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 烧炭小五郎 2013-01-05 16:57:16

    人类所有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房间里

  • 8 Miss Silence 2012-08-10 15:41:25

    如果只有第一部份 無疑就是五星了 顯然人在敘述自己的時候容易迷失

  • 5 shu 2016-10-01 21:10:53

    我生活里巧合已经够多的了,以至于我对作家笔下过多的巧合相当厌倦。

  • 3 綠的里 2015-02-02 10:26:55

    “世界对他而言是个遥远的地方,一个从来不能真正进入的地方。”

  • 1 Ying 2013-05-21 06:26:11

    奥斯特先生,如果你的父辈祖辈没有那么多诡谲的经历,你觉得你还能写出那么丰富独特孤独的故事吗?那是能用你的想象力来弥补的吗?

  • 1 陈富贵 2015-03-21 14:30:01

    学术论文和先锋派小说杂交的书。看得累。

  • 1 RimeC 2016-06-13 16:20:05

    翻译也非常流畅,会再读几遍 (20160613)

  • 0 熊仔面 2014-08-06 20:44:53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像极了菲利普罗斯的《遗产》,且对亲情的迷茫更为强烈,每当看见纽瓦克便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记忆之书》即先锋又奇妙,作为处女作风格和之后的保罗奥斯特截然不同,嗯,令人印象深刻的A。

  • 0 如花就是小妖 2014-01-10 21:43:06

    已成脑残粉。对于文字不敏感的人,这是为数不多可以在文字上吸引我而让我忽略故事本身的作家之一。

  • 0 soda42#51818 2012-08-18 10:26:24

    有时候我也怀疑,活在自己构想的世界是否安全。 清醒的人告诉我不可以。而我除了犹豫,不知道走往何处。

  • 1 liuyiliuyi 2015-02-13 17:00:30

    行吧。。。。。。。。。。再也不愿接受这种类型的读物 看不懂

  • 0 ciné-avril 2013-03-15 20:01:28

    宏观世界中一切皆有联系,微观世界里只有「单数的海难」。文本的孤独和作者的孤独,词语和他者。只有成为孤独本身,才能成为孤独真正的缺席者。只有走进回忆之门,才能真正处于时间里。

  • 0 2015-04-14 13:30:35

    有点啰嗦

  • 0 镯子 2013-06-16 20:15:15

    第一部分对人物的观察与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倒是第二部分里那种近似潜意识对因果关系的探讨以及蒙太奇式的场景跳跃令我有些回不过神儿来。有一个细节是讲一位医生叙述为茨维塔耶娃接生时对她房间和状态的描述,真让人激动啊,这个无时无刻给人力量的女性。

  • 1 ICE CHAN 2013-01-23 18:52:27

    人類所有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房間里。/是啊,有可能我們并未長大,有可能即使我們長大,我們仍舊是孩子。我們記得自己彼時的樣子,我們感覺自己不曾改變。我們使自己成了現在的我們,而我們仍是過去的我們,儘管已過了多年。我們不為自己而改變。時間使我們變老,但我們不變。

  • 0 风满蜃气楼 2014-11-29 09:32:56

    本来想打五星,但考虑到自己并非读懂所有的意思,以为读懂的也只是自以为是的程度,于是打了四星)熟悉的脑回路,关于语言和词汇、作为存在本身的在场与脱离作为在场人物的观察视角、描述的碎片性及随时等待被推翻的不稳定状态、离散的叙述、对巧合的偏爱与惊叹但同时清楚联系的不存在,等等…这种没有框架和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很熟悉,但我还无法像他一样(尽可能)顺利将自己想到的和想要表达的东西转化成文字

  • 0 大柯粒 2014-07-19 21:02:09

    作为保罗奥斯特的处女作,这本书大概就是打开他的世界的钥匙吧。

  • 0 口秋木 2012-09-15 00:47:29

    「曾经如此 此后不再」

  • 0 qia|有痣青年 2018-07-14 15:58:26

    记忆之书未读完

  • 0 33455432 2013-07-27 22:37:49

    谢谢@小 姨 妈 = 3=我有一位隐形的朋友=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