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原作名: L'Oeuvre Au Noir
译者: 段映虹
出版年: 2012-4
页数: 425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637925
内容简介 · · · · · ·
《苦炼》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法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和诗人,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曾被传记作家誉为“才华横溢、得奖无数、重写希腊史、新寓言小说大师”。
生平经历:她于1903年6月8日出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青年时代起,尤瑟纳尔即长期奔走于欧洲多国和美加之间,并坚持用法语写作。1934年,尤瑟纳尔遇到了与她同龄的美国女子格雷斯,这次相识对尤瑟纳尔的一生至关重要,其后40年里,格雷斯成为了尤瑟纳尔的生活伴侣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译者。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尤瑟纳尔移居美国,并于1947年成为美国公民。在1987年她准备再次远行時,不幸脑溢血突发,于1987年12月17日卒于美国缅因州的東北港。
代表作品:尤瑟纳尔著述颇丰,最著名的小说是《哈德良回忆录》,另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 ...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法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和诗人,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曾被传记作家誉为“才华横溢、得奖无数、重写希腊史、新寓言小说大师”。
生平经历:她于1903年6月8日出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青年时代起,尤瑟纳尔即长期奔走于欧洲多国和美加之间,并坚持用法语写作。1934年,尤瑟纳尔遇到了与她同龄的美国女子格雷斯,这次相识对尤瑟纳尔的一生至关重要,其后40年里,格雷斯成为了尤瑟纳尔的生活伴侣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译者。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尤瑟纳尔移居美国,并于1947年成为美国公民。在1987年她准备再次远行時,不幸脑溢血突发,于1987年12月17日卒于美国缅因州的東北港。
代表作品:尤瑟纳尔著述颇丰,最著名的小说是《哈德良回忆录》,另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 L'Oeuvre au noir (法文原书名为<苦炼>),1971年,发表了关于三岛由纪夫的论文《 [三岛由纪夫]:或者空虚的视野》,此外,她还是一位文笔优美的翻译家,曾经翻译过希腊诗人、英语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维吉妮娅•伍尔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阴暗的河》1964年,《王冠与竖琴》1979年),作为思想深刻的文论家、批评家,《时间,这伟大的雕刻家》是她这方面的代表作。
写作风格:让•勃洛特在《尤瑟纳尔论》中所说:“她作品中最缺少的东西似乎显而易见:没有作者。”这一特点贯穿了尤瑟纳尔全部小说创作。与她的同时代人尤其是同为女性的作家比较一下,也许更能显示区别:波伏瓦或杜拉斯是喧嚣的,尤瑟纳尔则是缄默的;她们站在聚光灯下,而她置身黑暗之中。
