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
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
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
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第六册:宋·辽·金时期
第七册:元·明时期
第八册:清时期
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作者简介 · · · · · ·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家,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
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兼总编辑。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九三学社社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34年与顾颉刚等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早年研究地理沿革、疆域史地和民族问题,自成体系。1955年起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家,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
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兼总编辑。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九三学社社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34年与顾颉刚等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早年研究地理沿革、疆域史地和民族问题,自成体系。1955年起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并致力于黄河水系的研究,对黄河史研究作出贡献。
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中国历史地图集》1986年获上海(1979-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谭其骧先生主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被称为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工程为二十四史的点校),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历时30年之久,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青十三 (开窗吧)
什么是真正的风水堪舆之术 不是什么寻龙探宝分金定穴 而是取山河之形胜,定百世之基业 这是西汉司隶地图 长安所在叫京兆尹 上边秦川大地被分为左冯翊和右扶风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长安的两翼 三者构成大汉帝国的核心区 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鹏 对内雄距关东,势压中原 对外弯弓揽月,包围西域 格局万里,此之谓也2018-07-18 15:33 3人喜欢
-
青十三 (开窗吧)
西汉长安地图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选址是重中之重。 说玄学一点叫做关乎国运。 本质上则是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 军事在第一位,军事安全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 商鞅变法将秦都从泾水(地图左上河道)以东的栎阳迁到西边的咸阳以换得对六国的战略纵深。 后世秦国能够多次瓦解六国合纵,这段战略纵深的作用未必低于连横外交。 西汉开国,接的是秦的基本盘,然而形同势不同。 公元前两百年,丞相萧何营建未央宫,汉...2018-07-18 15:32 1人喜欢
西汉长安地图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选址是重中之重。
说玄学一点叫做关乎国运。
本质上则是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
军事在第一位,军事安全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
商鞅变法将秦都从泾水(地图左上河道)以东的栎阳迁到西边的咸阳以换得对六国的战略纵深。
后世秦国能够多次瓦解六国合纵,这段战略纵深的作用未必低于连横外交。
西汉开国,接的是秦的基本盘,然而形同势不同。
公元前两百年,丞相萧何营建未央宫,汉朝从临时国都栎阳迁都长安。
放弃渭水(横贯地图河道)以北的咸阳,选择以南的长安,原因大概如下。
一、
对内,六国贵族豪杰仍然是最大的内部隐患,保持纵深仍然必要。
而南方的巴蜀经过几代秦王的经营已经是安全的后方与粮仓,更是刘邦龙兴之地。
长安比起咸阳更利于稳固联系巴蜀膏腴之地。
二、
对外,北方匈奴内侵之势有增无减。
