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大的题目,功夫下的也不错了,不过史料所限还是有不少猜测和不过瘾之处。结合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和台本《中国神庙剧场史》看。
瓦舍勾栏,就是市井繁华的中心地,这种环境塑造下的俗文学,似乎不能以读正经诗文的态度去读。我也相信,所谓宋元的俗文学,是我们后来人的一种视野反照。这种东西其实长期存在,只是因为遗存文献的激增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解读罢了,及至清代,诗文的主流一定从未动摇过。
各种剧场形式讨论的都挺细致了
较为系统的介绍了中国戏曲剧场的发展历史,可以作为通识读物,同样也是继续研究的基石。盛在简短精炼。
原来和《校雠广义》《阳湖派研究》是一套丛书里的。
这样吧~~剧场史就
挺好的,就是感觉应该由建筑系的人来写,廖老师做到这样不容易。
对想研究建筑的人来说意义不大,多是叙述,引用,图很少,非说剧场史有点牵强,整理的有点乱,案例也较少能说明问题
> 中国古代剧场史
0 有用 七七|烂柯人bot 2016-01-28 12:35:53
很大的题目,功夫下的也不错了,不过史料所限还是有不少猜测和不过瘾之处。结合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和台本《中国神庙剧场史》看。
1 有用 大甜甜~~ 2016-02-08 13:26:25
瓦舍勾栏,就是市井繁华的中心地,这种环境塑造下的俗文学,似乎不能以读正经诗文的态度去读。我也相信,所谓宋元的俗文学,是我们后来人的一种视野反照。这种东西其实长期存在,只是因为遗存文献的激增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解读罢了,及至清代,诗文的主流一定从未动摇过。
0 有用 鸿音 2016-05-15 03:54:21
各种剧场形式讨论的都挺细致了
0 有用 李知白 2022-02-22 19:20:57
较为系统的介绍了中国戏曲剧场的发展历史,可以作为通识读物,同样也是继续研究的基石。盛在简短精炼。
0 有用 #覅# 2022-06-23 15:38:08
原来和《校雠广义》《阳湖派研究》是一套丛书里的。
0 有用 2008geng 2018-07-18 16:17:39
这样吧~~剧场史就
0 有用 不可见也未可知 2024-05-15 02:12:40 浙江
挺好的,就是感觉应该由建筑系的人来写,廖老师做到这样不容易。
0 有用 橘子喵团 2018-01-13 22:49:17
对想研究建筑的人来说意义不大,多是叙述,引用,图很少,非说剧场史有点牵强,整理的有点乱,案例也较少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