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小说大师,著名诗人。 《无名的裘德》(作者哈代、译者刘荣跃)是英国作家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哈代自称要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无名的裘德》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剧。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则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未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作家。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1861年去伦敦学建筑工程,并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当过几年建筑师,后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带有悲观情绪和宿命论色彩。晚年转向诗歌创作。代表作为两部长篇小说:《苔丝》和《无名的裘德》。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任何一个青年来说,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朋友们——这个难题我曾不得不去解决,在眼下人人追求上进的时代,成千上万的人正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是不加鉴别、不予考虑是否恰当,碰到什么就做什么呢?还是考虑自己做什么恰当或什么是自己的志趣,从而对所走的路作出相应调整?我是极力采取后者的办法,结果我失败了。但是,我并不承认我的失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假如我成功就会证明它是正确的,尽管现今人们都这样来评价这些尝试——我是说他们评价人的尝试不根据其本质上的好坏,而根据它们偶然的结果。假如我现在的结果是像那些穿着红、黑衣服正走下车来的博士们中的一位,大家都会说:‘看那个青年多么聪明,按照自己天生的志趣去追求!’,但如果他们看到我的结果并不比从前好,就都会说:‘看那个小子多么愚蠢,自己竟然异想天开想往上爬!’ “可是我失败并非因为我意志不坚定,而是因为我贫穷。本来要两三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我却极力想在一代人中去完成。我的冲动我的感情——也许它们应该叫做我的恶习,太强烈了,一个没有优越条件的人必然要受其阻碍。我的血应该像鱼的一样冷,心应该像猪的一样贪,这样才会真正有好机会成为国家的一位知名人士。你们也许要嘲笑我——我倒很愿意你们那样做——因为我无疑是一个适合受人嘲笑的对象。但是我想,假如你们知道我近几年是怎样过来的,你们就会同情我。假如他们知道,”他朝学院那边点一下头,知名人士正一个个到达那儿,“也很可能要同情我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6页 -
咱們這個時代所有的孩子,整個來説都是這個時代咱們所有大人的孩子,都要咱們來共同照看。父母溺愛自個兒的孩子,還厭棄別的孩子,這就跟階級感情、愛國心和靈魂自救説,還有別的德性,骨子里都是排斥異己,惟我獨尊的下賤思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无名的裘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无名的裘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7 条 )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怎么会活成这样的悲剧
-
光悅 (戲言~)
‘最初我并不爱你,裘德,这我承认。我当初认识你时,只想要你爱我就行了。说实在的,我对你并没有当真,而只是因为我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它几乎比放纵的情欲更严重败坏了一些女人的道德——就是去把男人吸引住,迷惑住,而却不顾及到他可能会给男人造成伤害。但当我发现自己已经把你吸引住时,又感到惊恐不安。后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忍让你离开我了——也许又回到阿拉贝娜那里去——所以我逐渐爱上了... (1回应)2017-01-31 19:03:19 1人喜欢
‘最初我并不爱你,裘德,这我承认。我当初认识你时,只想要你爱我就行了。说实在的,我对你并没有当真,而只是因为我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它几乎比放纵的情欲更严重败坏了一些女人的道德——就是去把男人吸引住,迷惑住,而却不顾及到他可能会给男人造成伤害。但当我发现自己已经把你吸引住时,又感到惊恐不安。后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忍让你离开我了——也许又回到阿拉贝娜那里去——所以我逐渐爱上了你,裘德。可是你瞧,不管最后我们如何相爱,我最初的愿望都是自私残酷的:只想让你为我心疼,而不想让我为你心疼。’ 引自 第六章(2) ----------------------------- 可怜的裘德。不过我觉得阿拉贝娜这个人更可怕。
1回应 2017-01-31 19:03:19
-
-
对某一类生物仁慈就是对另一类生物残酷,这种不协调的现象使他感到厌恶。他觉察到,当你越来越大,感觉到自己到了生命的中部,而不像小时候只感到在生命圆周的某个点上,你会不寒而栗。你的周围似乎都是那些令你炫目、五光十色、吵闹不止的东西,它们的杂声和强光撞击在你那叫做生命的小小细胞上,猛烈地震动它,使它变形。
2013-11-17 09:25:49
-
假如婚礼是一种严肃的宗教的东西,那它就可能出错。可是假如它只是一种肮脏的契约,建立在实质性的利益之上:管理家务,缴纳税金,让孩子继承土地钱财,必须让人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似乎如此——那为什么一个人必然可以说,甚至公开大声疾呼,说婚姻伤害了他(她)的感情,使他(她)痛苦不堪呢?”
2021-04-14 14:44:04
-
坏天气杰克 (我要变成绿灯侠!)
他似乎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感觉到,社会习俗存在着某种问题,它必然使一个人取消经过若干年的思索和努力才建立起来的完美计划,让他放弃显示自己高于低等动物的惟一机会,让他无法为同代人的整个进步作出自己的点滴贡献——原因就在于他被突如其来的本能暂时制伏造成了意外后果,而这种本能一点说不上品质恶劣,最多只能说软弱而已。他很想考查一下,在那件事上他都做了些什么坏事,或者她损失了什么,要让他跌入这样一个陷阱,...2021-02-21 16:55:17
-
坏天气杰克 (我要变成绿灯侠!)
