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采绿小辑》係“书房一角”叢書之一。小开本,皮面精装,深红颜色的封面,扉页贴有藏书票一枚,裝幀固極漂亮,然书内篇什,却大多拾或“采”自旧著,按扬女史自道,新作也不过三五篇耳,而此套書的索价極昂,统统六十八元一册。
与《终朝采绿》相比篇目略有损益,皆旧文,虽书话其中若干文字亦可见他日作者转向名物研究之端倪
这个系列的书个人认为不值得购买,类是假皮的精装本拿在手里非常的不舒服,给人一种木头木脑的感觉,这点还是要向牛津好好学学,而不光是学习别人的书价,扬女史近年被出版社透支过度了。
赵的书越发贵了
大众书局里翻了一遍。做工粗糙,内容也意思不大。
比如服饰啊、生活器具啊,先生读《金瓶梅》如醉如痴的,光是里面那些物品的名字就特别好看,想去探究。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她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她的抒情有厚实的学问打底,故此不会让人觉得虚... 比如服饰啊、生活器具啊,先生读《金瓶梅》如醉如痴的,光是里面那些物品的名字就特别好看,想去探究。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她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她的抒情有厚实的学问打底,故此不会让人觉得虚浮。 她有着明确思想观念为导引。有这样的文章题目:《万物总关情》《难得平常》更有这样的直接表述:“世情固恶,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栖隐大约也只属理想之境倒是朴朴素素地去生活,反更实在些”“‘生活是悲痛的,可是米莱就热爱它本来的样子"。 (展开)
扬女史的读书随笔集,为旧作辑录。所涉面广,诗词品读、文物研究等皆为其所长。普通记人写景之文字,也可一读。 @2016-10-11 23:09:25
讀書隨筆集,涉及面廣。展現了名物研究之外的揚之水。尤其喜歡那篇寫婺源鄉土建築的《塵封的舞臺》,竟讀出一番感動。ps:奪情這個事情很有趣啊。六朝青瓷羊之考也值得注意。
旧文扫起来装了个好看的骨灰盒供膜拜
> 更多短评 13 条
> 13人在读
> 39人读过
> 144人想读
订阅关于采绿小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㺯春公子 2012-08-27 22:48:28
与《终朝采绿》相比篇目略有损益,皆旧文,虽书话其中若干文字亦可见他日作者转向名物研究之端倪
1 有用 Steven 2012-03-29 21:39:14
这个系列的书个人认为不值得购买,类是假皮的精装本拿在手里非常的不舒服,给人一种木头木脑的感觉,这点还是要向牛津好好学学,而不光是学习别人的书价,扬女史近年被出版社透支过度了。
0 有用 飲水憶雲 2012-03-29 19:29:22
赵的书越发贵了
0 有用 雅鸦湖居士 2012-07-18 11:42:53
大众书局里翻了一遍。做工粗糙,内容也意思不大。
0 有用 Adiósardour 2013-04-03 19:42:44
比如服饰啊、生活器具啊,先生读《金瓶梅》如醉如痴的,光是里面那些物品的名字就特别好看,想去探究。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她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她的抒情有厚实的学问打底,故此不会让人觉得虚... 比如服饰啊、生活器具啊,先生读《金瓶梅》如醉如痴的,光是里面那些物品的名字就特别好看,想去探究。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她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她的抒情有厚实的学问打底,故此不会让人觉得虚浮。 她有着明确思想观念为导引。有这样的文章题目:《万物总关情》《难得平常》更有这样的直接表述:“世情固恶,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栖隐大约也只属理想之境倒是朴朴素素地去生活,反更实在些”“‘生活是悲痛的,可是米莱就热爱它本来的样子"。 (展开)
0 有用 斜杠青年\\\ 2022-07-23 15:04:54
扬女史的读书随笔集,为旧作辑录。所涉面广,诗词品读、文物研究等皆为其所长。普通记人写景之文字,也可一读。 @2016-10-11 23:09:25
0 有用 乌鸦嘴事务所( 2013-12-22 21:48:25
讀書隨筆集,涉及面廣。展現了名物研究之外的揚之水。尤其喜歡那篇寫婺源鄉土建築的《塵封的舞臺》,竟讀出一番感動。ps:奪情這個事情很有趣啊。六朝青瓷羊之考也值得注意。
0 有用 Adiósardour 2013-04-03 19:42:44
比如服饰啊、生活器具啊,先生读《金瓶梅》如醉如痴的,光是里面那些物品的名字就特别好看,想去探究。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她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她的抒情有厚实的学问打底,故此不会让人觉得虚... 比如服饰啊、生活器具啊,先生读《金瓶梅》如醉如痴的,光是里面那些物品的名字就特别好看,想去探究。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她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她的抒情有厚实的学问打底,故此不会让人觉得虚浮。 她有着明确思想观念为导引。有这样的文章题目:《万物总关情》《难得平常》更有这样的直接表述:“世情固恶,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栖隐大约也只属理想之境倒是朴朴素素地去生活,反更实在些”“‘生活是悲痛的,可是米莱就热爱它本来的样子"。 (展开)
0 有用 K. 2012-10-23 15:39:14
旧文扫起来装了个好看的骨灰盒供膜拜
0 有用 㺯春公子 2012-08-27 22:48:28
与《终朝采绿》相比篇目略有损益,皆旧文,虽书话其中若干文字亦可见他日作者转向名物研究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