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普及型的文学评论
读这本小书之前,从没有想到吴晓东老师有着这样让我"陌生"的一面,后记里所散发出的80年代人的情怀与迷惘,令我极度感动。他对文学的领悟力,对理想主义的批判性认同,对自身处境所保留的危机感,早在二十多岁时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赞!
对"空荡荡的蜘蛛网"很有同感
分析到位
吴老师早期作品。当时考研的时候为了找这本书费了好一番苦。
这本书很好
藏文匯社1999年一版一印。
评论文集的题目基于加缪对阳光与苦难的辩证思考:“我很难将我对光明、对生活的爱与我对我要描述的绝望经历的依恋分离开来。”而这部文集的评论文本,也都是基于充满磨难的八十年代,知识分子对于终极关怀的存在价值的求索,与当下很少产生质疑与意义的生存语境成割裂之势。因为那正处于“正是那些美好的东西而不是丑恶的东西使生活变得真正艰难”的时代,与如今无条件信奉以身换利的主流不同,那些因为思考永恒而将自身在痛苦中的脆弱暴露无遗的灵魂“没有生活之绝望,就不会有对生活的爱”。就像福克纳对于加缪的悼文中所呈示的:“我不相信在那光明的一瞬间就能够找到答案,我不相信答案能给找到。”但是我相信答案总是“由人类荒谬的某个脆弱的成员”永恒地寻求。——“我相信不朽的,只是那些纯洁的叹息。”(缪塞)
青年学者吴晓东,令人怀想的一本书
敏感、沉潜
> 阳光与苦难
1 有用 åiden 2006-10-21 16:55:18
普及型的文学评论
0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9-23 22:57:54
读这本小书之前,从没有想到吴晓东老师有着这样让我"陌生"的一面,后记里所散发出的80年代人的情怀与迷惘,令我极度感动。他对文学的领悟力,对理想主义的批判性认同,对自身处境所保留的危机感,早在二十多岁时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赞!
0 有用 浅尘尘 2009-05-09 21:09:43
对"空荡荡的蜘蛛网"很有同感
0 有用 王二 2010-05-13 12:52:46
分析到位
0 有用 Booking2023 2016-03-06 01:15:47
吴老师早期作品。当时考研的时候为了找这本书费了好一番苦。
0 有用 Hazy 2007-12-29 16:59:37
这本书很好
0 有用 Bork 2012-02-24 13:52:32
藏文匯社1999年一版一印。
0 有用 安弦 2023-10-21 13:25:05 辽宁
评论文集的题目基于加缪对阳光与苦难的辩证思考:“我很难将我对光明、对生活的爱与我对我要描述的绝望经历的依恋分离开来。”而这部文集的评论文本,也都是基于充满磨难的八十年代,知识分子对于终极关怀的存在价值的求索,与当下很少产生质疑与意义的生存语境成割裂之势。因为那正处于“正是那些美好的东西而不是丑恶的东西使生活变得真正艰难”的时代,与如今无条件信奉以身换利的主流不同,那些因为思考永恒而将自身在痛苦中的脆弱暴露无遗的灵魂“没有生活之绝望,就不会有对生活的爱”。就像福克纳对于加缪的悼文中所呈示的:“我不相信在那光明的一瞬间就能够找到答案,我不相信答案能给找到。”但是我相信答案总是“由人类荒谬的某个脆弱的成员”永恒地寻求。——“我相信不朽的,只是那些纯洁的叹息。”(缪塞)
0 有用 Takeshom 2023-01-19 16:35:23 江西
青年学者吴晓东,令人怀想的一本书
0 有用 眼睛 2013-10-24 22:41:17
敏感、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