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译文名著精选:刀锋》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译文名著精选: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译文名著精选:刀锋》讲述了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的故事。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名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趋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毛姆作品列表
一.选集
《毛姆作品选》
弗雷德里克·T·贝森编(1931)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作品选》
本书包括毛姆的全部作品和他发表在一些杂志上的文章,并附有这些刊物对此所作的介绍和注释。由雷蒙德·图尔·斯托特编(1950)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作品选》
K.W.乔纳斯编,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伦思维克,卢特格斯大学出版。(1950)
二.全集
《毛姆戏剧集》6卷本(1931—1934)
《毛姆全集》20卷本(1934—1950)
《毛姆全集》袖珍版 14卷本(1936—1938)
《短篇小说全集》3卷本(1951年)
三.单行本
《兰姆贝思的丽莎》(Liza of Lambeth)(1897年)长篇小说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毛姆作品列表
一.选集
《毛姆作品选》
弗雷德里克·T·贝森编(1931)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作品选》
本书包括毛姆的全部作品和他发表在一些杂志上的文章,并附有这些刊物对此所作的介绍和注释。由雷蒙德·图尔·斯托特编(1950)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作品选》
K.W.乔纳斯编,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伦思维克,卢特格斯大学出版。(1950)
二.全集
《毛姆戏剧集》6卷本(1931—1934)
《毛姆全集》20卷本(1934—1950)
《毛姆全集》袖珍版 14卷本(1936—1938)
《短篇小说全集》3卷本(1951年)
三.单行本
《兰姆贝思的丽莎》(Liza of Lambeth)(1897年)长篇小说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The making of a saint)(1898年)长篇小说
《东向礼拜》(Orientations)(1899年)短篇小说集
《英雄》(The hero)(1901年)长篇小说
《克雷杜克夫人》(Mrs. Craddock)(1902年)长篇小说
《一个体面的男人》四幕话剧(1903年)
《旋转木马》(The merry-go-round)(1904年)长篇小说
《圣洁的天国:安大路西亚见闻和印象》(1905年)游记
《主教的围巾:一个大家庭的来龙去脉》(1906年)长篇小说
《调情》(Flirtation)(1906年)短篇小说
《探索者》(The explorer)(1908年)长篇小说
《魔术师》(The magician)(1908年)长篇小说
《弗雷德里克夫人》三幕喜剧(1912年)
《杰克·斯特洛》(1912年)戏剧
《朵特夫人》(1912年)戏剧
《珀涅罗珀》(1912年)戏剧
《探索者》(1912年)戏剧
《第十个人》(1913年)戏剧
《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1913年)戏剧
《史密斯》(1913年)戏剧
《可指望的土地》四幕喜剧(1913年)
《人生的枷锁》(1915年)长篇小说
《月亮和六便士》(1919年)长篇小说
《陌生人》(1920年)戏剧
《一片树叶的颤动》(1921年)
《周而复始》三幕喜剧(1921年)
《凯撒之妻》(1922年)戏剧
《中国剪影》(1922年)游记
《苏伊士之东》(1922年)戏剧
《比我们高贵的人们》(1923年)三幕喜剧
《家庭和美人》三幕滑稽剧(1923年)
《不可企求的人》三幕滑稽剧(1923年)
《私利》四幕喜剧(1924年)
《彩巾》(The painted veil)(1925年)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六篇》(1926年)
《信》三幕剧(1927年)戏剧
《忠实的妻子》三幕喜剧(1927年)
《圣火》三幕剧(1928年)
《阿申登故事集》或《一个英国间谍》(1928年)短篇小说集
《客厅里的绅士:从仰光到海防旅途纪实》(1930年)游记
《寻欢作乐》(Cakes and ale) or (The skeleton in thd cupboard)(1930年)长篇小说
《养家活口的人》一幕喜剧(1930年)
《第一人称短篇小说六篇》(1931年)
《因为效了劳》三幕剧(1932年)戏剧
《书包》(1932年)短篇小说
《偏僻的角落》(1932年)长篇小说
《谢佩》三幕剧(1933年)戏剧
《啊,国王》短篇小说六篇 (1933年)
《法庭》(1934年)短篇小说
《堂·弗尔南多:西班牙主旋律变奏曲》(1935年)游记
《四海为家的人们》微型短篇小说(1936年)
