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祥龙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终级视域的开启与交融
出版年: 1996-09-01
页数: 458
定价: 22.8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 9787108009043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终级视域的开启与交融
出版年: 1996-09-01
页数: 458
定价: 22.8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 9787108009043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在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是本书的基本特色。在借鉴现象学与解释学方法时,融入中国传统体道方法,使之在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上,别开生面,更加深透。尤其是在中国天道观的研究上,无论对其底蕴的发掘,还是对其永恒价值的评价,都显示出思想重构和富于诗意的独创精神。在这项高层面的研究中,作者不仅使中国近代以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新的深化,而且似乎为中西思想融通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创作者
· · · · · ·
-
张祥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祥龙,1949年生。1992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已出版《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人合作),发表论文“海德格尔的《康德书》”、“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起点”、“胡塞尔、海德格尔与东方哲学”等十几篇。
目录 · · · · · ·
引文出处原书书名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
第一章 海德格尔其人及其道缘
一、海德格尔的人生道路
二、海德格尔的道缘
第二章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起点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范畴直观与“存在”系辞
三、为什么“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海德格尔与古希腊哲学
一、前柏拉图思想――西方哲学的真正源头
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古希腊哲学衰落的思想原因和语言表现
第四章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先验想象力和时间纯象
一、作为“存在问题引论”的《康德书》
二、《康德书》的基本思路
三、海德格尔解释康德的特点
四、《康德书》如何打开理解《存在与时间》之门
第五章《存在与时间》(一)
一、《存在与时间》的思想线索――缘在(Dasein)
二、缘在的在世
三、在缘的方式
四、牵挂――缘在的存在
第六章《存在与时间》(二)
一、解释学的处境
二、朝向死亡存在的存在论含义
三、良知与决断
四、时间性――牵挂的存在论意义
五、海德格尔时间性的特点
六、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时间观
七、对《存在与时间》的总体估价与“时间性的退化现象”
第七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一)
一、“转向”的含义
二、转向的方式――真理与不真性
三、自身的缘构发生(Ereignis)――存在的真义
四、语言与诗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二)
一、技艺(techne)与技术
二、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
第二部分 印度与中国古代思想
第九章 西方传统哲学与古代印度思想
一、探讨终极问题的三条思想道路
二、西方哲学的“形式”理念与“概念”构架方法
三、古印度正宗思想――直觉体验的直陈表述
第十章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
一、佛家与印度正宗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先于龙树的缘起说
三、龙树的缘起说与中道义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特性
一、天:中国的原初思想境域
二、原本儒家的天道观
三、墨家思维方式的现成性
第十二章 形而上之道还是势域之道
一、对道的错解:形而上之理
二、《韩非子》得人势而未得天势
三、《孙子兵法》――活在势域中的道
第十三章 老子
一、终极处境中的构成之道
二、误解“道”的一个原因
三、道任天势
四、老子的生存关切
五、道是生存的顶极形态
六、小国寡民
第十四章 庄子
一、终极形势不可避免
二、依天势而得真知
三、气虚得势
四、道境与道言,天机与机械
五 真人
六、梦与痴――《红楼梦》的道境
第三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的比较
第十五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相通之处
一、非现成的识度
二、人间体验为理解之根
三、终极即构成境域
四、境域本身的消息
第十六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一)
一、时间观与历史观
二、人格神还是境域之神
三、人的本性与成为“真人”的可能
第十七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二)
一、技艺与现代技术
二、语言与道言
三、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
结语
附录:海德格尔与“道”及东方思想
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引言
第一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
第一章 海德格尔其人及其道缘
一、海德格尔的人生道路
二、海德格尔的道缘
第二章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起点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范畴直观与“存在”系辞
三、为什么“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海德格尔与古希腊哲学
一、前柏拉图思想――西方哲学的真正源头
