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选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陆秋槎 2009-01-26 02:41:31

    讨厌这个人的诗。//如今却懂其中滋味。2017年补记。

  • 1 胡了了 2020-08-05 12:04:38

    大部分诗亲切、充盈、耐读,可惜很容易遗忘,留不下深刻的印象,这大概就是追求平淡的得与失。《鲁山山行》是绝品,正因为它不够平淡,有不经意的怪巧。梅诗对当代汉诗写作也多有参考价值,或者说自梅始的宋诗多少都能呈现出当代汉诗的得失。总而言之,我们这代诗人的开掘的力度远远不够大。

  • 0 Juvenalis 2022-11-15 11:35:27 内蒙古

    读《编年校注》两卷读不下去,先读选集识其大体。成熟期好诗很多,很上瘾。与此选集相较,朱先生的编年校注只注时地人物,盖未竟全功。非把一谈梅诗就竖起来的那根“平淡”的指头削去了才行。梅诗的大体、宗旨也许是:不落俗套——要真实地感受,写出新颖的诗来。新与真要求语言、感受的互动,语言新才能感受真,才能让经验不为语言格套所拘。欧公记载的“意新语工”,我以为与山谷之“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一样,是梅、黄诗学的基本,后面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棘端可以破镞”是诗人的进阶,不可言语相付。刻意为诗,是梅黄从中晚唐继承的,然而舂容大雅,有立身的根本,不流为琐屑僻怪。梅诗求新,腹笥又不宽,苏轼后来批评孟浩然的没材料,简直像是委婉说他的。用心苦而用字造句都不太讲究,适合今人学。也如苏公说,平淡是一生最后的造诣。

  • 0 XY 2023-04-22 09:54:40 美国

    注很一般,不打分了

  • 0 White Egrets 2020-11-21 22:02:36

    梅圣俞自有一番风味也。可学而有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