《我的南太平洋诸岛》芝加哥出版(1936年)随笔
《戏院》(Theatre)(1937年)长篇小说
《总结》(The summing up)(1938年)自传
《圣诞节》(Christmas holiday)(1939年)长篇小说
《喜剧六种》纽约出版(1939年)
《九月公主和夜莺》多伦多出版(1939年)短篇小说
《书与你》(1940年)随笔
《战争中的法国》(1940年)随笔
《象从前那样的杂拌》(1940年)短篇小说集
《一打短篇》(The round dozen)(1940年)短篇小说集
《别墅里红运高照之人》(Up at the villa)(1941年)长篇小说
《纯属私事》(Strictly personal) 纽约版(1941年)伦敦版(1942年)自传
《黎明前的时分》(The hour before the dawn)(1942年)长篇小说
《不可征服的人》(The unconquered) 或 (Creatures of Circumstance) 纽约出版(1944年)短篇小说
《刀锋》(The razor’s edge)(1944年)长篇小说
《时常》(Then and now)(1946年)长篇小说
《环境的产物》(1947年)短篇小说集
《卡塔琳娜—— 一段罗曼史》(Catalina.A Romance)(1948年)长篇小说
《这里和那里》(1948年)短篇小说集
《四部曲》(1948年)R.C.雪弗雷根据毛姆的原著改编的电影剧本
《一个作家的札记》(1949年)文艺理伦
《三部曲》——《教堂司事》,《娄威尔先生》,《疗养院》(1950)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人说,没有热情也可以有爱,我认为是胡说;他们说热情没有了,爱依旧可以存在,他们指的是另外一种东西,感情,好心,兴趣,和习惯。特别是习惯。两个人可以由于习惯继续发生性关系,就像到了吃饭的时候肚子觉得饿一样。当然,人可以有欲望而没有爱。欲望并不是热情。欲望是性的本能的天然结果,它比人这个动物的其他功能并不更重要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8页 -
“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 “可是,拉里,”她急腔急调滴打断他,“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做不来的事情,是我不感兴趣而且不想感兴趣的事情吗?我对你讲过多少遍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正常的女孩子,我现在二十岁,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唉,拉里,我的确非常爱你。所有这些全都是无聊的玩意儿。它不会使你有什么出息的。……人家都在分秒必争地干,你却在浪费宝贵光阴。拉里,你要是爱我的话,你就不会为了一个梦想而抛弃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第三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刀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刀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刀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79 条 )



-
Elivasance (只有生活最伟大)
我只想向你指出,自我牺牲是压倒一切的情感,连淫欲和饥饿跟它比较起来都微不足道了。它使人对自己人格作出最高评价,驱使人走向毁灭。对象是什么人,毫无关系;值得也可以,不值得也可以。没有一种酒这样令人陶醉,没有一种爱这样摧毁人,没有一种罪恶使人这样抵御不了。当他牺牲自己时,人一瞬间变得比上帝更伟大了,因为上帝是无限和万能的,他怎么能牺牲自己? (1回应)2013-03-19 18:45 20人喜欢
-
追随我心1802 (carpe diem)
以下内容,摘自拉里同“我”的谈话,有关拉里在印度的经历。 “认为印度人把世界看做是幻觉,这是错的;印度人并不如此;他们只说世界的真实和绝对的真是不能同日而语。玛雅只是那些热衷的思想家编出来的,借此解释无穷怎样创造有穷。沙姆卡拉,他们里面最聪明的一个,断言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谜团。你知道,困难在于解释为什么婆罗门要创造世界。婆罗门是存在、福祉和智慧;它是不可改变的;它一直在这里,而且永远保持静止,它...2015-07-04 16:59 4人喜欢
以下内容,摘自拉里同“我”的谈话,有关拉里在印度的经历。
“认为印度人把世界看做是幻觉,这是错的;印度人并不如此;他们只说世界的真实和绝对的真是不能同日而语。玛雅只是那些热衷的思想家编出来的,借此解释无穷怎样创造有穷。沙姆卡拉,他们里面最聪明的一个,断言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谜团。你知道,困难在于解释为什么婆罗门要创造世界。婆罗门是存在、福祉和智慧;它是不可改变的;它一直在这里,而且永远保持静止,它什么都不缺,它什么都不需要,因此既不知道变易,也不知道争夺,它是十全十美的;既然如此,它为什么要创造世界呢?你假如问这个问题,你得到的一般解答是,绝对创造世界是闹着玩的,并不带有什么目的。可是,当你想到红水和饥馑,地震和飓风,想到折磨人体的一切疾病,你的正义感就会爆发出来。西里·甘乃夏心地太忠厚了,所以不相信这种学说;他把世界看做是绝对的表现,而且是它的完善的泛滥。他教导说,神没法子不创造,而世界则是神性的表现。我问他,既然是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主宰的本性表现,为什么它是这样的可恨,使众生唯一合理出路就是拜托它的束缚。