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对照来读几种批评史。郭本高而博,朱本简而精,张本杂而广,宇文开西学之窗,罗本似杂居其间,不上不下。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没写到宋元明清实在是太过可惜。 比起现行的古文论教材多了太多知识性内容了,譬如文质论的几次争扯、文体论的探讨、种种病犯主张的通变、诗格的品类乃至佛经翻译论,令我屡次痛悔虚度古文论课程。看下来又能以主题一线串珠。更难得的是能看到一种从感性批评上升到系统思想的努力(学科草创,固有种种“不符规范”,反观则保留更多的可能性)。材料翔实,有些还颇难见,殊为难得。郭绍虞评其“搜罗材料之勤,真是出人意外……甚至佛道二氏的书也加浏览”,当非溢美。 如果一定要提批评意见,则本书更倾向于“古文论史”而非“古文之论”,即总结概括历代文论思想的脉络并做出评点,对作家作品的直接接触少了许多——究竟这是不是古文论该做的事情,倒也另说。 晚唐一节仰重《吟窗杂录》,有时间拿来看。
序值得仔细读
2014年标注的想读,这两天才真正通读。1942年完稿之作,今天读也不觉得过时,以其在论述文学时,始终贯穿了源流之意识。其中一些概念的使用,则带有鲜明的时代风貌,然不足以为病。
我觉得挺好,才四星?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奠基作之一。
大家之作,写论文选读魏晋
体系比较新颖,确实在践行折中义。有些偏重史学研究。
还不错
😭😭😭💕💕💕💕一定要再次拜读!郭,朱,罗,仨版本都要好好看的!
好看
历来以体例新颖,例证详实所著称,但是在对西方概念的借用上显得有些牵强。其原因在于作者的西学功底不深,而当时学者又极其看重西学。
只有半部。文体论是精华。
> 中国文学批评史
5 有用 sky liu 2021-10-03 23:46:15
对照来读几种批评史。郭本高而博,朱本简而精,张本杂而广,宇文开西学之窗,罗本似杂居其间,不上不下。
5 有用 桐生井底寒叶疏 2020-07-28 15:47:32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没写到宋元明清实在是太过可惜。 比起现行的古文论教材多了太多知识性内容了,譬如文质论的几次争扯、文体论的探讨、种种病犯主张的通变、诗格的品类乃至佛经翻译论,令我屡次痛悔虚度古文论课程。看下来又能以主题一线串珠。更难得的是能看到一种从感性批评上升到系统思想的努力(学科草创,固有种种“不符规范”,反观则保留更多的可能性)。材料翔实,有些还颇难见,殊为难得。郭绍虞评其“搜罗材料之勤,真是出人意外……甚至佛道二氏的书也加浏览”,当非溢美。 如果一定要提批评意见,则本书更倾向于“古文论史”而非“古文之论”,即总结概括历代文论思想的脉络并做出评点,对作家作品的直接接触少了许多——究竟这是不是古文论该做的事情,倒也另说。 晚唐一节仰重《吟窗杂录》,有时间拿来看。
1 有用 涘涯 2019-06-19 20:17:58
序值得仔细读
1 有用 蓝田 2021-04-14 17:08:51
2014年标注的想读,这两天才真正通读。1942年完稿之作,今天读也不觉得过时,以其在论述文学时,始终贯穿了源流之意识。其中一些概念的使用,则带有鲜明的时代风貌,然不足以为病。
0 有用 斯嘉丽_Ixtab 2016-05-04 15:43:30
我觉得挺好,才四星?
1 有用 老芒麦 2019-09-17 10:23:57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奠基作之一。
0 有用 快乐而自由的🐟 2020-10-27 16:45:05
大家之作,写论文选读魏晋
0 有用 Anie 2020-03-24 19:52:35
体系比较新颖,确实在践行折中义。有些偏重史学研究。
0 有用 你说我改不改名 2020-01-16 12:11:10
还不错
0 有用 Mad Scientist 2020-08-23 21:40:21
😭😭😭💕💕💕💕一定要再次拜读!郭,朱,罗,仨版本都要好好看的!
0 有用 小妮 2020-04-23 22:37:09
好看
0 有用 窦靖童性恋 2020-12-03 23:28:01
历来以体例新颖,例证详实所著称,但是在对西方概念的借用上显得有些牵强。其原因在于作者的西学功底不深,而当时学者又极其看重西学。
0 有用 锈湖爱丽丝 2019-04-12 22:24:28
只有半部。文体论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