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走向华盛顿的历程(一九一六年六月九日至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
简要介绍了从我一九一六年六月九日出生到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成为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国防部长的成长历程我解释了担任此职的经过和我带来的信仰和价值观
第二章 早期的岁月(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九日至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叙述自约翰F肯尼迪宣誓就任总统前与艾森豪威尔总统举行重要会晤直到一九六三年夏西贡爆发政治危机为止肯尼迪政府关于越南的各项决策,指出了这些决策包含的使美国更深地卷入越南问题的可能性。本章着重讨论了承担这项义务的两个矛盾的前提:南越落入共产党之手将威胁到西方的安全但美国军队的作用只限于提供训练和后勤供应
第三章 一九六三年的寒秋(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
· · · · · ·
(
更多)
前言
第一章 走向华盛顿的历程(一九一六年六月九日至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
简要介绍了从我一九一六年六月九日出生到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成为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国防部长的成长历程我解释了担任此职的经过和我带来的信仰和价值观
第二章 早期的岁月(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九日至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叙述自约翰F肯尼迪宣誓就任总统前与艾森豪威尔总统举行重要会晤直到一九六三年夏西贡爆发政治危机为止肯尼迪政府关于越南的各项决策,指出了这些决策包含的使美国更深地卷入越南问题的可能性。本章着重讨论了承担这项义务的两个矛盾的前提:南越落入共产党之手将威胁到西方的安全但美国军队的作用只限于提供训练和后勤供应
第三章 一九六三年的寒秋(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
这是美国介入越南事务的关键时期以三个重要事件为标志:南越总统吴庭艳被推翻和刺杀;十月二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决定开始撤退美军;五十天后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第四章 过渡时期(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章开篇即说明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肯尼迪总统活着,他会在越南做些什么。然后叙述了约翰逊政府成立后的八个月中越来越深地卷入越南事务的渐进过程。吴庭艳遇刺身亡后,西贡的政治形势混乱不清需要美国采取更多的军事行动
第五章 东京湾决议(一九六四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七日)
美国距离宣战越来越迫近时,一九六四年八月国会的东京湾决议引发了激烈争论和没完没了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什么后果?本来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本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了这些问题:东京湾发生的事情;约翰逊政府采取那些行动的原因;国会以压倒多数迅速通过
东京湾决议的原因;林登・B・约翰逊以及继任的尼克松总统是如何滥用这个决议的
第六章 一九六四年的选举及其后果(一九六四年八月八日至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当约翰逊政府的越南政策在一九六四年总统竞选期间飘摇不定时,南越的军事和政治形势迅速恶化,凸现了我们面临的两难选择:既要避免使美国在军事上直接介入冲突,又要避免让南越落入共产党之手。面对日益困难和危险的局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在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中造成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事态发展已至严峻关头,一九六五年初我们必须在多种不令人满意的方案中做出抉择
第七章 决定扩大战争(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二十八日)
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二十八日是美国介入印度支那事务的三十年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美国采取了大规模军事干预越南事务的策略,此举最终使林登・B・约翰逊总统丢掉了总统宝座,使美国陷入了自内战以来最严重的分化状态。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为什么没有预料到所采取的行动的后果?是什么样的期望、恐惧、观察和判断(准确的和不准确的)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本章回答了这些问题和其它人们经常询问的问题
第八章 圣诞节暂停轰炸――一次未成功的和谈尝
试(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九日至一九六六年一月三十日)现实和预期大相径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南越的军事行动带来的令人灰心、沮丧和烦恼的问题及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逐渐凸现出来。对这些困难的认识导致了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建议的提出,也引来了要求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一九六五年底为期一个月的停火(当时争议非常大)过程中达到了高潮。但河内和越共未对我方的停火做出积极反应一九六六年在要求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压力中来临了
第九章 麻烦越来越大(一九六六年一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九日)
从一九六六年一月到一九六七年五月中旬,战争规模和伤亡人数急剧增加;关于地面战略、安民计划特别是轰炸计划的争论日趋激烈;约翰逊政府、我的家庭和我本人遭受的与战争有关的压力与日俱增。尽管公众的支持仍很强烈,但反对意见也开始出现了三次缺乏纯熟技巧和效率的和谈努力失败了。这个阶段结束时,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又要求增派美军。在此期间,总统与国防部长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九日我向林登・B・约翰逊总统呈交的一份备忘录是一个明证
第十章 疏远和离任(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日至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我于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九日呈交的备忘录引起了十分激烈的争论,使政府内部原已存在的争执趋于白热化。参议员为此举行了关于轰炸行动(我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对立)的紧张而严格的听证会。这加快了我与林登・B・约翰逊总统最终分道扬镳的进程。一系列其它危机加大了早已不堪重负的政府的压力:中东战争使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初次接通了“热线”;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爆发了种族骚乱;此起彼伏的民众骚乱最终导致了试图封闭五角大楼的大规模行动。我于十一月一日向林登・B・约翰逊总统呈上另一份备忘录,比五月十九日的备忘录走得更远使我与他关于越南问题的意见分歧达到决裂的地步
第十一章 越南的教训
关于这场战争的反思:回头来看,美国武装干预越南事务是否明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我们能够吸取什么教训?现在和将来应该如何吸取这些教训?