此外,尤瑟纳尔所写通常被称为“历史小说”,该名目说明存在着一个面对过去亦即位于历史之外的点;作家藉此立足,由此出发,描述那些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事件与人物;此时他所担当的正是前述“中间人”的角色。尤瑟纳尔则取消了这一立足点或出发点,或者说把它移到历史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写的是“历史的现实小说”。从根本上讲,尤瑟纳尔并不针对一时一地写作,她所面对的是整个人类历史,从中寻找或创造与自己在思想与心灵上对称的角色。尤瑟纳尔与她笔下的哈德良、泽农等人息息相通,承受同一命运,享有同一精神世界;此种契合,超越古今而长存。
获得荣耀:1980年尤瑟纳尔被选入法兰西学院,成为法兰西学院300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法国历史上第一位“绿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法兰西学院为其典礼致辞曰,“但愿我们三百五十年来选出的男人全都具有您这样一位妇女的广博的才华”。1986年,她被授予法国第三级荣誉勋位和美国艺术家俱乐部的文学奖章。
译者简介
段映虹,女,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和法语教研室副教授。曾于1994年至1996年就读于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获比较文学DEA文凭。1998年1月在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为法国文学(作家尤瑟纳尔研究)、叙述学、符号学、西方文艺理论。有若干论文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等核心刊物发表,主要论著有《〈哈德里安回忆录〉和〈苦炼〉中的历史与人类命运》等,译著有《尤瑟纳尔传》等。曾承担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尤瑟纳尔小说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国际尤瑟纳尔研究会会员。
目录 · · · · · ·
大路
泽农的童年
夏天的乐趣
德拉努特的节日
离开布鲁日
传闻
明斯特之死
科隆的富格尔家族
在因斯布鲁克晤谈
亨利-马克西米利安的生涯
泽农最后的游历
第二部:静止不动的生活
回到布鲁日
深渊
修道院长的病
肉欲的迷乱
沙丘上的漫步
捕鼠器
第三部:牢狱
起诉书
一幢豪华宅邸
仪事司铎探监
泽农最后的时刻
作者按语
《苦炼》创作笔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十六岁了”,亨利-马克西米利安说。“再过十五年,看看我是不是有运气与亚历山大齐名。再过三十年,人们就会知道我是不是比得上死去的恺撒。难道我会在羊毛街上的店铺里,靠丈量布匹度过一生吗?要紧的是成为一个人。” “我二十岁了”,泽农在计算。“按最好的情况来估计,在这个脑袋变成死人头之前,我还有五十年时间可以用于求知。亨利兄弟,到普鲁塔克的书里去寻找你的野心和英雄吧。对我来说,要紧的是不仅仅成为一个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哦,亚当,我没有赋予你属于你自己的面孔和位置,也没有赋予你任何特别的天赋,以便由你自己去期望、获取和拥有你的面孔、你的位置和你的天赋。自然将另一些类别禁闭在由我订立的法令之内。然而,你不受任何界线的限制,我将你置于你自己的意志之手,你用它来确定自己。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央,以便让你更好地静观世间万物。我塑造的你既不属于天界,也不属于凡间,既非必死,也非永生,以便让你自己像一个好画家或者灵巧的雕塑家那样,自由地完成自己的形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部:漫游岁月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苦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苦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 更多书评 50篇
-