西里·甘乃夏回答说,尘世的满足都是暂时的,只有无限能提供持久的快乐和幸福。但是,时间没完没了并不能使善更加善些,也不能使白更加白些。如果中午的蔷薇失去它在清晨时的娇美,它在清晨时的娇美仍然是真实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完,我们除非是傻子才要求事物永久不变,但是,如果我们不抓到手里的东西及时享受它,肯定说我们就更傻了。如果变易是事物的本性,我们会认为把这一条作为人生哲学的前提,是最合情合理了。我们谁也不能两次濯足于同一条河流,然而,河水流去,既之流来的水仍旧一样清凉沁人。 “往昔雅利安人初次来到印度时,把我们知道的世界看作只是不可知世界的表象;但是,他们欢迎这样一个世界,觉得它窈窕多姿。只是经过了若干世纪之后,当征伐的劳累和困人的气候消磨掉他们的活力,使得他们成为异族大举入侵的俎上肉时,他们方才仅仅看见人生的丑恶一面,并且渴望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但是,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特别是我们美国人,慑于腐朽、死亡、饥渴、疾病、衰老、愁恨和虚幻呢?我们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当时,我坐在自己的小木房子里抽着烟斗时,觉得自己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精神。我觉得体内有种力量急于要扩展出来。要我离开世界,住进一个修道院,我决计不干;相反,我要生活在世界上,爱这世界上的一切,老实说不是为它们本身,而是为了它们里面的无限。如果在那几次的片刻陶醉中,我的确和绝对合为一体,那就如他们告诉我的,什么都不能伤害我,而当我清算了今生的前因后果之后,我就不会再回到世界上来。一想到这里,我不仅充满惶惑。我要投生,投生再投生。我愿意接受形形色色的生活,不管它是怎样忧伤痛苦;我觉得只有生生不息,一个生命接一个生命,才能满足我的企求,我的活力,我的好奇心。” 引自 第六章(八) 回应 2015-07-04 16:59
-
《刀锋》(毛姆著) 读书笔记 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额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 有时候,一件小事情对一个人就会有很大的影响,那要看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我还记得,在一次战斗之后,一群死掉的法国士兵重重叠地堆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破了产的木偶剧团胡乱丢在垃圾角落里的许多木偶,因为它们已经不能再派用场了。 读后感: 这部作品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和他一...
2012-10-20 15:08 1人喜欢
《刀锋》(毛姆著) 读书笔记 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额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 有时候,一件小事情对一个人就会有很大的影响,那要看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我还记得,在一次战斗之后,一群死掉的法国士兵重重叠地堆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破了产的木偶剧团胡乱丢在垃圾角落里的许多木偶,因为它们已经不能再派用场了。 读后感: 这部作品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和他一贯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差不多。 这本书谈到了生死、物质财富、精神信仰等等方面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每个人物也因此而得到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拉里是本书的主人公,他经历过惨痛的战争,经历过生死。并且在战场上一个人曾经挽救了他的生命。不能说他看透了人生,只能说他想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活的更有意义。他是个无名小卒,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谁,更不会为了让别人认为他是谁而费劲心机,巧于算计。他单纯、善良,想过一种自由、平凡的生活。物质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相反,艾略特是一个特别追求虚荣,企图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挤进上流社会的人物。一个和拉里截然不同的角色。而机关算尽的背后使他付出了无尽的艰辛,而结局却是——得来一切费功夫。他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他不知道,其实在死神面前,在生命面前,人人皆是平等的,根本没有贵族和非贵族之分别。可见,这种人的一生是多么的虚无和荒凉。 伊莎贝尔是一个女性角色。她深爱拉里,但却不能冲破世俗的观念与一无所有的拉里结合。她不认同拉里的行为,后来她还是选择了物质上能给她满足和有所谓安全感的男人——格雷。