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原作名: The Social Animal
译者: 佘引 / 严冬冬
出版年: 2012-6-1
页数: 400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32445
内容简介 · · · · · ·
戴维·布鲁克斯编著的《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精)》是一个关于爱、性格和成就的故事,而且很快会成为你读过的最幸福的成功故事。 作者在《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精)》中精心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角色,他们是一对美国的夫妻:丈夫哈罗德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妻子埃丽卡则是来自贫民区破碎家庭的中墨混血儿。哈罗德和埃丽卡经历着人生的磨炼,逐渐变得成熟、睿智,这是本书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让人愉悦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成功和交流的故事,是两位主人公继承双亲与祖辈的优良传统,经历考验与磨炼,最终决定相守一生的故事。 它不同于一般励志书所定义的表象化的成功——高智商高学历、一技之长、令人羡慕的工作、显赫的身份地位。本书所探讨的是更深层面的东西。关于成功,本书的观点是: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社会关系比个体选择更为重要,性格比智商更为...
戴维·布鲁克斯编著的《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精)》是一个关于爱、性格和成就的故事,而且很快会成为你读过的最幸福的成功故事。 作者在《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精)》中精心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角色,他们是一对美国的夫妻:丈夫哈罗德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妻子埃丽卡则是来自贫民区破碎家庭的中墨混血儿。哈罗德和埃丽卡经历着人生的磨炼,逐渐变得成熟、睿智,这是本书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让人愉悦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成功和交流的故事,是两位主人公继承双亲与祖辈的优良传统,经历考验与磨炼,最终决定相守一生的故事。 它不同于一般励志书所定义的表象化的成功——高智商高学历、一技之长、令人羡慕的工作、显赫的身份地位。本书所探讨的是更深层面的东西。关于成功,本书的观点是: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社会关系比个体选择更为重要,性格比智商更为重要,灵活应变的有机系统比线性呆板的机械系统更为重要,群体智慧比个体思考更为重要。
作者简介 · · · · · ·
戴维•布鲁克斯,《纽约时报》著名且非常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他曾任《标准周刊》杂志的资深编辑,也为《新闻周刊》和《亚特兰大月刊》等杂志撰文。他还为每周播出的PBS夜间新闻节目担任时事评论主播。
他的著作包括畅销书《天堂里的波波族》和《在天堂里行驶》。
目录 · · · · · ·
第1章 决定相爱
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 // 3
初次约会,互生好感 // 8
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 13
爱的角色 // 15
第2章 经营婚姻
新婚夫妻的磨合之道 // 21
新生命的孕育 // 24
第3章 亲子世界的交流
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 32
母亲与婴儿间的非语言交流 // 34
镜像神经元与模仿能力 // 36
笑是一种本能的社交方式 // 39
第4章 探索与认识世界
学习识物 // 44
独一无二的神经元网络 // 45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复杂的想象力 // 47
故事里的世界与现实世界 // 50
第5章 童年世界的快乐与痛苦
童年期的依恋关系影响人的一生 // 58
因害怕而哭泣的男孩 // 65
第6章 高中时代的社交与学习生活
校园中的社交高手 // 72
社会能力不等于学习能力 // 73
多愁善感的英语老师 // 74
青春期的思维构建 // 77
高中生活与古希腊世界 // 79
第一步:读5本书 // 81
第二步:培养专业技能 // 83
第三步:写日志 // 85
第四步:完成论文 // 87
思维方式的内化与自动化运用 // 93
第7章 埃丽卡的人生起点
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 100
改变环境从而摆脱贫穷 // 103
第8章 学会自我控制,找到人生方向
“兰花儿童”的反常性情 // 115
先别着急吃棉花糖 // 118
重新认识性格与行为的关系 // 120
训练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 123
人生梦想被点燃了 // 126
第9章 大学生活: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
所谓的“天才”都是后天努力造就的 // 130
执行力和组织力是企业家成功的关键素质 // 132
文化圈子不同,思维方式各异 // 133
来自朋友和家人的阻力 // 138
在丹佛大学的文化资本积累 // 141
智慧生物以思维构建世界 // 143
能够孕育进步与成功的文化 // 145
成为社交网络中的黏着剂 // 150
第10章 智商不足以决定一切
成功不是光有高智商就行的 // 158
钟与云的差别 // 162
辞职并创立自己的咨询公司 // 164
第11章 创业成功的关键
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 169
用行为经济学来包装产品 // 173
可预测的非理性行为 // 176
寻找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 179
第12章 哈罗德的人生规划
人生中的奥德赛时期 // 186
朋友圈的快乐生活 // 189
怎样才算幸福的人生? // 191
命运安排的浪漫邂逅 // 194
第13章 从工作伙伴到亲密爱人
热恋中的情侣 // 200
爱是一种动机 // 203
融合的渴望 // 204
迷恋、爱与幸福 // 208
爱欲让我们在一起 // 209
第14章 职业生涯遭遇新的危机
自负是人类的本能 // 215
理性主义思想的繁荣 // 220
危机已经到来 // 225
第15章 理性动物还是社会动物?