附录六十年代的核战危险及其对二十一世纪的借鉴意义越南战争期间,参谋长联席会议曾数次提出可能导致使用核武器的行动建议。最近解密的档案资料表明,一九六二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苏联、古巴以及全世界已行至核灾难的边缘,比当时人们所想的要严重得多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核武器在军事上缺乏实际效用,也了解了继续拥有核武器的危险。结果,越来越多的安全专家呼吁把核武器数量削减到布什总统和叶利钦商定的数目之下有些人呼吁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回到无核时代人物简介
注释有关著作选目
鸣谢
译后记
· · · · · · (
收起)
5 有用 Die Katze 2013-10-30 21:33:51
很一般的书,领导不需要做需要知道,马克拉马纳却整天抱怨自己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就是不知道真实整体的情况云云。实在是搞笑。速读http://warstudy.com/history/cold_war/retrospect/003.xml
0 有用 电击治疗 2024-02-07 16:20:21 江苏
甩锅
2 有用 无梦者 2019-09-30 18:20:06
我不确定对战争的忏悔对人类有没有作用,就和我不确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忏悔有没有作用一样。 本书的作者麦克纳马拉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美国总统的国防部长,美国的对越政策与他紧密相关,这本书是他卸任三十年后的一部越战回忆录,比较完整地交代了美方对越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变化历程,是很重要的一份历史陈述。虽说美国的越战档案早就公开,但是当事人尤其是决策者的自述,还是不同寻常的。 不过仅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是不够的,... 我不确定对战争的忏悔对人类有没有作用,就和我不确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忏悔有没有作用一样。 本书的作者麦克纳马拉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美国总统的国防部长,美国的对越政策与他紧密相关,这本书是他卸任三十年后的一部越战回忆录,比较完整地交代了美方对越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变化历程,是很重要的一份历史陈述。虽说美国的越战档案早就公开,但是当事人尤其是决策者的自述,还是不同寻常的。 不过仅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是不够的,要全面了解越战还要找其他不同视角的书来看。 2019.3 (展开)
2 有用 samueleagle 2014-05-19 07:18:49
几乎对东南亚中国都缺乏相应的了解就自说自话陷入此泥潭。MBA误国呀,这国防部长就是一个典型。
2 有用 崩溃侠 2017-05-23 13:02:15
内容基本是甩包
0 有用 电击治疗 2024-02-07 16:20:21 江苏
甩锅
2 有用 无梦者 2019-09-30 18:20:06
我不确定对战争的忏悔对人类有没有作用,就和我不确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忏悔有没有作用一样。 本书的作者麦克纳马拉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美国总统的国防部长,美国的对越政策与他紧密相关,这本书是他卸任三十年后的一部越战回忆录,比较完整地交代了美方对越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变化历程,是很重要的一份历史陈述。虽说美国的越战档案早就公开,但是当事人尤其是决策者的自述,还是不同寻常的。 不过仅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是不够的,... 我不确定对战争的忏悔对人类有没有作用,就和我不确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忏悔有没有作用一样。 本书的作者麦克纳马拉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美国总统的国防部长,美国的对越政策与他紧密相关,这本书是他卸任三十年后的一部越战回忆录,比较完整地交代了美方对越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变化历程,是很重要的一份历史陈述。虽说美国的越战档案早就公开,但是当事人尤其是决策者的自述,还是不同寻常的。 不过仅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是不够的,要全面了解越战还要找其他不同视角的书来看。 2019.3 (展开)
1 有用 bodd 2019-09-10 20:45:31
回顾:决策是如何滑向深渊的。需要做重大决策时,这里面提到的问题值得重新问一遍。
0 有用 欣然忘食 2019-06-20 14:17:35
资料丰富 反思在后面
2 有用 苹果大桃子 2019-05-19 20:52:17
摆事实讲道理,我觉得作者自我审视还是真诚的。