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多数女性的想法和抉择。她有点贪心,既要宝石与貂皮大衣,也要男人的爱。可是,与爱相比,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诚然,稳定与物质生活的满足也不能确保她一生都稳定,但“稳定的婚姻”是她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也是大多数女性所追求的。 格雷很会赚钱,人也不错。可是金钱和荣华富贵一时可有,却不能保证一生都如此。经济萧条给他带来了破产, 最终只能寻求一个稳定的工作,像伊莎贝尔期待的丈夫那样。 种种不同的人生,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作者就把他们摆在那里,想过哪样的人生,还是留待读者自己去选吧。
回应 2012-10-20 15:08 -
ByKoma (我看过许多书。。的封面。)
人物:拉里(大战飞行员、巴黎) 我(英国人、芝加哥、巴黎) 艾略特(美国人、巴黎) 布太太(芝加哥) 伊莎贝儿(芝加哥)格雷(芝加哥) p53 “你竭力想要不理会社会舆论,可是,这不容易。当社会舆论对你是敌对时,你心里也变得敌对起来,这样你就得不到平静。” p78 “你很苛刻,心肝,”他笑着说。“我的回答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说的是拉里有想找到的东西)。对他们说,这也许是运气,多数人都准备按常...2013-10-23 21:57
人物:拉里(大战飞行员、巴黎) 我(英国人、芝加哥、巴黎) 艾略特(美国人、巴黎) 布太太(芝加哥) 伊莎贝儿(芝加哥)格雷(芝加哥) p53 “你竭力想要不理会社会舆论,可是,这不容易。当社会舆论对你是敌对时,你心里也变得敌对起来,这样你就得不到平静。” p78 “你很苛刻,心肝,”他笑着说。“我的回答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说的是拉里有想找到的东西)。对他们说,这也许是运气,多数人都准备按常规行事;你忘记的是,我想学习就跟——就跟格雷想要挣一大笔钱一样热烈。难道我想花几年工夫教育自己真就是背叛祖国吗?(一伊莎贝儿在上文指责的)也许我学成以后,将有一点人家高兴要的东西拿出来。当然这要看,可是,如果我失败了,我也不比一个人做生意而没有赚到钱更不如些。” 【是不是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这样放言,如果有一天我没有想法了,就会滚回去。如果我再也不能找到我想要的,我就会回去。确实很可能就这样,把自己给消磨了,假如你不是一只犀牛的话。】 p83 “。。。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要使别人不快乐。。。” p106 “一个人在恋爱,而且事情弄得全然不对头时,心里总是非常难受,而且好像永远不能摆脱似的。可是你会诧异的是,海在这上面很起作用。” “这话怎么讲?” “爱情是个很不行的水手,你坐一次船,它就憔悴了。当你和拉里之间隔开一座大西洋时,你会意想不到地发现,在启程之前,好像无法忍受痛苦,也变得轻微了。” “这是你的经验之谈吗?“ ”这是一个曾经沧海的人的经验体会。我在爱情那个上碰了钉子,感到痛苦时,就立刻去搭上一只大海轮。“ 【这是真的。】 p108 “大多数人在恋爱的时候会想出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认为照自己的意旨行事是唯一合理的举动。我想不幸的婚姻那么多,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就像那些把自己的事情交给一个明知道是坏蛋的人去管一样;由于这个坏蛋和自己很好,他们就不愿意相信一个坏蛋首先是坏蛋,然后才是朋友,而且坚决认为这个人尽管对人不老实,对自己决不是如此。” p148-149 她已经学了一种随便、落落大方和泰然自若的派头。....十年前,尽管有艾略特 替她出主意,她的衣服总有点不够文静,而且穿在身上老是不十分自如。现在玛丽.路易丝.德.弗洛里蒙可不能再说她不帅了。我还发觉她的鼻梁是我看见的女子中长得最直、最美的。不论在前额上或者在她淡褐色的眼睛下面,都看不见一丝皱纹,而且皮肤虽则不像少女时期那样光彩焕发,但是仍旧非常细腻。... 【十年后当毛姆再遇见伊莎贝儿时这样描述她,谁能说当初她离开拉里,又和格雷结婚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还没继续看下去,也许伊莎贝儿也失去了很多,但毕竟她现在还好。事儿总不会完美。 继续看下去,毛姆问出了我也很想问的一个问题。当格雷破产而拉里到处跑还能时不时往自己的银行账户打入钱时,毛姆问伊莎贝儿有没有觉得当初跟拉里是个较好的选择。伊莎贝儿眯眯笑了说没有,因为格雷待她好,在破产前他们一直过得好,现在还如结婚时待她好。看完不觉松了口气,这真是个可爱幸运的女孩,无论她说的那些话是因为好强、维护自尊还是真的如此。 段落后面又讲到十年后的格雷。讲到格雷时描述他眼睛里天真坦率无忧的东西已经被自卑沮丧不自信取代了。看着毛姆描述这些,想起你丢给我的那几个眼神,想起你后来和我解释的那些话,我在想我是不是从此都不可能是一个好小说家。】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迦托——奥义书》 【 看毛姆的这本书是因为朋友想和我聊这句话。看到一半时感觉这是为拉里设定的座右铭,看完才发现这同样也是索菲的墓志铭。之于整本书,毛姆在结尾说道,每个人的结局都不能说是不尽如人意。而他所说的,索菲的结局是死亡。我想更确切说,应该是解脱。拉里在得知索菲的死亡后仍然认为她是个品格高尚的人。大概是因为他知道人在从天堂骤然掉落时会更希望掉入地狱而不是人间吧。 而对于这句话我只能浅显地认为,刀锋之所以难越,大概是因为越过时普遍会遍体鳞伤。索菲没有越过去,拉里越过去了吧。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有多才看完。真不爽】 【豆瓣有人说周熙良的翻译腔太重。我倒很喜欢他极力将自己置身事外的措辞,虽然偶尔看起来会比较严肃和过于端庄。