聪明又糊涂的潜意识 // 232
直觉的神奇力量 // 236
因为谦逊所以机智 // 242
第16章 一次扭转乾坤的会议
回归核心业务,企业再造卓越 // 253
第17章 婚姻遭遇危机以后
越来越远的两个人 // 264
是时候离婚了吗? // 265
匿名戒酒聚会带来了内心的改变 // 267
露营活动唤起了生活的激情 // 270
第18章 凭道德感完成自我救赎
为自己的出轨行为感到羞愧 // 276
道德感是一种直觉反应 // 277
与生俱来的对错感 // 280
道德感的触发与道德习惯的培养 // 284
道德观的强化 // 288
找回自我,回归生活轨道 // 290
第19章 近距离体验激烈的总统大选
一次感人至深的竞选演讲 // 297
你会把选票投给谁? // 299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竞选辩论 // 304
成功入主白宫 // 309
第20章 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缺少人情味的政府政策 // 314
群体孤独与社会信任感的缺失 // 316
假如政府推行柔性政策会怎么样? // 319
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治方法 // 322
发展教育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 325
权力有限但活力十足的政府 // 331
第21章 退休后的生活可以更精彩
正念冥想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 343
从文学和艺术中寻找快乐 // 347
欣赏和享受艺术的本能 // 348
自己动手创作艺术品 // 351
旅行的意义与旅途的收获 // 355
第22章 生命的终结之旅
活在过去的回忆中 // 363
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 // 368
生命的最后时刻 // 372
致谢 // 377
· · · · · · (收起)
"社会动物"试读 · · · · · ·
本书介绍了两位活得充实的成功人士,他们拥有令人向往的职场生涯,赢得了朋友的尊重,而且为自己生活的社区、所在的国家和全人类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位主人公并不是那种生下来就出类拔萃的高智商天才。他们的确在“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和智商测验之类的评估中取得过马马虎虎的成绩,但他们在身体和思想方面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赋异禀的迹象。他们的长相还算顺眼..
