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收录朱天心的多篇短篇小说,包括《时移事往》、《有人怕鬼》、《无情刀》、《想我眷村的兄弟们》、《从前从前有个浦岛太郎》等。
作者简介 · · · · · ·
朱天心(1958-),作家朱西宁与翻译家刘慕沙之女,当代台湾作家。祖籍山东临朐,一九五八年生于台湾高雄凤山,先后就读于北一女,台湾大学历史系。在北一女就读时就因《击壤歌》成名,大学毕业后专职写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编,其作品多次荣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小说奖等多项文学奖,现专事写作,为台湾文坛上重要的作家。著有《方舟上的日子》、《击壤歌》、《昨日当我年轻时》、《未了》、《时移事往》、《我记得》、《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小说家的政治周记》、《学飞的盟盟》、《古都》、《漫游者》、《二十二岁之前》等。
丛书信息
喜欢读"古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古都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古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我不怕去死却焦虑死亡的时间和方式(朱天心和王朔都是老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把朱天心的《预知死亡纪事》一篇翻出来重读,因为心里有疑问也有纷繁芜杂的思量需要解答和印证。 数日前,诸友纷纷转载王朔新篇《记朱新建》。我也喜欢这篇,觉得王写得爽利和豪情。瓦舍老赖同学却看得分明,说王朔明明怕死又哭着喊着要去死,并结合这位文坛“... (展开)
时移事往:爱波,宙斯之女
> 更多书评2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土猴TD (drenched)
大概非眷村,或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本省外省人都无法理解,很多眷村小孩(尤其他们居住的若是个有菜市场、有小商店、饮食店及学校等的大眷区),在他们二十岁出外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只除了少数母亲是本省人,因此寒暑假有外婆家可回的,以及班上有本省小孩而且你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大陆籍妈妈们,十数年间的唯一台湾人经验就是菜市场里那几名卖菜的“老百姓”,因此她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大致可...2012-08-02 00:08 1人喜欢
这种“本省人”、“外省人”的区分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之后才有的?其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历史语境?大概非眷村,或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本省外省人都无法理解,很多眷村小孩(尤其他们居住的若是个有菜市场、有小商店、饮食店及学校等的大眷区),在他们二十岁出外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只除了少数母亲是本省人,因此寒暑假有外婆家可回的,以及班上有本省小孩而且你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大陆籍妈妈们,十数年间的唯一台湾人经验就是菜市场里那几名卖菜的“老百姓”,因此她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会做生意的和不会做生意的。 正如你无法接受被称作是既得利益阶级一样,你也无法接受只因为你父亲是外省人,你就等同于国民党这样的血统论,你更觉得其实你和这个党的关系仿佛一对早该离婚的怨偶,你往往恨起它来远胜过你丈夫对它的,因为其中还多了被辜负、被抛弃之感。 你大概不会知道,在那个深深的、老人们烦躁叹息睡不着的午夜,父亲们不禁老实承认其实也好羡慕你们,他多想哪一天也能够跟你一样,大声痛骂妈啦个B国民党莫名其妙把他们骗到这个岛上一骗四十年,得以返乡探亲的那一刻,才发现在仅存的亲族眼中,原来自己是台胞,是台湾人,而回到活了四十年的岛上,又动辄被指为“你们外省人”,因此有为小孩说故事习惯的人,迟早会在伊索寓言故事里发现,自己正如那只徘徊于鸟类兽类之间,无可归属的蝙蝠。 总而言之,你们这个群族正日益稀少中,你必须承认,并做调适。
回应 2012-08-02 00:08
-
土猴TD (drenched)
大概非眷村,或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本省外省人都无法理解,很多眷村小孩(尤其他们居住的若是个有菜市场、有小商店、饮食店及学校等的大眷区),在他们二十岁出外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只除了少数母亲是本省人,因此寒暑假有外婆家可回的,以及班上有本省小孩而且你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大陆籍妈妈们,十数年间的唯一台湾人经验就是菜市场里那几名卖菜的“老百姓”,因此她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大致可...2012-08-02 00:08 1人喜欢
这种“本省人”、“外省人”的区分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之后才有的?其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历史语境?大概非眷村,或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本省外省人都无法理解,很多眷村小孩(尤其他们居住的若是个有菜市场、有小商店、饮食店及学校等的大眷区),在他们二十岁出外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只除了少数母亲是本省人,因此寒暑假有外婆家可回的,以及班上有本省小孩而且你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大陆籍妈妈们,十数年间的唯一台湾人经验就是菜市场里那几名卖菜的“老百姓”,因此她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会做生意的和不会做生意的。 正如你无法接受被称作是既得利益阶级一样,你也无法接受只因为你父亲是外省人,你就等同于国民党这样的血统论,你更觉得其实你和这个党的关系仿佛一对早该离婚的怨偶,你往往恨起它来远胜过你丈夫对它的,因为其中还多了被辜负、被抛弃之感。 你大概不会知道,在那个深深的、老人们烦躁叹息睡不着的午夜,父亲们不禁老实承认其实也好羡慕你们,他多想哪一天也能够跟你一样,大声痛骂妈啦个B国民党莫名其妙把他们骗到这个岛上一骗四十年,得以返乡探亲的那一刻,才发现在仅存的亲族眼中,原来自己是台胞,是台湾人,而回到活了四十年的岛上,又动辄被指为“你们外省人”,因此有为小孩说故事习惯的人,迟早会在伊索寓言故事里发现,自己正如那只徘徊于鸟类兽类之间,无可归属的蝙蝠。 总而言之,你们这个群族正日益稀少中,你必须承认,并做调适。
