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电子书2 (菲娅)
- 川端康成文集 (RMR)
- 一网打尽---诺贝尔文学奖优秀中译本(1961~1980) (zhuwilly)
- 我的川端康成 (amy)
- 书衣百影·朱虹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日兮月兮・浅草红团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ichbinluz 2011-03-07 00:20:24
多年后再拾日本文学,当代自然有当代的妙处,但他的,还是不可被超越的。后面那本读不进
0 有用 鎌倉の袈裟丸 2011-03-31 20:58:33
川端康成最爱的一部
0 有用 sloookkk 2021-11-30 09:35:00
《日兮月兮》前半本让我大呼狗血八点档,但后半本还是很好看的,写松子和母亲分别害死人,真是触目惊心。《浅草红团》让我无数次怀疑自己的中文阅读能力……第一次见这么不说人话的翻译……但因为自己住在浅草,文中出现的很多地名都很熟悉,也别有一番趣味吧
1 有用 [已注销] 2011-08-03 22:23:37
这一套系列性价比不高。这种中篇而以前没有或少有译本的的,就应该倾注全力补完,出一本或上下册的砖头合集。定价哪怕一本50块,也比2篇2篇拆开,搞薄薄一册出一大套,却又不是精装来得好。而且译文又不出色,叫人过目即忘,真是鸡肋。
0 有用 石头 2011-01-17 20:25:28
“日兮月兮”一篇,笔致隽雅,且濡着薄薄一层烟水气,前者恰与其所涉风物的趣味相谐,后者既半遮半掩起各色各样的人心人情,又让人闻出悲哀的气味——悲哀、对悲哀之美的追求、对悲哀本身的接受。“浅草红团”则像一卷昭和初年的浅草风习画(浅草是东京一地,当时略似上海话所谓的“下只角”,尤多游冶、嬉乐之处),也许是为了与这一内容驳杂的题材相适应,作者取第一人称,笔触亦显著地粗犷开,另大量穿插各路人或“我”关于各路... “日兮月兮”一篇,笔致隽雅,且濡着薄薄一层烟水气,前者恰与其所涉风物的趣味相谐,后者既半遮半掩起各色各样的人心人情,又让人闻出悲哀的气味——悲哀、对悲哀之美的追求、对悲哀本身的接受。“浅草红团”则像一卷昭和初年的浅草风习画(浅草是东京一地,当时略似上海话所谓的“下只角”,尤多游冶、嬉乐之处),也许是为了与这一内容驳杂的题材相适应,作者取第一人称,笔触亦显著地粗犷开,另大量穿插各路人或“我”关于各路人、事的回忆或者稗史怪谭;相较前一篇,一贯的是川端康成特有的两个徽记,即对美的极端敏感和层层遮罩以至于显得很淡的悲哀心情。“浅草”通览下来,结构松垮,内容可谓泥沙俱下,因此很难在一般意义上说得上是篇好小说。(另,这篇小说本是在报刊上连载的。)后一篇小说的译文有时不太通呀,译者金海曙、郭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