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后生可畏——读王新的《诗、画、乐的融通》

张翔武 2012-06-22 12:22:47

□石鹏飞

十余年前,王新还在云大新闻系读书,就与我结识。还记得是学生聚会,邀我参加,我对王新观感甚好,称其“孺子可教”也。之后,王新就与我常有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陶渊明诗),聊的都是学问之类。
从新闻系毕业,王新进了云大校刊室,与我的关系又进了一层,他来采访过我,写过文章。在一起时,每每剧谈到深夜。王新好学,喜交游,不师亦师,有情有义,人缘甚好。
他后来立志搞艺术史。在校刊室工作一阵后,又考到上海大学读硕,我送过他一副对子:“湖入海焉,叹为观止;西溶中也,化作赡乎!”(王新是湖南人)权作勉励。负笈归来,王新在云大艺术与设计学院任教。屈指算来,他教书也有几年了吧!
当然,王新并不满足于当教书匠,他有自己的学术旨趣,很想在艺术史的领域中,开拓出一方天地。王新能思善文,硕士毕业,他的论文就获得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奖。这一两年,王新一边任教,一边常在报刊上撰文,崭露头角,近日,一本新著的《诗、画、乐的融通》,就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了。
我是喜欢讲融通的。我始终感觉,学问做到极致,就是融通——古今通、中外通、文理通,“撕碎、撕碎、再拼上”,然后超越,开先河,树新帜,方得为学问之道也。“狗屁不通”者,实学问中之下三滥。钱钟书先生人称“文化昆仑”,通耳,一本《管锥篇》就是佐证。王新求通融,甚惬我怀。即如王新书中谈《意境生成》一节,梳理“境生象外”的来龙去脉,很着力,足见其用功之深。他指出,所谓“境生象外”,就是以形象激发想象,以想象延伸形象,实虚相生而已。很对。不过,窃以为,他还可以再深入些:“意境”之起,或与“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辞”的“兴”有关联;“意境”也还经历了从“象”到“象外”的过程……倘如此,我想,王新此书则堂庑犹大,气象更伟也。
  王新行文,讲究华丽,很撩人眼球,读后生美感。信手举一例。像书中写齐白石:“九十七岁的齐白石,生命雄强得令人羡慕,看看他辞世那年画的萝卜豆荚,果断痛快地勾写,几笔霸蛮地刷抹,红灼灼的萝卜,青生生的豆荚,便灿然生光。”这文字端的绚烂。年岁相近的同事,对王新有“才子”之称,依我看,洵不虚也。
  王新的妻子不在身边,这样,虽少了些敦伦之乐,却也多了点读书之福。入夜,青灯一盏,人影明灭,萧索是萧索了些,但聚精会神,游遨书海,“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庄子语),亦苦中有乐。这本《诗、画、乐的融通》就是读书养气的成果吧。某次吃饭,王新戏言要与我比学问高下,其实,王新出书是三十三岁,我二十岁屯垦戍边,有九年在版纳当知青、挖地球、栽橡胶,青春将逝之际,才考进大学,三十三岁方毕业呢,哪有什么把字集成书的机缘!我与王新,今日共戴一天,然运命毕竟有异。
  但话须说回来,尽管运命眷顾,王新的主体努力,焉可抹杀!他一介书生,“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语),渐成正果。俗话说“天道酬勤”,终也不假。昔日“孺子可教”的王新,迄今已“后生可畏”了也。

石鹏飞,云南大学教授、学者,著有《屈赋今绎》、《老子研究》、《老庄我读》、《诗经情诗摇滚》、《漫画漫话》、《杞庐说诗》等。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Spike
2012-09-04 10:06:00 Spike (四白可饿)

新哥……

赞
>

> 我来回应

> 去诗画乐的融通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人弃我取(张翔武)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