀
出版年: 2012-7
页数: 302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中国研究译丛
ISBN: 978750972863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原作名: 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
译者: 沈晓雷 / 高明秀
出版年: 2012-7
页数: 302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中国研究译丛
ISBN: 978750972863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中非关系问题专家黛博拉•布罗迪加姆教授撰写的最新力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西方评论家认为本书对那些曲解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言论进行了有力驳斥。黛博拉教授既赞赏中国为非洲带来的财运和机会,也提到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在她看来,“西方把龙当作是强大又有可能对他人构成威胁的象征”,或许非洲人也会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她把书名定为《龙的礼物》的原因所在。
龙的礼物的创作者
· · · · · ·
-
黛博拉·布罗蒂加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黛博拉•布罗迪加姆任教于美国美洲大学国际服务学院,长期跟踪观察亚洲和非洲,曾经在中国、西部和南部非洲生活,并作为富尔布莱特研究员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和其他发展机构的顾问。
目录 · · · · · ·
序言 变化中的中国非洲参与
中国在非洲的崛起
中国与非洲:互惠互利?
不同类型的“援助”
中国,援助,与西方国家
各国为何提供援助?
第一章 传教士与毛泽东主义者:中国援助如何从“红色”发展为“专家”
红太阳升起
从矛矛到毛
“丛林之龙”
非洲的大寨?
坦赞铁路
第二章“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的援助试验
“理想的贸易伙伴”
摸着石头过河
援助与“四小龙”
赵紫阳访问非洲
皮革互换:在非洲的补偿贸易
援助作为投资的跳板
“天下一家”
“金元外交”
第三章 “走出去”:崛起中的中国的工具箱里的对外援助
西雅图的斗争
深入非洲
进入欧洲后院
朱镕基与坦赞铁路归来
免关税与免配额进入
境外经贸合作区:集群式“走出去”
非洲的头两个赢家
“摸着石头过洋”
第四章 来自东方的承诺:具有中国特色的援助体系
不提供援助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哈蒙国王路的针灸
向中国学习
灾后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的“和平队”
中国提供“现金援助”吗?
倾销债务
第五章 东方快车:中国是如何进行援助和参与发展的?
北京对巴黎
东方大国
中国进出口银行、华为和塞拉利昂电信公司
从日本基于请求的体系中吸取教训
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流程
从援助到利润: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巩固哥马
中国以资源为抵押的基础设施贷款
无条件援助?
捆绑援助
“成群的专家”
第六章 苹果与荔枝:中国到底提供了多少援助?
中国对非援助的估算
一种是援助,另一种则不是
一揽子融资模式
大错特错
中国超过世界银行了吗?
苹果与苹果的比较
中国贷款将会导致新的债务危机吗?
第七章 头雁、卧虎:中国在非洲工业化进程中的角色变迁
挑战与机遇
作为工业催化剂的头雁
万宝路牛仔
友谊纺织厂的坎坷之路
汽车、小牛和奶牛
亚洲虎与非洲工厂
“原装的和台湾的”
第八章 亚洲海啸:海啸如何成为催化剂
皮革“走出去”
纺织品:中国海啸?
变化的驱动力?
催化当地工业发展
非洲工厂里的中国工人
第九章 输出绿色革命:从援助到农业企业
挑战与机遇
中国传统援助
利成于益?
王义彬与南南合作
从杂草到种子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业技术中心:可持续性与商业
第十章 外国农民:非洲农村的中国定居者
农业走出去
粮食安全:中国与非洲
巨型项目
在北方,只有马格巴斯糖联
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刘建军的“保定村”
第十一章 流氓捐助者:神话还是现实
“中国援助:全是为了石油、矿产、资源”
“中国使苏丹逃脱了因达尔富尔谋杀应受的惩罚”
“中国损害了增进非洲民主与人权的努力”
“中国的支持使罗伯特•穆加贝继续在津巴布韦掌权”
“中国正在使腐败加剧”
“中国的援助与贷款是‘不公平’补贴制度的一部分”
“中国以较低的环境和社会标准赢得商机”
· · · · · · (收起)
中国在非洲的崛起
中国与非洲:互惠互利?
不同类型的“援助”
中国,援助,与西方国家
各国为何提供援助?
第一章 传教士与毛泽东主义者:中国援助如何从“红色”发展为“专家”
红太阳升起
从矛矛到毛
“丛林之龙”
非洲的大寨?
坦赞铁路
第二章“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的援助试验
“理想的贸易伙伴”
摸着石头过河
援助与“四小龙”
赵紫阳访问非洲
皮革互换:在非洲的补偿贸易
援助作为投资的跳板
“天下一家”
“金元外交”
第三章 “走出去”:崛起中的中国的工具箱里的对外援助
西雅图的斗争
深入非洲
进入欧洲后院
朱镕基与坦赞铁路归来
免关税与免配额进入
境外经贸合作区:集群式“走出去”
非洲的头两个赢家
“摸着石头过洋”
第四章 来自东方的承诺:具有中国特色的援助体系
不提供援助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哈蒙国王路的针灸
向中国学习
灾后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的“和平队”
中国提供“现金援助”吗?
倾销债务
第五章 东方快车:中国是如何进行援助和参与发展的?
北京对巴黎
东方大国
中国进出口银行、华为和塞拉利昂电信公司
从日本基于请求的体系中吸取教训
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流程
从援助到利润: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巩固哥马
中国以资源为抵押的基础设施贷款
无条件援助?
捆绑援助
“成群的专家”
第六章 苹果与荔枝:中国到底提供了多少援助?
中国对非援助的估算
一种是援助,另一种则不是
一揽子融资模式
大错特错
中国超过世界银行了吗?
苹果与苹果的比较
中国贷款将会导致新的债务危机吗?
第七章 头雁、卧虎:中国在非洲工业化进程中的角色变迁
挑战与机遇
作为工业催化剂的头雁
万宝路牛仔
友谊纺织厂的坎坷之路
汽车、小牛和奶牛
亚洲虎与非洲工厂
“原装的和台湾的”
第八章 亚洲海啸:海啸如何成为催化剂
皮革“走出去”
纺织品:中国海啸?
变化的驱动力?
催化当地工业发展
非洲工厂里的中国工人
第九章 输出绿色革命:从援助到农业企业
挑战与机遇
中国传统援助
利成于益?
王义彬与南南合作
从杂草到种子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业技术中心:可持续性与商业
第十章 外国农民:非洲农村的中国定居者
农业走出去
粮食安全:中国与非洲
巨型项目
在北方,只有马格巴斯糖联
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刘建军的“保定村”
第十一章 流氓捐助者:神话还是现实
“中国援助:全是为了石油、矿产、资源”
“中国使苏丹逃脱了因达尔富尔谋杀应受的惩罚”
“中国损害了增进非洲民主与人权的努力”
“中国的支持使罗伯特•穆加贝继续在津巴布韦掌权”
“中国正在使腐败加剧”
“中国的援助与贷款是‘不公平’补贴制度的一部分”
“中国以较低的环境和社会标准赢得商机”
· · · · · · (收起)
"龙的礼物"试读 · · · · · ·
中国作为融资来源的新角色虽然受到了非洲各国领导层的欢迎,但却引起了欧洲和美国的高度担心。有人首先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它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在资助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社会、环境和治理的标准。作为一个公共资助机构,欧洲投资银行在与中国银行的竞争中失去合同后,其行长愤怒地谴责中国“不择手段”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密切关注着中国银行逐步开始直接与它们进行..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The Chinese press painted a consistently rosy picture of friendship and mutual benefit.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If you could travel by satellite directly across the African continent on a clear night, the vastness of African underdevelopment world hit you with stunning effect.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中国研究译丛(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亚当·斯密在北京》《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中国、非洲和离散非洲人》《“不死的中国人”》
等
。
喜欢读"龙的礼物"的人也喜欢 · · · · · ·
龙的礼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关于《龙的礼物》书评一篇,加入个人反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此书得自出版社朋友之赠,受邀写一篇书评。 首先,全书解答了几个一直令人心存疑惑的课题: 中国在非洲的援助政策沿革历程 国内政治变革对于对非援助的方式和方法有何刺激和影响 中国援助非洲的方式方法的具体案例和剖析 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援助历史和方式 西方国家对中国对非... (展开)
《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本书作者
中国在非洲,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中国到底在非洲做了什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在著作《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中作了翔实讲述。有评价说,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中国在非洲是一个轻率的捐赠者”观点。该书中文版本中国开售之际,...
(展开)

