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余杰,1973年10月3日生于成都平原一个小镇。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虽身居校园,却时刻关注时代和人生。这里所说的“抽屉文学”,主要是指他在大学时代所写的一系列散文,包括随笔,笔记,杂文,论文等,收入他自己油印的四本集子《行者手记》《明天》、《远方》、《思人》。文中“所思所想 ,所呼所喊 ,无不字字锋芒,不留余地” 于是,一方面他的行文中充满了赤诚率直的青春朝气,而另一方面,又往往表现出思路见解的离经叛道和偏激浅稚,所以大多难以发表,只能抽屉深深锁文章,故而得来“抽屉文学”之名。后来由于一次机遇,才由贺雄飞先生在“草原部落・黑马文丛”中编选出版,分为《火与冰》与《铁屋中的呐喊》两本结集。
作者简介 · · · · · ·
余杰,1973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平原一个美丽的小镇。十三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学时代发表各类作品十余万字,并多次获奖。思想早熟,承接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之余绪,崇尚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在北大求学期间,创作近两百万字的文化评论和思想随笔。1998年,部分作品结集为《火与冰》出版。在北大百年校庆的大背景下,该书对北大现状及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尖锐批判和深切反思,立即在读者和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并被视为九十年代以来知识分子批语立场和独立精神回归的标志之一。该书迅速风行大学校园,印行近百万册。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文化批语、时致批评的写作,同时尝试小说、游记、报告文学等跨文体写作,并继续近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方面的学术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作品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处女作《火与冰》被席殊...
余杰,1973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平原一个美丽的小镇。十三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学时代发表各类作品十余万字,并多次获奖。思想早熟,承接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之余绪,崇尚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在北大求学期间,创作近两百万字的文化评论和思想随笔。1998年,部分作品结集为《火与冰》出版。在北大百年校庆的大背景下,该书对北大现状及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尖锐批判和深切反思,立即在读者和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并被视为九十年代以来知识分子批语立场和独立精神回归的标志之一。该书迅速风行大学校园,印行近百万册。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文化批语、时致批评的写作,同时尝试小说、游记、报告文学等跨文体写作,并继续近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方面的学术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作品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处女作《火与冰》被席殊读书俱乐部评为1998年“十大好书”(文学类)之一;社会评论《为自由而战》获《亚洲周刊》(英文版)“2000年度最佳评论奖”;2002年获纽约万人杰基金会之“万人杰文化新闻获”;2003年入选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2004年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法国文化部访问学者。现为独立写作者,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会员、理事。
目录 · · · · · ·
那塔,那湖
毕业生
欲望号街车
等你敲门
朋友们
激越之爱
绝望之爱
最后的神话
残缺之美
天路历程
从容
朴素
专一
父亲的自行车
寻回心灵深处的感动
故乡的盐
湖光篙影里
花开之际
叶知秋
爱的金苹果
风筝――献给我的初恋
赤足之美
口吃的人
中关村的故事
第二辑 冷言冷语
“透明”的阿舟
嘴踢足球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底层体验与体验底层
王实味:前文革时代的祭品
反叛之后
丑陋的牡丹花,丑陋的日本人
人文与文人
谁是白痴
知识分子:终结或再生
给理想一把梯子
无花果时代
缺席的主格
“铁哥们”蒙博托?
鲁迅的偏激
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知、行、游
王府花园里的郭沫若
驳季羡林先生论中西文论
第三辑 笑傲文坛
第四辑 历史迷宫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铁屋中的呐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铁屋中的呐喊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铁屋中的呐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该书错印(当代世界出版社没有做校对的?)

生活的思考者,历史的纪录者

> 更多书评 1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铁屋中的呐喊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ziqian 2011-02-14
中学时候还是看他看得多的
1 有用 太子 2009-08-07
作者思维不一致,而且基本没什么深度
2 有用 猪头妖怪 2008-06-07
高中启蒙阅读之一 “革命首先……引起……反叛精神;然后……否定……以……肯定自身”
7 有用 Nick 2008-11-05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读的,很震撼
1 有用 水男孩的复活 2012-01-20
文笔还是不错的~ 但愿流亡美国的生活不会磨平他的意志
0 有用 愤怒的土豆 2021-04-11
深刻,犀利,发人深省。
0 有用 Nekojiruso 2021-04-03
在群裡談及余杰,有人稱他為九十年代的啟蒙之火,也有人嗤之以鼻。在我看來,至少《火與冰》時期的余杰作品,還是值得一讀。雖然有些觀點略顯幼稚與偏激,但那份真誠的狂氣現已少有
0 有用 月司 2021-03-14
批了钱钟书夫妇,批了于丹余秋雨,批了钱穆,还批了自己身边信仰“精致利己主义”的校友,当然还有ti制。台版与大陆1998版对比,发现以当前眼光绝不可能出现的字眼和段落,竟然都完整保存在大陆版本中(当然也是删了一些),真切体会到滚滚长江如今在奔腾逆流。当年“捧红”余杰、摩罗、孔庆东三位的内蒙出版人贺雄飞如今在草原上默默无闻地搞着自己的犹太教育推广,再无洞见。唯2012年发微博说“我平生最大的奢望就是阻... 批了钱钟书夫妇,批了于丹余秋雨,批了钱穆,还批了自己身边信仰“精致利己主义”的校友,当然还有ti制。台版与大陆1998版对比,发现以当前眼光绝不可能出现的字眼和段落,竟然都完整保存在大陆版本中(当然也是删了一些),真切体会到滚滚长江如今在奔腾逆流。当年“捧红”余杰、摩罗、孔庆东三位的内蒙出版人贺雄飞如今在草原上默默无闻地搞着自己的犹太教育推广,再无洞见。唯2012年发微博说“我平生最大的奢望就是阻止一个知识分子向世俗化的堕落。北大三杰中,余杰去了美国,摩罗为政府喝彩,而孔庆东则完全粗鄙化了,令人扼腕叹息。”读来令人感慨。(好希望这本书能在他的出生地再版…… @2019-04-20 23:06:33 (展开)
0 有用 悠远悠扬 2021-03-05
小时候在省图看的,觉得还不错……作者就唏嘘了……
0 有用 33就是夢夢 2021-01-03
没想到豆瓣这么包容,还容得下余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