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副标题: 二战期间华沙幸存记
原作名: The Pianist: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One Man's Survival in Warsaw, 1939–45
出版年: 2004-1
页数: 175
定价: 12.00
装帧: 平装(无盘)
ISBN: 9787020043422
内容简介 · · · · · ·
他们被羞辱、被凌虐,他们的痛苦只能藏在心里,他们一个个被送去处死,他们想起而反抗,却遭到杀人机器最残暴的镇压……但,有一个人,他躲藏在这座死城里,在悲伤寂寥的空气中弹奏著萧邦小夜曲,他不愿被打倒,不愿屈服!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次大战的真实故事:纳粹入侵波兰,华沙变成恐怖的沦陷区,德军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法大肆屠杀犹太人,年轻的犹太裔钢琴师史匹曼一家人也全葬送在这场战事中,只有史匹曼一人奇迹似的存活下�。靠著发臭的水、渣烂菜,以及对音乐对生命的渴盼,他在断垣残壁里躲藏了五年!
战后史匹曼立刻以近乎冷酷的客观笔触描述战时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因波兰政府干预,迟至五十多年后才再次出版。本书一发行就备受注目,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是囊括国际影展多项大奖。
战争已结束,历史已迟去,但音乐激发的力量、人性战胜邪恶的坚毅精神,和那段黑暗年代留下的...
他们被羞辱、被凌虐,他们的痛苦只能藏在心里,他们一个个被送去处死,他们想起而反抗,却遭到杀人机器最残暴的镇压……但,有一个人,他躲藏在这座死城里,在悲伤寂寥的空气中弹奏著萧邦小夜曲,他不愿被打倒,不愿屈服!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次大战的真实故事:纳粹入侵波兰,华沙变成恐怖的沦陷区,德军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法大肆屠杀犹太人,年轻的犹太裔钢琴师史匹曼一家人也全葬送在这场战事中,只有史匹曼一人奇迹似的存活下�。靠著发臭的水、渣烂菜,以及对音乐对生命的渴盼,他在断垣残壁里躲藏了五年!
战后史匹曼立刻以近乎冷酷的客观笔触描述战时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因波兰政府干预,迟至五十多年后才再次出版。本书一发行就备受注目,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是囊括国际影展多项大奖。
战争已结束,历史已迟去,但音乐激发的力量、人性战胜邪恶的坚毅精神,和那段黑暗年代留下的教训──永远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 · · · · ·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生于一九一一年。少时就读于华沙音乐学校,钻研琴艺后又进入柏林艺术学院攻读。一九四五至一九六三年间,担任波兰广播公司的音乐总监,同时也身兼钢琴演奏家及作曲家。二○○○年去世前一直定居在波兰华沙。
目录 · · · · · ·
一 孩子和疯人出没的时候
二 战争
三 第一批德国人
四 父亲给德国人鞠躬
五 你们是犹太人吗?
六 在赫沃德纳大街跳舞
七 K太太的善举
八 受到威胁的蚁巢
九 集中转运站
十 逃生的机会
十一 神枪手们,起来!
……
附言
附录一 维尔姆・霏森菲尔德上尉日记摘抄
附录二 一座沟通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和维尔姆・霍森菲尔德的桥梁
· · · · · · (收起)
喜欢读"钢琴师"的人也喜欢 · · · · · ·
钢琴师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钢琴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 更多书评24篇
-
一〇二呀孔雀蓝 (保佑我不要让大家失望好吗?)
我眼前是站得很近的一排警察的后背。我朝他们冲过去,但他们不肯让开。我从警察的头顶望过去,看见母亲和里贾娜在哈丽娜和亨里克的搀扶下正慢慢地爬上车厢,而父亲正在四处张望着找我。 "爸爸!"我喊道。 他看见了我,朝我这边走了两步,但犹豫了下便停下了。他脸色苍白,嘴唇紧张的发颤。他想笑,又无奈地、痛苦地举起手向我招手道别,好像我正在走向新生,而他正从坟墓的那一边向我问候。 ... (2回应)2011-10-11 15:51 2人喜欢
我总是纠结于一些小细节不能释怀。比如亨里克和哈丽娜主动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和家人一起踏上了死亡的列车。但什皮尔曼却在最后一刻独自逃生。我没有什么立场可以批评这种做法,毕竟当死亡赤裸裸的向你张开双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强烈的求生的动物本能。但是我忘不了他们全家的最后一顿晚餐——一块被分成了六份的小奶糖,还有看起来那么冷漠的亨里克在被自愿转送到转运站后读的那本袖珍版的莎士比亚。哪个更重要?一家人一直在一起,还是活下去?面对一本如此伟大深刻的作品,我却还纠结于此。我眼前是站得很近的一排警察的后背。我朝他们冲过去,但他们不肯让开。我从警察的头顶望过去,看见母亲和里贾娜在哈丽娜和亨里克的搀扶下正慢慢地爬上车厢,而父亲正在四处张望着找我。 "爸爸!"我喊道。 他看见了我,朝我这边走了两步,但犹豫了下便停下了。他脸色苍白,嘴唇紧张的发颤。他想笑,又无奈地、痛苦地举起手向我招手道别,好像我正在走向新生,而他正从坟墓的那一边向我问候。
2回应 2011-10-11 15:51 -
与此同时,党卫军已经从楼里把二十多人赶到街上。他们打开警车的前灯,强迫那些人站在车前的灯光里,然后开动马达,叫他们在汽车前随着白色的锥形光柱往前跑。我们听见对面楼的窗口传出一阵阵的尖叫声,又听见警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声。在警车前跑的那些人被子弹打飞了,一个个腾空而起,翻滚向前,在空中划了一个圆,然后一个接一个倒下,似乎表明从生到死的过渡包含了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跳跃。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溜到路边,躲开...