回应 2013-10-23 21:57
-
“生命究竟是什么,有没有意义,是否只是无常命运中一个悲哀的错误。”(《刀锋》•毛姆) 早前读过《月亮与六便士》,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其中,这是毛姆文字的魅力。这两天又读了另一部作品——《刀锋》,相较而言,还是更喜欢《月亮与六便士》。讨论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追求,《月亮与六便士》更深刻、更震撼,最后主角的命运也更令人动容。而《刀锋》,更有哲学内涵,表面上作家为读者留下一个不坏的结局,拉里、伊莎贝...
2020-07-13 23:08
“生命究竟是什么,有没有意义,是否只是无常命运中一个悲哀的错误。”(《刀锋》•毛姆)
早前读过《月亮与六便士》,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其中,这是毛姆文字的魅力。这两天又读了另一部作品——《刀锋》,相较而言,还是更喜欢《月亮与六便士》。讨论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追求,《月亮与六便士》更深刻、更震撼,最后主角的命运也更令人动容。而《刀锋》,更有哲学内涵,表面上作家为读者留下一个不坏的结局,拉里、伊莎贝尔、格雷等等人物皆各得其所。
近一个月看了《乡土中国》、《哭泣的骆驼》和《刀锋》,三本书都有涉及爱情和婚姻。《乡土中国》里,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而决定。婚姻是通过经营达成合作的事业。《哭泣的骆驼》里,偶尔的孤独对个人来说,是最重视的。结婚也不应该改变这一角,也没有必要非向另外一个人完完全全开放。《刀锋》里,当人们说激情消亡后爱情还能持续的时候,其实是在说另外的情感:喜爱、敦厚、趣味相投,以及习惯。
三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理性。传统乡土社会里,家庭是求效率的,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讲纪律就要排斥私情,本质便是理性。婚姻要保有孤独的角落,是自由意识的显现,自由是一种宁静、克制、坚韧的状态,本质也是理性。激情消亡后的爱情,意识已经能够控制后果,心灵又重新占有逻辑,意志自觉控制人的行为,本质仍是理性。
理性是摒弃私情,是自由状态,是自觉行为。我以为的《刀锋》,便是要通过故事,讲述这样一种内在意趣。
生活往往是从无常的遭遇开始,拉里见证战场生死之后,痛苦和哀伤直戳内心深处。他怀有强烈的愿望,渴望并深信能找到弥补办法,找到解救之道。他专注阅读,渴求从书中获取知识,获取救赎。他求教西方宗教,理解了善,可却无法理解恶从何生。他探求东方哲学,通过诉诸宁静、克制、弃绝、顺从,诉诸心灵的坚韧以及自由的渴望,获取了自由,掌握了“真实”。最后,他放弃遁世,以摒弃私欲的工作净化心灵;以履行义务丢开孤立的自我,融入普天的大我。
对于拯救而言,拉里是成功的,他感悟到人生的极乐只存于精神,以循着无私与弃绝之念走向修行之路。
但拉里是少数,甚至极少数,常识和世俗无法容下他,他挑战世俗传统,以其特立独行走向生活的安定。而你我显然不是拉里那样的少数,我们是安身于世的绝大多数。
我们追求声名显赫,追求殷实财富,追求社交地位,追求职业稳定,追求生活安稳。平常之人追求世俗之物,求得来,当是皆大欢喜。求不来,也能终了一生。
只是偶尔,如果能够通过知识触到理性之门,那是何等的满足。声名、财富、社交能带来满足,情爱、性欲、美食收获快乐,只是这种满足似乎转瞬即逝,这种快乐也难以持久。想要一种永存之物,想要不逝的生命,想要不老的肉体,以为如此,便能占有久远。
何其愚蠢,世上根本无一永存之物,我们谁都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谁也无法让时光倒回,让生命永存。
我们当然要尽享短暂的欢愉,但也可去修行自己的内心和自我的精神。我们可在流淌河水中踏进另一条清冽可人的河流,我们也可追求那平和、喜悦、安定的启明。
回应 2020-07-13 23:08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7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0分 84719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
Vintage Books USA (2003)9.0分 807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6天前曾上架
-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9分 6605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8.7分 3948人读过
-
暂时无货, 3天前曾上架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刀锋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DaVinci's bug 2013-05-07
不清楚晚年的毛姆为什么写出这样一部混乱的小说。从小说里我只能读出来毛姆本身向精神世界向往的同时又向庸俗屈服的尴尬。如果月亮勉强算得上是一流小说,那么刀锋只能排在二流小说的末尾!