“我十六岁了”,亨利-马克西米利安说。“再过十五年,看看我是不是有运气与亚历山大齐名。再过三十年,人们就会知道我是不是比得上死去的恺撒。难道我会在羊毛街上的店铺里,靠丈量布匹度过一生吗?要紧的是成为一个人。” “我二十岁了”,泽农在计算。“按最好的情况来估计,在这个脑袋变成死人头之前,我还有五十年时间可以用于求知。亨利兄弟,到普鲁塔克的书里去寻找你的野心和英雄吧。对我来说,要紧的是不仅仅成为一个... (2回应)
2012-07-26 18:51:17 10人喜欢
-
哦,亚当,我没有赋予你属于你自己的面孔和位置,也没有赋予你任何特别的天赋,以便由你自己去期望、获取和拥有你的面孔、你的位置和你的天赋。自然将另一些类别禁闭在由我订立的法令之内。然而,你不受任何界线的限制,我将你置于你自己的意志之手,你用它来确定自己。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央,以便让你更好地静观世间万物。我塑造的你既不属于天界,也不属于凡间,既非必死,也非永生,以便让你自己像一个好画家或者灵巧的雕塑... (2回应)
2020-06-04 16:04:36 11人喜欢
哦,亚当,我没有赋予你属于你自己的面孔和位置,也没有赋予你任何特别的天赋,以便由你自己去期望、获取和拥有你的面孔、你的位置和你的天赋。自然将另一些类别禁闭在由我订立的法令之内。然而,你不受任何界线的限制,我将你置于你自己的意志之手,你用它来确定自己。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央,以便让你更好地静观世间万物。我塑造的你既不属于天界,也不属于凡间,既非必死,也非永生,以便让你自己像一个好画家或者灵巧的雕塑家那样,自由地完成自己的形体。 引自 第一部:漫游岁月 皮科认为,人在“存在之链”中没有明确的位置,然而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自己在“存在之链”中的位置,只有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自由意愿改变自己,而世上其他物种的改变皆是被动承受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2回应 2020-06-04 16:04:36 -
“” 然而,渐渐地,对他们来说,泽农不再是一个人,一张面孔,一个灵魂,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某个地方的人;他变成了一个名字,甚至连名字也不如,只是一张贴在瓶子上的褪色的标签。他们对自己的过去怀有的一些残缺不全、毫无生气的回忆,正在瓶子里慢慢腐烂。他们还在谈论他。实际上,他们已经将他忘记了”
2021-07-07 00:24:21 5人喜欢
-
anonymous (粗陶梦想)
泽农:“我要走的路永远不会再经过这里。我会忘记你的。”维维安:“总有一天我会去找你。我的先人都躺在这些石板下,枕着他们的座右铭:你更强大。我更强大的地方就是不要忘记那个忘记我的人。” (中年的维维安忘记了青春记忆,失去了天然明辨力, 专注于现实琐细,沦落在人云亦云。这样决绝的信念本应成为贯穿 她生命的隐线,让她呈现黑暗中的微光。既然厨房女仆都能记得少年泽农,维维安怎会忘记爱过多年的人,或者意味着因...2015-03-26 09:26:15 4人喜欢
泽农:“我要走的路永远不会再经过这里。我会忘记你的。”维维安:“总有一天我会去找你。我的先人都躺在这些石板下,枕着他们的座右铭:你更强大。我更强大的地方就是不要忘记那个忘记我的人。” (中年的维维安忘记了青春记忆,失去了天然明辨力, 专注于现实琐细,沦落在人云亦云。这样决绝的信念本应成为贯穿 她生命的隐线,让她呈现黑暗中的微光。既然厨房女仆都能记得少年泽农,维维安怎会忘记爱过多年的人,或者意味着因等待毁掉应 步入正轨的人生而生的恨意? ) 对他们来说,泽农不再是一个人,一张面孔,一个灵魂,一个生活于世上某处的人;他变成了一个名字,甚至连名字也不如,只是一张贴在瓶子上的褪色标签。他们对往昔的残缺无生气的记忆,正在瓶子里慢慢腐烂。他们还在谈论他,实际上,他们已忘记他。 地球是否转动,连我行走在上面的此时此刻都不会在意,当我躺下时就更不在乎了。至于信仰,假如主教会议能作出决定的话,它决定什么我就信仰什么。碰上什么样的上帝和时代,我都随遇而安,尽管后更愿意生活在人们崇拜维纳斯的时代。 在世上几乎一切事物里面,有着不知什么渣滓或者余味让你感到恶心,极少的事物偶然达到了完美,它们令人忧伤欲绝。 这个他已经不再去想的孩子,这个稚气的生命,还有人记得这个孩子并在他身上认出来,他感到自己的生命仿佛因此加固了。 