喜欢读"社会动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社会动物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社会动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4 条 )
> 更多书评94篇
-
mellina (笑看人生)
每个人的思想都无法完全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无数转瞬即逝的刺激信息。我们之所以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自如的生活,是因为我们都被限定在文化的框架中。我们能够对种族文化、制度文化、区域文化进行吸收,让他们代替我们进行大部分的思考。 人类的杰出之处并不在于天才们所创造的个人化的辉煌业绩,而是一群人创造出的指引后人思想的精神框架。 总之,艾丽卡发现,某些文化比别的文化更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哈里森在... (7回应)2012-07-05 10:21 14人喜欢
每个人的思想都无法完全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无数转瞬即逝的刺激信息。我们之所以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自如的生活,是因为我们都被限定在文化的框架中。我们能够对种族文化、制度文化、区域文化进行吸收,让他们代替我们进行大部分的思考。 人类的杰出之处并不在于天才们所创造的个人化的辉煌业绩,而是一群人创造出的指引后人思想的精神框架。
很特别的对“家庭”的解读,很喜欢总之,艾丽卡发现,某些文化比别的文化更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哈里森在书中提出,那些身处"倾向进步"文化之中的人认为他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身处“抗拒进步”文化之中的人更倾向于听天由命。身处倾向进步文化中的人们认为,财富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是可以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而在身处抗拒进步文化中的人们看来,一切都将保持现状,永不改变。哈里森之处,身处倾向进步文化中的人们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而在身处抗拒文化中的人们看来,工作室为了活着。前者乐于分享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更具竞争力,更加乐观,更加看重整洁和守时,并且非常重视教育。他们并不把家庭看做充满敌意的世界中的避风港,而是将家庭看做通向更宽广的社会之路。
7回应 2012-07-05 10:21 -
这本书很搞笑,我摘抄几句:一般来说,女人不容易像男人那样被外貌所引诱,这种特征几乎让色情行业损失了整整一半的潜在市场。所以当男人在寻找乳沟的时候,女人通常在寻找对方值得信赖的迹象。男人在潜意识里想象她赤裸的样子,她却在潜意识里给他套上衣服,灯芯绒长裤、套衫,凑成一个优雅的茄子。 (2回应)
2012-10-21 14:07 7人喜欢
-
在古希臘人看來,愛慾不僅僅是對性行為與性高潮的渴望;而是一種更廣泛的,對美與卓越事務的渴望。愛慾要求兩個人分享相同的情感,去相同的地方感受同樣的愉悅,在大腦裡復制相同的模式。 其實,奧拓•魏寧格早已經說的很完美了:性慾來源於對自己肉體毀滅的恐懼;愛慾來源於對自己靈魂毀滅的恐懼。
2012-10-22 14:14 2人喜欢
-
小C生活笔记 (就要朝着梦想的路走过去)
每次被偶然分在一组的书,总是自带缘分,《醒来》作为如何生活的提问,《社会动物》这一本绝对是多重客观试验后的答案。 第一章 缺乏情感会导致毁灭性和危险性的行为。缺乏情感的人不会过上极端理性、合乎逻辑、井井有条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会很荒谬。在极端情况下,缺乏情感的人会表现出反社会的人格,对野蛮行为熟视无睹,完全无法感知别人的痛苦。 情感是我们判断事物价值的依据,在潜意识中指导着我们,为我们的人生导航,避...2018-11-15 16:30
每次被偶然分在一组的书,总是自带缘分,《醒来》作为如何生活的提问,《社会动物》这一本绝对是多重客观试验后的答案。
第一章
缺乏情感会导致毁灭性和危险性的行为。缺乏情感的人不会过上极端理性、合乎逻辑、井井有条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会很荒谬。在极端情况下,缺乏情感的人会表现出反社会的人格,对野蛮行为熟视无睹,完全无法感知别人的痛苦。
