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夏日 短评

热门
  • 8 RIC 2015-12-16 16:08:25

    不知何时该闭嘴的书是最可怕的。

  • 6 渡边 2015-04-11 11:00:21

    一个非专业作家的粉丝向小说,叙事各种蒙太奇还不分段,薄薄一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 4 甘草披萨 2016-09-30 14:45:56

    桑塔格的序言极为精彩,几乎要盖过这部作品本身的光芒,作者身世坎坷酸楚,客观上不得不“为抽屉写作”——这点难道不正是应该成为作家导演等创作者的圭臬吗?不求功利只为埋首抒发天性之所思所欲,全书似是作者喃喃自语,用来倾泻生活苦闷,虚构与非虚构交织的写法,两个可以随意跳跃游走的重叠时空,后记评说“幻想现实主义”贴切,但是很难确切定义本书正规类型,也许非正规可以称其为精确度极高的陀式传记的高级同人写手作品?不过我毕竟不通俄语,书中独属于俄国人的趣味肯定大打折扣

  • 3 李斯本 2017-08-15 15:32:41

    然而是一本特别冬日的小书。

  • 2 商夏 2013-01-12 14:46:23

    这TMD是小说吗,老陀粉丝作品和老陀作品完全是两码事。

  • 2 撒呓挣 2014-02-09 21:09:58

    “这就是人类的理想,也是他自己的理想,他将它深深地埋在心中,从未曾改变和放弃,他有时甚至故意自嘲对这个理想的执著,可一置身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和众人因不解而发笑的声音中时,他就愈发坚信它能够实现”。又是位自个儿写给自个儿看的抽屉作家,不过与得罪了老大哥而遭致封杀的布尔加科夫不同,茨普金更多是性格使然。本书就是他对自己偶像的一次朝圣,个人觉得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玄乎,但它也着实打动了我。因为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我同样“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痴迷于这个狂热、分裂、变化无常、无与伦比的灵魂。因为“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

  • 1 微苒 2013-04-14 18:52:15

    不知道为什么薄薄的这么一本小册子就是让我静不下心来读……束之高阁来日再说- -

  • 1 ivy 2013-11-25 01:05:40

    这是fan fiction吧............

  • 1 欧定谔的猫 2014-02-23 14:34:29

    双线的叙述方式,通过空间上的重叠铺展时间上的交错,对陀氏伟大文学成就后不对称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与反思、困惑;再投射到作者自身压仰、无能为力的现实与纯粹,带着朝圣者般的文学理想。书中一个个破折号将它们联系又割开,让读者自己去采摘。 用大多数段位较鄙人高很多的话说:“这是一场舒适但困难的阅读体验,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喜欢后记的最后一句话:“列昂尼德*茨普金在小说中描写的从在夏日彼得堡到冬日列宁格勒的旅行,实际上是一段向往永生之旅。对于一个如此关注死亡问题的人,对于一个病理解剖学专家,这简直就是一种矛盾的形容。一个敬畏死亡的人,在与死亡作斗争而赢得世界赞誉的同时,也将读者邀上征程,并默默地祝他们一路顺风。

  • 0 女巫 2012-07-05 22:32:24

    豆瓣上这个还带个感叹号的傻逼副标题是怎么来的。。。。。。

  • 1 姚瑶 2017-10-26 14:03:59

    确实读来不算轻松。译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语言风格的问题受制于中文这个载体确实很难感受到。薄薄的一本书读得出奇慢。它可能不属于我喜欢的书,但是它确实应当是本重要的书。

  • 2 Y 2020-04-18 18:20:55

    ……歇会儿,不分段并不代表你说的话很有意思,陀氏的ip不是这么玩儿的

  • 1 Timing 2019-08-07 22:43:22

    1927:书能面世确实很曲折,茨普金的文字虽段落少长句多,但一旦读起来就停不下来,直到他到了莫斯科下了火车,参观陀故居才有些跳脱。而后到陀的最后时刻,幻想再到高潮。安娜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爱。抓紧桅杆的爱着,旅途中费佳和安娜的晚道别的游泳游戏,比喻俏皮;在巴登的轮盘赌的日子,把陀的心理及可爱写的如此身临其境,仿佛就是天堂看客看着这个强迫症患者一次次赢输赢输的西西弗斯(爬山,滑落)旅程。侮辱与同情,愤怒与忏悔,希冀与失望交织更迭。所以才后来有了《赌徒》。也点到与屠格涅夫,别林斯基等恩怨,及格里戈洛维奇对他的支持。(说破折号多的,可能没有看过《项狄传》吧)

  • 0 MENG 2012-11-26 09:43:34

    小說的無限可能

  • 0 李可笑 2014-02-15 22:41:33

    “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

  • 0 引愁玉女 2012-04-23 19:36:51

    这封面还比不上以前的呢!像志怪小说的封面...

  • 0 Robert 2012-08-04 11:06:05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逼迫你步履不停的向前,时空的交接转换让每次停下都不得不再倒回前几页重新开始,真的是难读的一本书,如果对苏俄人名中xx斯基xx夫不敏感的还是放弃吧。。。

  • 0 乙左左 2016-06-26 07:19:01

    对读者而言读这么一本既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专记也不是臆造的小说,还不如读老陀的小说来得直接,而对陀迷作者而言意义自然不一样了。花两个早晨刚起床的时间读完,感觉就是苏珊桑塔格对这本书评价显然是虚高了,但据说它原著语言很漂亮,也许翻译过来韵味丢失了吧。

  • 0 vala@柒橙柒 2014-03-20 14:01:37

    看来我是无法连续读两本以上俄国小说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