2011-09-29 07:53
读到这里的时候,毛孔全部竖起。。。画面在脑中难以删除的跳跃着天唉、、与此同时,党卫军已经从楼里把二十多人赶到街上。他们打开警车的前灯,强迫那些人站在车前的灯光里,然后开动马达,叫他们在汽车前随着白色的锥形光柱往前跑。我们听见对面楼的窗口传出一阵阵的尖叫声,又听见警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声。在警车前跑的那些人被子弹打飞了,一个个腾空而起,翻滚向前,在空中划了一个圆,然后一个接一个倒下,似乎表明从生到死的过渡包含了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跳跃。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溜到路边,躲开了灯光。他使尽全身的力气跑啊,跑啊,眼看就要跑到和另一条街相交的路口。可是,警车顶上装有一个旋转探照灯,以备紧急时使用。探照灯打开了,耀眼的灯光照到逃跑者的身上,然后又是一阵机关枪声,这回该他腾空而起了。他双手高举过头,弯着身子腾起,然后仰面朝天落在地上。 党卫军都上了汽车,他们开车轧过那些尸体扬长而去。汽车轧尸体时轻轻摇晃着,好像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
回应 2011-09-29 07:53
-
与此同时,党卫军已经从楼里把二十多人赶到街上。他们打开警车的前灯,强迫那些人站在车前的灯光里,然后开动马达,叫他们在汽车前随着白色的锥形光柱往前跑。我们听见对面楼的窗口传出一阵阵的尖叫声,又听见警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声。在警车前跑的那些人被子弹打飞了,一个个腾空而起,翻滚向前,在空中划了一个圆,然后一个接一个倒下,似乎表明从生到死的过渡包含了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跳跃。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溜到路边,躲开...
2011-09-29 07:53
读到这里的时候,毛孔全部竖起。。。画面在脑中难以删除的跳跃着天唉、、与此同时,党卫军已经从楼里把二十多人赶到街上。他们打开警车的前灯,强迫那些人站在车前的灯光里,然后开动马达,叫他们在汽车前随着白色的锥形光柱往前跑。我们听见对面楼的窗口传出一阵阵的尖叫声,又听见警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声。在警车前跑的那些人被子弹打飞了,一个个腾空而起,翻滚向前,在空中划了一个圆,然后一个接一个倒下,似乎表明从生到死的过渡包含了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跳跃。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溜到路边,躲开了灯光。他使尽全身的力气跑啊,跑啊,眼看就要跑到和另一条街相交的路口。可是,警车顶上装有一个旋转探照灯,以备紧急时使用。探照灯打开了,耀眼的灯光照到逃跑者的身上,然后又是一阵机关枪声,这回该他腾空而起了。他双手高举过头,弯着身子腾起,然后仰面朝天落在地上。 党卫军都上了汽车,他们开车轧过那些尸体扬长而去。汽车轧尸体时轻轻摇晃着,好像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
回应 2011-09-29 07:53
-
一〇二呀孔雀蓝 (保佑我不要让大家失望好吗?)
我眼前是站得很近的一排警察的后背。我朝他们冲过去,但他们不肯让开。我从警察的头顶望过去,看见母亲和里贾娜在哈丽娜和亨里克的搀扶下正慢慢地爬上车厢,而父亲正在四处张望着找我。 "爸爸!"我喊道。 他看见了我,朝我这边走了两步,但犹豫了下便停下了。他脸色苍白,嘴唇紧张的发颤。他想笑,又无奈地、痛苦地举起手向我招手道别,好像我正在走向新生,而他正从坟墓的那一边向我问候。 ... (2回应)2011-10-11 15:51 2人喜欢
我总是纠结于一些小细节不能释怀。比如亨里克和哈丽娜主动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和家人一起踏上了死亡的列车。但什皮尔曼却在最后一刻独自逃生。我没有什么立场可以批评这种做法,毕竟当死亡赤裸裸的向你张开双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强烈的求生的动物本能。但是我忘不了他们全家的最后一顿晚餐——一块被分成了六份的小奶糖,还有看起来那么冷漠的亨里克在被自愿转送到转运站后读的那本袖珍版的莎士比亚。哪个更重要?一家人一直在一起,还是活下去?面对一本如此伟大深刻的作品,我却还纠结于此。我眼前是站得很近的一排警察的后背。我朝他们冲过去,但他们不肯让开。我从警察的头顶望过去,看见母亲和里贾娜在哈丽娜和亨里克的搀扶下正慢慢地爬上车厢,而父亲正在四处张望着找我。 "爸爸!"我喊道。 他看见了我,朝我这边走了两步,但犹豫了下便停下了。他脸色苍白,嘴唇紧张的发颤。他想笑,又无奈地、痛苦地举起手向我招手道别,好像我正在走向新生,而他正从坟墓的那一边向我问候。
2回应 2011-10-11 15:51 -
与此同时,党卫军已经从楼里把二十多人赶到街上。他们打开警车的前灯,强迫那些人站在车前的灯光里,然后开动马达,叫他们在汽车前随着白色的锥形光柱往前跑。我们听见对面楼的窗口传出一阵阵的尖叫声,又听见警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声。在警车前跑的那些人被子弹打飞了,一个个腾空而起,翻滚向前,在空中划了一个圆,然后一个接一个倒下,似乎表明从生到死的过渡包含了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跳跃。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溜到路边,躲开...