6 有用 咸菜帮老大 2013-01-23
晃膀子的条件实在苛刻,拉里孑然一身,有金钱支持,不介意体力劳动,不在乎为社会所不容(在中国更加困难)。吾辈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大学毕业后逛逛某条国道,将自己的熊样发上围脖吧= =
4 有用 荷恬觅 2013-11-28
这个世界的建立糅合了拉里这种人的精神碎片,想到这一点就还满欣慰的…真好看啊不舍得看完……
87 有用 乌冬 2014-05-05
看的时候恨不得快点看到后面,看完后又恨不得还没看完。这书没有绝对的主角。我乐于站在谁的角度体会书中的内容,谁就是我眼里的主角。
6 有用 卡特里娜小姐 2014-02-27
又读了一遍,觉得能从周边世界找到这书里所有人的影子。
0 有用 浮Jp 2021-03-09
错误不少。书中的故事我很喜欢,毛姆的才华就是能讲出一个好故事,换成我们,讲出来大概久只是一出社会八卦。
0 有用 云雾环岳 2021-03-08
为什么最高只能打5颗星!我愿给这本书打10颗星!整个看书的过程我都相当程度上感到舒服,发自内心的舒服,有一种我就是拉里亦或是拉里就是我想成为的我自己,我真的流泪了。毛姆先生写到我心坎坎里了,夸张一点讲,好像我是因这本书而存在似的。
0 有用 清朗夏夜 2021-03-04
现在总感觉,我的人生不是我在过,是资本世界的规则推着我一步步走。社会不关心我的生命情感,关心的只有效率和利益分配。我很同意,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像拉里一样寻找生命的意义才是人生命的意义。
0 有用 Young.C 2021-03-03
比月亮与六便士更好的小说
0 有用 FantasticMai 2021-03-03
我相信这是一本男人和女人看后会各执一词的小说,若干年后如果再读第二遍第三遍,也许还会对自己做过的若干选择有更清醒的认知。学习怎么活很重要,学习怎么死也很重要。纵然小说的后半段拉里的叙述晦涩漫长,却令人逐渐明白了他所追寻的出世。毛姆在这本书中对待人性的试探更加鲜明,态度却客观冷静犹如侧写,不加评判。正如结尾所写“我是个俗人,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表示敬慕,无法步后尘。”温柔的越过心灵的刀锋,需要走... 我相信这是一本男人和女人看后会各执一词的小说,若干年后如果再读第二遍第三遍,也许还会对自己做过的若干选择有更清醒的认知。学习怎么活很重要,学习怎么死也很重要。纵然小说的后半段拉里的叙述晦涩漫长,却令人逐渐明白了他所追寻的出世。毛姆在这本书中对待人性的试探更加鲜明,态度却客观冷静犹如侧写,不加评判。正如结尾所写“我是个俗人,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表示敬慕,无法步后尘。”温柔的越过心灵的刀锋,需要走多少弯路,伴随的是彷徨又笃定的修历,沉浮于激荡人海后泰然自若。另外艾略特一角写的极为出彩,尤其临终一段浮华落尽的落寞。这样可爱又容易心软的老势利眼,体贴周到但心中又有着那么点光亮的小男孩脾气,有谁会不爱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