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卢梭与日内瓦# “正是这件迫使我放弃日内瓦身份的事情,证明我配做日内瓦公民”
卢梭说:“不服来辩!”
一个洛克版的卢梭,比起社会契约论有了些许保守的修改,确实因法国大革命指摘卢梭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这书文笔犀利,论理清晰,可说是论战的典范作品了。唉,我就是个卢梭理论的脑残粉。。。
大三秋天考试失利躲到书店 后来成为一本床头书
为《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遭遇的攻讦进行的辩护,主题明确地是启蒙时代的两大时代命题:宗教与政治。对于前者,他再度重申了《爱弥儿》中的自然的宗教,并就奇迹问题进行了批判;对于后者,他声色俱厉地指责日内瓦对其的审判是不合理的,而且非常“启蒙时代”的是,即便他以现代法制和政府的一些原则为奠基断言日内瓦的小议会褫夺了人民的权利,他也没有明言赋予普罗大众以暴力革命的权利,尽管他认为改良的权利有时是在法律之外的。
卢梭确实精神有被迫害狂想
最佳辩论~ 不过总觉得卢梭在这本书中对bourgeois的态度跟其他文本中呈现的不太一样,多了些含混的好感
卢梭阅读记忆。
除第戎征文外,最后一本剩下的商务印书馆卢梭的译作。在工业化不可阻挡的浪潮前,这个傻子仍然在希望“淳朴”能够作为一个状态存在,回到那篇成名作——第戎学院的征文的话,我们就能明白,观念和行为一致的思想家的理论往往有着恐怖的穿透力。因为只有这位非日内瓦的公民才真正具有成为日内瓦公民的资格。固执的人的理论一定是自洽的,即使它本身不自洽,后人也会帮它自洽。问题在于,在今天大工业对人这样剥离的情况下,社会角色何以达到卢梭那样的“愚蠢”呢?而如果回到伯克和奥尔森的话,那么这一切问题都将归结于理性的普遍化带来的集体非理性的产生。所以,如果哪一天制度解释转向了文化解释(interpret),那么根源一定在于卢梭和伯克,而不是阿尔蒙德那里。
现代人读这些辩论估计都挺艰难的。不过读读也还是有点用,比如写小作文给签证官….最后几封信,难以想象几百年后的我们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可作论辩来读,可作政研来看,亦可作小说去品,只可惜我这一本已成湖中来信
我以为,卢梭是手握真理的雄辩者。
打嘴仗
移动端删除了微博,line,instagram,知乎,豆瓣的全部APP,只留下了微信(必要的交流)和pinterest(检索图片)和印象笔记(这辈子都离不开它),阅读新闻通过kindle订阅的狗耳朵日报和电脑端订阅的纽约客,这是这些措施后抽空阅读的第一本书。
20140604-20140621。读到身处逆境时的自我坚持。
这是一部论战类文章,笔调犀利而精彩,难怪此书一出,此书针对的对象,即当时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几乎倒台。可是,此书不能作为一部单独的作品来看。因为它的前半部分是为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做辩护,而后半部分是从社会契约论中的提出的理论出发,对当时的日内瓦共和国的现状作分析。此书实际上是那两本书的延伸与应用,根本还是要回归那两部书。社会契约论我已经读过,而我接下去的计划,就是爱弥儿。
卢梭的自我辩护。
第一次比较认真的读卢梭的书,还需要自己慢慢去回味,有些道理感觉和自己理解的有很大差别
好难懂= =、
1.与小议会的书信论战,有好多辞句拿出来可以直接做演讲词。卢梭就是这么热情饱满啊!(有些地方翻译读起来可能有点不顺畅) 2.全书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自己的罪名在神学上作辩解;第二部分将矛头直指小议会,指出了日内瓦的一些政治问题,与社会契约论有呼应。 3."总而言之一句话,自由是随着法律的命运前进的;它的兴亡是随着法律的兴亡而定的。这一点,是最准确不过的了。"
> 山中来信
3 有用 陆上行舟 2014-09-12 23:17:50
#卢梭与日内瓦# “正是这件迫使我放弃日内瓦身份的事情,证明我配做日内瓦公民”
2 有用 年方十八发如雪 2014-07-27 18:40:15
卢梭说:“不服来辩!”