如同海上吹来的风从他旧衣服里穿过,成千上万人从他身体里穿过,他们是曾经在地球上这个点站过的人,或者直至我们称之为世界末日的那场灾难之前将会来到这里的人;这些幽灵从他身体里穿过,对他视而不见,这个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还没存在,或者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已不复存在。 那些人,随即被抛进一团无形的过去之中,加入不断壮大的亡灵队伍。时间.地点.本质失去它们之间界限的特性;时间与永恒不过是同一样东西,就像一股黑色的水在恒定不变的黑色水面上流淌。 所谓的低下世界,与人性中最细腻的部分相通。最粗鄙的野心仍不失为精神的梦想,是精神想努力控制或改变事物的愿望。 一生中,我们与一些人相遇然后分手,他们就像那些永不复现的幽灵的面孔,但他们有着近乎可怕的特性和特征,在我们闭上眼睛进入梦乡之前,他们在黑暗中凸显出来,有时如彗星转瞬即逝,有时则在内心的注视下消失。 这个女人是败类中的败类。我丝毫不会责怪您袖手旁观。但是,倘若一位女圣徒遭遇这样的凌辱,我们就会抗议吗?今天她应得到公正的对待,或者说上帝和天使们站在她的一边。我们有理由为遭到不公正对待的老鸨忧虑,因为暴行发生在眼前,几十里外的骇人听闻的事情,却不会妨碍我喝下这杯药。 这段日子,在泽农漂泊不定一生中,仿佛回暖的深秋时节,如今追忆起来,不复是干枯的记忆,而是如醇酒般醉人,却切不可任自己陶醉其中。 人们习惯他们所处时代的严刑峻法,习惯于愚蠢引发的战争,习惯于处境的不平等。这些法律严惩的只是默默无闻之辈。然而,不为人知本身也是藏身之地,尽管有鱼钩鱼网和火把,大部分鱼儿还是在黑暗的深水中继续它们不着痕迹的游踪,并不在意同伴正血迹斑斑地在一条船的甲板上挣扎。 在不止十五个亿的瞬间里,他在地球上某个地方生活过,与此同时,天琴座在天顶附近旋转,大海在拍打世界上所有沙滩。五十八次,他看见过春天的青草和夏天的丰沛。到了这个年纪,生与死已无关紧要。 除了这些疯狂的教理,在焦虑的人与人之间,一定还存在着某种出自他们天性最深处的厌恶和仇恨,有朝一日,当宗教不再成为人们互相灭绝的理由,这种厌恶和仇恨就会寻找其他发泄的途径。 被送上火刑架的异端表面上是因为冒犯了上帝,事实上,人们指责的主要是他们动摇了人类的重要性。 这丝毫也不卑鄙,也非卑鄙所致,如果一个人,为了避免更残酷的命运,憎恶他自己的生命,寻求死亡……对于心灵高贵的生命,宁愿死去,也不愿 承受无法回避的苦难,令他失去品行和风度… 叛逆者的“不”触怒了循规蹈矩者无休无止的“是”。 (泽农为幻觉中的孩子感到骄傲)“他与之息息相关,正如他在其他地方已经通过自己的著作和行为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这个“是他又不是他的生命延续,也许还会繁衍他的本质”。 (泽农的寓言故事,描绘人世残酷与荒诞,“听众们对他的胆大妄为感到愤慨,而不是针对这种处境本身,尽管他们有能力改变其中一小部分”。尤瑟纳尔似乎始终对教会高层抱有智慧上的善意,只有他们才是泽农势均力敌的对话者。泽农一生动荡多数时间混迹底层,却无法抗拒与有思想的学者交流的诱惑。) 玛尔塔,她的同母异父的兄长,因治疗鼠疫患者而在德国声名鹊起的哲学家医生,她接待过的穿红衣服的人,他向她询问他们死去的父母的情况。令人生畏的过路人,他一直是她未能成为的反叛者,他在世界各地漫游,他自由自在的渡过一生。关于他的回忆属于只对她一个人有意义的那些过去的角落。 将不可接近的万物本源禁闭在一个按照人的模样打制出来的人身上,在我看来仍是一种亵渎。精神的任何看法都建立在任意的基础上。任何强加于普通民众的教理都为人类的愚昧提供了保证。 他不完全从是勇气和牺牲的崇高形象,更是从某种无以名之的外形厚重的拒绝中看到这点。这个外形将他封闭起来,隔绝外界,隔绝感觉本身,他在自己的结局里安顿下来,他已经是永恒的泽农。夜已经降临,无边的夜,黑暗让位于另一些黑暗,深渊接着深渊,厚重的晦暗接着厚重的晦暗,白昼与黑夜同在。
回应 2015-03-26 09:26:15 -
10.如果一个人在死去之前连自己的牢狱都没有走上一圈,岂不荒唐? 124.你们这些诗人笔下的爱情是一场巨大的骗局:熨贴的诗句犹如两张紧贴在一起的嘴唇,落到我们头上的爱情却似乎从来没有那么美好。 129.我感谢上帝,每年都有女孩子长大成人,每年秋天都有新酒酿成。 130.我常常想,除了某种永恒的命令,或者物质要完善自身的某种奇怪的愿望,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释,为何我每天都要努力比前一天想得更明白一点。 131.但是...
