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種台灣海濱植物、25種海漂種實
訴說著台灣海岸線綿延700公里的美麗
能想像台灣海岸線居然有257種海濱植物嗎?能想像山上的果實居然能流浪幾百公里,漂到海岸邊嗎?知道瓊麻除了可抽絲編成麻繩外,它的尖刺還能防止敵人空降嗎?喝過龍舌蘭酒,卻沒見過高聳入天的龍舌蘭?小小 的海濱植物,卻有大大的故事。台灣海濱植物圖鑑,訴說的是257種植物的生命故事。
◎ 257種海濱植物,1000幅生態圖:海岸的生存環境有多艱難呢?要防風、抗鹽水,還要耐曬!1000幅生態照片,帶您親身感受海濱植物的強勁生命力。
◎ 沙岸岩岸為側邊索引,查找最順手:以植物生長地為鑑別索引,讓初學者能依不同的海岸型態,認出海濱植物物種。
◎ 隨身摺頁:收錄257種海濱植物鑑別去背圖,並將鑑別重點同時標示,讓您看得到,就能認得出來。
第一本完整收錄台灣不同海岸類型的海濱植物圖鑑,第一本收錄海漂種實的圖鑑
序
作者序
台灣寶島海岸線綿長,但由於歷史因素,島上人民對海洋卻不甚熟悉,一般人來到海邊大多從事釣魚、游泳、衝浪與品嚐海鮮等遊憩活動,缺乏對海洋的熟悉與重視。近年來,雖自然生態教育蓬勃發展,市面上有著琳瑯滿目的自然觀察圖鑑,也有部分海濱植物圖鑑,但總令人覺得這些海濱植物圖鑑大多僅侷限於介紹台灣某些地區特定類型的海岸植物。例如:東北角的海岸植物、西南海岸紅樹林植物,或是恆春墾丁地區海岸植被,而缺乏一本廣泛介紹台灣全島各種海岸生育地的海濱植物圖鑑,有鑑於此,作者們在與晨星出版社洽談後,因而決定編寫一本包含台灣不同海岸生育地環境的海濱植物圖鑑。
本書把各種海濱植物依據不同生育地類型,將其分為沙灘植物、岩岸植物、海岸林植物、海岸溼地與外來種植物等5類,希望藉由方便的索引設計,能讓讀者快速地由環境類型檢索到本圖鑑中各種海濱植物的所在頁數。必須說明的是,由於植物對各種環境條件的適應相當錯綜複雜,對於哪些植物生長於沙灘或岩岸,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見解,甚至部分植物會跨越兩種以上的生育地類型,因此有關本書的區分方式,作者乃依據野外觀察時較常發現該種植物的環境為主。
此外,台灣的海濱生育地環境繽紛多樣,生長在濱海地區的植物種類繁多,每個人對海濱植物的種類認定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本書對於所介紹物種之選擇考量,乃以較典型或稀有的海濱植物為依據,其選擇條件如下:1.在台灣僅分布於海岸地區的植物。2.分布範圍廣泛之物種,例如:內陸山上與海岸地區都有分布的物種,僅選取在許多地區的海邊均有分布,且常形成優勢族群者,或內陸地區與海岸族群形態上有分化者。3.對於某些在台灣分布狹隘且零星分布的稀有植物,部分生育地位於海岸環境者即選錄之。
作者們希望藉由以上的物種選擇方式,能使讀者依海岸環境類型認識到本島大多數的海濱植物,同時也盡量避免一些生態幅度很廣的常見物種(許多植物圖鑑一直重複出現的植物種類)出現在本圖鑑中,而以市面上圖鑑較少介紹的植物種類為主。希望藉由本書的引導讓不管是想認識植物的初學者,或是對特定植物有興趣者都能從本書中得到一些收穫,同時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於讓長久以來一直被忽略、犧牲的海岸環境與海濱植物能夠受到較多的重視,得到更好的保護。
作者簡介
高瑞卿
1969年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資源保育組碩士畢業,目前就讀於台大森林暨資源學系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從事森林生態研究及台北植物園管理等工作。重要著作有《台灣行道樹圖鑑》與《甲蟲飼養與觀察》等書籍。喜歡動植物,尤其熱愛 森林植物、森林昆蟲、民族植物、行道樹與水域動植物等,希望藉由推廣自然教育,讓更多人尊重自然。
伍淑惠
兩個孩子的媽,是個平凡的職業婦女。服務於林業機關近十年,做著與興趣結合的工作。鄉下長大的孩子,從小沒人教就愛弄花花草草,專科去讀了跟植物完全沾不著邊的科系,沒想到繞了一圈還是回到植物領域。如果可以選擇,寧願在大太陽底下工作也不想在室內面對著電腦。居住和工作的周邊環境鄰近海邊,因此有較多的機會觀察海濱植物。
張元聰
出生於台南,自幼對花草栽培有興趣,喜好登山、健行、自然觀察等活動。對海漂種實的注意起源於在海邊散步時,好奇為什麼山上的鴨腱藤種子和台灣沒有原生植株的水椰果實會出現在海邊,進而了解海洋流向、海漂種實以及海濱植物的關係。雖然海邊有時陽光酷熱有時寒風刺骨,觀察時也常須徒步行走好幾公里,但海漂種實的精緻構造和它的奇妙旅程就像精采的故事書,令人深深著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