情感是我们判断事物价值的依据,在潜意识中指导着我们,为我们的人生导航,避免做出可能带来痛苦的行为,致力于完成可能带来成就感的任务。“躯体标记并不会直接替我们作出决定,而是着重突出某些选项(危险的或合适的)以便于我们选择,在我们作出选择后迅速忽略其他选项。你可以将它视为一种自动判断选项是否合格的机制,无论你是否希望如此,这一机制都会主动评估你所面临的可预期的、各种不同的关于未来的场景。不妨把它看成一种专门制造偏见的机制。”
你的思维在不停地分类和解码,身体随之作出相应:心跳开始加速,肾上腺素浓度上升,脸上流露出微笑。身体和大脑不停发出信号,经过错综复杂的循环再激发出新的信号。
思维和身体不可能截然分开
情感有时会让我们变得理智,有时则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它不会操作我们的思维,它可以被掩饰,但它的确会推动和引导我们的行为。
理性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需要依靠情感才能发挥作用。情感赋予事物价值,理性则在情感评估出的价值基础上作出选择。人类思维表面上看来是注重实际的,正式因为思维的深层面是浪漫的。
第四章
童年期的大部分时间——甚至是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把千百万种的刺激整合到经验模型中,这些模型都被用于生活中的预测、解释和导航过程。
这些模型是内心世界的地图,决定了我们如何观察世界、为事物赋予什么样的情感价值、我们需要什么、如何反应,以及我们能够以怎样的精确度预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我们聪明是因为我们能够模糊思考。
有时我们认为想象是很容易的,因为孩子们比成人更善于运用它。实际上,想象是非常费力并且非常实际的。那些拥有想象天赋的人会说:“如果我是你,我会这么做……”或者他们会想:“如果我尝试那种方法,事情或许会更快做完。”这类双域整合和反事实方面的能力在现实中非常有用。
第六章
汉密尔顿引用了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一段话:“神规定学习的人必须忍受痛苦,甚至在我们睡觉时,这种无法忘记的痛也在不停地敲击着我们的新,并且尽管这违背我们的意愿,学习也会伴随神的极大恩泽带给我们智慧。”
每个人都应该有两种职业,两种看待世界的观点,每种都能让人从独到的角度理解另一种。
学习第一阶段的效果似乎是使初学者感到难以理解、迷惑和着迷,并使初学者需要和向往更多的信息和经验。
人们在不停变换阅读环境时能更好的储存信息。不同的背景能够刺激大脑,创建更为密集的记忆网络。
当你赞扬学生的勤奋努力时,可以使他勤奋。被表扬的学生愿意承担有挑战的任务,并将事物看做努力过程的一部分。而当你赞扬学生聪明时,则会暗含“成就是与生俱来的”之意。被表扬的学生会想要持续表现得聪明。他们不太可能常识有挑战性的事物,因为他们不想因犯错而表现得愚蠢。
人们在执行任务时如果被打断,就需要多耗费50%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而且会多犯50%的错误。大脑不能很好地同时执行多项任务,它需要连贯的思路,在不同的激发网络之间连贯地转换。
回应 2018-11-15 16:30 -
悠然 (ね、光)
这些老家伙们应在他们尝试过的其他一切事情上取得了成功,所以他们干脆决定冲着死神说一声“去你妈的”。在更早的时候,他们6岁时就开始当报童,22岁就挣到了第一笔百万美元的家产,还先后娶了好些美女,使得他们家族的遗传基因发生了奇妙的改变:他们的祖母长得像恐龙,而它们的孙女却长得像乌玛·瑟曼。 在退休后追寻永恒青春的征途上,他们会聘请个人教练,假如健身训练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位于度假胜地的别墅里,研究摄入...2018-05-29 20:51
这些老家伙们应在他们尝试过的其他一切事情上取得了成功,所以他们干脆决定冲着死神说一声“去你妈的”。在更早的时候,他们6岁时就开始当报童,22岁就挣到了第一笔百万美元的家产,还先后娶了好些美女,使得他们家族的遗传基因发生了奇妙的改变:他们的祖母长得像恐龙,而它们的孙女却长得像乌玛·瑟曼。
在退休后追寻永恒青春的征途上,他们会聘请个人教练,假如健身训练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位于度假胜地的别墅里,研究摄入能量、素食烹饪、骨髓保养等方面的策略。他们到70岁时会开始玩风筝冲浪,到75岁时会参加攀登乔戈里峰的登山队,到90岁时还能大口喘着气坚持到高强度的训练,连健身教练都必须累到冠心病几乎发作的地步才能跟得上他们。