2017-01-13 14:21:28
10.如果一个人在死去之前连自己的牢狱都没有走上一圈,岂不荒唐? 124.你们这些诗人笔下的爱情是一场巨大的骗局:熨贴的诗句犹如两张紧贴在一起的嘴唇,落到我们头上的爱情却似乎从来没有那么美好。 129.我感谢上帝,每年都有女孩子长大成人,每年秋天都有新酒酿成。 130.我常常想,除了某种永恒的命令,或者物质要完善自身的某种奇怪的愿望,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释,为何我每天都要努力比前一天想得更明白一点。 131.但是我知道他们跟我一样,也需要度量,权衡,演绎以及怀疑演绎的结果,从错误中抽取正确的成分,并且认识到在正确的东西里永远混杂着错误。 133.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一两惰性比一斗智慧的分量还重。 181.一两建立在推理基础上的观察,胜于一吨重的冥想。 187.或许,这样的选择也不只不过属于一些天生的欲望,简单而又无法解释,就像人们想吃一种水果而不是另一种:对他而言都无关紧要。 203.深渊同时既在天球之外,也在颅顶之内。似乎一切都发生在一连串无穷无尽的封闭曲线的深处。 286.在焦虑的人与人之间,一定还存在某种出自他们天性最深处的厌恶和仇恨,有朝一日,当宗教不再成为人们相互灭绝的理由,这种厌恶和仇恨就会寻找其他途径发泄。 353.为了增加这出戏的趣味,人们用一条长链子将他系在柱子上,这样他浑身着火以后可以跑来跑去,知道扑面倒在地上,或者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倒在火炭上。我常常想,这个可怕的场景所包含的寓意,,就是一个基本上自由的人的状态。 368.他常常再次打开门,只是为了证实这扇门没有在自己身后永久的关上,他会朝一个刚刚分手的路人走回去,只是为了否定某一次出发的目的性。他以此向自己证明作为人的短短的自由。 引自第1页 札记: 放大镜与滤镜 淫荡与丰沛 肉体是一个陷阱 贞洁亦可必需 素食与肉肠 低等的火与肠道:食物经过肠道被转化为营养元素,这个过程的神秘性可以和宇宙的浩瀚匹敌。 和自己虚构的角色交合
回应 2017-01-13 14:21:28 -
P12 “……另一个人在别处等着我。我正朝他走去。” 他重新迈开了脚步。 “谁?”亨利-马克西米利安吃了一家,“是莱昂的修道院长,那个老掉牙的家伙吗?” 泽农转过身来,说道: “泽农在此。我自己。” P113 这些好争辩的平庸之辈将他们的同类捧上天,却谴责与他们意见向左的人;然而当我们的思想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时,他们却根本抓不住;他们看不见这些想法,就像一头易怒的牲畜在笼子里看见意见奇怪的东西,它既不能撕碎它...
2018-11-05 21:01:15 1人喜欢
P12
“……另一个人在别处等着我。我正朝他走去。”
他重新迈开了脚步。
“谁?”亨利-马克西米利安吃了一家,“是莱昂的修道院长,那个老掉牙的家伙吗?”
泽农转过身来,说道:
“泽农在此。我自己。”
P113 这些好争辩的平庸之辈将他们的同类捧上天,却谴责与他们意见向左的人;然而当我们的思想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时,他们却根本抓不住;他们看不见这些想法,就像一头易怒的牲畜在笼子里看见意见奇怪的东西,它既不能撕碎它,也不能吃掉它,很快它就视而不见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变成隐形人了
P121-122 我不说我怀疑:怀疑是另一回事;我将自己的探索进行到这样的地步:直到每个概念都像扭曲的弹簧一样在我手中弯曲;一旦我在一个假设的阶梯上攀登,我就感觉到不可或缺的假如在我的重量下折断……
P131 我从未由于惧怕失去某种思想而陷入恐慌,从而执着于这种想法。我从未将谎言当作调味汁加在确凿的事实中,从而让自己消化起来更容易。我从未扭曲对手的观点,从而更轻易地战胜对方……我提醒自己不要将真理奉为偶像,宁愿给它保留一个更谦卑的名称,那就是准确……我差不多做到了不相信词语。与出生时相比,我死去的时候将会不那么愚笨。
P176 这位步履匆匆走在布鲁日油腻腻的石板路上的泽农感到,如同海上吹来的风从他的旧衣服里穿过,成千上万人从他的身体里穿过,他们是曾经在这个地球上的这个点站立过的人,或者直至我们称之为世界末日的那场灾难之前将会来到这里的人;这些幽灵从他的身体里穿过,对他视而不见,这个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存在,或者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已不复存在……时间与永恒不过是同一样东西,就像一股黑色的水在一篇恒定不变的黑色水面上流淌。