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古希腊哲学衰落的思想原因和语言表现
第四章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先验想象力和时间纯象
一、作为“存在问题引论”的《康德书》
二、《康德书》的基本思路
三、海德格尔解释康德的特点
四、《康德书》如何打开理解《存在与时间》之门
第五章《存在与时间》(一)
一、《存在与时间》的思想线索――缘在(Dasein)
二、缘在的在世
三、在缘的方式
四、牵挂――缘在的存在
第六章《存在与时间》(二)
一、解释学的处境
二、朝向死亡存在的存在论含义
三、良知与决断
四、时间性――牵挂的存在论意义
五、海德格尔时间性的特点
六、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时间观
七、对《存在与时间》的总体估价与“时间性的退化现象”
第七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一)
一、“转向”的含义
二、转向的方式――真理与不真性
三、自身的缘构发生(Ereignis)――存在的真义
四、语言与诗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二)
一、技艺(techne)与技术
二、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
第二部分 印度与中国古代思想
第九章 西方传统哲学与古代印度思想
一、探讨终极问题的三条思想道路
二、西方哲学的“形式”理念与“概念”构架方法
三、古印度正宗思想――直觉体验的直陈表述
第十章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
一、佛家与印度正宗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先于龙树的缘起说
三、龙树的缘起说与中道义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特性
一、天:中国的原初思想境域
二、原本儒家的天道观
三、墨家思维方式的现成性
第十二章 形而上之道还是势域之道
一、对道的错解:形而上之理
二、《韩非子》得人势而未得天势
三、《孙子兵法》――活在势域中的道
第十三章 老子
一、终极处境中的构成之道
二、误解“道”的一个原因
三、道任天势
四、老子的生存关切
五、道是生存的顶极形态
六、小国寡民
第十四章 庄子
一、终极形势不可避免
二、依天势而得真知
三、气虚得势
四、道境与道言,天机与机械
五 真人
六、梦与痴――《红楼梦》的道境
第三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的比较
第十五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相通之处
一、非现成的识度
二、人间体验为理解之根
三、终极即构成境域
四、境域本身的消息
第十六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一)
一、时间观与历史观
二、人格神还是境域之神
三、人的本性与成为“真人”的可能
第十七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二)
一、技艺与现代技术
二、语言与道言
三、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
结语
附录:海德格尔与“道”及东方思想
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共1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推敲“自我”》《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心智.知识与道德》《代价论》《辩护的政治》
等
。
喜欢读"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 7.6
- 现象学及其效应 8.0
- 朝向事情本身 8.8
- 后形而上学希望 8.0
- 后哲学文化 8.3
- 心的秩序 7.5
-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9.0
- 现代人及其敌人 8.0
- 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 8.4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
在有重大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中,海德格尔是少数几位与中国的道发生了真实交流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在各种东方思想中,“道”是唯一一个被他公开地、认真地讨论过的“主导词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道的解释与他自己的最基本的思想方式相一致,与他当时最关心的问题相配合,反映出...
(展开)
读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读张祥龙先生的书,总是有种内心激荡但说不出来的感觉。或者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才能体会出心智的局促和有限吧。如其《西方哲学笔记》、《现代西方哲学笔记》,大略看看,总是能生出某种新意。又如《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一书,读起来竟然能破除诸多旧...
(展开)
从裂隙中对撑开一片崭新的视域
祥龙先生这本书真的很契合我的思想兴趣。海德格尔部分写的也太好了,关于“天道”的纯缘构理解也很启发我。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读过最好的书! 让思想切入有与无“之间”(间隙、势态),在裂隙中撑开一片纯构成的视域,获得一种先于对象和概念(现成)的根本领会。按祥龙先生,...
(展开)
作为“境域之神”的儒家之“天”
天,至少在过去人们的生存世界中,是一种对人来说既遥远、又切近的存在。人生存于“天”之中,同时人又难以对“天”进行直接的把握。不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天”都被赋予了非常强的宗教指向性。在英文中,与“天”相对应的单词一般是Sky、Nature、Heaven或是God,Heaven...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8.7分 338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8.6分 87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8.4分 5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2)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书店 (彼岸)
- 现象学资料辑集(ing) (歧木零)