《南方都市报》整版书评
中国龙如何教非洲象跳舞 TheD ragon’sG ift- TheReal Storyof ChinainAfrica》(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DeborahBrautigam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李梓新 留学生,英国伦敦 中国龙与非洲象的共舞,日益令西方侧目。全世界的学者开始把他们的研究...
(展开)

《河北青年报》采访译者
这本书有助于纠正视听 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dushu/2012/812/2048205312430.html 美国学者讲述中国援非故事 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dushu/2012/812/20452020312429.html
(展开)

《环球时报》对本书作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进行专访
中国与非洲:互利和援助并存 在今年7月的中非论坛上,中国宣布今后三年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一名中国社科院非洲问题学者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讲的话很能说明中国援非方向的变化:“现在的援助更重视非洲的需要”。而西方媒体依然对中国援非表现出“...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参考消息》对该书作者的专访 | 来自2527 | 2014-04-27 00:15:39 | |
【写书评换好书】 | 来自angie | 1 回应 | 2012-10-09 15:46:19 |
研究中非关系的两本书 | 来自棠棣 | 2012-08-02 15:01:34 | |
凤凰读书频道《龙的礼物》节选 | 来自社科文献 | 2012-07-20 13:32: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1)8.2分 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政见书架 (吴慢慢)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1 (the Wor(l)d)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港台| 2013, part 2 (the Wor(l)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龙的礼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shumi2 2012-11-16 16:02:00
作者无法接触中国政府档案,虽用心良苦,但分析只能隔靴搔痒;且行文也比较枯燥,放弃
0 有用 LinearA 2013-04-03 16:55:18
写太好了,材料翔实地分析了中国援非的发展。一个美国人,辛苦走访非洲工厂农村发掘只言片语的信息,就为了洗刷各种泼在中国身上的脏水,这是什么精神!所有不理解也不想去了解援外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跟着微博上的大傻帽一起喊”自家孩子还没吃饱就跑去援助非洲“的人都醒醒吧。
0 有用 埃里克·布莱尔 2013-10-27 22:41:09
很多有意思的问题,但是值得进一步思考。
4 有用 恪彥 2016-03-19 00:19:47
目前为止,中非关系相关问题,最值得关注与参考的著作.问题意识与材料分析都很到位.前半部分译的略有瑕疵,后半部分尚可.回头再比对下原版.
7 有用 冷战老手 2012-09-12 02:31:05
洋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