楚汉战争胜利后,汉朝有着一只骁将如云、精兵如雨的开国军队。
然后,白登之围被匈奴用四十万大军困了七天七夜。
不说了,栎阳和咸阳是不敢待的,匈奴打过来一点屏障都没有。
至此,定都长安已成大局。
但这只是开始,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汉承秦制的同时做出了不少的改进。
反映在全国地图上的,是郡县与分封的交错。
在长安地图上的,则是十一座宏伟的帝陵。
按照新中国的历史教育,陵墓是古代帝王穷奢极欲、妄图死后继续统治的象征。
但对于汉朝的开国英杰来说,它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帝陵修建的主持者是皇帝本人,从其即位登基到死去,在位多少年便修多少年。
一同营建的,还有陵邑,即依傍陵墓的城市,长安的卫星城。
汉高祖借修建陵邑的名目将六国贵族后代、百姓豪杰迁往长安附近的长陵。
这种通过去除地区不稳定因素来增强中央政权的做法,史书称之为“强干弱枝”。
同时长陵的位置选在长安以北、泾渭交流之地,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基地。
拱卫汉朝,繁荣帝都,一举数得,天子气象,是以历代汉帝争相仿效,英雄豪杰也以定居陵邑为荣。
咸阳古原,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峥然耸立。
王侯将相,百代风流,遂成“五陵年少争缠头”之名。
一份城市规划案做到成为文化现象,当真是傲视古今。
推荐记录片《帝陵》,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其二》
回应 2018-07-18 15:32
-
青十三 (开窗吧)
什么是真正的风水堪舆之术 不是什么寻龙探宝分金定穴 而是取山河之形胜,定百世之基业 这是西汉司隶地图 长安所在叫京兆尹 上边秦川大地被分为左冯翊和右扶风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长安的两翼 三者构成大汉帝国的核心区 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鹏 对内雄距关东,势压中原 对外弯弓揽月,包围西域 格局万里,此之谓也2018-07-18 15:33 3人喜欢
-
青十三 (开窗吧)
西汉长安地图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选址是重中之重。 说玄学一点叫做关乎国运。 本质上则是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 军事在第一位,军事安全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 商鞅变法将秦都从泾水(地图左上河道)以东的栎阳迁到西边的咸阳以换得对六国的战略纵深。 后世秦国能够多次瓦解六国合纵,这段战略纵深的作用未必低于连横外交。 西汉开国,接的是秦的基本盘,然而形同势不同。 公元前两百年,丞相萧何营建未央宫,汉...2018-07-18 15:32 1人喜欢
西汉长安地图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选址是重中之重。
说玄学一点叫做关乎国运。
本质上则是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
军事在第一位,军事安全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
商鞅变法将秦都从泾水(地图左上河道)以东的栎阳迁到西边的咸阳以换得对六国的战略纵深。
后世秦国能够多次瓦解六国合纵,这段战略纵深的作用未必低于连横外交。
西汉开国,接的是秦的基本盘,然而形同势不同。
公元前两百年,丞相萧何营建未央宫,汉朝从临时国都栎阳迁都长安。
放弃渭水(横贯地图河道)以北的咸阳,选择以南的长安,原因大概如下。
一、
对内,六国贵族豪杰仍然是最大的内部隐患,保持纵深仍然必要。
而南方的巴蜀经过几代秦王的经营已经是安全的后方与粮仓,更是刘邦龙兴之地。
长安比起咸阳更利于稳固联系巴蜀膏腴之地。
二、
对外,北方匈奴内侵之势有增无减。
楚汉战争胜利后,汉朝有着一只骁将如云、精兵如雨的开国军队。
然后,白登之围被匈奴用四十万大军困了七天七夜。
不说了,栎阳和咸阳是不敢待的,匈奴打过来一点屏障都没有。
至此,定都长安已成大局。
但这只是开始,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汉承秦制的同时做出了不少的改进。
反映在全国地图上的,是郡县与分封的交错。
在长安地图上的,则是十一座宏伟的帝陵。
按照新中国的历史教育,陵墓是古代帝王穷奢极欲、妄图死后继续统治的象征。
但对于汉朝的开国英杰来说,它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帝陵修建的主持者是皇帝本人,从其即位登基到死去,在位多少年便修多少年。
一同营建的,还有陵邑,即依傍陵墓的城市,长安的卫星城。
汉高祖借修建陵邑的名目将六国贵族后代、百姓豪杰迁往长安附近的长陵。
这种通过去除地区不稳定因素来增强中央政权的做法,史书称之为“强干弱枝”。
同时长陵的位置选在长安以北、泾渭交流之地,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基地。
拱卫汉朝,繁荣帝都,一举数得,天子气象,是以历代汉帝争相仿效,英雄豪杰也以定居陵邑为荣。
咸阳古原,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峥然耸立。
王侯将相,百代风流,遂成“五陵年少争缠头”之名。
一份城市规划案做到成为文化现象,当真是傲视古今。
推荐记录片《帝陵》,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其二》
