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书评 (174)

亚比煞 2009-07-06 08:46:58

他的生命,与他无关

呆在那里,还是走开,结果一样 -----加缪《局外人》 局外人的眼光完整的还原了这个粗糙、漠然、无理性的世界 愚昧和死亡混杂的气味渗透在生的每一个细节里 生活中所有令人难以忍受的细节都被语言的慢镜头放大和重现 整个故事被安排在炎热的夏季 这个季节充斥着令人发狂的暴烈阳...  (展开)
檀柒 2009-12-26 20:33:26

他只是个打酱油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是来自法律的约束,其次是来自道德的制约,在明文规定和约定俗成的律例之外,还有一种更加隐秘的用以衡量人的行为是否正常的标准,即他人通常的行为模式。 “正常”是个带有朦胧感的词汇,并没有人在这一词汇上有过特别的定...  (展开)
kelling 2008-09-30 00:42:26

只是表面冷冰冰

只是表面冷冰冰——读《局外人》后的琐碎感想 妈妈的同事在她婆婆的葬礼上哭得异常伤心,所有在场的吊唁者都为之动容,事后人们纷纷夸赞这个儿媳妇孝顺、有良心,婆婆在天之灵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媳妇而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告诉我,她的同事和婆婆的关系其实非常不好,之所以她哭...  (展开)
王这么 2006-06-12 20:25:45

二零零零年秋天的局外人之旅

阳光。阿尔及尔灼热的阳光,晒得人晕头转向,每当我试图对《局外人》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绪作一番整理时,笼罩在头脑中的,全是书中那无数次出现的灼热阳光。 阅读是轻松的,平淡的陈述中甚至感觉到诗意流动。纯粹明洁的句子,使人在阅读时,身临其境。 为母亲守...  (展开)
Emu 2008-12-11 17:43:07

《局外人》中的阳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1942年出版以来,加缪的《局外人》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迅速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评论界的赞美也络绎不绝。加缪本人也被评论界称为与萨特齐名的法国文坛上的不灭明星。 《局外人》在社会上取得了如此强烈的反响,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塑造了一个荒谬的...  (展开)
煜泉 2005-12-04 14:31:12

“不知道”的幸福——读加缪《局外人》

“不知道”的幸福 ——读加缪《局外人》 在我看来,《局外人》的故事简而言之就是三次死亡:首先是小说开头的“妈妈”的死;中间是枪杀阿拉伯人;最后是莫而索自己被判死刑。对于这样的故事安排,加缪的另一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中有一句话可以为我们提供解读思路:“人...  (展开)
西风独自凉 2013-01-01 06:14:37

七十岁的《局外人》

在文青还很时髦的1980年代,我的文学野心遭到《局外人》的无情打击。如同一个立志要写出伟大的五言绝句的人,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给砍翻在地。 1940年5月,年仅26岁的加缪完成了《局外人》的写作,伽里玛出版社1942年6月15日出版,轰动巴黎。1958年3月10日至5月2日,...  (展开)
黛黛 2010-01-22 12:26:31

其实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惨

鲁迅说,如果还没有找到出路,就不要叫醒那些还在睡着的人。那样只会让他们痛苦。问题是,谁是睡着的人,谁是醒着的呢? 如果只看文学史,我会觉得缪塞是个很悲观很消沉的人。但是我自己读他的书,却觉得他其实没有那么惨。他只是很冷漠罢了。 冷漠,所以才能像一个...  (展开)
大头 2011-11-19 18:53:19

荒诞中的反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这个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背弃它或反抗它的人都在惩处之列...  (展开)
黑伞 2009-03-15 15:13:02

突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读完《局外人》后的某一天下午,我坐在一个地方喝茶,无意中瞥到窗外歪斜着的一株草,绿色的,根部粘着深褐色的肮脏的泥土,懒散地歪在一边。一个工人走过,抡起铁锹,把它铲走了。你不知道这一系列动作做得有多么自然而然,干净利落,仿佛有一个坚定不移地意志支使着草和工...  (展开)
王二仙 2006-08-25 00:45:38

谁不是局外人?

在我的记忆,从来还没有过这样一部作品,特别是一部作为享誉世界、糅合了坚韧的哲学于朴素观察中的小说,让我身历“主角”的感觉。根据大多的阅读事实,过往那种迅速的切入,一般来自功利、为方便某种阅读行走的技术描写,它们植根于普罗大众浅显的生活经验和幻想、及天然生理...  (展开)
天水明夷 2005-11-21 15:06:41

【葬礼】

 【葬礼】   阿尔贝·加缪对葬礼有某种兴趣,至少是文学上的兴趣,这种兴趣在《局外人》、《堕落》、《蒂巴萨的婚礼》和其他一些叙事性作品中都可以见到。“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就这几个字,定下了《局外人》漫不经心的叙事调子。“《局外人》已完...  (展开)
石头 2005-11-22 22:36:52

射出四颗荒诞的子弹后

射出四颗荒诞的子弹后 ——关注《局外人》的枪杀事件 文/3rdROCK 重读《局外人》,我仍坚持,那段枪杀事件的记录不可获缺,小说(分两部)的第一部为其铺垫,第二部顺延它展开,可以说“枪杀事件”既是小说要反映的荒诞的结果,又是起因。 与加缪推崇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  (展开)
白羽 2009-03-13 17:57:20

局外人---存在主义的精髓

局外人看完之后,我就觉得一开始那句话就一下震撼了我.后来没事翻了下简介发现里面也提到了这点.不过我有个习惯就是看书一般不看简介.因为在中国的外国文学作品曾经有很长时间总是被带上政治色彩别有用心的胡乱评论下.所以为了不被扰乱心智,最好之间看作品. 书里的主人公默尔索,...  (展开)
CynicDogAldaev 2008-07-27 22:46:25

死刑前的笑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译林出版社翻译质量长期的不信任,加上对柳鸣九先生近乎盲目的推崇,我始终不想看郭宏安的译本。两年前就开始四处搜寻柳先生在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可惜北京,上海,沈阳以及哈尔滨的大小书店全部搜刮完毕,还是寻不得那个神本,两年之后的七月,我放弃了,还是买了...  (展开)
子午 2010-05-08 14:10:58

假作真时真亦假

一开始就喜欢那种冷淡得真实的文字。 相似却有别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最深的模糊感。就像你到着一个场境,却模糊的以为在某个梦里似曾相识。 莫尔索是真实的,真实得可以清晰的理解。也因为冷漠的勇敢而保有的不被干扰的真实,他以为他把握住了生活。随着情节的发展,对于...  (展开)
胡闹 2013-09-09 15:01:56

荒谬的道德审判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此话与我起初听到罗兰夫人的那句“我认识的人愈多,我愈喜欢狗”时所受的震撼是类似的。《局外人》给人一种复杂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只有初级法律常识我来说似乎...  (展开)
再见河合 2014-04-06 19:45:05

微光

首先声明,这是我高二的语文寒假作业。肯定幼稚,欢迎意见,但不要猛烈地拍砖。谢谢! ————————————————————   微光    寒假过半,还缺一篇读书笔记,我十分惆怅。原因倒不是寒假没有看书,恰恰相反我看了很多,但是有些书并没有激发我写读书笔记的欲...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4条)

订阅局外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