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甘阳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第2版
出版年: 2012-1
页数: 257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甘阳作品
ISBN: 978710803963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第2版
出版年: 2012-1
页数: 257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甘阳作品
ISBN: 978710803963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古今中西之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如是我愿 2021-04-18 14:37:38
关于“传统”一小节的讨论,颇为受益。
1 有用 从前啊有个人 2013-03-04 21:47:10
挺好读的
0 有用 顾准有我们 2015-04-26 16:55:32
学术上儒学的回归,阻断道德理性主义,否定儒家与现代化思潮的适应性——无需适应,削弱社会公用,加强文化使命。。。。从历史上说,儒家便是如此,但如今看着乌烟瘴气的儒学复兴,穿个汉服就是复兴传统,,,,,唉,,,晚了,晚了!何况反对大众在现在的普通人眼里是一个很反道德的事呢!
0 有用 SMEMO 2020-03-31 18:46:24
更直观的进行对甘阳性格的剖析 对八十年代的回顾至今仍然意义非凡 不过成书时期的一些观点如今已经产生了变化 比如 言论自由是否仍旧是所有人不言而喻向往的?
0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4-03-14 16:06:24
收入的是甘阳关于中西文明对比这一话题思考的几篇文章,虽然松散,但自有”八十年代“这一概念主线加以串联,这些文章或写于八十年代,或是呈现对八十年代的追忆与反思,其中提出的”价值理性导向的儒学没有必要为迎合工具理性导向的现代性做改造,而是应形成对其的有力批判“,以及”儒学与道德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契合“等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0 有用 向来惘然 2023-01-13 22:14:00 江苏
至今忘不掉甘阳=胖虎的怪诞比喻
0 有用 拂夫 2023-01-12 23:20:14 上海
80年代的甘阳尽管早早地注意到现代性问题,但还是以反形而上学的姿态对待传统,这或许源于其“反动”的天性与对海德格尔的沉迷。在《儒学与现代》中,甘阳强调各领域的分离乃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这看似与李泽厚区分两种道德相同,不过后者仍努力在传统,尤其是儒学中转化出所谓“情本体”(还是反本体)为现代生活奠基,而甘则似乎对这样的尝试抱有根本上的怀疑。坚持社会分工与精神领域的批判性,这就使得他无法认同以牟宗三为... 80年代的甘阳尽管早早地注意到现代性问题,但还是以反形而上学的姿态对待传统,这或许源于其“反动”的天性与对海德格尔的沉迷。在《儒学与现代》中,甘阳强调各领域的分离乃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这看似与李泽厚区分两种道德相同,不过后者仍努力在传统,尤其是儒学中转化出所谓“情本体”(还是反本体)为现代生活奠基,而甘则似乎对这样的尝试抱有根本上的怀疑。坚持社会分工与精神领域的批判性,这就使得他无法认同以牟宗三为代表的新儒家之道德形上学与“超越的自由主义”。尽管后来的甘阳积极引介古典政治哲学,但很难说他对古典,尤其是儒学传统有真正的生命体验,那仿佛依然是一种智识上的选择。不得不说,他敏锐而狡黠的问题意识的确引领了一时风骚,但多少有点不彻底的学术始终难以触动我。 (展开)
0 有用 咸浣熊 2022-04-27 18:36:01
骂人爽快写东西啰嗦,后来端起饭碗吃饭聊儒学就没意思了。聊卡西尔和高扬人文有功,但古今中外之争被拍扁成线性进步历史观,论断粗暴了点,考虑到是八九十年代人,而且还喜欢黑格尔,倒是情有可原。又想看查建英的访谈录了。
0 有用 五十八条 2021-11-26 20:28:13
人品不行,书也一般。读个海德格尔就觉得是人上人了,文人的浅薄与狂妄。最烦这些没有经世致用的专业知识只会袖手谈心性的文人,还一个个自居精英眼高于顶
0 有用 北竹君 2021-09-20 20:32:28
甘阳、刘晓枫对现代性的批判继承自海德格尔、施特劳斯等人。 现代化社会的形成,在形势上具有不可逆性。然而其具有的负面价值不可小觑:一个技术统治的世界、文化庸俗的世界、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的时代。 即使认识到了这些弊端,似乎依然没有解决现代性的良药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和西方古典政治哲学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呢?试着尝试一下吧,本人也不过是芸芸众生而已。 就中国本土资源而言,固然有朱苏力老师这样的社科法学... 甘阳、刘晓枫对现代性的批判继承自海德格尔、施特劳斯等人。 现代化社会的形成,在形势上具有不可逆性。然而其具有的负面价值不可小觑:一个技术统治的世界、文化庸俗的世界、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的时代。 即使认识到了这些弊端,似乎依然没有解决现代性的良药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和西方古典政治哲学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呢?试着尝试一下吧,本人也不过是芸芸众生而已。 就中国本土资源而言,固然有朱苏力老师这样的社科法学。然而我认为对经学资源的挖掘是不够的,经学资源中有一整套的古人的政治理念。这些资源不应当当成博物馆里的陈列物,而应该和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一起,成为我们参考的资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