回应 2018-07-18 15:32
-
青十三 (开窗吧)
什么是真正的风水堪舆之术 不是什么寻龙探宝分金定穴 而是取山河之形胜,定百世之基业 这是西汉司隶地图 长安所在叫京兆尹 上边秦川大地被分为左冯翊和右扶风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长安的两翼 三者构成大汉帝国的核心区 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鹏 对内雄距关东,势压中原 对外弯弓揽月,包围西域 格局万里,此之谓也2018-07-18 15:33 3人喜欢
-
青十三 (开窗吧)
西汉长安地图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选址是重中之重。 说玄学一点叫做关乎国运。 本质上则是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 军事在第一位,军事安全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 商鞅变法将秦都从泾水(地图左上河道)以东的栎阳迁到西边的咸阳以换得对六国的战略纵深。 后世秦国能够多次瓦解六国合纵,这段战略纵深的作用未必低于连横外交。 西汉开国,接的是秦的基本盘,然而形同势不同。 公元前两百年,丞相萧何营建未央宫,汉...2018-07-18 15:32 1人喜欢
西汉长安地图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选址是重中之重。
说玄学一点叫做关乎国运。
本质上则是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
军事在第一位,军事安全是第一位中的第一位。
商鞅变法将秦都从泾水(地图左上河道)以东的栎阳迁到西边的咸阳以换得对六国的战略纵深。
后世秦国能够多次瓦解六国合纵,这段战略纵深的作用未必低于连横外交。
西汉开国,接的是秦的基本盘,然而形同势不同。
公元前两百年,丞相萧何营建未央宫,汉朝从临时国都栎阳迁都长安。
放弃渭水(横贯地图河道)以北的咸阳,选择以南的长安,原因大概如下。
一、
对内,六国贵族豪杰仍然是最大的内部隐患,保持纵深仍然必要。
而南方的巴蜀经过几代秦王的经营已经是安全的后方与粮仓,更是刘邦龙兴之地。
长安比起咸阳更利于稳固联系巴蜀膏腴之地。
二、
对外,北方匈奴内侵之势有增无减。
楚汉战争胜利后,汉朝有着一只骁将如云、精兵如雨的开国军队。
然后,白登之围被匈奴用四十万大军困了七天七夜。
不说了,栎阳和咸阳是不敢待的,匈奴打过来一点屏障都没有。
至此,定都长安已成大局。
但这只是开始,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汉承秦制的同时做出了不少的改进。
反映在全国地图上的,是郡县与分封的交错。
在长安地图上的,则是十一座宏伟的帝陵。
按照新中国的历史教育,陵墓是古代帝王穷奢极欲、妄图死后继续统治的象征。
但对于汉朝的开国英杰来说,它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帝陵修建的主持者是皇帝本人,从其即位登基到死去,在位多少年便修多少年。
一同营建的,还有陵邑,即依傍陵墓的城市,长安的卫星城。
汉高祖借修建陵邑的名目将六国贵族后代、百姓豪杰迁往长安附近的长陵。
这种通过去除地区不稳定因素来增强中央政权的做法,史书称之为“强干弱枝”。
同时长陵的位置选在长安以北、泾渭交流之地,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基地。
拱卫汉朝,繁荣帝都,一举数得,天子气象,是以历代汉帝争相仿效,英雄豪杰也以定居陵邑为荣。
咸阳古原,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峥然耸立。
王侯将相,百代风流,遂成“五陵年少争缠头”之名。
一份城市规划案做到成为文化现象,当真是傲视古今。
推荐记录片《帝陵》,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其二》
回应 2018-07-18 15:3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6)9.8分 214人读过
-
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Vindicated 2010-12-23
2010-12-23;既有全图,又有分幅图。很好的书。看看历史地图,就会知道我们现在说的“自古以来”,“国家领土”都是扯淡。
3 有用 魏玛注销局地勤 2013-08-14
对地图册完全没有抵抗力。。。
13 有用 咖其蕯的徒弟 2013-04-26
好想窝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每日读着古人的诗词章句,清粥淡饭、没有太多物欲,就这样度过一生也不遗憾呢。
2 有用 矛盾對立與統一 2013-05-22
送老爸的 很经典的一套书
3 有用 游骑204 2020-05-14
老先生这部书已划时代,以后谁能更上层楼呢?
0 有用 故事会知音 2021-04-12
我想他怎么知道古今地名准确坐标点的呢
0 有用 甲第 2021-04-11
老谭有部分地图开疆的嫌疑
0 有用 CYde小橙子🍊 2021-04-08
历代的行政地图,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必备工具书。
0 有用 江南无所谓 2021-04-07
工具书,备查。没通读。
0 有用 橋 2021-04-06
买了,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