- 海德格尔 (铅笔刀客三分部)
- 一个文科生的必读书目 (雲在青天)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三联学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李勇华 2022-11-17 19:11:18 浙江
这本书有很多版本,这是我读的第一个版本。
0 有用 21米深蓝 2018-04-20 22:28:33
懵懵懂懂第三遍
0 有用 向河梁回头万里 2017-10-23 02:02:12
就当年学界整体水平,算得上颇有洞见。
0 有用 saki 2023-07-26 15:30:18 广东
整本书大致围绕着“Ereignis(自身的缘构发生)”展开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架构,并以这种探究“终极视域”的语境作为桥梁,构建起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联系。“Ereignis”在海德格尔思想前期以“时间”为其“基底”,而后期转向更为根源的“语言”,以诗来作为触发终极视域的契机,以人此刻的存在作为缘构发生的“主体”,有张载的“参两”之意,以及与佛教里的“自性”和“万法皆空”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另... 整本书大致围绕着“Ereignis(自身的缘构发生)”展开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架构,并以这种探究“终极视域”的语境作为桥梁,构建起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联系。“Ereignis”在海德格尔思想前期以“时间”为其“基底”,而后期转向更为根源的“语言”,以诗来作为触发终极视域的契机,以人此刻的存在作为缘构发生的“主体”,有张载的“参两”之意,以及与佛教里的“自性”和“万法皆空”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另外张祥龙先生也着重强调了“语言”与儒家孔子所讲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道家里的“道”有先天的契合度,他们区别于传统哲学的概念化、体系化、范畴化框架,真理只可能在当场的、几微的、缘构的境遇中被“揭蔽”。 (展开)
0 有用 Lumen44 2021-05-15 17:48:08
前半部分海德格尔思想阐说尚可,后半中西比较并不成功,缺少撬开的骨力。提出《存在与时间》第二部分的“时间性的退化现象”蛮有趣: 「从第六十六节开始,我们看到的一个相当生硬的“反转”或“重演”,即回过头来,用时间性结构来确定在第一部分中讨论的那些缘在生存的时机化样式。这种解释相当乏味和外在化,没有什么真实的思想含义,似乎完全是出于形式上的考虑…反过来用时间性这个“流”来说明缘在(Dasein)的生存形... 前半部分海德格尔思想阐说尚可,后半中西比较并不成功,缺少撬开的骨力。提出《存在与时间》第二部分的“时间性的退化现象”蛮有趣: 「从第六十六节开始,我们看到的一个相当生硬的“反转”或“重演”,即回过头来,用时间性结构来确定在第一部分中讨论的那些缘在生存的时机化样式。这种解释相当乏味和外在化,没有什么真实的思想含义,似乎完全是出于形式上的考虑…反过来用时间性这个“流”来说明缘在(Dasein)的生存形态这个“源”,将它们一个个地定位到时间的三相之中。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这种策略…缺少真实的思想开启力。原本时间一旦被认为是更高级的和更真实的,它就脱开了缘在的生存境遇这个生生不息的现象学脐带,成为带有传统思辨哲学味道的构架…根本上讲也还是一种系统化和形而上学的做法。」 (展开)
0 有用 saki 2023-07-26 15:30:18 广东
整本书大致围绕着“Ereignis(自身的缘构发生)”展开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架构,并以这种探究“终极视域”的语境作为桥梁,构建起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联系。“Ereignis”在海德格尔思想前期以“时间”为其“基底”,而后期转向更为根源的“语言”,以诗来作为触发终极视域的契机,以人此刻的存在作为缘构发生的“主体”,有张载的“参两”之意,以及与佛教里的“自性”和“万法皆空”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另... 整本书大致围绕着“Ereignis(自身的缘构发生)”展开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架构,并以这种探究“终极视域”的语境作为桥梁,构建起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联系。“Ereignis”在海德格尔思想前期以“时间”为其“基底”,而后期转向更为根源的“语言”,以诗来作为触发终极视域的契机,以人此刻的存在作为缘构发生的“主体”,有张载的“参两”之意,以及与佛教里的“自性”和“万法皆空”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另外张祥龙先生也着重强调了“语言”与儒家孔子所讲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道家里的“道”有先天的契合度,他们区别于传统哲学的概念化、体系化、范畴化框架,真理只可能在当场的、几微的、缘构的境遇中被“揭蔽”。 (展开)
0 有用 李勇华 2022-11-17 19:11:18 浙江
这本书有很多版本,这是我读的第一个版本。
0 有用 掷果盈车正太喵 2022-06-09 11:09:08
“缘在”让我如痴如醉,不过现在看来没有必要纠结于字眼。
0 有用 温意 2021-06-01 18:44:16
选读部分章节,文字流畅通透。
0 有用 Lumen44 2021-05-15 17:48:08
前半部分海德格尔思想阐说尚可,后半中西比较并不成功,缺少撬开的骨力。提出《存在与时间》第二部分的“时间性的退化现象”蛮有趣: 「从第六十六节开始,我们看到的一个相当生硬的“反转”或“重演”,即回过头来,用时间性结构来确定在第一部分中讨论的那些缘在生存的时机化样式。这种解释相当乏味和外在化,没有什么真实的思想含义,似乎完全是出于形式上的考虑…反过来用时间性这个“流”来说明缘在(Dasein)的生存形... 前半部分海德格尔思想阐说尚可,后半中西比较并不成功,缺少撬开的骨力。提出《存在与时间》第二部分的“时间性的退化现象”蛮有趣: 「从第六十六节开始,我们看到的一个相当生硬的“反转”或“重演”,即回过头来,用时间性结构来确定在第一部分中讨论的那些缘在生存的时机化样式。这种解释相当乏味和外在化,没有什么真实的思想含义,似乎完全是出于形式上的考虑…反过来用时间性这个“流”来说明缘在(Dasein)的生存形态这个“源”,将它们一个个地定位到时间的三相之中。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这种策略…缺少真实的思想开启力。原本时间一旦被认为是更高级的和更真实的,它就脱开了缘在的生存境遇这个生生不息的现象学脐带,成为带有传统思辨哲学味道的构架…根本上讲也还是一种系统化和形而上学的做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