P178 为了让这种探究更加深入,他暂时放弃了概念本身;他约束住自己的思想,就像人民屏住呼吸,为的是更好地聆听车轮转动的声音,车轮转动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察觉不出来。
P178 从观念的世界,他进入了一个更加昏暗的世界,即被包含和限定在外形之内的物质的世界。他缩在自己的房间里,却不再将夜晚的时间,用于努力更准确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用于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沉思却并不表述出来。他以这样的方式改正了理解力的一个恶习,那就是掌握事物是为了加以利用,或者相反,在尚未深入认识构成这些事物的物质之前,就将其摒弃。
P183 他将暂时的肉体像一幅帷幕一样拉回自身
P194-195 物品不再是有用的器物。就像棕毛从床垫里钻出来,物品露出了它们的本质……我们在旧纸片上记录下那些自以为值得传之永远的思想,一只被杀死的鹅就在用来写字的羽毛里叫喊。
P196 他行走在自己的灰尘上面。
P202 在某种意义上,眼睛与深渊构成了平衡。
P231 修道院长:我想,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愿意殉难,不是为了信仰,信仰已经有太多的见证人,而仅仅是为了慈悲,如果他在广场上登上绞刑架或者站在柴堆上,或者至少站在最丑陋的受害者身边,也许我们就生活在另一片土地上,另一片天空下了……那样的话,最可恶的无赖或最恶毒的异端与我相比,也不会比我在耶稣基督面前更加卑微。
P232-235 泽农与修道院长关于上帝的对话
P265 他惊讶于竟然默许自己禁锢在圣科姆济贫院近六年之久……在他看来,在这么长时间里放弃这个敞开大门的世界,无异于羞辱了生命无限丰富的可能性。精神活动在事物的背面劈开一条道路,固然可以将人引向美妙的深度,却让活着的体验本身成为不可能。长久以来,他已经失去在当下的现实中勇往直前的幸福让偶然重新成为他的命运……
P284-285 独自一人赤裸着身体,周遭境况跟衣服一样从他身上脱落下来。他重新变成秘书哲学家们的那位亚当·卡德蒙,位于世界的中心,所有其他地方与生俱来和未曾言说的一切,在他身上变得清晰起来并得以宣示。在这天地苍茫之间,任何东西都没有名字……太阳在不知不觉中上升……泽农满怀崇敬之情想到,那些被荒谬地看作最偶像崇拜的东西,是可能存在的至善最恰当的象征物,而这个火球,则是离开它就会衰亡的生灵们唯一可见的神……同样,这只海鸥是最真实的天使……狐狸和野兔,诡计和恐惧,潜伏在他睡过觉的沙丘上,然而猎杀者不会援引法令,声称它们是从前一只具有远见卓识的狐狸宣布的,或者从一只狐狸神那里继承的;受害者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因为罪过而受到惩罚,不会在垂危之际表白自己对主人但忠诚。波涛的猛烈并无愤怒。死亡,在人类社会里总是显得猥亵,但在这种孤寂中是清白的。
P329 有些人在寻找、掂量、剖析,为自己明天能够有与今天不同的想法二自豪,而另一些人则相信或者强调自己相信吗,,并以死刑胁迫他们的同类与他们一样相信,在这两类人之间不存在长久的和解。
P345 “奇怪的是,在我们基督徒看来,所谓肉体的放荡是格外严重的罪恶”,泽农沉思着说。“没有人会带着愤怒和厌恶去惩罚粗暴,残忍,野蛮,不公正。明天没有人会意识到,那些良民百姓来观看我在火苗里惊跳是猥亵的举动。”
P346 “请原谅,父亲。这是不得体的。试图展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不恰当的,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P347 “不要难过,尊敬的父亲。让您忧虑的反抗在我自身,或者在这个时代里。”
P363 他在自己的结局里安顿下来,他已经是永恒的泽农。
P368 他常常再次打开门,只是为了证实这扇门没有在自己身后永久地关上;他会转身朝一个刚刚分手的路人走回去,只是为了否定某一次出发的目的性;他以此向自己证明作为人的短短的自由。
以下为创作笔记
P398 我越这样做,越觉得改写旧作的疯狂其实极其明智。每个作家身上只蕴含一定数量的人。与其让这些人以新的面目出现,而新的人物只不过是将从前的人物改名换姓而已,我宁愿深化、发展和充实我已经习惯与他们一起生活的这些人,宁愿随着我更好地生活而学会更好地了解他们,去完善一个已经属于我自己的世界。
P399 同样令人蔑视的还有文学上的权宜之计,那就是出于俗套,出于思想的空洞,或者出于对人物愚蠢的眷恋,让人物重新亮相,然而在让他出场的新章节里,在让他说出的新话语里,却没有在现有内容上增添任何东西。
P402 何地,何时,以及如何?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日期,也无论以什么方式,我肯定自己林中之际身边有一位医生和一位教士——泽农和方济各会修道院院长。
