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昆虫记》(彩图故事版)作为法布尔名著《昆虫记》的英文改编本,不同于国内以往的中文全译本或选译本,遴选的均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改编者斯托尔夫人精心裁剪归并,保留原书趣味,又较原书易于领略,对于想重温童年的大人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孩子来说,都不失为最佳版本。
昆虫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法布尔,全名若盎-昂利·卡西弥尔·法布尔,通常称作若盎-昂利·法布尔。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其父亲安杜瓦纳·法布尔能言善辩,好鸣不平;其母维克陶尔·萨尔格性情温顺,和蔼可亲。但他们是个山乡究户。人们曾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他去世后,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称他为“昆虫学家、作家”,后来又把他称为“作家、昆虫学家”。
目录 · · · · · ·
序 止庵
第一章我的工作和作场
第二章蜣螂
第三章蝉
第四章螳螂
第五章萤
第六章泥水匠蜂(即金腰蜂)
第七章被管虫
第八章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第九章两种稀奇的蚱蜢
第十章黄蜂
第十一章蛴螬的冒险
第十二章蟋蟀
第十三章西绪弗斯
第十四章抱
第十五章虻蝇
· · · · · · (收起)
第一章我的工作和作场
第二章蜣螂
第三章蝉
第四章螳螂
第五章萤
第六章泥水匠蜂(即金腰蜂)
第七章被管虫
第八章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第九章两种稀奇的蚱蜢
第十章黄蜂
第十一章蛴螬的冒险
第十二章蟋蟀
第十三章西绪弗斯
第十四章抱
第十五章虻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娇小的赤条蜂 法布尔 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丝红色的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赤条蜂的巢穴是建筑在疏松的极容易钻通的泥土里的。小路的两旁,太阳照耀着的泥滩上,那些地方的草长得很稀疏,都是黄蜂最理想的住所。在春季,四月初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它们。 赤条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个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径只有鹅毛管那么粗,约有二寸深,洞底是一个孤立的小房间,专为产卵用的。黄蜂建巢的时 候,总是静静地、慢慢地工作着,丝毫没有什么热烈或兴奋的样子。像别的蜂一样,它用前足作耙,用嘴巴作挖掘的工具。有时候我们就可以听到,从洞底发出一声 尖利、刺耳的摩擦声,这是因为它遇到了一颗极不容易搬去的沙粒引起翅膀和全身剧烈振动的缘故。每隔短短的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看到赤条蜂在洞口出现,嘴里 衔着一些垃圾或是一颗沙粒。它总把这种垃圾丢到几寸以外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居所和周围环境的整洁干净。 有几颗沙粒会被区别对待。赤条蜂们会对它们进行特殊的处理,使它们免遭被远远抛出去的命运。这些沙粒被赤条蜂们堆在洞的附近,将来会另有重大的用途。当赤 条蜂把洞完全挖好了,它就在这小沙滩上察看有没有适合它需要的沙粒。如果没有,它就到附近去找,直到找到为止。它需要的是一粒扁平的,比它的洞口稍大一些 的沙粒,它可以把这个沙粒盖在洞口,做成一扇门。第二天它从外面猎取一条毛毛虫回来,就不慌不忙地把门打开,把猎物拖进去。这门看起来和其它沙粒完全一 样,谁也不会想到它底下会藏着食物,藏着一只赤条蜂的家,只有它自己才能辨别出它的家。它打开门,不紧不但地把猎物放到洞底后,就开始在上面产卵,然后再 用它以前藏在附近的沙粒把洞口堵住。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芝麻开门"的故事。 赤条蜂所猎取的食物是一种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昆虫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它们是怎么来的 8.9
-
- 鲸与海豚 9.2
-
- 动物必须刷牙吗? 8.1
-
-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9.1
-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8.0
-
- 诗经植物图鉴 8.2
-
- 希腊三部曲Ⅰ 追逐阳光之岛 9.0
-
- 贝壳 8.9
-
- 小灵通漫游未来 9.0
-
- 恒星与行星 9.0
昆虫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0 条 )




现在决定了,另外九卷也要陆续买来看
2007-2-8 四 多云 风 读完《昆虫记》卷一。花城版,梁守锵译。 P175这便是我所看到的情况,而且是安闲自在、十分方便地看到的,观察要做到无可指责就要有这样的条件。膜翅目昆虫的动作精确得连科学也会艳羡不已;它知道人类几乎永远不知道的事情;它了解它的猎物完整的神经器官...
(展开)

《昆虫记》:用诗意的情怀探寻生命之美,聆听法布尔的昆虫物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法国文学家雨果评价《昆虫记》时如是说到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了近20年时间著成的一部长篇生物学著作,同时它也是一部昆虫学巨著。 在法布尔生活的那个时代,大多数研究昆虫的学者足不出实验室,他们蹲在实验室里做分类... (展开)论坛 · · · · · ·
什么时候童年离我们已经那么远 | 来自维夏 | 2005-05-01 12:40: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3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8.9分 1370人读过
-
Robert Laffont (198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4)8.6分 9461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2001)9.1分 123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童年读物 (青)
- 读书如抽丝@一架书 (pippilotta)
- sogg之日夜啃书 (瘦锅)
- 我的书N0701~N0750 (娜伍丝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昆虫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刀客猪哥 2008-01-10 10:45:04
法布尔太牛了!!!!!!!!!!
0 有用 睡吧小可爱 2020-06-08 16:26:32
纸张挺好的
0 有用 字母君 2017-07-12 15:01:44
儿童版绘本。
0 有用 yanyan 2016-12-23 13:37:05
爱上昆虫的理由 感谢老爸幼年时给予我的每一本书
0 有用 Sugie 2008-10-24 10:39:01
最終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