2011-09-29 07:53
读到这里的时候,毛孔全部竖起。。。画面在脑中难以删除的跳跃着天唉、、与此同时,党卫军已经从楼里把二十多人赶到街上。他们打开警车的前灯,强迫那些人站在车前的灯光里,然后开动马达,叫他们在汽车前随着白色的锥形光柱往前跑。我们听见对面楼的窗口传出一阵阵的尖叫声,又听见警车上机关枪的扫射声。在警车前跑的那些人被子弹打飞了,一个个腾空而起,翻滚向前,在空中划了一个圆,然后一个接一个倒下,似乎表明从生到死的过渡包含了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跳跃。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溜到路边,躲开了灯光。他使尽全身的力气跑啊,跑啊,眼看就要跑到和另一条街相交的路口。可是,警车顶上装有一个旋转探照灯,以备紧急时使用。探照灯打开了,耀眼的灯光照到逃跑者的身上,然后又是一阵机关枪声,这回该他腾空而起了。他双手高举过头,弯着身子腾起,然后仰面朝天落在地上。 党卫军都上了汽车,他们开车轧过那些尸体扬长而去。汽车轧尸体时轻轻摇晃着,好像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
回应 2011-09-29 07:53
论坛 · · · · · ·
无争的人活得一定久 | 来自小仙巫 | 3 回应 | 2018-07-13 |
一个问题,非常疑惑。 | 来自沅子 | 2 回应 | 2017-10-06 |
在那样的境况下努力而无害地活着,不是懦弱,不是罪恶 | 来自六姑九婆 | 2017-07-21 | |
战争让罪恶肆无忌惮 | 来自妮子 | 2016-12-10 | |
善恶中求生存 | 来自华丽一腐 | 2008-10-25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曾改编成电影的书 (信而好古)
- 据说翻译的不好的书(你读过哪些翻译得比较差的书?) (茶亦添香 书可增识)
- 豆瓣评星很高很强大【传记】 (爱玛·包法利)
- (猫姐姐)滚动书清单,一辈子只用一张清单 (施哲文)
-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冷先生)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钢琴师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alice 2011-08-29
在疑惑中创造奇迹。
2 有用 1997xhp 2009-05-21
很好的二战犹太人回忆录。
1 有用 AshtrayGem 2009-03-21
关于二战的书有很多,这一本是以不带复仇略带忧郁的口吻展开的,一个钢琴师眼中的战争犹如音乐会上的不和谐的音符,但依旧overwhelming!
1 有用 Tartarus 2009-07-09
和其它许多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一样,什皮尔曼的自传同样拥有一种仿佛置身事外的冷静,或者说麻木不仁。而这种源自超越人类承受能力之残酷和苦难的麻木本身亦是战争悲剧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反倒是国防军上尉霍森菲尔德对战争的坚定反思和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而他们的相遇和彼此的结局,显然是二战中最富戏剧性和引人深思的情景之一。
24 有用 書庭 2007-11-10
历史面前一切评论已成虚妄
0 有用 畹画 2019-02-14
冷静 炽热
0 有用 匪熊 2019-02-11
补记 2016 此打印版读了两遍,这是我见过最好的战时回忆录,后来买了长江文艺的新版又重读了一遍。其实什皮尔曼一家都有一种在特殊时刻听天由命的心理,什皮尔曼能活下来纯属是运气加上向死而生的勇气。几个点使我印象深刻,一是隔离区“科恩黑勒车”的两个车主暴富也快,最后被德国人抛弃死的也快。二是那个放弃生的机会,陪孤儿院孩子们一起走向毒气室的科尔恰克医生。
0 有用 芳 2019-01-03
去年黎姐姐推荐的这本书。之前二战期间对于犹太人的残害了解只停留在辛德勒名单当中,作者像一个旁观者冷静的诉说着自己的遭遇,记录了那个时代被掩盖的历史。
0 有用 蒙古女巫 2018-12-16
最最绝望中的希望之火,最最黑暗中的人性之光。
0 有用 逍遥未遂 2018-12-1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