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的书评 (211)
无法扭转的历史和无法取消的玩笑
在厦门大学门口的书店买《玩笑》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念头:我需要有一本厚度适中的读物打发一个人坐25个小时硬座的时间,加上封面清爽可人,作者又大名鼎鼎,那个时候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开始大张旗鼓地陆续推出米兰昆德拉系列译丛,于是就选择了这本。有一些细节记不清了,不过打发...
(展开)
昆德拉,你是来替一个被蹂躏的世界说情的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玩笑》完成于1965年底,于1967年春天在布拉格首次出版。 看完整本书之后,我们很难想象,这居然是昆德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昆德拉在这部初啼之作中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完成度。而且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阅读昆德拉的最好开局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现在看来,《玩笑》似乎... (展开)生命到底是不是玩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昆德拉,大家多半会想到他的成名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新版中翻译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法文译成英语是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Life,大家自己可以判断孰优孰劣),想到由此改变的著名电影《布拉格之恋》。 的确,《不能承受之轻》用哲学家... (展开)历史无法逆转,前路或有星光。
我读的第二本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第一本小说。个人觉得比生命之轻更好,结构更完整,人物更立体,主旨也更明确。全书的后续弗朗索瓦·里卡尔写的《关于毁灭的小说》似乎更是点睛之笔,将我在书中得到的共鸣又精准的具象化。 路德维克的复仇最终演变成一出闹剧;埃莱娜的恋...
(展开)
毁灭后的残存之物|昆德拉《玩笑》杂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关于米兰·昆德拉 也许和大多数人都不同,我是读了《玩笑》才想认真地去了解米兰·昆德拉这个作家。尽管在读高中时,在好友的推荐之下我就拿起了那本久负盛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时也算读的饶有趣味的(尽管什么都不懂),读了一大半后因为各种原因鸽了。上大学之... (展开)面孔、玩笑与苦笑——读《玩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路德维克在生活中和女朋友开了个小玩笑,因为这个小玩笑,生活和他开了个大玩笑,并成为他一生的苦笑。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绝对的叙述者,更没有正确的叙述者。KUNDERA让不同的角色从自己的角度叙述同一个故事,常常是一个人讲述了自己,另外一个人又来讲述他。故事... (展开)时代的玩笑和遗忘的必要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有的段落时我经常会忍俊不禁、笑中带泪,不是因为昆德拉写得好笑,而是这一切太熟悉了。经历过军训的朋友可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平日最老实巴交的同学竟然被罚站了,问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在教官训话的时候笑了一下。 这本《玩笑》的祸根也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 (展开)《玩笑》读后感——岁月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玩笑》是我读的第四本昆德拉的书,感觉也是故事性最强的一本。讲了红色年代中,一个因为仅存的一点理性与自由精神而被党否决掉整个人生的少年在步入壮年后企图向旧时盲目专治的社会复仇的故事。但这复仇却最终因为时过境迁,因为过去的塌陷而成为玩笑。 我很赞叹作者在这本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