P403 重复(曼特罗)。我写这本书的第二部和第三部时,常常会对自己无声或低声地反复念诵:“泽农,泽农,泽农,泽农,泽农,泽农……”二十次,一百次,甚至更多。我感觉由于反复念诵这个名字,现实渐渐凝固起来了。我对神秘主义的时间并不感到吃惊……
P406 我在聆听一系列巴赫的作品时,在头脑里完成了——比真实的写作提前六七年——泽农临死前几个小时与议事司铎之间的全部对话。音乐结束,我一离开晚会就将这段对话忘记得一干二净。但我知道有一天我会想起来的。
P408-409 我的译者G.有时要求我解释,为什么某个人物在某个时刻做某个动作,这时我就会犹豫不决,并寻找一个理由。我看见他做这个动作。
P409 无数次,夜晚,难以入眠,我仿佛觉得自己将手伸给泽农,他累了在休息,躺在同一张床上。我很熟悉这只灰褐色的手,很有力,修长,手指扁平,干瘦,指甲很大,颜色很浅,剪得很干净。手腕骨头突出,手掌凹陷,布满纹路。我感觉得到这只手的力量,它准确的热度。(我从未握过哈德良的手。)将手伸给这个虚拟人物的形体动作,我做过不止一次。
P411 只要一个虚拟人物不如我们自己重要,他就什么也不是。
P413 很不相同的两个人:一个是根据真实材料的片段来塑造的,另一个是想象出来的,但也从现实中吸收了一些养分。两条力线,一条从真实出发向想象发展,另一条从想象出发深入到真实,然后相交。中心点正是存在的感觉。
P414 “同性恋是对生活的一种看法”,四十年前,爱德蒙·雅鲁谈及《阿历克西》时这样对我说。
P417 古代世界比我们的世界更广阔,更辉煌,最坏的事情本身也因距离而获得了某种尊严。
P425 表现内心的眼光而不是理智的观念,读者不要以为这是倒退而不是进步,尤其在法国,理智的观念高高在上,排斥几乎任何其他形式的思想。内心的眼光是缓慢的,几乎静止不动的,它会令有些人感到扫兴,这些人以为智力是某种快速的东西,甚至不惜以肤浅为代价。只有纪德,在《人间食粮》里触及到了某种非常深刻的东西,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也许他自己以为只是一个悖论:“智者是无缘无故感动的人。”要有勇气描绘一个沉浸于凝视微不足道事物的人物,这种凝视是神圣的,令人筋疲力尽;描绘一个人的头脑多么缓慢地,不可逆转地察觉到事物的奇异之处。
回应 2018-11-05 21:01:15 -
“我十六岁了”,亨利-马克西米利安说。“再过十五年,看看我是不是有运气与亚历山大齐名。再过三十年,人们就会知道我是不是比得上死去的恺撒。难道我会在羊毛街上的店铺里,靠丈量布匹度过一生吗?要紧的是成为一个人。” “我二十岁了”,泽农在计算。“按最好的情况来估计,在这个脑袋变成死人头之前,我还有五十年时间可以用于求知。亨利兄弟,到普鲁塔克的书里去寻找你的野心和英雄吧。对我来说,要紧的是不仅仅成为一个... (2回应)
2012-07-26 18:51:17 10人喜欢
论坛 · · · · · ·
为何花了许多笔墨写明斯特之死 | 来自麦苗秀 | 2022-08-06 20:31:00 | |
电子版 | 来自豆腐脑敢死队 | 1 回应 | 2021-07-12 13:20:17 |
请问作者按前一页的字母是什么意思? | 来自枫木糖浆 | 6 回应 | 2021-05-30 19:12:23 |
这个译本怎么样? | 来自引默 | 6 回应 | 2021-03-30 03:23:24 |
“我们逃往何处?你充满了世界,我也只能到你身上... | 来自早睡早起身体好 | 3 回应 | 2018-02-22 00:20: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Gallimard (1968)9.6分 14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21)9.4分 614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02)8.9分 530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1986年)8.6分 4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生而有涯 书海无涯 (佾云)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苦炼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彩虹养殖小能手 2012-08-28 23:16:26
果然封底三赞美只是中肯呢。读完这种小说才会觉得小说不算低于诗歌哲学和历史的类型反而包容一切。才越确定想跨越的绝不仅是空间甚至也不是穿越时空究竟是一种渊博的想象力指挥的文字的炼金术。洒点哈德良之夜美美地安眠去了!