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财富和精力做到这一切,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夕阳青春期”。当雄心勃勃的人们挣到了一大笔钱,然后退休住进高档度假社区时,他们就进入了全新的人生阶段。现在他们拥有足够的财富、时间和积极的心态,可以把他们18岁时梦想的那些东西变成专业追求。他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当年那样充沛的精力,但在短暂的爆发期,他们的激情活力还能像他们的白金行用卡一样坚挺。
回应 2018-05-29 20:51 -
悠然 (ね、光)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做老龄化研究中心创始人吉恩·科恩认为,活动的持续性比活动本身更为重要:“换句话说,一家连续好几个月或好几年定期聚会的读书俱乐部能能够给会员带来更深切的幸福感,远远超过会员们参与同样多次数的电影、讲座或郊游之类的一次性活动所获得的幸福感。 ”2018-05-29 20:46
论坛 · · · · · ·
豆瓣是不是被书商占领了 | 来自灰鸽 | 2 回应 | 2018-12-25 |
我想读这本书,是因为译者严冬冬 | 来自花衣云影 | 5 回应 | 2018-12-25 |
我给这书写了差评,到现在这篇评论就谁也看不见了 | 来自Dope | 10 回应 | 2018-12-25 |
【TED】戴维·布鲁克斯:社群动物 | 来自小宇宙 | 2 回应 | 2014-05-01 |
书托让我没了买书的兴致 | 来自Mr.Henker | 18 回应 | 2013-11-09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评星很高很强大【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 潘乱的科技商业书单 (潘乱)
- 刘苏里历年推荐书目(2006-2012) (Altynbekova)
- 2015-2019好书新发现 (Moon)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社会动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卓远投资 2012-12-10
内容较杂
1 有用 makzhou 2012-08-23
Brooks挺会写的(广播节目里讲地也不错)。这本书推荐给今年入学新生作为年度读物了。很不错地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内的主要成果。翻译地也挺流畅(除了乐队译名拗口之外)英文版爱问上有
22 有用 挑灯看剑 2012-12-31
写法很新颖,但是内容太散,作者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但是填坑的能力显然比挖坑弱一点
1 有用 米曹 2012-12-04
信息量很大,用介绍两个人的一生的方式穿插社会学心理学素材,比较好读,但是看完好像什么都没记住……= =。看来得看第二遍。
12 有用 丹朱AI🌵 2015-03-02
有点像心理学版《苏菲的世界》,各种与大脑有关的实验穿插其中。不过,最感动的是男主角沉迷于古希腊历史的深情,这才是没有虚度的青春啊。
0 有用 cloud 2019-02-18
通过描述人从存在前到死亡的一生的过程以及心理学上的成因,虽然不都是靠谱的关联,对我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
0 有用 可怜的时光 2019-02-13
对于生活啊还是应该多参与,多感受,多互动。
0 有用 张大大 2019-02-11
很多理论,经典实验作为论证,但作者想表达的主线没有理清。局部很吸引人,整体不够深入。会再读一次~
0 有用 碧寒潇湘 2019-02-22
金句叠出,情节安排十分巧妙,可以看到专栏作家的功力。写到的很多心理学机制和研究还是很有意思,虽然无法一一留下深刻印象但还是提供了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非常喜欢这两个人物,尤其是埃丽卡,感到了作者对其倾注的情感,陪伴她不断成长也是身为读者的一种享受。虽然关于政治和社会的章节感到作者夹带私货,我个人不太喜欢;以及对于现象层面的叙述比较多,方法论层面不足;但瑕不掩瑜,仍然是寓教于乐,强力推荐的一本好书,年... 金句叠出,情节安排十分巧妙,可以看到专栏作家的功力。写到的很多心理学机制和研究还是很有意思,虽然无法一一留下深刻印象但还是提供了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非常喜欢这两个人物,尤其是埃丽卡,感到了作者对其倾注的情感,陪伴她不断成长也是身为读者的一种享受。虽然关于政治和社会的章节感到作者夹带私货,我个人不太喜欢;以及对于现象层面的叙述比较多,方法论层面不足;但瑕不掩瑜,仍然是寓教于乐,强力推荐的一本好书,年度最佳有力候选。 (展开)
0 有用 记得 2019-01-21
太好的一本书,我看到2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