1 有用 Blade King 2012-08-05 13:59:37
一个洛克版的卢梭,比起社会契约论有了些许保守的修改,确实因法国大革命指摘卢梭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这书文笔犀利,论理清晰,可说是论战的典范作品了。唉,我就是个卢梭理论的脑残粉。。。
1 有用 尿闭 2023-02-16 00:59:21 北京
大三秋天考试失利躲到书店 后来成为一本床头书
0 有用 彧 2023-04-29 14:58:54 北京
为《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遭遇的攻讦进行的辩护,主题明确地是启蒙时代的两大时代命题:宗教与政治。对于前者,他再度重申了《爱弥儿》中的自然的宗教,并就奇迹问题进行了批判;对于后者,他声色俱厉地指责日内瓦对其的审判是不合理的,而且非常“启蒙时代”的是,即便他以现代法制和政府的一些原则为奠基断言日内瓦的小议会褫夺了人民的权利,他也没有明言赋予普罗大众以暴力革命的权利,尽管他认为改良的权利有时是在法律之外的。
0 有用 乐事输人 2018-04-15 11:09:20
卢梭确实精神有被迫害狂想
0 有用 福尔摩宁 2018-04-07 20:57:47
最佳辩论~ 不过总觉得卢梭在这本书中对bourgeois的态度跟其他文本中呈现的不太一样,多了些含混的好感
0 有用 固埃 2021-02-17 15:33:45
卢梭阅读记忆。
0 有用 Tassadar 2021-07-08 18:51:03
除第戎征文外,最后一本剩下的商务印书馆卢梭的译作。在工业化不可阻挡的浪潮前,这个傻子仍然在希望“淳朴”能够作为一个状态存在,回到那篇成名作——第戎学院的征文的话,我们就能明白,观念和行为一致的思想家的理论往往有着恐怖的穿透力。因为只有这位非日内瓦的公民才真正具有成为日内瓦公民的资格。固执的人的理论一定是自洽的,即使它本身不自洽,后人也会帮它自洽。问题在于,在今天大工业对人这样剥离的情况下,社会角色何以达到卢梭那样的“愚蠢”呢?而如果回到伯克和奥尔森的话,那么这一切问题都将归结于理性的普遍化带来的集体非理性的产生。所以,如果哪一天制度解释转向了文化解释(interpret),那么根源一定在于卢梭和伯克,而不是阿尔蒙德那里。
0 有用 废男 2024-04-11 18:40:06 上海
现代人读这些辩论估计都挺艰难的。不过读读也还是有点用,比如写小作文给签证官….最后几封信,难以想象几百年后的我们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1 有用 君子洋洋 2015-05-14 13:53:20
可作论辩来读,可作政研来看,亦可作小说去品,只可惜我这一本已成湖中来信
0 有用 两升的杯子 2012-11-27 23:20:06
我以为,卢梭是手握真理的雄辩者。
0 有用 出走的Silence 2014-08-16 13:04:01
打嘴仗
1 有用 陈小超人 2013-11-29 19:40:16
移动端删除了微博,line,instagram,知乎,豆瓣的全部APP,只留下了微信(必要的交流)和pinterest(检索图片)和印象笔记(这辈子都离不开它),阅读新闻通过kindle订阅的狗耳朵日报和电脑端订阅的纽约客,这是这些措施后抽空阅读的第一本书。
0 有用 Mar 2015-11-29 09:15:00
20140604-20140621。读到身处逆境时的自我坚持。
0 有用 鹅油卷 2014-09-21 21:03:40
这是一部论战类文章,笔调犀利而精彩,难怪此书一出,此书针对的对象,即当时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几乎倒台。可是,此书不能作为一部单独的作品来看。因为它的前半部分是为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做辩护,而后半部分是从社会契约论中的提出的理论出发,对当时的日内瓦共和国的现状作分析。此书实际上是那两本书的延伸与应用,根本还是要回归那两部书。社会契约论我已经读过,而我接下去的计划,就是爱弥儿。
0 有用 G.D. 2014-07-19 21:51:16
卢梭的自我辩护。
0 有用 不知所措 2014-03-03 20:57:43
第一次比较认真的读卢梭的书,还需要自己慢慢去回味,有些道理感觉和自己理解的有很大差别
0 有用 温水 2013-04-19 17:32:10
好难懂= =、
0 有用 啊小怯 2016-11-28 23:00:32
1.与小议会的书信论战,有好多辞句拿出来可以直接做演讲词。卢梭就是这么热情饱满啊!(有些地方翻译读起来可能有点不顺畅) 2.全书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自己的罪名在神学上作辩解;第二部分将矛头直指小议会,指出了日内瓦的一些政治问题,与社会契约论有呼应。 3."总而言之一句话,自由是随着法律的命运前进的;它的兴亡是随着法律的兴亡而定的。这一点,是最准确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