格里木定律是德国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创立的,这是一个语音演变规律的定律。 属于印欧语的语言不仅有共同的词汇和共同的形态,语音的变化很有规律。例如: 印欧语“带”*bher和“兄弟”: 梵文bhar-āmi–bhratar 拉丁文fer-o–frater 希腊文phér-ō-phrátēr 俄文бр-ать(бер-у,бер-ёшь)–брат 日耳曼语-英文bear–brother 从上面的例子可见,在共同的词汇里(来自原始印欧语的词汇,即同源...2021-02-17 17:00:06
格里木定律是德国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创立的,这是一个语音演变规律的定律。
属于印欧语的语言不仅有共同的词汇和共同的形态,语音的变化很有规律。例如:
印欧语“带”*bher和“兄弟”:
梵文bhar-āmi–bhratar
拉丁文fer-o–frater
希腊文phér-ō-phrátēr
俄文бр-ать(бер-у,бер-ёшь)–брат
日耳曼语-英文bear–brother
从上面的例子可见,在共同的词汇里(来自原始印欧语的词汇,即同源词)梵文bh-对应拉丁语f-对应希腊文ph-。这种规律叫对应规律。当不同语言中几个单词(这里:"带","兄弟",但是有很多相同的例子)显示出同样的对应规律时,这些语言之间有对应关系。分析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对应规律以后,历史语言学的任务乃是设想原始语的哪种音演变成对应规律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例如,格里姆认为,bh-:f-:ph-这种对应规律是原始印欧语*bh-的不同表现:梵文的发音与原始语最相近。
回应 2021-02-17 17:00:06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2分 223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8.6分 57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1分 486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9.1分 4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冯涛策划编辑图书目录 (nezumi)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译文名著精选(上海译文) (Anatol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无名的裘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snowball 2014-03-31 13:45:34
恩那些走不出困境的人们总是有一部分要归咎于社会的压迫和丧失流动性,倒写的像是有些追求却又不那么执着的人最后怎样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无论是裘德还是淑,都是曾经梦想璀璨却在人生路上不断犯错而惊慌失措的人。挺悲剧。
6 有用 风挑一点灯 2015-05-25 10:02:19
古典写法,强烈的社会和道德意图。恐怕这样的作品会与现代和往后的社会逐渐远离,乏人问津。
1 有用 楚灵 2018-04-08 17:43:37
理想和现实,做自己从来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1 有用 明峨 2013-03-23 15:50:53
一百页之前几乎要放弃,之后一口气读完了。还想看看张谷若的译本,如果有的话。
3 有用 快乐小面包圈 2020-05-10 18:10:31
启示就是:不婚不育保平安
0 有用 Nirvana 2022-08-06 21:35:22
和苔丝一起读
0 有用 U 2022-07-28 16:57:56
我本来以为裘德遇见第一个代表世俗肉欲的妻子已经很惨了,没想到第二个代表灵魂知己的妻子害他更多。别说五十年了,哪怕现在,2022年,裘德和淑这种为了现实结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进而对第二次婚姻充满恐惧的人都不少见,贫穷的境遇也是无解。两个人,一个小学学历想靠自学进入大学(有两三个人确实觉得裘德学东西很快,但是有没有进入大学的水平存疑),一个无法接受身体接触又想恋爱,同时都在享受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生活,... 我本来以为裘德遇见第一个代表世俗肉欲的妻子已经很惨了,没想到第二个代表灵魂知己的妻子害他更多。别说五十年了,哪怕现在,2022年,裘德和淑这种为了现实结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进而对第二次婚姻充满恐惧的人都不少见,贫穷的境遇也是无解。两个人,一个小学学历想靠自学进入大学(有两三个人确实觉得裘德学东西很快,但是有没有进入大学的水平存疑),一个无法接受身体接触又想恋爱,同时都在享受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生活,裘德就活了三十年,搬了多少次家啊,几乎每次都要说这个房子对他的工资来说太贵了,孩子还一个一个的出生,自己身体还很快垮了,吃穿住行根本不像一个石匠和她的妻子,我最近好像一直在看鄙视自己的阶级、向往更高水准的生活的人的故事,太痛苦了,再看下现在年轻人的负债率,各种小额贷款盛行,哎。 (展开)
0 有用 哆啦没梦 2022-07-26 00:30:55
咋这么拧巴
0 有用 404 2022-07-15 07:24:32
写于19世纪末期,其实颇有哈代的自传气质,裘德和淑受困于道德和宗教偏见,其实书中的哪个主角不是呢?只有寡妇埃德琳活的最通透了吧! 最终酿成在社会、法律和教育体制下的多重悲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个人想决定自己的命运相当艰难。
0 有用 鸟 2022-07-12 01:38:35
1.男女之爱除了性爱的关系外,还有更加复杂的情感纽带,这是最深厚和难以理解的。 2.幼年时就有了一个明确而飘渺的目标无疑是幸福的,而到了成年后却迟迟不能实现确不得不是痛苦的。 3.家庭是社会的单位,婚姻组成一个家庭。习俗有时是不考虑个人的幸福的,它仅仅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而已。 4.和志趣相投的人相爱和生活在一起很美好,可是现实总是要给你上一课:理论和实践之间却总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在阻止你。 ... 1.男女之爱除了性爱的关系外,还有更加复杂的情感纽带,这是最深厚和难以理解的。 2.幼年时就有了一个明确而飘渺的目标无疑是幸福的,而到了成年后却迟迟不能实现确不得不是痛苦的。 3.家庭是社会的单位,婚姻组成一个家庭。习俗有时是不考虑个人的幸福的,它仅仅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而已。 4.和志趣相投的人相爱和生活在一起很美好,可是现实总是要给你上一课:理论和实践之间却总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在阻止你。 5.爱情很美,因此难得,要一直向往下去,就让时间来过滤掉那些生活里的污秽和杂质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