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最主要的潮流之一,也是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仁人志士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往史学界对中国追求民主的探索,多集中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国时期的民主运动着墨不多。冯兆基所著的《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寻求中国民生》作者冯兆基认为,中国民主运动最强劲的势头出现在19291949年间,这一时期中,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高举起人权和宪政的大旗,以和平的非暴力手段,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寻求中国民生》考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主思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对这一时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的历史作了引入入胜的描述,为以后对这一时期中国民主运动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 · · · · ·
冯兆基,现任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亚洲学讲座教授兼主任,原籍广东,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196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历史系,1972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涉及军事、政治、外交和知识分子,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现代史专家。
目录 · · · · · ·
译者的话
引言
第一章 独裁政权
南京政府的性质
孙中山的训政观念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思想遗产
蒋介石的独裁
蒋介石和立宪
结论
第二章 制定反抗议程:1921-1931年的人权问题
胡适的第一炮
罗隆基的人权概念
人权派的核心关注点
民主和“专家政治”
结论
第三章 国难:1932-1936年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回应
国难会议
对汪精卫训政观点的评论
孙科的改良主义观点
对新式独裁的提倡
结论
第四章 捍卫民主:1933-1936年
胡适的幼儿园政治
张奚若对自由价值观的捍卫
其他的民主观点
训政框架内的民主化
民主政治和独裁政治是互相排斥的吗?
修正民主政治
结论
第五章 一次夭折的民主试验:1938-1945年的国民参政会
中日战争前夕的小党派团体
国民参政会的组成
早期国民参政会
重新推动宪政
对国民参政会的评价
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民主思想
国民党战时民主修辞
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
少数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思想
对于民主的理解
结论
第七章 第三势力:中国民主同盟(1941-1945)
中国民主同盟的组成
……
第八章 和平、民主、统一和建国:1946
第九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立场
· · · · · · (收起)
引言
第一章 独裁政权
南京政府的性质
孙中山的训政观念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思想遗产
蒋介石的独裁
蒋介石和立宪
结论
第二章 制定反抗议程:1921-1931年的人权问题
胡适的第一炮
罗隆基的人权概念
人权派的核心关注点
民主和“专家政治”
结论
第三章 国难:1932-1936年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回应
国难会议
对汪精卫训政观点的评论
孙科的改良主义观点
对新式独裁的提倡
结论
第四章 捍卫民主:1933-1936年
胡适的幼儿园政治
张奚若对自由价值观的捍卫
其他的民主观点
训政框架内的民主化
民主政治和独裁政治是互相排斥的吗?
修正民主政治
结论
第五章 一次夭折的民主试验:1938-1945年的国民参政会
中日战争前夕的小党派团体
国民参政会的组成
早期国民参政会
重新推动宪政
对国民参政会的评价
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民主思想
国民党战时民主修辞
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
少数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思想
对于民主的理解
结论
第七章 第三势力:中国民主同盟(1941-1945)
中国民主同盟的组成
……
第八章 和平、民主、统一和建国:1946
第九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立场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共26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内藤湖南》,《中国的经济革命》,《中正之笔》,《朱熹的思维世界》,《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等。
喜欢读"寻求中国民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寻求中国民主"的人也喜欢 · · · · · ·
寻求中国民主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寻求中国民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20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海外中國研究Ⅳ (東寫西讀)
- 守望的精神角落:淘书之乐 (无心恋战)
- 772的的图书馆 (阿Q)
- 要读的书(图书馆已有) (落葉知秋可烹茶)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寻求中国民主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Laputa 2013-02-05
搭了一个框架,把脉络理清楚了。主要论述自由知识分子的民主理念,对国共两党的反而没有正面涉及。
1 有用 我亦等輕塵 2019-06-25
(前面翻译还好,到后面越来越烂……有不少删减和翻译的错误……而且奇怪的是从第六章起就没有了边码。。)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0-09
按需。
0 有用 启风 2014-03-12
无甚新意。
1 有用 hc 2016-07-31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民主制度都不会自动确保(更别说保障)民主...民主不会因为有了形式的民主制度和一个赋予公民权利的宪法就可以实现。”想起某24字xx价值观,不免一笑。整本书比较中立,最后的结论章很赞。
0 有用 桂花同载酒 2020-10-15
读这本书是开学后上课前在院楼,原来看过冯兆基写近代中国军事问题的,没想到这次写的民主化。看完依旧淡淡的伤感和无奈,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中国始终被民族主义萦绕,“学生和政治运动背后的动力始终是民族主义,而不是民主。”,想起来去年备考的暑假,自己在自习室,楼道,树荫下里品着近代中国史,感慨激昂。中国那些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和现实之下,都是无力和失败的,政治上到不专业,组织上的混乱,他们有什么能力在一... 读这本书是开学后上课前在院楼,原来看过冯兆基写近代中国军事问题的,没想到这次写的民主化。看完依旧淡淡的伤感和无奈,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中国始终被民族主义萦绕,“学生和政治运动背后的动力始终是民族主义,而不是民主。”,想起来去年备考的暑假,自己在自习室,楼道,树荫下里品着近代中国史,感慨激昂。中国那些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和现实之下,都是无力和失败的,政治上到不专业,组织上的混乱,他们有什么能力在一个暴力横流的社会去决定中国的走向,与革命组织进行竞争。主流中国精英都想迅速构建强大国家,成王败寇是他们奉行的原则,那些对西方真正向往的知识分子,脱离了中国传统,已经和他们“是不同的政治动物了”啊。。 (展开)
1 有用 天城的海豹 2020-07-23
立场决定了思想,或许只有第三党才能这样纯粹的思索民主与自由吧
0 有用 武当派掌门 2020-06-02
民国政治史多集中于研究国共两大党,而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较少获得关注的中间派/第三势力。作为生在红旗下的人,感觉第一章对孙中山和国民党的理论批评很有意思,突然意识到孙那套不中不洋的理论原来如此荒诞。而当时中国的自由主义理论其实也有缺陷,传统扬公抑私的思想倾向和缺乏工业化的经验使得当时的自由主义者没意识到经济自由的重要性,而太片面地追求政治上的自由民主。诚如作者所说,当时的自由主义没有成功的机会,它只是... 民国政治史多集中于研究国共两大党,而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较少获得关注的中间派/第三势力。作为生在红旗下的人,感觉第一章对孙中山和国民党的理论批评很有意思,突然意识到孙那套不中不洋的理论原来如此荒诞。而当时中国的自由主义理论其实也有缺陷,传统扬公抑私的思想倾向和缺乏工业化的经验使得当时的自由主义者没意识到经济自由的重要性,而太片面地追求政治上的自由民主。诚如作者所说,当时的自由主义没有成功的机会,它只是缺乏群众基础的知识分子“小圈子”运动,而最关键的是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所以只能在有兵有枪的国共两党中选择站队。作者梳理的功力很好,但是在史料运用和理论构建上缺乏新意,是全书一大遗憾。 (展开)
0 有用 wos 老虎 2020-02-12
本书讨论的是民国年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主要是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精英人士,第三势力组成的“民盟”在这片“专制”领土上要取得成果除非是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治势力,传统的专制文化深深的沁入每一个人的肌肤,国共双方都革命党以及代表了传统文化主流、寻求中国民主很困难,也要报一丝希望,而启蒙、作为我们这一代“自由派知识分子”应该做的
0 有用 礼徵 2020-01-27
封面手感不错。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