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林语堂次女林太乙的自传,描述了作者充满快乐,又好玩又好笑的童年和成长的过程,以及父亲给予作者的不平凡的教育。
作者简介 · · · · · ·
林太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著有多种小说,多以英文撰写,并且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她曾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二十三年,退休之后,著有<林语堂传>,小说<春雷春雨>,<明月几时有>,并且编撰<语堂文选>及<语堂幽默文选>。
林太乙曾受联合国文教组织委托,将中国古典名著<镜花缘>译成英文,在英美两国出版,并与黎明合编<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在香港出版。
目录 · · · · · ·
序
移植上海的厦门人
母亲只会生女儿
戆囝仔
家里的事不要让别人知道
我是不是白痴?
两种不同的人
耳濡目染
肚皮上有一条蜈蚣
我们要去美国!
突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文化震撼
《课儿小记》
欧洲之旅
局外人
可怕的月光
轰炸季刚开始
“林太太!林太太!升红旗了!”
在缙云山上
我们中头奖啦!
好像在做梦
这无非在所逆料
上委员长外交方策意见书
移植美国的中国人
父亲不要我上大学
读书的艺术
荣誉毕业生
在耶鲁大学教中文
故乡不能再回去
春日在怀
· · · · · · (收起)
移植上海的厦门人
母亲只会生女儿
戆囝仔
家里的事不要让别人知道
我是不是白痴?
两种不同的人
耳濡目染
肚皮上有一条蜈蚣
我们要去美国!
突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文化震撼
《课儿小记》
欧洲之旅
局外人
可怕的月光
轰炸季刚开始
“林太太!林太太!升红旗了!”
在缙云山上
我们中头奖啦!
好像在做梦
这无非在所逆料
上委员长外交方策意见书
移植美国的中国人
父亲不要我上大学
读书的艺术
荣誉毕业生
在耶鲁大学教中文
故乡不能再回去
春日在怀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大学堂,在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不如从校外所见所闻能得到的知识;只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部字典在手,凭自修,什么学问都能学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小学还没有毕业就随家人去了美国。那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多年来饱受外国欺侮,而在美国有排华法案,美国人严重歧视中国人。父亲对我们小孩子说:“你们在外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外国人的文化与我们不同。你可以学他们的长处,但绝对不要因为他们笑你与他们不同,而觉得自卑,因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的悠久而优美。无论如何,看见外国人不要怕,有话直说,这样他们才会看得起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 全部原文摘录
林家次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无论写什么东西,最紧要是个"真"字。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满心欢喜。不仅是太乙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想,也从中看到了林语堂和家人给她的家庭教育,看到了林语堂对于读书的看法以及种种。我一直觉得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更多的是教你为人处事。(看的时候,遇到比较有趣或有意义的句子,我都把页码折起来,所以...
(展开)

流过林家门前的岁月之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经常的,在无意之间,我感谢网络,感谢网络让我邂逅一些不知名的朋友,而他们也许无心的一两句话会影响到我的生活。在这一刻,他们兴许已埋首茫茫人海,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 前几年,我在学校接手一堂课,让我给学生们讲读一些中国文学作品。我读书不少,却凭自己喜好的多,所以...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西苑出版社 (1997)8.8分 121人读过
-
九歌出版社 (2007)8.3分 22人读过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兴趣读的书9 (乡愁)
- book 忆往 (小狐狸在读书)
- book~~ (早安,公主)
- 爸爸书单 (bing700)
- 在架之杂七杂八加乱七八糟 (piebea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林家次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山生桂枝 2014-08-23 13:37:54
好喜欢,感觉他们一家很有趣。外婆也喜欢读这本,很热闹的生活景象。
0 有用 庄主 2012-04-29 09:06:17
昨天借的~发现林语堂一家从厦门搬来上海之后活动范围跟我现在一样啊!~~上班路上老看见那家沙利文,他家原先也在那买蛋糕的啊~~~好穿越啊~~~~
0 有用 隔壁小花在夏天 2012-09-21 18:37:58
有这样的父亲是多难能可贵的
0 有用 然诺 2016-04-29 15:38:26
在校本部图书馆中文社科分馆找到这本,因为喜欢里面谈到教育的部分。读书,本就该像林语堂说的,“从不知道身在校耶抑出校耶,在学期中耶抑假期中耶”。那句“在中学课堂中只许身体静坐,头脑空洞,听着别的同学错答问题而已”,想来不只是调侃,也不只是中学。念中文系,许多课是可以不上的,但许多书却是不能少读的,我就是这样以为的,也是甘心被这样看待的。
0 有用 风吟行林 2008-03-07 13:09:24
文字清爽,平白但不拖沓。
0 有用 婷婷 2022-10-23 10:39:25 江苏
无聊 @2020-07-31 21:54:22
0 有用 monkey 2022-09-19 22:31:46 广东
且见林家一家人及亲戚在战时及战后,国内及国外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0 有用 枞 2022-07-10 09:32:42
还差小半本没读完。小儿语最可贵是天真无邪且有童趣,视角语调令人欢快愉悦,何况父亲是林语堂,奔波动荡下的独特成长体验,也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叙事读物了。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0 有用 lily 2021-02-24 11:31:55
会想到厦门鼓浪屿的生活。
0 有用 mahalkita 2021-01-10 04:20:10
论家教的重要性。 题外话:林太乙六叔在马尼拉生根了诶~ 以及她外公好像之前也在马尼拉有生意? 关注点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