回应 2012-08-02 00:08
-
土猴TD (drenched)
大概非眷村,或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本省外省人都无法理解,很多眷村小孩(尤其他们居住的若是个有菜市场、有小商店、饮食店及学校等的大眷区),在他们二十岁出外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只除了少数母亲是本省人,因此寒暑假有外婆家可回的,以及班上有本省小孩而且你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大陆籍妈妈们,十数年间的唯一台湾人经验就是菜市场里那几名卖菜的“老百姓”,因此她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大致可...2012-08-02 00:08 1人喜欢
这种“本省人”、“外省人”的区分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之后才有的?其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历史语境?大概非眷村,或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本省外省人都无法理解,很多眷村小孩(尤其他们居住的若是个有菜市场、有小商店、饮食店及学校等的大眷区),在他们二十岁出外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只除了少数母亲是本省人,因此寒暑假有外婆家可回的,以及班上有本省小孩而且你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大陆籍妈妈们,十数年间的唯一台湾人经验就是菜市场里那几名卖菜的“老百姓”,因此她们印象中的台湾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会做生意的和不会做生意的。 正如你无法接受被称作是既得利益阶级一样,你也无法接受只因为你父亲是外省人,你就等同于国民党这样的血统论,你更觉得其实你和这个党的关系仿佛一对早该离婚的怨偶,你往往恨起它来远胜过你丈夫对它的,因为其中还多了被辜负、被抛弃之感。 你大概不会知道,在那个深深的、老人们烦躁叹息睡不着的午夜,父亲们不禁老实承认其实也好羡慕你们,他多想哪一天也能够跟你一样,大声痛骂妈啦个B国民党莫名其妙把他们骗到这个岛上一骗四十年,得以返乡探亲的那一刻,才发现在仅存的亲族眼中,原来自己是台胞,是台湾人,而回到活了四十年的岛上,又动辄被指为“你们外省人”,因此有为小孩说故事习惯的人,迟早会在伊索寓言故事里发现,自己正如那只徘徊于鸟类兽类之间,无可归属的蝙蝠。 总而言之,你们这个群族正日益稀少中,你必须承认,并做调适。
回应 2012-08-02 00:08
论坛 · · · · · ·
关于《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 来自新治 | 3 回应 | 2011-12-31 |
这次书展有引进台湾版吗? | 来自鲁周宜 | 2010-08-11 | |
大陆版有删节嘛? | 来自Guerlain | 2010-04-10 | |
寻找中 | 来自早早 | 2010-02-11 | |
难道,你的记忆都不算数? | 来自[已注销] | 3 回应 | 2009-05-02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九州出版社版 2018-10 / 27人读过 / 有售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版 2007-03-16 / 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2011-12-1 / 677人读过
- 印刻版 2002-06-02 / 339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由于非技术原因,仅显示99种) (迎风追)
- 20世纪100部最佳中文小说 (bookbug)
- ☆港台引进 (皮特4)
- 20世纪中文经典小说200部 (东方快车)
- 《當代小說二十家》書單 (小知子)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古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松如 2013-09-15
无感
3 有用 莲叶舟 2015-04-06
朱天心的文字带有浓郁的红尘气息,与乃姐天文迥然异趣。朱氏一门两代五作家,其中三人稳居台湾文学史之列,虽非空前,庶几绝后。
0 有用 小約 2005-10-08
已成经典了
0 有用 之如 2014-10-30
意思有趣,但是行文稍嫌太露。喜欢倒还是喜欢的。读得蛮开心。
0 有用 慕 2010-02-02
大爱天心,和她的老灵魂,和她眷村的兄弟。
0 有用 执否 2019-02-05
这本书陆陆续续看了一周,表示压力很大,作为一个山西人,对台湾近乎于一无所知,小说中的“你”又时常跳脱与日本和台湾的多重层次,地名,人物一个接一个出场,只有通过附录的两篇评论,终于缕清作者的一点点想法,等多年之后,自己经历足够丰富再来读吧。
0 有用 文冶 2019-01-29
《古都》本篇不愿多讲,没有耐心读下去,叙事过于碎散。给五星,因为其它文章惊艳,因此瑕不掩瑜。
0 有用 烂柯人 2019-01-29
慢慢理解为什么许知远的语言听起来让人那么不舒服。诚然,他读过很多书,知识储备让我无法望其项背,也可能是他之前写政治评论,需要高高在上,以至于聊天谈话也相当晦涩难懂。但是,朱天心的知识储备也相当之多,却可以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表达,甚至十分惊艳,或许,这就是差别吧
0 有用 江湖遥遥 2019-02-01
不喜欢这类文,读起来很难受。
0 有用 刘颖 2019-01-05
这是一本我读完以后不明觉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