56 有用 queenie 2012-08-09 14:05:35
尤瑟纳尔的小说是为特定的读者准备的,在构成故事的同时,小说本身既是路标又是索引,是包裹着过往人类精神生活的一块琥珀,因读者的审视而展现出不同的光泽。最后,作者还友好地保留了每一个分岔的可能。丰富,深沉,可以反复阅读。
3 有用 安东妮 2015-02-15 01:04:52
看完创作笔记会怀疑是否正是尤瑟纳尔对人物的过分深情阻止了其走到更远的地方。创作笔记本身六星级,好多有意思的点,比如她把哈德良立为水瓶,泽农双鱼;“同性恋是对生活的一种看法”;要通过历史才能挣脱历史——到达没有人的时期;令人精疲力尽的、神圣的凝视。
4 有用 李可笑 2013-08-21 21:38:15
用晦涩的语言解释难懂的问题,用更难懂的道理解释人所不懂的道理
12 有用 leslietse 2017-04-08 00:07:30
我愿意将这本书与卡拉马佐夫相提并论,一个是关于上帝的存在,一个是关于异教的临界。少时,泽农顺着风捧蛋壳在沙丘上奔跑,任其如小鸟一样飞舞,连绵不尽的曲线和断断续续的直线让奔跑变得复杂,而他的一生都像在做着这样的游戏。自以为遇到什么样的上帝和时代都随遇而安,半个世纪以来早已看见好几代思想化为尘埃,听任时代在自己的理解力上留下某些印记。其实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自身的认识,泽农都不会接受现成的概念,不惜冒... 我愿意将这本书与卡拉马佐夫相提并论,一个是关于上帝的存在,一个是关于异教的临界。少时,泽农顺着风捧蛋壳在沙丘上奔跑,任其如小鸟一样飞舞,连绵不尽的曲线和断断续续的直线让奔跑变得复杂,而他的一生都像在做着这样的游戏。自以为遇到什么样的上帝和时代都随遇而安,半个世纪以来早已看见好几代思想化为尘埃,听任时代在自己的理解力上留下某些印记。其实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自身的认识,泽农都不会接受现成的概念,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用毕生的观察、实践和思考来努力获得接近于真理的知识。这个准备逃亡的人被关闭再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里,与他那些相似的世界里逃亡的同类分隔开来。一系列相似的世界,一系列哲学家在其中像囚犯一样生和死,他微笑着看着镜中的小人一同被推向刑场。这就是我们跟随泽农能走到的最远的地方。 (展开)
0 有用 绿曜石 2022-08-08 13:44:06
如此精美的作品,尤瑟纳尔的笔像巨椽,从生到死,从微小到浩瀚。那些自白和刻画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作家需要付出和实践什么。可以重读很多遍的书。
0 有用 兰斯伯格小姐 2022-08-07 21:20:06
作者在她的20s写作这本书,我在我的20s晦涩地啃下这本书。泽农自杀的一章描写得太好了,“甜美的”死亡。
0 有用 卫棠 2022-08-03 12:22:43
“走向隐晦和未知,要通过更为隐晦和未知的事物。”
0 有用 好爱吃苦瓜 2022-07-31 17:31:22
看到这种文字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在世界上的渺小,在道德上的渺小,在才华上的渺小。这些流动如液体的文字盛不住尤瑟纳尔的才华,我有幸体会到一点。
0 有用 pupupu 2022-07-30 22:55:03
艰深晦涩的欧洲历史夹杂其中,以至于超快速浏览都显得如此困难。我得承认,我并没有很好懂得泽农的追求,也并没有明白宗教在书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